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新课标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很多一线教师为了体现这一点,给了学生很大的理解空间。有的学生的理解好像很有个性,但又总让人觉得不到位,如学习《背影》,有学生认为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学习《黔之驴》,有学生认为驴不够谨慎……老师们该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呢?希望本期我们刊发的三篇文章能给大家提供一点启发。
今后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基础教育阶段该以哪种学习方式为主?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很多老师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还缺乏一定的学习积累,难以开展探究性学习,认为它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呢?欢迎来稿参与讨论。
与“请君为我倾耳听”的满堂灌和“请君入瓮”式的满堂引相比,让学生自由、忠实地描述个人的阅读体验,可真实地呈现他们的阅读能力,使教师了解他们的阅读起点。从一定程度上讲,我们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超越自己的阅读起点。阅读是一种对话,读者与文本之间是一种互为主体、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关系,那么,在课堂中,当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出现偏差时,教师该如何确定自己的角色,该采用什么方法使学生进行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呢?
一、教师应做一个先行的读者
比起学生,教师更早接触文本。如果他在备课这一环节中不照搬资料,不人云亦云,不让他人的分析取代自己的阅读实践,不缩短阅读过程获取现成的结论,那么,他将体验阅读的全过程,既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教师必须先进行个性化阅读,否则,无法给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帮助。
二、教师应做一个成熟的读者
教师在认知水平、阅读素养、语感能力等方面比学生更强一些,因此,即使师生接触了同一文本,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与思考。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经验较为丰富的先行者,有责任引导、启发学生,通过提供背景、示范阅读、指导方法、启发思考,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欣赏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时,一学生提出:“饥饿艺术家究竟为什么要坚持饿下去,不就是哗众取宠吗?饥饿艺术难道称得上艺术吗?”教师在了解学生阅读起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进行深入的阅读。
1.理清小说的情节思路。使学生理解人们对饥饿艺术家的伤害是步步加深的:怀疑—亵渎—遗忘—践踏。饥饿艺术家的反应是:沉默—暴怒—绝望—自杀。
2.补充材料。
(1)卡夫卡在去世前一个多月,在病榻上校阅本篇小说时泪流满面。
(2)卡夫卡拒绝发表自己的作品,甚至要求销毁自己所有的手稿。
(3)卡夫卡说:“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又马上开始写作。”
(4)卡夫卡说:“精神只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5)诗人奥登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
3.探究思考:为什么饥饿艺术家的艺术与生命不可兼得?
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有了深刻的感悟:“正因为艺术太容易伪造,所以要想分辨真伪,只有让艺术与一切利益绝缘,包括生命。真正的艺术能让人付出一切,《饥饿艺术家》也可看做卡夫卡追求艺术的一则寓言。”
由此可见,作为先行的成熟的读者,教师适时地提供材料,补充阅读积累,能使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使其个性化阅读更有深度。
三、教师要做一个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读者
在对话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由阐释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这样他才可能从学生那里汲取灵感,获得新的启示。
在赏析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景物描写时,学生拿起笔对“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等圈点勾画,苦思冥想。一个女生沉吟着说:“这使我想到了‘天阶夜色凉如水’这句诗。作者把月光下的庭院比做一个水潭,月光就是积水,竹柏的影子就是水里的水草……”话音未落,旁边一个调皮的男生接过话头:“那作者和张怀民就是两条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同学们哈哈大笑。月光如水,苏轼是鱼?教师愣了一下,显然,这个比喻无论在课文中还是在教参中都未出现过,可贵的是,这位教师随即微笑着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那位男生说:“多好的联想啊!此情此景,东坡和他的朋友真的像两条鱼,自由的鱼啊!不错,经历了重重打击的苏轼特别渴望摆脱内心的痛苦,摆脱束缚,让心灵像秋水一样空明,像鱼儿一样自由。”
在某些时候,“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共同投入阅读,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双向运动。作为特殊的读者,教师在个性化阅读的指导中,实现了教学相长,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个性化阅读。
今后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基础教育阶段该以哪种学习方式为主?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很多老师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还缺乏一定的学习积累,难以开展探究性学习,认为它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呢?欢迎来稿参与讨论。
与“请君为我倾耳听”的满堂灌和“请君入瓮”式的满堂引相比,让学生自由、忠实地描述个人的阅读体验,可真实地呈现他们的阅读能力,使教师了解他们的阅读起点。从一定程度上讲,我们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超越自己的阅读起点。阅读是一种对话,读者与文本之间是一种互为主体、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关系,那么,在课堂中,当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出现偏差时,教师该如何确定自己的角色,该采用什么方法使学生进行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呢?
一、教师应做一个先行的读者
比起学生,教师更早接触文本。如果他在备课这一环节中不照搬资料,不人云亦云,不让他人的分析取代自己的阅读实践,不缩短阅读过程获取现成的结论,那么,他将体验阅读的全过程,既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教师必须先进行个性化阅读,否则,无法给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帮助。
二、教师应做一个成熟的读者
教师在认知水平、阅读素养、语感能力等方面比学生更强一些,因此,即使师生接触了同一文本,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与思考。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经验较为丰富的先行者,有责任引导、启发学生,通过提供背景、示范阅读、指导方法、启发思考,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欣赏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时,一学生提出:“饥饿艺术家究竟为什么要坚持饿下去,不就是哗众取宠吗?饥饿艺术难道称得上艺术吗?”教师在了解学生阅读起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进行深入的阅读。
1.理清小说的情节思路。使学生理解人们对饥饿艺术家的伤害是步步加深的:怀疑—亵渎—遗忘—践踏。饥饿艺术家的反应是:沉默—暴怒—绝望—自杀。
2.补充材料。
(1)卡夫卡在去世前一个多月,在病榻上校阅本篇小说时泪流满面。
(2)卡夫卡拒绝发表自己的作品,甚至要求销毁自己所有的手稿。
(3)卡夫卡说:“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又马上开始写作。”
(4)卡夫卡说:“精神只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5)诗人奥登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
3.探究思考:为什么饥饿艺术家的艺术与生命不可兼得?
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有了深刻的感悟:“正因为艺术太容易伪造,所以要想分辨真伪,只有让艺术与一切利益绝缘,包括生命。真正的艺术能让人付出一切,《饥饿艺术家》也可看做卡夫卡追求艺术的一则寓言。”
由此可见,作为先行的成熟的读者,教师适时地提供材料,补充阅读积累,能使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使其个性化阅读更有深度。
三、教师要做一个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读者
在对话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由阐释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这样他才可能从学生那里汲取灵感,获得新的启示。
在赏析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景物描写时,学生拿起笔对“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等圈点勾画,苦思冥想。一个女生沉吟着说:“这使我想到了‘天阶夜色凉如水’这句诗。作者把月光下的庭院比做一个水潭,月光就是积水,竹柏的影子就是水里的水草……”话音未落,旁边一个调皮的男生接过话头:“那作者和张怀民就是两条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同学们哈哈大笑。月光如水,苏轼是鱼?教师愣了一下,显然,这个比喻无论在课文中还是在教参中都未出现过,可贵的是,这位教师随即微笑着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那位男生说:“多好的联想啊!此情此景,东坡和他的朋友真的像两条鱼,自由的鱼啊!不错,经历了重重打击的苏轼特别渴望摆脱内心的痛苦,摆脱束缚,让心灵像秋水一样空明,像鱼儿一样自由。”
在某些时候,“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共同投入阅读,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双向运动。作为特殊的读者,教师在个性化阅读的指导中,实现了教学相长,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个性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