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语文课堂是“教”与“学”的高度统一。只有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产生共鸣效应,才能使“教”与“学”取得良好效果。
一、师本共鸣,预设生成
教师与文本的共鸣,是阅读教学的前提。教师与文本通过“零距离”的接触,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感受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
记得《孔子游春》一课教学设计时,我被文中泗水河边的美丽景象和插图深深吸引了,与文本产生了同样的共鸣:“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读多少遍也不厌其烦,陶醉在想象的快乐之中。于是,我将备课的重点放在了“怎样让学生产生同样的共鸣感应,实现语文能力的迁移”上。课上,根据预设,我先让学生图文对照,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大自然之春的美丽动人,体会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子是孔子和他的弟子被大自然的美陶醉之后对大自然母亲的热情赞美。接着让他们思考文中“……”表示的意思,当学生知道大自然母亲还有许多值得赞美的地方后,顿时,课堂活跃了起来,大家议论纷纷:山峰、大海、小溪、晨雾……几回思维碰撞之后,学生有了灵感,课堂中不时蹦出几句精彩的句子。“茫茫的晨雾是她神秘的面纱”,“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陡峭的山峰是她挺拔的脊梁”……这时又有一个学生说:“明亮的月亮是她弯弯的眉毛。”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成了辩论场。有的说:“用明月来修饰月亮,不恰当。语意重复。”有的说:“眉毛与明月没有相似之处。”有的说:“可以改一改,把‘月亮’改成‘弯月’,变成‘明亮的弯月是她弯弯的眉毛’。”有的说:“我不同意,还是重复,应该改成‘弯弯的月亮是她明亮的眉毛’。”又有人说:“像是像了,但用‘明亮’来说‘眉毛’不恰当。我看改成‘明亮的月牙是她弯弯的眉毛’比较好些。”反驳的孩子说:“还不如改成‘细细的月牙是她弯弯的眉毛’。”多美的句子!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学生在这样的互动切磋中,在这样的自我感知中,走进了文本,实现了语文能力的迁移。可见,预设是枝,生成是叶;预设得充分,生成就精彩。如此看来,深入研究教材、预设教学行为是有效语文课堂的重要前提。
二、师生共鸣,碰撞双赢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达到共鸣效应,是教学民主的结果。陶行知先生的“放开按着的鸡脖子,让它主动去吃米”的论述告诉我们,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教师彼此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平等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与意义的构建。课堂教学中找准师生共鸣的切入点,诱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是有效语文课堂的基本策略。
《春到梅花山》记叙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教学中,许多老师把“借助图片、紧扣词语、形成画面,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来学习课文,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体悟意境美和语言美”作为教学的重点,这固然正确。但是,一年级孩子,最需要的是语言学习,他们能感受到课文所描述的意境美,或者说是大自然的美丽,但就不知如何去表达,因此,借助课文中的某些词句,实现语言能力的模仿,也应该是教学的一大重点。
教学中,我抓住“还……就……”句式实现表达能力的迁移。第一步,指导读懂读好“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然后交流这句话意思是说什么?从哪个字看出的?第二步,当孩子们弄懂这句话表示梅花开得早后,教师就可以这样来引导: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要强调“早”的事情?于是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早晨起得早”、“奶奶下地干活早”、“妈妈很累,睡得早”、“爸爸赶车去上海起得早”、“值日生到校早”、“运动员起步早”……第三步,此时孩子们头脑中已经形成关于“早”的表象,应该及时引导他们用比较标准的语言表述出来。于是我说:“能用‘还……就……’像书上那样表达得美一点吗?”孩子们的眼睛忽闪忽闪的,不一会儿,有人说:“今天早晨,门卫爷爷还没开门,妈妈就送我到校了。”又有人说:“昨天,鸡还没叫,爸爸就起床赶车去上海了。”在同伴们的启发下,教室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停。“奶奶天还没亮就下地锄草了”、“妈妈在厂里做服装,累坏了,还没到吃晚饭时间就睡了”、“《小雨沙沙沙》老师还没教,我就会唱了”、“还没到放晚学,我的肚子就饿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这样的互动中内化成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语文的模仿学习功能。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产生了共鸣效应,就能使“每个孩子都感到善了:思考和讲述是一种光荣,一种道德的尊严。就能使知识和智力的丰富性成为学生个性的自我表现”(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对所学有了兴趣,课堂也就成了他们自主构建知识的乐园。
三、生本共鸣,交流分享
“文本是学生精神得以寄托与憩息的殿堂”。课堂中引领学生对文本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遇。形成强烈的心理感应,是有效语文课堂的关键。
教学《好学的爸爸》一课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爱模仿、好表演的特点。抓住“读”来促进孩子在认知、情感、精神等方面的交流和发展,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共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读,先弄清“我的爸爸很好学,最近一吃完晚饭,就夹着包往外走,说是充电去”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孩子们可乐了,模仿爸爸夹包的样子更可爱。二读,先弄清文中两次对话的意思,接着让孩子们与老师对角色,猜猜文中的“我”会用什么娇嫩的语气与爸爸说话,爸爸又会用怎样的语气、动作来与“我”答话。孩子们更乐了,他们把自己平时与父母的交谈样子全都表现了出来。特别是他们学爸爸的样子,边说“上网啦,制图啦……要学的东西可多啦……”边扳着手指数落着,边点着头,那样子可爱极了。三读,脱离书本,与老师合作表演文本情境,但文中人物的语言不改变,文中叙述部分的语言变成了情境中的动作、神态。孩子特感兴趣,多少次也乐此不疲。因为在这一板块教学中,有时学生是爸爸,老师是孩子:有时老师是爸爸,学生是孩子。老师和学生都在角色体验中忘却了自己。表演中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眼神等等,都是那样的栩栩如生。
看得出孩子们面对文本不仅仅是简单的解释和记忆,而是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储备,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建构了自己美好的精神乐园。学生与文本产生了共鸣,形成了相似或相近的审美趣味。这样的阅读,是极富生命力的有效阅读。
四、生生共鸣,合作探究
阅读教学是对话交流过程。生生对话,指的是鼓励学生合作探究、求同存异、互相交流、畅所欲言。通过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交流,来共享知识、智慧、情感,共享语文学习的乐趣,是有效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
《秦兵马俑》的教学中,我把学生的语言内化点放在“有的……好像……”的句式的教学上,以此来实现表达能力的迁移。
首先,读懂。指导读懂读好“每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部分的内容,弄明白文中所描绘的几种“神态各异”,是实现语言能力迁移的基础。其次,模仿。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描述来想象模仿兵马俑的姿态和神情。孩子们可来劲了,表演热情高涨。再次,想象。当孩子们弄懂“有的……好像……”这种语言形式后,就可以这样来引导:同学们惟妙惟肖的模仿,展示了这些兵马俑各自的特点,看懂了它们的心声。能否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再来摆几种兵马俑的“鲜明个性”?最后。练说。让学生根据黑板前学生摆出的不同姿态,仿照文中的语言,用“有的……好像……”来说一说。此时,孩子们说的兴趣已被激发,纷纷展开想象:“有的瞪圆双眼,射出复仇的火烟,好像不消灭敌人誓不罢休”:“有的紧锁双眉,双手紧握大刀,好像随时准备向敌人砍去”;“有的摆开马步,咬紧牙关,好像已下定决心,誓为祖国胜利与敌人背水一战”……
这样的“动作模拟与语言描述相结合;观察与想象相交融”的互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语文的迁移功能。这正好验证了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的话:“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课堂上为孩子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展现自我的互动空间,孩子思维的火花就会自由地绽放。它给孩子带来的信息量远胜于教材本身,也远胜于孩子个体头脑中的原有储备。这种学生之间的共鸣效应,达到了“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资源整合。
课堂上。能使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间产生相互交融、纵横交错的共鸣效应,是语文课堂有效的重要标志。共鸣,有效语文课堂的魂。
一、师本共鸣,预设生成
教师与文本的共鸣,是阅读教学的前提。教师与文本通过“零距离”的接触,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感受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
记得《孔子游春》一课教学设计时,我被文中泗水河边的美丽景象和插图深深吸引了,与文本产生了同样的共鸣:“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读多少遍也不厌其烦,陶醉在想象的快乐之中。于是,我将备课的重点放在了“怎样让学生产生同样的共鸣感应,实现语文能力的迁移”上。课上,根据预设,我先让学生图文对照,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大自然之春的美丽动人,体会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子是孔子和他的弟子被大自然的美陶醉之后对大自然母亲的热情赞美。接着让他们思考文中“……”表示的意思,当学生知道大自然母亲还有许多值得赞美的地方后,顿时,课堂活跃了起来,大家议论纷纷:山峰、大海、小溪、晨雾……几回思维碰撞之后,学生有了灵感,课堂中不时蹦出几句精彩的句子。“茫茫的晨雾是她神秘的面纱”,“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陡峭的山峰是她挺拔的脊梁”……这时又有一个学生说:“明亮的月亮是她弯弯的眉毛。”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成了辩论场。有的说:“用明月来修饰月亮,不恰当。语意重复。”有的说:“眉毛与明月没有相似之处。”有的说:“可以改一改,把‘月亮’改成‘弯月’,变成‘明亮的弯月是她弯弯的眉毛’。”有的说:“我不同意,还是重复,应该改成‘弯弯的月亮是她明亮的眉毛’。”又有人说:“像是像了,但用‘明亮’来说‘眉毛’不恰当。我看改成‘明亮的月牙是她弯弯的眉毛’比较好些。”反驳的孩子说:“还不如改成‘细细的月牙是她弯弯的眉毛’。”多美的句子!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学生在这样的互动切磋中,在这样的自我感知中,走进了文本,实现了语文能力的迁移。可见,预设是枝,生成是叶;预设得充分,生成就精彩。如此看来,深入研究教材、预设教学行为是有效语文课堂的重要前提。
二、师生共鸣,碰撞双赢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达到共鸣效应,是教学民主的结果。陶行知先生的“放开按着的鸡脖子,让它主动去吃米”的论述告诉我们,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教师彼此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平等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与意义的构建。课堂教学中找准师生共鸣的切入点,诱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是有效语文课堂的基本策略。
《春到梅花山》记叙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教学中,许多老师把“借助图片、紧扣词语、形成画面,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来学习课文,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体悟意境美和语言美”作为教学的重点,这固然正确。但是,一年级孩子,最需要的是语言学习,他们能感受到课文所描述的意境美,或者说是大自然的美丽,但就不知如何去表达,因此,借助课文中的某些词句,实现语言能力的模仿,也应该是教学的一大重点。
教学中,我抓住“还……就……”句式实现表达能力的迁移。第一步,指导读懂读好“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然后交流这句话意思是说什么?从哪个字看出的?第二步,当孩子们弄懂这句话表示梅花开得早后,教师就可以这样来引导: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要强调“早”的事情?于是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早晨起得早”、“奶奶下地干活早”、“妈妈很累,睡得早”、“爸爸赶车去上海起得早”、“值日生到校早”、“运动员起步早”……第三步,此时孩子们头脑中已经形成关于“早”的表象,应该及时引导他们用比较标准的语言表述出来。于是我说:“能用‘还……就……’像书上那样表达得美一点吗?”孩子们的眼睛忽闪忽闪的,不一会儿,有人说:“今天早晨,门卫爷爷还没开门,妈妈就送我到校了。”又有人说:“昨天,鸡还没叫,爸爸就起床赶车去上海了。”在同伴们的启发下,教室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停。“奶奶天还没亮就下地锄草了”、“妈妈在厂里做服装,累坏了,还没到吃晚饭时间就睡了”、“《小雨沙沙沙》老师还没教,我就会唱了”、“还没到放晚学,我的肚子就饿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这样的互动中内化成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语文的模仿学习功能。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产生了共鸣效应,就能使“每个孩子都感到善了:思考和讲述是一种光荣,一种道德的尊严。就能使知识和智力的丰富性成为学生个性的自我表现”(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对所学有了兴趣,课堂也就成了他们自主构建知识的乐园。
三、生本共鸣,交流分享
“文本是学生精神得以寄托与憩息的殿堂”。课堂中引领学生对文本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遇。形成强烈的心理感应,是有效语文课堂的关键。
教学《好学的爸爸》一课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爱模仿、好表演的特点。抓住“读”来促进孩子在认知、情感、精神等方面的交流和发展,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共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读,先弄清“我的爸爸很好学,最近一吃完晚饭,就夹着包往外走,说是充电去”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孩子们可乐了,模仿爸爸夹包的样子更可爱。二读,先弄清文中两次对话的意思,接着让孩子们与老师对角色,猜猜文中的“我”会用什么娇嫩的语气与爸爸说话,爸爸又会用怎样的语气、动作来与“我”答话。孩子们更乐了,他们把自己平时与父母的交谈样子全都表现了出来。特别是他们学爸爸的样子,边说“上网啦,制图啦……要学的东西可多啦……”边扳着手指数落着,边点着头,那样子可爱极了。三读,脱离书本,与老师合作表演文本情境,但文中人物的语言不改变,文中叙述部分的语言变成了情境中的动作、神态。孩子特感兴趣,多少次也乐此不疲。因为在这一板块教学中,有时学生是爸爸,老师是孩子:有时老师是爸爸,学生是孩子。老师和学生都在角色体验中忘却了自己。表演中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眼神等等,都是那样的栩栩如生。
看得出孩子们面对文本不仅仅是简单的解释和记忆,而是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储备,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建构了自己美好的精神乐园。学生与文本产生了共鸣,形成了相似或相近的审美趣味。这样的阅读,是极富生命力的有效阅读。
四、生生共鸣,合作探究
阅读教学是对话交流过程。生生对话,指的是鼓励学生合作探究、求同存异、互相交流、畅所欲言。通过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交流,来共享知识、智慧、情感,共享语文学习的乐趣,是有效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
《秦兵马俑》的教学中,我把学生的语言内化点放在“有的……好像……”的句式的教学上,以此来实现表达能力的迁移。
首先,读懂。指导读懂读好“每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部分的内容,弄明白文中所描绘的几种“神态各异”,是实现语言能力迁移的基础。其次,模仿。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描述来想象模仿兵马俑的姿态和神情。孩子们可来劲了,表演热情高涨。再次,想象。当孩子们弄懂“有的……好像……”这种语言形式后,就可以这样来引导:同学们惟妙惟肖的模仿,展示了这些兵马俑各自的特点,看懂了它们的心声。能否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再来摆几种兵马俑的“鲜明个性”?最后。练说。让学生根据黑板前学生摆出的不同姿态,仿照文中的语言,用“有的……好像……”来说一说。此时,孩子们说的兴趣已被激发,纷纷展开想象:“有的瞪圆双眼,射出复仇的火烟,好像不消灭敌人誓不罢休”:“有的紧锁双眉,双手紧握大刀,好像随时准备向敌人砍去”;“有的摆开马步,咬紧牙关,好像已下定决心,誓为祖国胜利与敌人背水一战”……
这样的“动作模拟与语言描述相结合;观察与想象相交融”的互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语文的迁移功能。这正好验证了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的话:“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课堂上为孩子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展现自我的互动空间,孩子思维的火花就会自由地绽放。它给孩子带来的信息量远胜于教材本身,也远胜于孩子个体头脑中的原有储备。这种学生之间的共鸣效应,达到了“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资源整合。
课堂上。能使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间产生相互交融、纵横交错的共鸣效应,是语文课堂有效的重要标志。共鸣,有效语文课堂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