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的要求,也是社会、学生实际的需要;既是教师施教的根本指导方针和原则,也是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政治课不是空洞说教,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如果把思想政治课等同于说教课,照本宣科,必将使思想政治课效果大打折扣。面对新课改,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通俗化、使学生易于接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解决身边问题,力求乡土化
政治课教学如果不能同学生和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就不能走出学生对政治课教学假、大、空的认识误区。为此,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学生身边的事或本地的一些现象引入教学进行分析,使学生产生真实之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问题,力求乡土化。例如,在讲初三“实施可持续发展”这一内容时,联系我县的2003年“8·29”泥石流洪灾的亲身经历,许多学生亲眼目睹了泥石流灾害使我们失去了亲人,摧毁了家园。从而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的必要性。通过把教材上的理论,利用将事实与历史或现实生活的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使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同时教师在讲治理环境的污染问题上,为学生创设情景,参与环保调查,让学生为治理当地环境出谋划策。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在行动上也能自觉爱护环境。
二、理论联系实际,要紧扣社会热点,充实例证材料,力求实效性、时政化
分析理解重大社会问题,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政治课教学的鲜明特色。思想政治课具有强烈的时代生活特征,政治课教学必须紧密结合时政材料进行讲解。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具有时代感、针对性、贴切性。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向我们所呈现的纷繁浩瀚的时事新闻,正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鲜活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认识和情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分析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热点,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或讨论,鼓励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现象剖析,分析本质,探索发现,挖掘意义,从而升华认识,获得启迪。例如,如在学习“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一内容中,为说明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是骨肉兄弟,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认识到台湾各族同胞同样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部分,一衣带水隔不断两岸同胞的兄弟情谊,制造分裂是割裂历史,违背全体中国人民意愿的极端反动行为。为了更充分地说明台海关系的现状,搜集了以下时政:连战访问大陆,称为和平之旅、破冰之旅;宋楚瑜访问大陆,称为搭桥之旅;萧万长与胡锦涛主席的世纪会晤,称为融冰之旅;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以首位执政党主席身份访问大陆,称为雨过天晴之旅。使大家看到了台湾与祖国关系春天的到来。同时明确指出台独逆历史潮流而行,必将失败。通过这种教学安排,使学生能对台湾问题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也更坚定了台湾早日回归的信心,也使政治课具有时代特色,培养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同时也实现导行目的,树立自信,完善人格,不断提高道德观念和责任感,实现了时效性和时政化。
三、理论联系实际,营造参与环境,实现懂、信、用的统一
灌输式的教学往往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失去了政治课的实效性。教学改革强调学生的参与,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营造学生参与的空间。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德育情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主题班会、课堂辩论、小组讨论、小品表演、演讲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以取得自我教育的实效。
如模仿电视栏目《实话实说》、《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组织教学。结合课本上的“想一想”、“议一议”,利用活动课,联系学生实际,展开讨论、辩论。在讨论中,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适应不同学生的水平和需要,使每一个学生有成功的机会。通过争议辩论,在教师的指导下求得了正确的认识,以资借鉴,指导自己的行为。例如在“做个聪明的消费者”的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法,可让学生准备一两则小品在课堂上表演,小品以反映消费者者权益受侵害为内容,学生一边看小品,一边思考老师布置的有关问题,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促进知行统一,达到懂、信、用的统一。
总之,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既要大胆创新,又要扎实稳妥,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继续探索实践。在教学改革中,把时代的活水引到政治课堂上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政治课充满生机和活力,又要在教学改革中促进自己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素质。
(责任编辑 袁 妮)
一、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解决身边问题,力求乡土化
政治课教学如果不能同学生和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就不能走出学生对政治课教学假、大、空的认识误区。为此,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学生身边的事或本地的一些现象引入教学进行分析,使学生产生真实之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问题,力求乡土化。例如,在讲初三“实施可持续发展”这一内容时,联系我县的2003年“8·29”泥石流洪灾的亲身经历,许多学生亲眼目睹了泥石流灾害使我们失去了亲人,摧毁了家园。从而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的必要性。通过把教材上的理论,利用将事实与历史或现实生活的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使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同时教师在讲治理环境的污染问题上,为学生创设情景,参与环保调查,让学生为治理当地环境出谋划策。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在行动上也能自觉爱护环境。
二、理论联系实际,要紧扣社会热点,充实例证材料,力求实效性、时政化
分析理解重大社会问题,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政治课教学的鲜明特色。思想政治课具有强烈的时代生活特征,政治课教学必须紧密结合时政材料进行讲解。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具有时代感、针对性、贴切性。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向我们所呈现的纷繁浩瀚的时事新闻,正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鲜活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认识和情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分析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热点,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或讨论,鼓励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现象剖析,分析本质,探索发现,挖掘意义,从而升华认识,获得启迪。例如,如在学习“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一内容中,为说明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是骨肉兄弟,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认识到台湾各族同胞同样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部分,一衣带水隔不断两岸同胞的兄弟情谊,制造分裂是割裂历史,违背全体中国人民意愿的极端反动行为。为了更充分地说明台海关系的现状,搜集了以下时政:连战访问大陆,称为和平之旅、破冰之旅;宋楚瑜访问大陆,称为搭桥之旅;萧万长与胡锦涛主席的世纪会晤,称为融冰之旅;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以首位执政党主席身份访问大陆,称为雨过天晴之旅。使大家看到了台湾与祖国关系春天的到来。同时明确指出台独逆历史潮流而行,必将失败。通过这种教学安排,使学生能对台湾问题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也更坚定了台湾早日回归的信心,也使政治课具有时代特色,培养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同时也实现导行目的,树立自信,完善人格,不断提高道德观念和责任感,实现了时效性和时政化。
三、理论联系实际,营造参与环境,实现懂、信、用的统一
灌输式的教学往往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失去了政治课的实效性。教学改革强调学生的参与,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营造学生参与的空间。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德育情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主题班会、课堂辩论、小组讨论、小品表演、演讲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以取得自我教育的实效。
如模仿电视栏目《实话实说》、《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组织教学。结合课本上的“想一想”、“议一议”,利用活动课,联系学生实际,展开讨论、辩论。在讨论中,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适应不同学生的水平和需要,使每一个学生有成功的机会。通过争议辩论,在教师的指导下求得了正确的认识,以资借鉴,指导自己的行为。例如在“做个聪明的消费者”的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法,可让学生准备一两则小品在课堂上表演,小品以反映消费者者权益受侵害为内容,学生一边看小品,一边思考老师布置的有关问题,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促进知行统一,达到懂、信、用的统一。
总之,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既要大胆创新,又要扎实稳妥,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继续探索实践。在教学改革中,把时代的活水引到政治课堂上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政治课充满生机和活力,又要在教学改革中促进自己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素质。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