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客座主编:
赵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哲学散文家,出版《哲学的慰藉》《河流记》《禅与物》《小城文化人》《声音与物象》等小说散文集17部。第五届冰心散文奖、首届东方文艺奖图书奖、第二届孙犁散文奖、第三届柳青文学奖、首届张之洞文学奖获得者。在《人民文学》 《中国作家》《北京文学》《青年文学》《散文》《书屋》等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800余篇,50余篇获国家级文学奖,30余篇入选国家级小说散文随笔年度选本。有作品入选全国高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语文教辅书及中学生必读散文。
这个夏天,我忽然无所事事。于是,我完成了一个夙愿,静心地享受 《蒙田随笔全集》。阅读时,我尽量放松身体和心灵,很少有工整的姿势,就像蒙田的写作,随意、散漫。
“无定性和不规则的话语。”这是蒙田的风格。在我们的写作中,常常固守着一些规矩,其实,这是封锁作家个性的桎梏。“以变取胜,变得唐突,变得无绪”,是“蹦蹦跳跳”,“如水银泻地,飘忽不定”。蒙田摒弃了当时流行的华丽堆砌,用单线条的咏叹陈述对于自身个体、人类生活方式等问题的思考,循序渐进地将读者引入一泓恬淡清澈的湖水之中。他重視的是话语的分量和用处,而不是它们的次序和连贯。
探究蒙田写作随笔的原因,不得不阅读他的《致读者》。蒙田首先申明这是一本真诚的书,他写这本书的目的纯粹是为了他的家庭和他个人,丝毫没有考虑对别人有用,也没有借此赢得荣誉。他说:“读者,我自己是这部书的材料,你不应该把闲暇浪费在这样一部书上。再见!”
目光落在“再见”两个字上,我似乎看见蒙田的微笑。很难想象一个哲学家的微笑,高耸的鼻梁带着一丝冷漠,但又绝非嘲笑。我崇拜这样的微笑,我所见过的人类中,那样的微笑是罕见的。有批评家认为这是蒙田的“矫情”。我想表述的是,这正是蒙田的可贵之处,或者说,他实施了一个障眼法。与某些作家所谓的“拯救人类”式的写作目的相比,蒙田是真诚的。正因为真诚,他才能在整部书中对自己进行无情地剖析, 并以一个智者的目光,观察和思考大千世界的众生相。从古希腊到十八世纪,从法国到古代的埃及和波斯,对许多人类共同拥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给人类以反省的机会。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原因,我无法读到弗洛里奥的译本。听说,那个本子由于文字古老而极其难啃,后来,还有唐纳德·弗雷姆的美式英语本面世,那两个译本我恐怕无法见到了。我有个习惯,就是每遇到文章的佳胜处,都要把那一页折了角,或者夹一片纸,方便日后回首重温。我的记性生来就差,只好用这样的方法来弥补。所以,书本像个孕妇,在书架上拥挤不堪。蒙田的集子,干脆就不进书架。很多书读了几页就厌倦了,唯独蒙田的书百读不厌。如果有时间,我愿意一万次地欣赏。眼睛扫着书页,就像透过窗户看外边的草坪,等待有趣的事出现。
好不容易出太阳了,我沿着田埂走向田野的深处。路上的泥泞缠绕着鞋子,如蒙田书中纠缠不休的句子。远处有雾,蒙田生活和写作的那个城堡仿佛隐藏在其中的某个地方,高大、幽深、典雅。我曾经对那个城堡做过想象,但是很费力,是想象的贫瘠,还是阅历的苍白?1570年,三十八岁的蒙田辞去波尔多最高法院顾问的职位,退出了所有的外界活动,把余下的二十一年都消磨在他的马匹、狗和书上面。他在自己城堡拐角处的一个塔楼上安排了“隐居”所。“自由、安宁、闲暇”,他在这个塔楼里“要保留一个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自由空间,又如店铺的后间,建立起我们真正的自由,和最最重要的隐逸和清静”。此后,他虽然出任过市长的职位,但很快就放弃了,回归自己的城堡。
我为什么要对蒙田的城堡产生想象?难道真的如蒙田在《论闲逸》中所说的:“如果没有一定的主意占据心灵,把它约束范围住,它必定无目标地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灵魂没有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这个夏天,我就陷入如此荒诞的思维中。困惑,携带着某种渴望,仿佛一条扭曲的泥鳅,裸露在阳光或者雨丝中。多年来,我一直在强迫自己:寂寞,再寂寞些!可是,我真的很难做到,官场的诱惑、金钱的魅力、色彩纷呈的生活,毕竟那样难以抵挡。像一阵旋风,我不自觉地卷入其中。是蒙田,让我挣脱了风的旋涡,步入今天的现状。进来了,我发现,类似蒙田、梭罗般的生活,比外面的生活更让我眷恋。写作、思考,欣赏内心的风景,远比官场、钱币富有魅力。
蒙田随笔中的句子,仿佛一片散落的美丽的羽毛,轻轻地划过我的心灵。越往纵深的地方阅读,我就越发惭愧。我所受到的教育,从来都是苍白的说教,毫无独立的意识。渐渐地,我发现了那个独特的蒙田,那个在随笔中迷恋自己而不自恋的蒙田,那个为自己的不一致而着迷的蒙田,那个感到毫无希望了解自己的蒙田。读过了,也许你才会更深地体味蒙田所说的:“没有什么能比好好地、尽力地扮演一个人这样美,这样合法了;也没有任何一门科学能比认识到好好地、自然地过此一生更艰难……就我来说,我爱生活,并开拓生活。”
不用开空调,我坐在窗前拥抱着《蒙田随笔全集》。封面上他的目光斜过来,像是要窥视我的灵魂。真的,如果可能,我愿意作为素材进入他的文章。我所经过的几十个夏天,从没有感觉到过如此的安详。阅读蒙田的随笔,像小时候听祖父讲祖上的故事一般,可以用虔诚、尊重和好奇的态度,得到其中丰富的阅历、经验和自己的根。
赵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哲学散文家,出版《哲学的慰藉》《河流记》《禅与物》《小城文化人》《声音与物象》等小说散文集17部。第五届冰心散文奖、首届东方文艺奖图书奖、第二届孙犁散文奖、第三届柳青文学奖、首届张之洞文学奖获得者。在《人民文学》 《中国作家》《北京文学》《青年文学》《散文》《书屋》等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800余篇,50余篇获国家级文学奖,30余篇入选国家级小说散文随笔年度选本。有作品入选全国高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语文教辅书及中学生必读散文。
这个夏天,我忽然无所事事。于是,我完成了一个夙愿,静心地享受 《蒙田随笔全集》。阅读时,我尽量放松身体和心灵,很少有工整的姿势,就像蒙田的写作,随意、散漫。
“无定性和不规则的话语。”这是蒙田的风格。在我们的写作中,常常固守着一些规矩,其实,这是封锁作家个性的桎梏。“以变取胜,变得唐突,变得无绪”,是“蹦蹦跳跳”,“如水银泻地,飘忽不定”。蒙田摒弃了当时流行的华丽堆砌,用单线条的咏叹陈述对于自身个体、人类生活方式等问题的思考,循序渐进地将读者引入一泓恬淡清澈的湖水之中。他重視的是话语的分量和用处,而不是它们的次序和连贯。
探究蒙田写作随笔的原因,不得不阅读他的《致读者》。蒙田首先申明这是一本真诚的书,他写这本书的目的纯粹是为了他的家庭和他个人,丝毫没有考虑对别人有用,也没有借此赢得荣誉。他说:“读者,我自己是这部书的材料,你不应该把闲暇浪费在这样一部书上。再见!”
目光落在“再见”两个字上,我似乎看见蒙田的微笑。很难想象一个哲学家的微笑,高耸的鼻梁带着一丝冷漠,但又绝非嘲笑。我崇拜这样的微笑,我所见过的人类中,那样的微笑是罕见的。有批评家认为这是蒙田的“矫情”。我想表述的是,这正是蒙田的可贵之处,或者说,他实施了一个障眼法。与某些作家所谓的“拯救人类”式的写作目的相比,蒙田是真诚的。正因为真诚,他才能在整部书中对自己进行无情地剖析, 并以一个智者的目光,观察和思考大千世界的众生相。从古希腊到十八世纪,从法国到古代的埃及和波斯,对许多人类共同拥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给人类以反省的机会。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原因,我无法读到弗洛里奥的译本。听说,那个本子由于文字古老而极其难啃,后来,还有唐纳德·弗雷姆的美式英语本面世,那两个译本我恐怕无法见到了。我有个习惯,就是每遇到文章的佳胜处,都要把那一页折了角,或者夹一片纸,方便日后回首重温。我的记性生来就差,只好用这样的方法来弥补。所以,书本像个孕妇,在书架上拥挤不堪。蒙田的集子,干脆就不进书架。很多书读了几页就厌倦了,唯独蒙田的书百读不厌。如果有时间,我愿意一万次地欣赏。眼睛扫着书页,就像透过窗户看外边的草坪,等待有趣的事出现。
好不容易出太阳了,我沿着田埂走向田野的深处。路上的泥泞缠绕着鞋子,如蒙田书中纠缠不休的句子。远处有雾,蒙田生活和写作的那个城堡仿佛隐藏在其中的某个地方,高大、幽深、典雅。我曾经对那个城堡做过想象,但是很费力,是想象的贫瘠,还是阅历的苍白?1570年,三十八岁的蒙田辞去波尔多最高法院顾问的职位,退出了所有的外界活动,把余下的二十一年都消磨在他的马匹、狗和书上面。他在自己城堡拐角处的一个塔楼上安排了“隐居”所。“自由、安宁、闲暇”,他在这个塔楼里“要保留一个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自由空间,又如店铺的后间,建立起我们真正的自由,和最最重要的隐逸和清静”。此后,他虽然出任过市长的职位,但很快就放弃了,回归自己的城堡。
我为什么要对蒙田的城堡产生想象?难道真的如蒙田在《论闲逸》中所说的:“如果没有一定的主意占据心灵,把它约束范围住,它必定无目标地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灵魂没有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这个夏天,我就陷入如此荒诞的思维中。困惑,携带着某种渴望,仿佛一条扭曲的泥鳅,裸露在阳光或者雨丝中。多年来,我一直在强迫自己:寂寞,再寂寞些!可是,我真的很难做到,官场的诱惑、金钱的魅力、色彩纷呈的生活,毕竟那样难以抵挡。像一阵旋风,我不自觉地卷入其中。是蒙田,让我挣脱了风的旋涡,步入今天的现状。进来了,我发现,类似蒙田、梭罗般的生活,比外面的生活更让我眷恋。写作、思考,欣赏内心的风景,远比官场、钱币富有魅力。
蒙田随笔中的句子,仿佛一片散落的美丽的羽毛,轻轻地划过我的心灵。越往纵深的地方阅读,我就越发惭愧。我所受到的教育,从来都是苍白的说教,毫无独立的意识。渐渐地,我发现了那个独特的蒙田,那个在随笔中迷恋自己而不自恋的蒙田,那个为自己的不一致而着迷的蒙田,那个感到毫无希望了解自己的蒙田。读过了,也许你才会更深地体味蒙田所说的:“没有什么能比好好地、尽力地扮演一个人这样美,这样合法了;也没有任何一门科学能比认识到好好地、自然地过此一生更艰难……就我来说,我爱生活,并开拓生活。”
不用开空调,我坐在窗前拥抱着《蒙田随笔全集》。封面上他的目光斜过来,像是要窥视我的灵魂。真的,如果可能,我愿意作为素材进入他的文章。我所经过的几十个夏天,从没有感觉到过如此的安详。阅读蒙田的随笔,像小时候听祖父讲祖上的故事一般,可以用虔诚、尊重和好奇的态度,得到其中丰富的阅历、经验和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