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园园长的管理意识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bc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意识是指担任领导管理工作的人,在其地位、处境及行为规范的制约下所产生的自觉的心理活动。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目的性,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实践正是管理者意志行动的结果。本文就个人对幼儿园管理体验从管理心理角度,谈谈幼儿园园长的管理意识。
  一、角色意识
  角色即一个人的社会身份。个人能否扮演好各种各样的角色,首先在于他是否有明确的角色意识。幼儿园园长从担任园长的那天起,甚至就任园长之前就应该对自己的职务性质、地位权力和任务有明确的认识,也就是对自己的职、责、权、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管理者的职、责、权、利应当是协调一致的,彼此互相制约的。一个人被任命或选聘为园长以后,他的地位就发生了变化。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法律即赋予他必要的权力,以此来指挥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同时也赋予了他相应的责任。
  二、素质意识
  园长要具备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业务知识和心理与身体健康方面。作为园长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素质意识,自觉按照园长的任职条件来要求自己。既要懂业务,具有指导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的能力,又要做到一专多能,博学多才,成为全园教职工政治上和业务上的“领路人”,切实做到“精”、“新”、“实”、“正”、“诚”。“精”就是精品意识。精心设计、精益求精地办好幼儿园每一件事。“新”就是改革创新,不断进取。“实”就是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干。“正”就是一身正气,作风正派,言行正直。“诚”就是真诚诚恳,以诚相待。
  三、目标意识
  园长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要考虑把幼儿园办成什么样子──幼儿园的总目标是什么?长期、中期、短期目标是什么?硬件部分的目标是什么?软件部分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应采取什么途径方法等。首先,摸清情况,展开认真细致的调查,采取了个别谈话、日常观察、园务会反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如我设计了职工问卷:幼儿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如何解决?你的特长是什么?不足有哪些,如何调整?你对园长有哪些要求,需要园长帮助解决什么问题?在幼儿园今后的发展中你有什么建议等等。摸清情况后,及时对症下药。其次,精心设计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大力宣传幼儿园发展目标,以目标激励每位教职工,团结一致,向目标奋进。
  四、民主意识
  现代管理中心确定了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园长要管理好幼儿园必须要有较强的民主意识,教职工是幼儿园的主人,管理幼儿园是她们的民主权利,她们对一些重大问题有权参与讲评和管理。园长要通过民主管理,做好人的工作,为广大职工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施展才华的环境,从根本上调动人的积极性,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园长不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确定依靠全体教职工民主管理的意识,具备较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做到知人善任,即掌握了解人、说服人、关心人、使用人的本领。
  五、服务意识
  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就是要多干实事。幼儿园这一群体具有鲜明的个性:一方面,园长直接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教师,教师有其自身的特点:自尊、清高、责任心强,不屈从于权威;另一方面,幼儿园虽小,五脏俱全,牵涉上(上级)下(群众)、前(过去)后(未来)、左邻右舍(社会、家庭各方面)、吃喝拉撒睡。教职工年龄层次、文化水平、生活习惯、性格气质不同,而一园之长,实际上不过是个“大家长”。由此可见,园长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深入实际,掌握实情,脚踏实地,多做实事,努力为幼儿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时刻把每位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尽职尽力,为她们服务。每一位园长应当铭记:凡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职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在执行党纪、政纪和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方面,要给职工做好榜样,不能搞特殊,在个人利益上要做到先人后己,要有奉献精神。那种高高在上,指手划脚,说空话,走形式,缺乏服务意识和实干精神的园长,在幼儿园这个群体中是缺乏市场的。
  六、经济意识
  改革开放把我国的教育推上了市场经济的舞台,每个幼儿园园长都应当明确: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如果说经费困难和幼儿园创收是我们这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穷国办大教育的特有国情的话,那么,这种情况将延续相当长的时间,竞争机制已经引入,园长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关门办学”,“等、靠、要”思想,树立强烈的经济意识,效率意识,求真务实,善于用好明天的钱,有钱就可以上规模,上规模就可以出效益,有了经济效益,才能促进发展,才能竞争出活力,竞争出效益。
  七、法制意识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幼儿园管理中必须树立法制意识──学法、守法、护法。近几年幼儿园幼儿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果园长没有法制意识,甚至把个人的意志和权威置于法制之上,会给幼儿园、家长、孩子和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园长管理不能单凭经验从事管理,而必须时时、处处、事事都体现法律意识,做到心中有法,办事依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幼儿园及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八、创新意识
  21世纪的幼儿园园长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我们的幼儿园不能老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要保持常“新”常“青”,始终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制度不断完善,设施不断更新,课程不断改革创新。要想做到“先一步、高一等、优一层”,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园长要有“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努力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结构升级、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动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有效利用金融工具,让金融更好的作用于实体经济是中国当下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在此背景下,研究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已有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主要的研究问题,通过分析主要的理论及影响机制,同时对中国金融发展及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利用中国30个省市(除西藏、港澳台)2007-2018年连续1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许多小学生认为在学校毫无乐趣可言,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教师除了有渊博的知识外,还要有各种教学手法,下面谈谈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引起好奇,激发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教长方形体积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12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
期刊
摘要:作者通过文章传达情感,读者通过文章体验到这种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凭借情感活动我们就能不断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入,逐步推进和深化他们的阅读过程,真正发挥“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作用”,还可以指导学生习作,把读和写结合起来。  关键词:情感阅读内蕴    郁达夫在新加坡主编《华侨周报》时,有个老太太投来一稿,控诉日寇对她一家的迫
期刊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应用题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风。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题意  一是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在教学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应用题:昨天,一年级的小朋友排练节目,排着排着,有几个小朋友说肚子饿了,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其整体育人功能?笔者认为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学习数学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  (一)动手操作:在学习“长方
期刊
玉米在中国种植范围极广,是播种面积最大和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改革开放以来,玉米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生产格局在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出现显著变动。为明晰玉米生产格局变迁的演变路径和影响因素,本文将运用重心方程和空间计量模型,着力从技术和政策两个角度探讨促成玉米生产格局变迁的驱动机制。
  首先,基于生产集中度和重心模型,刻画了1978-2018年中国玉米生产格局的变化轨迹。分析表明,玉米生产重心呈加速向北迁移趋势,东北产区的玉米生产集中度和生产规模指数明显提高,黑龙江省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玉米生产基地。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一册分数乘法与通用教材相比,在内容的处理编排与例题的设计上都作了修改。修改后的教材,更体现了小学数学知识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的规律,有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那么,老师如何发掘和把握教材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既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学生开发智力呢?  一、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实现知识迁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后面有关知识的基础,在
期刊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是思维活动创新的教育。我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备课要创新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在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中,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与教有机的统一起来,体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思想。它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达到了新课改“知能并重”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主体性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的教育基本上停留在单纯传授知识这一层面上,对如何
期刊
数学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以下是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后多年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数学教学应与生活联系  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实例来引导小学生进入数学的学习课堂,使教材的教学内容变成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实例进行数学教学,对学生学习、理解、运用数学知识具有现实的意义与作用。  (一)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