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作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u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生本教育?本文从“导学:导出阅读文章的章法;解读:读出生本的问题意识;延伸:伸出拓展意识”三大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生本教育 策略
  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说,教师的任务应是培根和作育,或者说是点火和煽风,生命自己长大,生命自己燃烧,生本教育使教育回到自己的家,以学定教是活的灵魂,生本教育让孩子学会学习,享受学习,收获学习。
  一、导学:导出阅读文章的章法
  生本教育,原本应当学生的事,来让学生自已做,所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是必须的,教师的主导导什么?初期导些学案给学生,学案里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预习方法对教材进行预习,阅读文章,边读边标记出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或者内容进行赏析和添加自己的感想。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通过独立自主的思考,完成学案中所设计的问题,不能完成的要标出来,然后再进行细读,二次返回,再来做,仍做不出来的,有条件的上网或查资料,没条件的带着问题到课堂。后期导学,最好让学生不见导学案也能自导自学,在这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里,靠着别人帮扶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自已要摸门道。如“自读课文三步法”就很有规律可循:1.默读勾画:默读课文,画字词,画感受;2.朗读冥想:文章写什么,为什么,怎样写;3.精读提问:记录质。如《木兰诗》导学片断: 1.自学文学常识内容;2.给划定字注音;3.概括全诗内容;4. 默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解释重点字并翻译句子;5. 用红色标出来疑惑;6.质疑。当笔者检查导学情况时,发现有个同学写道:学习辅导资料上说《木兰诗》表现花木兰爱国,我总觉得不全对。花木兰从军,是迫不得已的,也不合法的, 所以“机杼声”叹息声,声声入耳;“从此替爷征”与其说爱国,不如说爱父;反常的女扮男装,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代父从军,却不能在和平时期留在朝廷治理国政,因为女儿身真相一旦暴露,就是“欺君”。所以说木兰还乡,不是不慕功名富贵,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结果。
  我们初中语文老师,如果能让学生经常性地在自读文章时反复训练和运用导学的基本策略,养成运用恰当方法进行预习的习惯,提高导学效果,导出阅读文章的章法是指日可待的事。
  二、解读:读出生本的问题意识
  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初中语文教育,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求的心理。读出生本的问题意识可以从文眼处、关键处、对比处、变化处、矛盾处、重复处、含蓄处、细节处和规律处切入,这样,问题才能提得准、提得活、提出兴趣、提出气氛,在这样的提问中,才可能较轻松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到疑点、激发兴奋点、触动思维点。如《海燕》解读片断:师:高尔基写海燕的目的是什么?有个学生说,从资料上看,是讲渴望革命风暴的到来,赞颂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精神,但我想总是有点说不清。这时教师出示多媒体,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情况,然后,出示列宁文中曾引用过高尔基的话:“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点吧!”,问学生现在能说得清了吗?师:本诗中借海燕形象赞美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这种是什么手法?生:象征。师:文中还有许多事物,是否也具有象征意义?生1:海鸥、海鸭、企鹅象征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生2:乌云、狂风象征反动势力。生3: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师:本诗主要塑造了海燕形象,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企鹅?生:对比,烘托海燕形象。问题意识:一个人、一个国家有温煦的阳光照耀,也有“暴风雨”的考验,如今天日本人在我钓鱼岛张牙舞爪,面对这样的“暴风雨”,你说该怎么做?请大家写一段话。
  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要进行“灌输式”的教育,而是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着手,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着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必要的平台,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才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正如宋代的著名学者陆九渊说的:“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也是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树立的教学观念。
  三、延伸:伸出拓展意识
  学生课后自我应用延伸时,要培养学生自我拓展的意识 以我们的课堂为一个基本点,围绕这个基本点进行更为广泛的研究学习。使课内外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追本溯源看作品原著,如讲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可以看看《红楼梦》;由此及彼看同类作品,如《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要想认识这位法国短篇小说巨匠,可以去阅读他的另外的小说《项链》《羊脂球》等作品;触类旁通看其他作品,想认识一位作家,仅仅看教材中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鉴赏作品还要动员学生看评论文章,学过一篇文章后,同学们还可以去查阅一些相关的评论文章,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有关这些名人名篇的评论文章很多。阅读这样的评论文章,可以使我们接触到不同的观点,从而跳出自己狭隘的思维空间,有延伸才能拓展生本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语文课堂生本教学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好课堂教学的导师,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活动、体验,为生本培根、保育就一定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园的离园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好离园活动也是教师的基本技能,更是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个窗口。而离园时,家长陆续接孩子、家长与教师的交谈,就会让其他孩子有了可趁之机,或说悄悄话,或吵闹,或争斗。如何将闹哄哄的离园活动安排好,使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为孩子所喜爱的活动环境之一?我做了深入地实践:将经典朗诵活动纳入到离园活动之中,充分利用这块宝贝的"黄金十分钟",采用多种形式,
摘要:班级管理团队的建设是一个班级稳定、团结的基础,班委的好坏直接影响班级成员的成长,老师通过对班级班委的管理,可以更有效的实现对班级整体的宏观管理,建立高素质的学生干部团队,本文在高校大学生班级管理团队建设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班级管理团队建设模式进行探讨和对策性思考,提出推进班级管理的学生团队建设策略,不断完善通过开展活动、参加培训等方法来提高管理团队的质量,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成员积极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归要到底,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读,能够写。“写”在教学中就指学生写作文。如果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学会作文方法,让学生能写作文,学生语文成绩也能大大提高。其实,搞好作文教学,不仅要教师在教学前精心设计,作文课堂中认真教学,还需要在作文后学会批改学生作文。本文笔者通过对作文的“批”和“改”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关键词:写作能力 提高
八月是金秋收获的季节,可对我而言,八月又是一个伤感的季节。每到八月我的情绪都会有些低落,因为在每年的八月都会有一批老师调离我们学校,也会有一批新的老师调入十直中学。我在十直从教二十年来,就这样一批又一批走了又來,来了又走,而我却一直原地踏步。一天又天,一年又一年……我郁闷,我烦恼了,我开始抱怨,我觉得自己每天重复简单的知识,生活很乏味;我会抱怨,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直到今年八月,我观看了《最美乡
从教十多年,我在班主任岗位上慢慢成长、成熟,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工作,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管理技能和教育方法,班主任才能真正成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才能真正成为学校领导实施教学及各种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所以我一直恪守把班主任工作"做实,做细,做精"的原则,一直坚持脚勤、目勤、口勤、手勤和脑勤。经过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粗浅的一点
走进七枫巷  一走进幽长的七枫巷,便觉十分安宁,狭窄的小巷中,一缕轻柔的阳光若有若无地照射在一侧。  七枫巷中的老房子岁月悠久,斑驳的青石墙地缝隙里已爬上厚厚的青苔,屋檐上的排排瓦丁透露着古宅的祥和与气派。我停下脚步,轻轻触摸墙壁,冰冷立刻蔓延在我的指尖,丝丝凉意袭来。  悠悠的七枫巷,行人寥寥无几。干瘦的老人坐在房屋前的竹藤椅上,静静地打量这条古街,见到我们的到来,她的目光便一直跟随我们,眼神里
美术课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效学习的学生百分比,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在美术课中学生绘画创作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一大难点,有时学生听得很认真,但面对创作时常束手无策,缺少构图想象活力。针对这一情况,本人从“同构”创作方法入手开展一点尝试。所谓“同构”,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图形,这个新图形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超越或突变,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摘要: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快更牢地记住生字。让学生通过玩一玩,在轻松中识字;编一编,在想象中识字;认一认,在生活中识字;写一写,在笔尖下识字,提高识字的效率。  关键词:识字教学 玩一玩 编一编 认一认 写一写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
摘要 本文以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双证书"制度的现状为例,从企业、教学、师资和学生四个层面提出了"双证书"制度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证书 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动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我院近年来也积极探索实施了"双证书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根据
摘要:近年来,高校持续大规模的扩招而财政拨款不足,其他无偿性的筹资能力有限,使高校举债成为我国高校现阶段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唯一选择。在公共财政投人不足、学费提升空间有限的现实情况下,靠贷款来发展有其合理性,但过度负债则潜伏着巨大的风险。银行贷款不只是给高校提供了资金,促进了高校的快速发展,它如一把双刃剑,给高校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一、高等院校贷款的现状  1、高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