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g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实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民族团结意识的增强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交往圈子狭窄、生活习惯不适应、科研能力薄弱是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缺失的主要原因。应当通过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实践教育途径、注重项目团队选择和加强实践团队指导等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社会实践; 机会缺失;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019-02
  
  毛泽东曾经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1]实践锻炼成才规律已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规律。[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促进民族文化交融,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中坚力量。社会实践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许多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出现了少数民族学生实践机会缺失的现象。我们对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1000余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35人,调查结果显示,汉族学生有54.3%的学生参加过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少数民族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仅22.7%,其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少数民族学生,土家族、苗族学生居多,藏族和维族学生比较少。因此,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缺失的原因并研究对策,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迅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十分重要。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缺失的客观原因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方面看,由于学校的实习制度和国家的就业政策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很少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情况,使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对社会实践持消极态度。
  学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未给予高度重视,导致学校实习地点的选择不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意愿。我们对中南大学、湖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20位藏族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到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的择业志向是毕业后回到家乡,大部分学生的理想是当老师或者考公务员,希望学校能够在实践环节上考虑到他们的志向,时间岗位和内容由学生自选,最好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回到家乡实习。但是,目前很多学校都把实践岗位规定好了,很少有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社会实践给予额外的照顾,没有给予学生充分选择的机会。
  同时,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担心就业而无暇考虑实践。国家实行的就业政策是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少数民族大学生绝大多数希望回到家乡就业,认为自身比汉族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要少,竞争也非常激烈。不少学生对就业表现出了过多的忧虑,特别到了高年级整天关心的是将来的工作去向,而对待社会实践却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心不在焉,态度消极,认为实践活动对毕业影响不大,不能主动寻求锻炼机会,出现纪律松散的自由主义倾向,错过了许多实践机会。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缺失的主观原因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缺失还有其自身的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少数民族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实践机会减少。一是他们对社会实践认识不够。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社会”的思想,认为课堂知识是最重要的,学习社会知识以后还有机会,或是课堂知识都学不过来,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搞社会实践。二是对自身特点认识不够。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普遍学习基础较差、家境不富裕、与来自大中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同学交往中自感见识大不如人,导致对自己的认识存在偏差,往往自卑心理严重,看不到自身的长处,也不敢与其他同学竞争,因而丧失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三是对社会环境认识不够。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于少数民族聚集地,上了大学以后,往往认为自身是少数群体,担心被他人和社会拒绝,没有勇气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少数民族大学生交往圈子狭窄导致社会实践机会减少。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需要和相关方面的人打交道,得到相关人员的配合,例如进行访谈、发放问卷、进行实地锻炼等。如果没有学校老师的带领,需要得到相关人士的帮助,就要求学生自身交往广泛。而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产生心理上的恐惧,不愿意与其他民族人员交往,交往圈子非常狭窄,从而也失去了很多实践机会。
  第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习惯不适应导致社会实践机会减少。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到内地上学要花很长的时间来适应新的生活习惯。环境的不适应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生活和学习,导致他们没有心思去参加实践活动,接受实践教育。此外,我国维吾尔族、回族等10个民族有清真饮食习惯,而参加社会实践要深入农村、厂矿,那些地方很可能没有清真食堂或清真灶。因此,这些民族的大学生因为饮食不方便,也会错过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
  第四,少数民族大学生科研能力弱也导致社会实践机会减少。由于民族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比较落后,教育水平相对低下,实践教育环节缺失更加严重。少数民族学生在上大学前就学习基础较差,高考成绩往往要比同班同学低很多。上大学以后,不少学生不仅学习基础差,而且在学习中有一个把汉语译成本民族语言的过程,学习外语时,还有一个将外语译成汉语再译成本民族语言的过程,从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因此学习成绩和科研动手能力往往要比其他同学差。他们往往不敢报名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报名后在竞争中被淘汰,从而失去了一些实践锻炼的机会。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
  
  第一,学校领导切实提高认识,给少数民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适当的政策倾斜。目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许多高校成立了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制订了年度大学生社会实践总体计划,并下发文件明确当年社会实践的主题、组队方案、创新点及应注意事项等,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很少专门考虑。高校应把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高度,从思想上提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在制定计划、选择实践地点、组建团队、经费支持和指导教师选配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学生适当的政策倾斜。
  第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认识。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我国各边远民族地区。这些地区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沿阵地,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各民族的精英分子,肩负着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担,2009年8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国家民委下发了《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都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应该把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载体,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提高他们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激发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调动他们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信心。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引导,加强他们与汉族学生的互动。注意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吃苦和创业精神。除了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以外,还要邀请专家为少数民族学生做相关讲座,组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倡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品格和意识。[4]鼓励他们勇于创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第四,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拓宽实践教育途径。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来说要少,因此,高校应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积极拓宽途径,为他们提供更多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不同的教育功效,如与服务社会有关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与勤工助学有关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增强他们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与择业就业有关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3]因此,高校应该从多方面来拓宽少数民族学生的实践教育途径,如: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科技创新、自强助学实践活动、暑期“三下乡”等,具体可以从主题教育、技术支持、扶贫接力、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环保宣传、政策宣讲、城市文明、服务西部、理论研究等方面来拓展和开发。
  第五,注重项目团队选择,吸引少数民族大学生踊跃参与社会实践。要吸引少数民族大学生踊跃参与社会实践,还应在实践项目选择和实践团队组建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一是在实践项目的选择上,首先要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倾向相结合,学校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组建团队回家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其次要与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学校可以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来组建一些实践团队,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水平。二是在实践团队的组建上给予照顾。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建专门的少数民族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也可以在汉族学生组建的社会实践团队中增加少数民族学生,这样既可以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还可以促进民族团结。
  第六,加强实践团队指导,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除了增加社会实践机会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的指导,具体可分为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三个环节。活动前,学校要加强学生如何选择紧扣时代主旋律、结合个人专业情况、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的实践项目的指导,并指导学生做好前期的资料收集、物资准备等工作。活动中,指导老师应该在学生取得成绩时加以鼓励、遇到困难时共同面对、出现偏差时及时指出,并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活动后,学校要有老师指导学生召开讨论会总结经验教训,撰写调研报告形成理论成果。只有全过程、全环节的加强指导,才能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做出实效。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2]郑承廷,徐建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0.
  [3]乔辉,乔彩燕.构建长效机制加强社会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5):77.
  [4]王文华.试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64.
   [责任编辑:庞达]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体育微课的类型可以按照教学方法、课堂程序、微课内容三个层面进行分类,每一个类型各有特点。在教学中,微课可供学生自主在线学习,可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还可供学生课后巩固练习,提高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微课;小学体育;分类;运用  微课是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源,大量使用图片、音乐、故事等生动化的素材,让教学趣味十足,深受学生喜欢,因此成为现代社会广受欢迎的教学手段。让
【摘 要】三四月一路走过的学习历程,我感慨万千。在此期间,我们团队每个人都在忙碌着、快乐着、收获着。因为亲身参与、经历磨课的过程,所以切切实实地体会到磨课的不容易。在师傅的引领,同伴的帮助下,我们累并快乐着。相同的内容,不同的诠释,精彩的呈现,厚重的收获,这就是我们的磨课印象。  【关键词】磨课;数的大小;趣味  一、第一次试教——“镜中花,水中月”  【镜头回放】  (一)出示情境:引出数的大小
【摘 要】明确“研学”的学习结构,开展课内外的动手操作活动,是培养学生感知探索、运用迁移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提高“研学”成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研学”;动手操作;学会学习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偏向于形象思维,“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操作”是他们的爱好,所以,在明确“研学”学习结构的基础上,实践操作活动就成了提高“研学”成效的有效途径。  一、确立“研学”的学习结构  借鉴蔡林森校长的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艺术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之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感受着孩子们课堂上跳动的学习思维,领略着授课教师的睿智与创新。在每一次的课堂上,都会让我经历了一次难得的美丽与智慧之旅。我为智慧灵动的课堂如痴如醉;看到的、听到的这些都引发了我们更深、更沉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一、思教学目标——精准中显恰当  精准的教学目标的定位应该是明确、具体,便于观察
【摘 要】信息时代的来临,呼吁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厘清分层教学与互动式分层教学模式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实施互动式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有助于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堂练习这三方面探讨互动式分层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互动式分层教学;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在中职教育当中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计算机是一门强操作性和应用性的科目,在培养
【摘 要】学校之间的竞争不是靠硬件,而是靠文化,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靠的也是文化。经营学校文化已成为每个校长的共识,但打造有文化品位的学校,这绝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情,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经营和努力,增强学校文化的执行力,而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取决于学校文化执行力大小。  【关键词】学校发展;执行机制;文化执行力  在学校的管理中,学校领导者经常会被一些问题困扰:为什么设计良好的学校发展规
【摘 要】语文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兴趣铺路,做好结对”“授之以渔,互改互评”“多种训练,多元评价”,不失为指导小学生修改习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修改习作;有效策略;五年级学生  一、小学五年级学生修改习作存在的问题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五年级习作评价标准第5点提出:“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进行德育渗透,每位教师也义不容辞。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德育渗透;英语;学生活动;实践  德育教育,重在渗透。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课堂、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教育资源,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
【摘 要】体验式美术欣赏活动中的师幼对话要具有有效性,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构建尊重平等、和谐融洽的师幼对话关系;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作品,让幼儿有话可说;掌握欣赏重点,与孩子展开有效对话;层次清晰,精心设问,推动师幼对话的层层深入。有效地开展师幼对话,可以推动欣赏活动的发展,开阔孩子们的眼界,提高他们对形式美的认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其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摘 要】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的有效手段,是新授知识的补充与延续。从优化作业设计以及开展有效的作业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强调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沟通联系和加强变式,力求使作业与教学相得益彰。  【关键词】作业状态;作业设计;优质作业评价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华罗庚曾说:“学数学而不做数学题,等于入宝山而空返。”笔者调查发现,虽然我校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