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坛独行客

来源 :商品与质量·旅游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g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短篇小说《大山的呼唤》7000字;1980年长篇小说《生活的激流》,30万字;1980年,散文集《边陲散记》,25万字;1981年,长篇小说《边关》,20万字;1982年,长篇小说《野山》,30万字;1983年,长篇小说《陌生之旅》,30万字,1987年,长篇电视文学剧本《第十三任》,18万字;1988年,长篇纪实文学《大地赤子》,30万字;1988年纪实文学《追寻》,28万字;1988年,长篇小说《东方娇子》,28万字;1989年,长篇小说《珊瑚之恋》,40万字;1990年,长篇小说《黑血脉》,50万字;1991年,长篇小说《蓝沙滩》,23万字;1991年,长篇小说《沉沦》,35万字;1992年,长篇小说《十里洋场》,30万字;1993年,长篇小说《狂笔》,30万字;1994年,长篇小说《奇书》,38万字;1995年,长篇小说《艺魂》,38万字;1996年,长篇小说《返乡》,20万字;1997年,长篇小说《回归》,35万字;1998年,长篇小说《苦缘》,60万字;1999年,长篇小说《天涯》,25万字;1999年,长篇小说《不屈的土地》,40万字;2000年,长篇小说《苍蝇》,28万字;2000年,长篇小说《苍魂》,28万字;2000年,纪实文学《求索》,30万字;2000年,纪实文学《中国劳模》,25万字;2001年,诗集《红天树》,25万字;2002年,诗集《心灵的回声》,26万字;2003年,诗集《爱河之梦》,30万字;201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电视文学《忠贞》,30万字;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浦江之恋》,40万字;2013年出版电视文学剧本《生命的回声》,50万字;正在出版中的有长篇小说《老知青》等。
  上述作品贴近生活,直面人生,反映了广大群众的真实生活,深受读者喜爱,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多部作品被搬上银幕。其诗文清韵流畅,寓意深刻,表达真情实感,感人肺腑、震撼心灵。
  山川文化创意、策划作品
  1993年,为歌颂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精神,在黄河入海口的胜利油田,创意策划了天下第一“洲”字纪念碑,被誉为中国石油文化的象征,成为黄河入海口的一大景观。
  1997年,在河北天桂山为迎接香港回归,创意策划了高97米,宽49米的“归”字摩崖石刻,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架起了平山革命老区与香港的经济文化桥梁,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1998年,在北京密云创意策划了99米高,56米宽的帖山巨字“佛”,并为该山冠名“云佛山”。
  1999年为迎接澳门回归,在河北平山县境内,创意策划了世界上最大的吉祥物——“万吨巨龟”,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1999年,为推动老区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在全国征集上万件书画作品,选出两千幅精品,为河北嶂石岩创意策划了十华里长的中华嶂石岩爱国碑林。
  2000年,为帮助农村脱贫致富,在北京昌平的偏远山区,创意、策划、恢复修建了“菩萨院”,并为此处命名“菩萨山”。从此,有了“南有普陀山,北有菩萨山”的美誉。
  2000年,在河北怀来的“中华归一园”,创意、策划了长99米,宽9.9米的大型汉白玉浮雕——“中华盛世图”。
  2002年,在北京长城脚下的夕照口,创意、策划了爱国教育基地——“中华阁”。
  物象书法艺术作品
  寒北星对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走出了一条具有独特风格的书法艺术之路,被称为物象派书法艺术家。他的作品被广大书法爱好者收藏。其代表作品如下:
  “禅”(又名大唐观音),此字极像唐朝时期的观音菩萨。作品内包涵了深厚的佛偈禅理。
  “抱”(又名牛犊望归),作品展示了牛犊抱上山长大后不能回归故里,思念家乡,却因高山绝顶无有归途,空空望乡的故事。作品创作于寒北星先生参观河北抱犊寨之后。
  “升”(又名旭日东升),表达了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的壮丽景象,象征了对人时运畅通的美好祝愿。
  “剑”(又名上方清白),作品气势磅礴的生动体现了法正如山,剑如磐石的浩然正气。
  “静”(又名天堂来客),字如同天人下凡,乘祥云、吐紫气缓缓来到人间的壮丽景象,同时揭示了虚空载物的深刻内涵。
  “慈”(又名九慈图),此作品是作者依照梦境所作,它寓意了慈生悲、悲生善、善生真、真生德,德生义的深刻内涵。
  “鸿”(又名沧海之恩),此作品讲述了一只海鸟变成天鹅的美丽故事。
  在浩瀚苍茫的银河中,人们喜欢北斗,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和所处的位置。多少年来,为地球上的人类在黑夜中指示着方向。正因为如此,北斗星才有了特殊的意义。中华民族是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她为人类创造和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世世代代,不知多少能工巧匠,为中华这座古老而文明的大厦添砖加瓦。寒北星就是这样一个紧握时代脉搏,抓住改革开放机遇,为大厦添砖加瓦的人。
  苦寒苍松翠 百炼始成钢
  寒北星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祖籍河北省辛集市。在他童年的记忆里,家中有一棵老槐树,树荫遮天。母亲勤劳贤惠,土改时与父亲从沈阳回到老家,因为不懂种地,一家人生活艰苦。三哥在荒年去德州讨饭,冻饿而死,破炕席一卷下了葬,那会儿他还不太懂事。1963年河北发大水,大地一片汪洋。家里无粮下锅,幼小的他推着小箩筐到村外一米多深的地里摸地瓜,一次陷进水中险些丢了性命。别人家的孩子上学有书包,他用一块褪了色的粗布裹着书本去上学。上课他没有方凳(那时农村的孩子上学都是从家里自带方凳)。别人坐着他站着,别的孩子有笔有纸有墨水,他买不起,找别人一支旧毛笔,蘸着水在桌子上写字。冬天下雪,别的孩子都在家里取暖,他跑到雪地上,用小手在雪上练字,手冻得像小红萝卜,艰苦的环境使他练出了一首好字。因此,他特别喜欢下雪,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读高小的时候,他被古典小说《西游记》、《七侠五义》、《三侠剑》迷住了,老师找到家里告状,父亲恨铁不成钢,罚他跪在老槐树底下,用鞭子抽他。他一声也不吭,遍身血印。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他,说:“孩子,别看小说了,学习要紧!”。看着母亲哭泣的样子,他把喜欢的小说烧了。他幻想长大以后也当一名文武双全的侠客。父亲七十年代初去世时,家中依然很苦,乡亲们用破门扇做成棺材才使得老人得以安葬。贫穷的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苦涩的记忆。贫穷像刺骨的寒风,磨练了人的意志,使人更坚强。在寒北星的身上,贫穷是一笔财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像煤炭熊熊燃烧,像石油源源不断。伴随着贫穷,他长大了,发誓要干一番事业,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七十年代初。一个秋天,十七岁的寒北星中学毕业决定离开故乡去外面闯荡。他临行前暗下决心,学不成名,誓不罢休,立志当一名作家。母亲站在小村口为他送行,用颤抖的声音说:“孩子,在外面注意身体,待不下去了就回来。”说完,母亲哭了。他给母亲磕了三个头,转身迈向通往远方的黄土大道,踏上开往关外去的列车。经过三天三夜的路程,他在黑龙江边陲的一个小站下了车。秋天的北国边陲已经冷了,他举目无亲,开始四处流浪,给人家打工,上山伐木,下河捕鱼,什么活都干,一时间,似乎什么都忘了。但有一种信念他没有忘,就是要当作家。
  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他跟随房东进山伐木,早起晚归,手脚冰冷。夏雨之中,他双脚踩进黑泥,赤着身子打坯,浑身晒得黑亮冒油。蚊虫叮咬后,满身的肿疱。为了体验巡道工的艰辛,他从加格达奇至嫩江,在冰天雪地中步行了三百里。他曾背上钐刀,赶上大轱辘车,走进茫茫的大草原,顶着烈日打草,晚上住进小窝棚里,一去就是几个月。一次路途中,乘公共汽车走进五百里的深山中,零下四十多度,天色漆黑,山风咆哮,汽车重重受阻。他与壮汉们下车开道,汽车一步步向前爬行,半夜时分,山路堵塞,如果没有拖拉机前来救援,一车人都要冻死在深山里。然而,去百里外求援,茫茫的山林,风雪交加,狼虫虎豹随时可见,谁敢去搬救兵?当他看到大肚子孕妇可怜的样子,看到六十多岁的老大娘团成一团,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不由分说跳下车,消失在茫茫风雪中。有人说他独自逃生去了,有人说这小伙子不像只顾自己的人。有的人哭了,有的人绝望了。九个小时之后,雪人般的他坐在拖拉机上赶了回来。人们把他抬起来,称他为英雄。他也感受到这片边陲沃土的亲情。人们得救了,他把这片土地称作第二故乡。
  不久,他成了嫩江江畔一个学校的老师,开始了漫长的教师生涯。1978年秋天的假期,他领着十几名学生去卧龙山采猴头、木耳、搞勤工俭学时遇上了山火。通红的山火映红了半边天空。直升机、汽车、马车、拖拉机满载着救火的人们一齐向山里赶来。他毫不犹豫地对学生们说:“扑火去,怕不怕?”同学们异口同声:“老师,下命令吧!”他们扔下采集的山货向着着火的方向奔去。一连七天七夜,饿了,啃几口面包,吃几块面包,嚼几口咸菜;渴了,喝几口山泉水;困了,和衣倒地便睡。山火终于被勇敢的人们制伏,扑火过程中,有两名猎人和一位森林警察壮烈牺牲了。下山时,人们衣服破烂,黑如碳人。不少女人的头发被烧掉了,男人的头发被烧光了,伤员的身上都缠了绷带。他和他的学生们地受了伤。站在救火英雄的坟前,他们哭了。回到学校,他连夜写了一篇5000字的纪实小说《大山的呼唤》,真实记录了面对死亡英勇献身的英雄们的感人故事。小说发表后,许多人为英雄落泪。《大山的呼唤》在关外产生巨大反响,寒北星的名字从此引起文坛注意。这是他的处女作。
  黑土地孕育了他豪放粗犷的性格,侠肝义胆的品格。1981年秋,大学毕业的他到一个山村小镇实习,遇到一伙歹徒手持菜刀、匕首闯进商店进行抢劫、侮辱妇女。看到惊慌失措的人们,看到国家财产被抢,这位大学生扑上去与歹徒搏斗。不一会儿,几个家伙倒在了地上,歹徒们见势不妙溜了,一个受伤的家伙被送进了医院。老百姓燃放鞭炮,把他当成英雄。老百姓说:“从来没有人敢惹这帮人,他们青天白日无法无天,你替大伙出了气!”人们拉他到家中喝酒,一家一家地请他。他感到习武强身的用处。后来,卷土重来的地痞们得知他是武门中人,藏而不露,而且枪打得准,只好悄悄地离去。从此,这一带平安了。
  慈心天下,扶老携幼,济贫帮困,这是他的一贯行为。东北边陲十三年的艰辛生活,广泛的阅历,给予他丰富的生活营养,积累了许多生活题材,为日后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980年,长篇小说《生活的激流》完稿。黑龙江省作家协会负责人张浪看完激动地说:“这是一部好作品,这位作者很有潜力,今后一定能写出许多东西。”那一年,他刚25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他的一部反映三十年代上海题材的长篇小说《十里洋场》轰动文坛。随后,由此改编的电影在全国上映,在国内产生强烈反响。他的作品《蓝沙滩》、《十里洋场》、《珊瑚之恋》等作品分别以几十万至几百万的印量流入社会。知道他名字的人,看过他作品的人,仿佛从作品中都能找到他个人的身影,找到他的人品。一次,他到海口去采风,刚下飞机,正准备订去三亚的飞机票,当服务员看到他的身份证后惊讶地叫起来,说,这就是《蓝沙滩》的作者大作家寒北星。对方拉着他要签名。在珠海海关,当工作人员看见他拎的一捆厚厚的报纸怀疑是什么印刷品的时候,查看他的证件,看到寒北星三个字后激动不已,索要他的书留作纪念。他二话不说,从提包里取出近作赠给素不相识的人。国外的朋友经常打电话向他索要作品。
  妙笔生花处 真情在人民
  悠悠岁月,转眼近15年过去。在母亲的呼唤声中,寒北星于1986年结束了浪迹东北的生活,带着他几十万字的《边陲散记》回到故乡。先在深县县委宣传部做宣传报道工作,同时兼任一家报社的记者。一次外出,路过一个县城,他看到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跪在县政府大门口,手里举着状告村领导的牌子,身边跟着她十几岁的孙子。出出进进的人很多,没有人管。他一下子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想到天下所有这个年纪的沧桑老人,心头发热,他上前询问原委。老太太哭诉了十几年被村干部欺压,不批给新房宅基地,旧房子因为下大雨已经倒塌了,村干部不让翻盖,至今无家可归的遭遇。寒北星扶起老人,看过老人的告状材料,对老人说:“老母亲,你上边写的这些是否属实?”老人说:“我讲的要有半点瞎话,出门让车撞死!”寒北星眼里升上了泪花,告诉老人先回去,明天去她村里看一看,问一问是否属实,如果属实,他会通过有关部门帮她处理好这件事。老太太握着他的手,哭着说:“有人管我的事了,感谢共产党呀!”
  第二天,他来到老人居住的村庄,看到老人和孙子居住在大雨后还未倒塌的草棚里,不挡风,不遮雨,惨不忍睹。寒北星的眼睛再次湿润了。他又采访了不少群众,查清村干部为什么不批给老人宅基地的原因。原来,时任村长的妻子曾经偷过生产队的玉米,被民兵发现,他们一直怀疑是这位老太太告的状。他当上村长后,谁的宅基地都批,就是不批给老太太。找急了,便让她到村西坑里去盖。老太太的儿子是北京丰台站的铁路工人,因公殉职,儿媳妇改嫁了他乡,她一个人把孙子拉扯大。如今,孙子都到了说媳妇的年龄,村干部如此刁难老人于情于理都不太公平。采访到第一手资料,寒北星到了乡里,叫上该乡的书记、乡长一起进村找村长解决问题。村长认了错,当场让会计等人给老人丈量了地基,并钉上木橛,撒上白灰。同时,还由村里救助了老人300元盖房款。离开小村时,老人和孙子跪在作家面前,一再地喊:“救命恩人,多谢了!”寒北星扶起老人,对老人说:“老母亲,你的儿子因公殉职了,我是人民的儿子,也是你的儿子。”最后,他从兜里掏出500元钱给了老人。   1996年的一天,寒北星去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随意走进一所住着八旬老人的住宅,这家的老人当年曾为住在西柏坡的毛主席站过岗,陪毛主席散过步。老人生活不富裕,时常为儿女的不孝苦恼。出于对伟人的缅怀和对老人的尊敬,他随即把刚发的800元工资给了老人。老人不肯接受,他就对老人说:“收下吧,就当我孝敬我的亲生父母了。”感动得老人连声说,还是共产党好啊,时刻惦记着我。寒北星经常说:“人民的作家时刻要想着人民,如果没有了人民,也就没有了人民的作家。”
  1987年,寒北星重新回到生养他的故乡体验生活。当阔别故乡15年的他带着无限的眷恋回归故土的时候,发现家乡变化并不明显,许多人生活得还是比较贫困,乡间依然是土路。深入生活时,乡亲们知道作家回来了,纷纷把许多心里话讲给他听。言谈中,反映了某些领导干部不顾百姓冷暖,不问百姓疾苦,利用手中权力,以权谋私,伤害百姓的感情和利益的事情。他深入到另一个乡镇的村子,发现一个复员军人回到故乡,公而忘私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带领群众种果树、修河渠、打机井、办教育、修公路等无私无畏做贡献的先进事迹。同时了解到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遭到一些个别腐败分子的阻挠,双方在私欲和奉献,公与私面前,展开激烈交锋的动人事迹。这个农村改革带头人不畏权贵、敢于为人民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作家的心灵。他奋笔疾书,一个月内,创作出了14万字的电视文学剧本《返乡》。1987年底,寒北星的八集电视连续剧剧本《返乡》由河北省广播电视厅《电视文学》编辑部出版。编辑部的按语中说: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八集电视连续剧文学本,掩卷沉思,久久不能从剧情中走出来。作者真切而动情地刻画了梨家庄第十三任党支部书记赵国玉的遭遇,细腻而深沉地抒发了他及几位正直的共产党员的哀怨、惆怅和希望。写了他们忧国忧民、嫉恶如仇、千方百计为家乡致富的奋斗拼搏,也写了他们的家庭,他们的爱情,他们的欢乐。作者以悲愤的心情又从另一个角度写了共产党员的败类钱文义之流的村干部,他们无法无天,骄淫成性,……却青云直上,欺压着善良的老百姓。这个剧本不啻是射向官僚主义的一个重型炮弹,读后令人落泪,令人深思。剧本着力描写了赵国玉等共产党员不怕困难,不畏强暴,不怕打击的硬汉精神。从他们身上可以使人看到力量,看到希望,而精神为之一振。剧本情节曲折,跌宕起伏,洋洋洒洒14万字却不使人感到拖沓。剧情一环扣一环,激动人心,不愧是一个好剧本。这部力作是他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结果,与农民兄弟交朋友的结果。”
  《返乡》发表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读者为这部作品拍手叫好,因为作品反映了百姓的心声。这部作品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反腐倡廉的佳作。由于这部震撼作品的发表与社会的共鸣,引起了一些权贵的不满,许多人对号入座,对作家进行人身攻击。对预排的电视剧进行封杀和阻挠。作家是贫苦的农民的儿子,非常了解农村,非常了解疼爱自己的父老乡亲,关怀百姓的疾苦,渴望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对于攻击不予理睬,他说,我做了一件受广大百姓欢迎的事情。
  黄河,在它东归入海口上,用夹带的滚滚泥沙填海造田,造就了东部这片神奇的土地。雄浑的大自然以无与伦比的神奇,造就了黄河入海口这片荒原的苍凉,又默默地孕育出诱人的黑色油海。因此,新中国的建立,也造就了中国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1989年冬,黄河三角洲一个大雪飞扬的日子,我国的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迎来了深入生活进行创作的人民作家、记者寒北星。20世纪60年代初叶,继大庆油田之后,一支浩浩荡荡开发石油的会战大军奔赴黄河三角洲,肩负重任、舍家卫国、流血流汗开发了我国的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在共和国的版图上书写了一部弘扬民族精神的创业史。
  随着采访的深入,作家深深地被石油工人那种“石油工人战天涯,只要钻塔不顾家,吃尽人间千般苦,屋是荒原家是塔”的豪情和献身精神所激励。他一次次步入石油工人居住的大篷车,一次次奔走于耸立的井架旁,一次次倾听工人的心声,一次次体验石油工人的豪迈气概,无不为中国工人阶级的献身精神所打动。年轻的小伙子,自有他们新时代为石油工业献身的表达。一个年轻人用诗表达着自己的真爱:“如果,我为了事业,来到这一片盐碱滩,遥寄给你的,是一封带有油味的情书。如果,你认为蜜一般的话语会被油味冲淡,我愿意离开你,投进那黑乎乎的油海”。这些滚烫的金子般的诗句,被作家逮了个结结实实,使他的作品更有了说服力。
  九十年代初,他的一部反映东部石油工人艰苦创业题材的50余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黑血脉》出版。被誉为继电影《创业》之后,反映中国石油战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的又一里程碑。受到文学评论家门的一致好评。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以及香港、澳门、新加坡等新闻媒体,重点做了报道。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为此书做序言,高度赞扬了实干兴邦,实干强国的精神。
  寒北星这位文坛巨子,在近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中,除了以上提及的作品,还有《蓝沙滩》、《沉沦》、《不屈的土地》、《回归》、《十里洋场》、《苦缘》、《天涯》、《大地赤子》、《东方娇子》、《苍魂》、《求索》等30余部书,近一千万字的作品出版。其创作速度在国内作家群中罕见。平时,他云游四海,浪迹天涯,创作灵感喷涌时,又躲进小楼,用不了一个月便完成一部近30万字的作品。
  寒北星的创作生涯是伴随着纪实文学成长的,1978年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特区时报等报刊发表纪实文学100余篇,是我国的高产作家、记者。1996年8月,当燕赵大地发生特大洪灾时,他奔赴前线,与抗洪大军同甘共苦,日夜奋战。白天抗洪,和抗洪人员一起打桩,推土筑坝,冲锋到舟上救人。晚上他挥笔如飞,写下了气势磅礴的15000字的长篇抗洪通讯《滹沱河从衡水流过》,被河北日报、特区时报整版刊登,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在省政府组织的抗洪表彰大会上,该作品获得了抗洪纪实文学一等奖。为了救助灾民,他除了捐衣被外,还把多年收藏的价值60余万元的名人字画全部捐献给灾区人民。   寒北星自幼家境贫寒,成为知名作家、记者后,常告诫自己,不要忘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了好心,才能做一个好人。因此,他的作品始终高扬着真善美的主旋律,鞭笞着邪恶腐败的东西,被广大的人民群众誉为“人民的作家”。
  作家忧国忧民,与时俱进,除了他的长篇力作《苍魂》、《回归》等作品中直面苍生外,他还创作长诗《警世的呼唤》、《东部赞歌》、《嫩江之恋》等,以饱满的激情,讴歌了经历过激情燃烧的岁月,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过的人们,一颗红心可对天,跟着中国共产党,按着党指引的方向,不管是水里走、火里钻,粉身碎骨也心甘的人们,为着人民的事业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一切的人们。作家、诗人用自己的笔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的真人真事展示给世人,不仅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
  行内人曾给寒北星起了个文坛奇侠的绰号。侠客,这个古代形容豪侠仗义之士的词,为什么形容到他的身上?专业作家兼记者的职业,使他练就了一手绝活。现代一般作家记者外出采访,录音机采访本都是必备之物,手提电脑已成为许多作家和记者的随身之物,这些他都没有。每次出访,包里装上照相机和厚厚的稿纸,凭着多年练就的脑记硬功,连续几个小时下来,到了创作的时候,铺开厚厚的稿纸,一万字的稿子,他只用两三个小时就搞定,并且下笔从不再改。行万里路,写万字文,是寒北星的一大特点。二十多年来,无论是黄河三角洲还是辽河油田,无论是海南岛还是北国边陲,从城市到农村,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用手中的笔满腔热情地歌颂人民,歌颂人民的公仆,他常说:“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儿,除非你半途而废。只要一生坚定追求和献身于这个事业,一定会取得成功。”他常说,文章无论长短,要让人喜欢看,被写的对象要真实、感人,寒北星这样说,也踏踏实实这样做,所以,他所到之处都受大家欢迎,并且结交了许多朋友。
  画龙重点睛 江山更好看
  天桂山、云佛山、嶂石岩、太行山、黄河口、长城脚下的夕照山口,这些巍峨的高山,叠翠的山峦,奔腾的江河,无不透着大自然的雄奇、俊秀和豪迈。试想,在这些大自然杰作面前,如果没有人类的踪迹,是否太缺少生动和灵性?人文景观的出现,不失为人类对大自然的一个创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知有多少人文景观已经成为世界瑰宝。然而人文景观太多,必会失去大自然的质朴神韵。如何相得益彰?画龙点睛不失为明智之举。寒北星不仅是一位作家、诗人,还是一位山川文化创意、策划家。他的创意、策划紧紧和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紧紧和中华历史文明相联系,他始终遵循画龙点睛这一创意原则,不时地穿梭于祖国的山水、沃土之间。
  翻开鸦片战争那发黄的和充满硝烟的史页,香港远去了。中国人民在漫长的一个半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多少仁人志士曾发愿收复香港,让她重新回到中华民族伟大母亲的怀抱。孙中山先生遗愿未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环境保留对外窗口的考虑,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出适当时机收复香港。时光流逝,当中国人民迎来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时候,中央出台一国两制政策,从而列出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时刻表。同时,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祖国人民也拉开了庆祝香港回归的序幕。
  巍巍太行山,蜿蜒千百里,曾孕育出平山境内的革命圣地西柏坡,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的指挥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都是在这里进行的。中国革命史册有了平山的一页。当香港回归祖国之际,平山县43万老区人民在构思着迎接香港回归的大事。与此同时,寒北星也在关心和思考着庆祝香港回归这一举世瞩目的世纪盛事。自幼喜爱书法又精通文学的寒北星,此时此刻对山川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用世界上最大的青山摩崖石刻这一艺术手法创造一个大的“归”字,刻于青山之上,让中华儿女千秋万代永远铭记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事件,体现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用实际行动庆祝香港回归。他把创意和设想告诉了曾以巨笔书法闻名的贾松阳先生,两人很快形成了共识,决定创作一个高97米、宽49米的“归”字,刻在平山境内的天桂山上,载以碑文,千秋永记中华民族收复香港这一盛事。“97”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年号,“49”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年号。当寒北星把这一创意策划和平山县委、县政府交换意见时,双方一拍即合,平山县委、县政府接受了作家的创意,决定实施“归”字工程,把中国人民应届香港回归的心愿刻于青山之上,让千秋万代的人们永远牢记这段历史,勿忘国耻,激奋斗志,振兴中华。
  几千年来,在中华灿烂的文明史上,不曾诞生97米高,49米宽浩大的巨字。创作这样一个大字实属人间奇迹。天桂山世界之最“归”字石刻的诞生,立即引起世界的关注。当新华社向世界宣告为迎接香港回归,世界上最大的“归”字在平山境内的天桂山镌刻成功之时,新加坡的联合早报,香港的文汇报、大公报,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数百家国内外报纸把天桂山推向了世界报道的焦点。世界上一切盼望着香港回归祖国的人们把目光注视在中国的平山。香港庆回归委员会副主任、临时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等香港同胞更为天桂山这一壮举欢欣鼓舞。为了使祖国和香港携手同庆回归,香港庆委会邀请平山有关人士赴港,共同商讨庆回归大计。香港同胞被平山创造出流传千秋的青山石刻而神奇,为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感到鼓舞和自豪。当众多香港同胞与祖国人民共庆共享回归喜悦之情,站在浩大的巨归字旁边留影时,许多人眼里含着泪激动地说:“了不起!祖国真了不起!祖国伟大!祖国人民伟大!”
  香港凤凰卫视得知天桂山归字工程完工后,风尘仆仆驱车赶到天桂山。摄影女记者李战平等人异常激动,惊讶地说:“祖国人民做了一件世界上其他地方做不到的大事。”她的摄像机不停地转动,将天桂山上那气势磅礴的石刻巨字拍摄下来,又把镜头对准了铺在山谷中的巨布归字。她调动了自己所有的想象力,让几十个人从南向北抖动巨帐。一时,风吹巨字,5000平方米的大帐布顿然飘动起来,如蓝天、白云飘过山谷,如海如涛,如山如峰,如城如廓,壮观至极。直到滚动的波浪将她和摄像机淹没……她太激动了,问创意策划天桂山“归”字活动的作家寒北星为什么想起搞这个活动。寒北星先生深沉地说:“香港百年沧桑,历史是沉痛的,应该让后人永远记住这段历史。沧海横流,华夏巨变,在这样的历史关头,香港回归祖国,天桂山把这一伟大历史瞬间用象征的手法承载下来,这是献给共和国的一份厚礼,也为了留给后人一个永久的纪念。”李战平信服地点了点头,她拍的片子在香港播出之后,产生了巨大轰动。一个“归”字工程,打开了平山与香港友好交往的大门;一个“归”字工程,响亮了平山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一个“归”字工程,使世界上许许多多关心平山建设的人们向这里倾斜发展经济。香港龙港亲义会来平山考察,澳门巨商张社乾先生已在这块土地上投资。归字工程带来了“归”字牌香烟的生产。上海电视台天下第一摄制组两次踏上平山这块土地,带来了开发平山的投资商们……平山为香港回归做出了贡献,取得了令世人信赖的知名度,也为下一步架起了经济腾飞的桥梁。   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浩浩原野上,矗立着一个高33米的纪事碑,上面刻着一个大“洲”字。碑文的开头这样写道:“天下第一洲,东方的明珠,人类的财富……浩浩黄河,东归入海,创造了神奇的黄河三角洲……”这个为中国石油工人艰苦奋斗而讴歌的丰碑,成为中国石油历史上是第一碑,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人到此注目。这是寒北星创意策划的杰作。
  冶河从太行山娘子关河床孕育而生,她不知劳累地慢慢东行,一直入海。就在冶河平山古老美丽的县城之畔,浩大的“东方巨龟苑”、“华夏历史园林”脱颖而出,与革命圣地西柏坡交相辉映。这片占地数百亩的园林,有一座万吨巨龟静卧于湖水之中,上面安然静卧着1999个吉祥物。寓意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东方巨龟苑中的世纪纪念碑的碑文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展出,巨龟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加上华夏历史园林中用数万行诗将历朝沉浮刻入万块青石上,一下子成了稀世之宝。这又是寒北星先生的得意之作。
  北京密云水库边有一个小村名叫东智西村,名不见经传。经寒北星创意、策划在村女支书的大力支持下,仅半年,便吸引京都的巨贾大商投资数亿,一个99米高的石佛字出现在高山上,此山寒北星起名“云佛山”。该景点的问世,震动了京城,新加坡联合早报、华尔街报、新华社、中新社等媒体纷纷报道。这个大“佛”字也载入了吉尼斯世界大全。
  京北大山中的菩萨鹿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寒北星云游此地,告诉村长,我给你们这里的山起个名字,就叫菩萨山。南有普陀山,北有菩萨山,把村里的千年文物“菩萨院”恢复起来,如此美丽的小村,靠旅游业很快就会富起来,在寒北星的奔波下,仅用十个月的时间,菩萨院就恢复了,菩萨山建成了。游客蜂拥而至。
  有人会问,当今社会,无利不起早,寒北星搞了如此多的创意、策划,他一定是一个百万富翁吧?而寒北星的回答确是:“世上人大多为名利活着,名利是平常人活着的要点。我为爱好、信仰、兴趣而活。只要人们能从我的创意中感悟到人生的意义,懂得人为什么活着,活着应该干些什么,真善美的东西是人们永远的追求,我就满足了。我无需什么,一日三餐,早有粥,午有面,晚有饭足矣,世上其他偏好与我无缘。”
  别开天地阔 另创一家新
  寒北星是个精力充沛且闲不住的人,除了每天中午没有特殊情况,定要睡上两三个小时外,他的时间表中,既没有节假日,也没有黑白天。白天两部手机,一部固定电话,常常是交替忙碌。彻夜创作是常有的事。
  寒北星还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人,改革开放年代如革命年代,人新、物新、思想新。常言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们思想自由了,解放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便显露出来。很长一段时间,寒北星是以他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坛和广大读者群中产生较大影响的。然而,时隔多年,他又把创新的书法艺术展示给世人,给书坛带来了一股清风,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寒北星把自己书写的大字称为物象书法艺术。所谓物象书法艺术,就是书法家凭借自身的感悟,把所要描写的人和事物本身的特征及本质,瞬息之间,用书法艺术形式,形象地表达出来,再配上现场制作的诗词歌赋,便成为一幅精美的艺术品。他的书法艺术新奇独秀,为诸多要人和普通百姓喜爱并收藏。寒北星写大字,与其说是书法,不如说是书法艺术。他写的大字,既像字,又像画。同时,又不同于象形文字,不同于水墨画。既抽象又具体,是字与画的统一,抽象与具体的统一。看寒北星独具一格的挥毫泼墨是一种享受。只见他将四尺、六尺或八尺的宣纸押在桌案铺就的毡子上,然后手握两支饱蘸浓墨的斗笔,静心屏气,闭目养神,上下翻飞,犹如庖丁解牛一般,转眼间一个所需要的字便跃然纸上。他长嘘一口气,将巨笔投入笔洗,伸手从笔架上取下两只中小羊毫在左右手中,略加思忖,便双管齐下,分别在字旁配诗和落款,并且倒笔奇书,其运作之娴熟,笔锋之酣畅,墨迹之淋漓,均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整个作品最多不过十几分钟即大功告成。
  纵观寒北星的书法艺术,除有物象特点外,还有许多文学特点。在他发表的书法字中(见《新财讯报》2003年12月13日),含有故事情节的不少。如“抱”字,此字创作于抱犊寨。不仅局部像人抱着牛犊上山,又像牛久困山巅而不能下山,站在崖边望乡欲穿。加上作者“碧碧青山叠翠峰,何曾望断故乡梦”的诗句,更显得寓意深长。作者明显是在用书法艺术讲述石家庄抱犊寨的故事。
  抱犊寨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市境内海拔1000多米的山顶上。山寨有可耕地数百亩,有小泉。古人在此耕地为生,因大牲畜无法牵上山,人们便把牛犊抱上山去,作为耕作的主要劳动力,故山寨名为抱犊寨。如今抱犊寨已成为石家庄著名旅游景点,耕地不再用牛了。作为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家、诗人、物象书法艺术创立者的寒北星,再次展示他的想象力,为这一故事续写了新的内容。那就是既然不用牛种田了,该让牛回故乡同族群团圆了。可这些又无人去做,只好让牛站在崖边空望乡了。
  寒北星物象书法艺术的另一特点就是同字百样写。有的如孙悟空腾云升天,有的如一母亲将爱子举过头顶,有的如运动员跑步前行。他写的字各显其状,互不雷同,每一副作品里诗文变化有韵,从不重复。在我的印象里,寒北星不是在写字,而是在用书法艺术讲述他要讲的故事,或是在抒发他的情怀。总之,作家、诗人的内在气质,使得寒北星的笔具有了广阔的天地,可以任意挥洒,而得心应手。看寒北星写字,行笔有时如行云流水,有时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个矩便是展物象而不失字形,大字中必含被书写人的外形及属相。写字必用笔墨而不用它物。
  寒北星常说,出版的书,手中的笔,就是与群众交流的工具。人们喜欢看,喜欢欣赏你的作品,从中能受益,我就满足他们。所以,每一次新书出版,他都会让出版社加印数千套,留出赠书的极大空间。他常常把自己的书寄给深山中的希望小学,发给边陲的缺书的学校。这种公益性的捐赠如同他把棉衣、被褥、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一样,已经无法从价值数量上定位了。他从来不把书法当成赚钱的工具。无论是什么人,只要喜欢,用自己的纸笔无偿地挥毫献艺。
  坦坦荡荡地做人,光明磊落地做事,心慈纯真地交友,无私奉献地献艺。这已成为他人生的格言。自古文人多相轻。他却不然。在中国,他本身是一位身怀绝技的物象书法艺术创始人。无论什么人,中国的鹰王、虾王、梅王,京都许许多多的书画家请他为自己写文章时,他像给平常百姓写文章写书法一样,一视同仁。歌星、影星、历史学家、书画家、作家等等,以及很多文学爱好者都与他有密切交往。他常说,一个取得一点成绩的人,不要自认为了不起,一个人,无论到什么时候,不要咬群,个人走个人的路,一个人的力量非常微小,不知百学,不阅群书,独自我右,如沧海中的一滴水。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何必自大呢?永不忌他人,心海宽阔,才能容下大地江河。他用美好的品德净化自己的心灵。
  他用公而忘私的爱奉献社会。他把一生的事业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结合起来,实践着他一生一世、时时刻刻从不为己之愿天下幸福的人生观。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我们浩大的创作队伍中,在我们从事的方方面面工作的人们中,但愿无数的人们能够树立这样的人生观,为我们伟大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其他文献
摘 要: 证明责任分配是证据法上的核心问题,罗森贝克的证明责任分配学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很好的解读,其中间接反证就是对其学说的补充与修正,更加适应了时代的需求。本文即试图对间接反证进行粗浅了解。  关键词 :证明责任 间接反证    一、理论概述  间接反证学说原系德国民事证据法上的理论,由德国著名学者罗森贝克所创设,其含义是在对于某主要事实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从经验法则出发,对作为推定该主要事实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刑法理论界,对于片面共同犯罪(简称片面共犯)是不是共同犯罪,应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介绍片面共犯在各国面临的理论争议,认识剖析片面共犯的内涵,并对其具体存在形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片面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 实行犯 帮助犯    一 当前对片面共同犯罪的理论争议  所谓片面共同犯罪 ,亦称片面共犯,即指参与犯罪的人中一方有同他人实施犯罪的共同故意,暗中配合
期刊
摘 要:保释制度起源于英国,美国已将获得保释的权利规定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建立了完善的保释制度。比较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与美国的保释制度,尽管二者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在本质、决定主体、程序以及救济措施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在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取保候审率低、超期羁押问题十分严重等,应借鉴美国保释制度的经验,对取保候审制度进行改革,确立无罪推定和人权保障的理念,并对取保候审的具体制度进行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行政规划为内容,分析其法律性质,将其严格区分为行政事实行为和行政法律行为,并从行政法角度对行政规划中的行政事实行为存在的必要性进行研究,最后再讨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行为进行规范。  关键词:行政事实行为;行政规划;必要性;规范    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活动中比较独特的一种,与行政法律行为相对,是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中针对特定事项、特定相对人所实施的。在现代多元社会中
期刊
摘 要:"家政"通常指家庭事务。家政行业是指根据要求为所服务的家庭提供操持家务,照顾儿童、老人、病人,管理家庭有关事务的产业组合。家政服务法律关系存在三种模式,由于性质不同导致适用不同的法律。在分析家政服务法律关系性质后,建议将员工制家政服务法律关系纳入劳动法调整。  关键词:家政服务 法律关系 员工制    一、家政服务法律关系性质解析   目前,在家政服务活动中,主要涉及三方法律关系主
期刊
摘 要:比例原则天然的体现了其对自由裁量控制。在法律规定的处罚幅度范围内,一比例原则作为考量的基点,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相反,多比例原则的漠视,则往往会导致行政相对方随后采取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请求救济,无端增加诉讼成本消耗行政资源。本文从行政处罚中比例原则的实施意义,不足,改进等方面出发,力求行政处罚行为能更公开公正  关键词:比例原则 公平 行政处罚    一、比例原则  (一)、定义  比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找出路,但与此相伴的是体制不健全环境下大量工伤事故的发生。本文从我国农民工职业伤害保障问题的现状入手,探寻造成这一现状的深层次原因,然后提出一些对改善现状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伤害保障;工伤保险;制度性障碍    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农民工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较高,一些企业利用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劳动保障法律知识的特点,大量招收进城务工
期刊
摘 要:刑事摄影是以揭露和证实犯罪为目的,运用摄影方法,按照现场勘查的规定和办案工作的要求,把案发现场状况及痕迹物证的 特点、位置等,如实地拍摄下来,为研究案情性质,进行现场实验提供资料,为技术检验、鉴定提供条件,在侦查犯罪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刑事摄影;内容;作用    人们很早就已认识到刑事摄影的价值,把摄影照片作为提供证据和识别犯罪者的方法。摄影在办案人员的刑事办案当中使用,形
期刊
摘 要:国家主管机关在海难救助中发挥着特殊而又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对其在海难救助中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等问题未达成共识。本文试图从国家有关主管机关海难救助的法律地位问题着手,结合国内外法律法规以及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从我国行政法与民商法的冲突与融合的角度分析该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国家主管机关;海难救助;主体地位;冲突与融合    所谓国家主管机关从
期刊
摘 要:本文核心在于解决如何从抽象的证明对象到主观的证明事实。证明活动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证明对象,因此本文将先确定案件的证明对象、证明责任,然后分析所需何种证据。根据证据的属性来谈通过证据认定的证据事实是否正确及理由。在分析了证据事实基础上再论证证明对象与证明事实的联系与区别。这样的行文既是司法证明的过程又是相关案件梳理的逻辑顺序。  关键词:证明对象;证明事实;证据事实;合同    一、相关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