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求充分发挥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不仅要教授语言技能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综合素养。本文以“产出导向法”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具体的教学实践,旨在探索“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课程思政;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2-0053-03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认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课程思政正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价值观的塑造寓于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作为一门语言,英语是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人文习俗和价值观念的承载体,更加强调语言技能性和文化性的统一。因此,在面对中西文化碰撞时,课程思政有助于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各种价值取向,批判性地认识和评价外来文化的影响。此外,大学英语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增进文化理解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析产出导向法教育模式下,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和意义。
一、“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立足本国国情和学情,针对成人外语学习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该理论体系包含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部分。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学用分离”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盲目推崇现象,该理论提出了“学用一体说”和“学习中心说”的理念,提倡一切课堂教学要服务并促成有效学习的达成,将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运用紧密相融,做到学用结合,提高产出能力。而“全人教育说”则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外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目标,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基于上述教学理念,文教授提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三个教学假设,并以“驱动—促成—评价”组成的若干循环链为教学流程,注重教师的主导性和师生的合作共建[2]。
与传统的外语教学不同,“产出导向法”并没有选择热身或导入来作为开场,而是将产出作为驱动和教学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输入的动力,教师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扮演着中介的作用。在“驱动”环节,教师首先展现与学习或职场相关的交流场景和具有认知挑战性的话题。接着,请学生亲自参与到交际活动中,当学生在产出活动中遇到困难和阻力时便会相应产生学习动力和热情。最后,教师阐明教学目标(语言目标和交际目标)和产出任务,该教学模式认为在“选择性学习”的假设下,语言目标和交际目标的侧重应有所不同,所有的语言目标应为交际服务。在“促成”环节,教师首先要描述产出任务,让学生清楚了解任务的具体要求。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从输入中选择产出所需的内容、语言形式和话语结构。输入应以内容为开端逐渐过渡到语言形式上,帮助学生在面对有难度的产出任务时先理清思路,再将重心转移至完成交际场景所需的单词、短语和句型中。完成上述步骤后,学生需要从输入中提取产出任务所需的话语结构,而教师则需要在第二步和第三步给予及时的指导和检查,以确保学习成效。在“评价环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评价标准的制定,不同的产出任务需要对应不同的产出标准。对于课堂上的产出成果,教师首先邀请学生评价,而后再给出自己的修改方式并与学生共同讨论评价的理由和依据。对于课堂下的产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后要收集一学期的多项产出成果,作为学生形成性评价的依据。
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实践
“产出导向法”中的“全人教育说”体现了外语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征,因此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及综合文化素养。此外,该理论以学生的产出为目标,强调输入与输出的对接,教学活动要为语言的运用服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单元的主题加入合适的思政话题素材作为输入材料,并鼓励学生以英语作为语言工具进行输出,能够让他们自觉接受、理解和内化相关的思政内容,从而在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培养学生中外文化鉴赏能力和对本国的文化自信。
结合本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总规划,本文以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为例,运用“产出导向法”理论开展了完整的大学英语思政课堂教学实践。授课对象为会计和国际商务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授课单元为第四单元Heroes of our time。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本教学实践中的语言目标是掌握与英雄相关的话题词汇,能用英语介绍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掌握“提问——举例——总结”的结构逻辑,并能用上述结构就某个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育人目标是通过对古今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的讨论和评析,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比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形象,弘扬中国伟大民族精神,传承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崇高美德。
基于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在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的同时搜寻相关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法、任務驱动法等教学方法,以产出为驱动。
(二)教学设计与实践
本次教学以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为主线,并应用“产出导向法”进行设计。本单元主题为英雄主义,论证如何定义一个英雄。在充分挖掘思政素材的基础上,教师通过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涌现的英雄人物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分析抗疫斗争中涌现的各个岗位上的模范人物,让学生意识到英雄不仅仅是流血牺牲、舍生取义的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兢兢业业造福社会的普通人,也是当代的英雄。 1. 课前:驱动
教师通过智慧职教平台发布在线学习资源(包括文章背景知识和课文原文),学生利用平台自主完成线上学习和主观问答题。教师通过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就课上要讨论的内容“How do you define a hero?”安排教学活动。
2. 课中:驱动+促成+评价
通过对学生线上学习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对英雄的定义,古今英雄的对比和中外英雄文化存在分歧。因此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英雄人物的共同品质和成为英雄的可能性,教师随后通过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口头输出:(1)How do you define a hero in China?(2)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inspiring stories of heroes?学生在完成输出任务时能自觉感知自己在遣词造句和语言表达上的不足,因而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促成环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最后,教师介绍本单元的产出任务:假设你在海外的孔子学院工作,需要参加一个以英雄为主题的演讲,请用英文介绍自己国家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
“产出导向法”主张进行有渐进性和多样性的促成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中介作用,为学生搭好脚手架,指导学生围绕产出任务,有选择性的学习输入材料[3]。针对“驱动”环节学生的表现,教师将产出任务分解成三个子任务,分步骤促成:
子任务一:理解中外英雄文化的差异。
教师在教学平台提供导学材料(包括视频文件和相关语言知识点),内容为TED短片“What makes a hero”和中国抗疫纪录片片段。TED短片描述了西方文化中英雄人物的塑造特点,而抗疫纪录片则展现了中国抗疫斗争中各行各业的英雄形象。通过对比中外英雄文化,讨论如何看待文化差异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辨力,培养学生以多元视角看待社会和世界,为最终产出任务的完成做好铺垫。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以视频中的人物为例,讨论西方的个人主义英雄色彩和中国集体主义奉献式英雄形象背后的成因,让学生认识到对于中西方历史和社会人文差异的知识积累是正确看待文化差异的关键。
子任务二:掌握产出任务所需的话语结构。
针对单元课文中的段落结构,教师采用专题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提问—举例—总结”的段落写作结构。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文章中议论文的展开方式,总结出课文“提问—举例—总结”的段落写作手法,并选用其他主题的议论文范例供学生观摩学习,了解以问题开场,以实例论证观点并以总结收尾的论证策略。让学生两人组成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输出观点,按照所学的写作结构完成“A Civilian Hero”为题的段落写作任务。为了检验学生选择性学习的成果,教师可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小组作业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互评,随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评价。
子任务三:用英语讲述中国英雄。
在前两个子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已经积累了充分的话题词汇、恰当的语言形式和话语结构以介绍本土英雄文化,其次要将这些知识点运用于演讲词的撰写和情景表现中。选取中国抗疫纪录片的片段作为输入材料体现了思政元素的融入,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英雄的品质以及中国英雄的形象时,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学生要完成主题演讲的子任务,必须对演讲的策略和语言有一定了解。因此,教师要梳理演讲的逻辑结构,并引导学生注意学习纪录片的语言风格和正式表达。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上完成演讲词的撰写,并在下一节课挑选八位学生进行展示。根据课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的学习评价标准,每个学生需要在评分表上为这八位演讲者打分。展示完毕后,教师根据每位演讲者的表现进行点评,既要突出学生产出任务的闪光点也要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3. 课后:产出+评价
本課程的作业是在课下将演讲词进行修改后录制成视频上传至平台,形成最终的产出结果。作业的设置以产出为导向,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根据(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简称TSCA)的实施原则,课后修改阶段要过程监控,推优示范[4]。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需要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教师要通过推优的方式向全班学生展示优秀的产出作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首先将学生两两组成一组,再请每组成员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和焦点进行同伴互评,并撰写评价报告。教师观看学生的视频作业,根据学生的评语进行再评价并选出优秀的演讲范例在课上展示,在激励被推荐者的同时也让他们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TSCA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其自发完成了从语言知识的学习,到技能应用的落实,再到价值塑造的学习闭环,从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角度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5]。
三、反思
本次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是将“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合相融合的一次有益探索,探讨了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可行性。“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与“课程思政”理念高度一致,并以“驱动—促成—评价”的具体流程将立德树人的教育观落到实处,提高了大学英语课思政教学的效率。思政元素的融入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将英语语言的工具性特点和人文性特点相统一,协调语言知识讲授和文化培育的时长。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和课堂的组织者,在思政教学中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素养培育,充分挖掘课本中的思政素材,提炼课本中的思政元素,寓价值观引领于英语语言技能知识的传授中,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6]。本次教学实践时间有限,教师的教学设计还不够完善,还有细节之处有待改进。如何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将“产出导向法”与大学英语课程进一步有效融合仍需要更多的反思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N]. 人民日报,2016-12-19(01).
[2] 文秋芳. 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04):547-558.
[3] 文秋芳. 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 世界汉语教学,2018(03):390-403.
[4] 孙曙光. “产出导向法”中师生合作评价原则例析[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3(02):20-27.
[5] 张燕芳. 产出导向法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 现代英语,2020(10):39-41.
[6] 蓝洁. “课程思政”背景下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例析[J]. 阴山学刊,2021,34(02):100-106.
(荐稿人:王良存,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课程思政;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2-0053-03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认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课程思政正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价值观的塑造寓于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作为一门语言,英语是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人文习俗和价值观念的承载体,更加强调语言技能性和文化性的统一。因此,在面对中西文化碰撞时,课程思政有助于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各种价值取向,批判性地认识和评价外来文化的影响。此外,大学英语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增进文化理解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析产出导向法教育模式下,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和意义。
一、“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立足本国国情和学情,针对成人外语学习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该理论体系包含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部分。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学用分离”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盲目推崇现象,该理论提出了“学用一体说”和“学习中心说”的理念,提倡一切课堂教学要服务并促成有效学习的达成,将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运用紧密相融,做到学用结合,提高产出能力。而“全人教育说”则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外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目标,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基于上述教学理念,文教授提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三个教学假设,并以“驱动—促成—评价”组成的若干循环链为教学流程,注重教师的主导性和师生的合作共建[2]。
与传统的外语教学不同,“产出导向法”并没有选择热身或导入来作为开场,而是将产出作为驱动和教学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输入的动力,教师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扮演着中介的作用。在“驱动”环节,教师首先展现与学习或职场相关的交流场景和具有认知挑战性的话题。接着,请学生亲自参与到交际活动中,当学生在产出活动中遇到困难和阻力时便会相应产生学习动力和热情。最后,教师阐明教学目标(语言目标和交际目标)和产出任务,该教学模式认为在“选择性学习”的假设下,语言目标和交际目标的侧重应有所不同,所有的语言目标应为交际服务。在“促成”环节,教师首先要描述产出任务,让学生清楚了解任务的具体要求。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从输入中选择产出所需的内容、语言形式和话语结构。输入应以内容为开端逐渐过渡到语言形式上,帮助学生在面对有难度的产出任务时先理清思路,再将重心转移至完成交际场景所需的单词、短语和句型中。完成上述步骤后,学生需要从输入中提取产出任务所需的话语结构,而教师则需要在第二步和第三步给予及时的指导和检查,以确保学习成效。在“评价环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评价标准的制定,不同的产出任务需要对应不同的产出标准。对于课堂上的产出成果,教师首先邀请学生评价,而后再给出自己的修改方式并与学生共同讨论评价的理由和依据。对于课堂下的产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后要收集一学期的多项产出成果,作为学生形成性评价的依据。
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实践
“产出导向法”中的“全人教育说”体现了外语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征,因此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及综合文化素养。此外,该理论以学生的产出为目标,强调输入与输出的对接,教学活动要为语言的运用服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单元的主题加入合适的思政话题素材作为输入材料,并鼓励学生以英语作为语言工具进行输出,能够让他们自觉接受、理解和内化相关的思政内容,从而在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培养学生中外文化鉴赏能力和对本国的文化自信。
结合本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总规划,本文以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为例,运用“产出导向法”理论开展了完整的大学英语思政课堂教学实践。授课对象为会计和国际商务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授课单元为第四单元Heroes of our time。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本教学实践中的语言目标是掌握与英雄相关的话题词汇,能用英语介绍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掌握“提问——举例——总结”的结构逻辑,并能用上述结构就某个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育人目标是通过对古今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的讨论和评析,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比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形象,弘扬中国伟大民族精神,传承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崇高美德。
基于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在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的同时搜寻相关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法、任務驱动法等教学方法,以产出为驱动。
(二)教学设计与实践
本次教学以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为主线,并应用“产出导向法”进行设计。本单元主题为英雄主义,论证如何定义一个英雄。在充分挖掘思政素材的基础上,教师通过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涌现的英雄人物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分析抗疫斗争中涌现的各个岗位上的模范人物,让学生意识到英雄不仅仅是流血牺牲、舍生取义的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兢兢业业造福社会的普通人,也是当代的英雄。 1. 课前:驱动
教师通过智慧职教平台发布在线学习资源(包括文章背景知识和课文原文),学生利用平台自主完成线上学习和主观问答题。教师通过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就课上要讨论的内容“How do you define a hero?”安排教学活动。
2. 课中:驱动+促成+评价
通过对学生线上学习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对英雄的定义,古今英雄的对比和中外英雄文化存在分歧。因此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英雄人物的共同品质和成为英雄的可能性,教师随后通过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口头输出:(1)How do you define a hero in China?(2)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inspiring stories of heroes?学生在完成输出任务时能自觉感知自己在遣词造句和语言表达上的不足,因而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促成环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最后,教师介绍本单元的产出任务:假设你在海外的孔子学院工作,需要参加一个以英雄为主题的演讲,请用英文介绍自己国家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
“产出导向法”主张进行有渐进性和多样性的促成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中介作用,为学生搭好脚手架,指导学生围绕产出任务,有选择性的学习输入材料[3]。针对“驱动”环节学生的表现,教师将产出任务分解成三个子任务,分步骤促成:
子任务一:理解中外英雄文化的差异。
教师在教学平台提供导学材料(包括视频文件和相关语言知识点),内容为TED短片“What makes a hero”和中国抗疫纪录片片段。TED短片描述了西方文化中英雄人物的塑造特点,而抗疫纪录片则展现了中国抗疫斗争中各行各业的英雄形象。通过对比中外英雄文化,讨论如何看待文化差异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辨力,培养学生以多元视角看待社会和世界,为最终产出任务的完成做好铺垫。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以视频中的人物为例,讨论西方的个人主义英雄色彩和中国集体主义奉献式英雄形象背后的成因,让学生认识到对于中西方历史和社会人文差异的知识积累是正确看待文化差异的关键。
子任务二:掌握产出任务所需的话语结构。
针对单元课文中的段落结构,教师采用专题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提问—举例—总结”的段落写作结构。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文章中议论文的展开方式,总结出课文“提问—举例—总结”的段落写作手法,并选用其他主题的议论文范例供学生观摩学习,了解以问题开场,以实例论证观点并以总结收尾的论证策略。让学生两人组成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输出观点,按照所学的写作结构完成“A Civilian Hero”为题的段落写作任务。为了检验学生选择性学习的成果,教师可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小组作业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互评,随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评价。
子任务三:用英语讲述中国英雄。
在前两个子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已经积累了充分的话题词汇、恰当的语言形式和话语结构以介绍本土英雄文化,其次要将这些知识点运用于演讲词的撰写和情景表现中。选取中国抗疫纪录片的片段作为输入材料体现了思政元素的融入,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英雄的品质以及中国英雄的形象时,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学生要完成主题演讲的子任务,必须对演讲的策略和语言有一定了解。因此,教师要梳理演讲的逻辑结构,并引导学生注意学习纪录片的语言风格和正式表达。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上完成演讲词的撰写,并在下一节课挑选八位学生进行展示。根据课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的学习评价标准,每个学生需要在评分表上为这八位演讲者打分。展示完毕后,教师根据每位演讲者的表现进行点评,既要突出学生产出任务的闪光点也要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3. 课后:产出+评价
本課程的作业是在课下将演讲词进行修改后录制成视频上传至平台,形成最终的产出结果。作业的设置以产出为导向,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根据(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简称TSCA)的实施原则,课后修改阶段要过程监控,推优示范[4]。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需要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教师要通过推优的方式向全班学生展示优秀的产出作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首先将学生两两组成一组,再请每组成员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和焦点进行同伴互评,并撰写评价报告。教师观看学生的视频作业,根据学生的评语进行再评价并选出优秀的演讲范例在课上展示,在激励被推荐者的同时也让他们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TSCA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其自发完成了从语言知识的学习,到技能应用的落实,再到价值塑造的学习闭环,从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角度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5]。
三、反思
本次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是将“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合相融合的一次有益探索,探讨了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可行性。“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与“课程思政”理念高度一致,并以“驱动—促成—评价”的具体流程将立德树人的教育观落到实处,提高了大学英语课思政教学的效率。思政元素的融入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将英语语言的工具性特点和人文性特点相统一,协调语言知识讲授和文化培育的时长。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和课堂的组织者,在思政教学中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素养培育,充分挖掘课本中的思政素材,提炼课本中的思政元素,寓价值观引领于英语语言技能知识的传授中,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6]。本次教学实践时间有限,教师的教学设计还不够完善,还有细节之处有待改进。如何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将“产出导向法”与大学英语课程进一步有效融合仍需要更多的反思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N]. 人民日报,2016-12-19(01).
[2] 文秋芳. 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04):547-558.
[3] 文秋芳. 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 世界汉语教学,2018(03):390-403.
[4] 孙曙光. “产出导向法”中师生合作评价原则例析[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3(02):20-27.
[5] 张燕芳. 产出导向法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 现代英语,2020(10):39-41.
[6] 蓝洁. “课程思政”背景下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例析[J]. 阴山学刊,2021,34(02):100-106.
(荐稿人:王良存,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