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中国动画的逐渐崛起,我国动画走上了民族化道路。通过近年来的动画电影,人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的神怪形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动画电影的一些案例,阐述了《山海经》中的异兽形象在动画角色设计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说明了传承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山海经》的志怪异谈
(一)《山海经》的研究价值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奇书,它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人民对于自然的思考,以及古代人民浪漫的想象,是我们先祖智慧的结晶。该书的作者不详,现代学者认为成书并非一人之功,作者也并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主要内容是民间传说、地理知识、神话故事等。对于现代文学、动画创作都有着极大的参考作用,尤其对于我们动画人来讲,《山海经》的异兽录给我们提供了创作来源和灵感。
(二)《山海经》的异兽录
《山海经》中记录着400多种异兽形象,这些异兽的文化渊源又大多来自古代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原始人民通过将人与动物各种器官相结合,创造出新的神奇形象。古代人民把他们的信仰与宗教色彩注入这样的异兽身上,使他们有了鲜活的生命和特殊的意义。《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就有提及:“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有五彩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书中介绍了太子长琴是火神祝融之子,但是对他的性格、能力、相貌等一系列问题却没有更详细的介绍,这也就给人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二、动画中的《山海经》异兽应用实例分析
(一)中国动画中的《山海经》异兽
在国产动画的角色设计中,有很多都是来自远古的异兽,然而这些异兽大多来自民间神话故事,其中《山海经》中描述的异兽就占据了角色设计的很大一部分。
先是从动画电影《大鱼海棠》说起,其中女主角椿的爷爷就是来自《山海经》中的人物—后土。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有提到了后土,他是神农的后代,主管草药的药神,所以在《大鱼海棠》中,后土爷爷有长长的头发和胡须,盘在大地上,表示着生命的长寿和对这片大地的庇护。春神句芒掌管民间的农业和春季树木发芽,在古代,句芒的形象相传是鸟面人身,所以在《大鱼海棠》中他头戴燕子饰品,身上穿着绿色的袍子,上面点缀着云纹图案,后背还背着树琴,身未动而衣袂飘飘,充满了灵动和飘逸感。这也与山海经中所描述的相呼应。
再说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这部动画电影对西游记进行再度改编,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故事。里面的大反派混沌最后现出的原形则是一个满口獠牙的六足巨虫,这也出自《山海经》。在《山海经》的《西山经》中记录了混沌神话: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混沌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混沌,其形象是一只六足四翼而且无面目的神鸟。所以在《大圣归来》中,混沌面部有眼不见,最后以六足巨虫现身。
在前段时间大火的《姜子牙》中也有《山海经》的痕迹,九尾狐就是出自《山海经》中的异兽。在《山海经·南山经》中曾提及:“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而那时候的九尾狐还是祥瑞的象征,而不像现在是反派,是魅惑人心的妖精。而这也是因为在历史长河中九尾狐被文人墨客不停地编纂、改写,从而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形象。在《姜子牙》中,九尾狐以大反派的形象出现,她一反传说中的妖艳妩媚、风情万种,而是以丑陋、凶狠的形象出现。但是在解救她的千万狐子、狐孙时却尽显柔情的一面,这也更丰富了九尾这个角色形象。作者塑造了一个更鲜活的形象,没有绝对的善恶,打破了之前动画的極端化人设,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饱满。
(二)外国动画中的《山海经》异兽
近年来,国外动画中的人物设计也开始将《山海经》中的异兽进行改编和创作,形成了既有中国特色又充满外国文化色彩的动画人物。
2018年,一部让很多人都充满期待的美国动画电影在中国上映—《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这部动画电影里就有一只萌宠“驺吾”,它正是出自《山海经》。《山海经·海内北经》曾记载:“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乘之日行千里。”《神奇动物—格林德活之罪》中的驺吾也的确如《山海经》中记载的一般,身形庞大,身上毛发五彩斑斓,尾巴高高翘起来,比身子还要长。贴合古文记载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改编和特征的夸张。在《神奇动物—格林德活之罪》里,纽特第一次见到的驺吾,前一秒还是凶神恶煞,等到纽特掏出逗猫棒后,他就开始嘴巴微张,变得十分乖巧、可人,虽然驺吾究竟是什么动物我们不得而知,但罗琳无疑抓住了猫系动物的精髓。所以无论《山海经》中威风凛凛的庞然大物,还是罗琳口中那个可爱的大猫,都是我们想象力的产物,可见想象力从来不会因为国度的差异而褪色,在《神奇动物—格林德活之罪》里,极具东方特色的驺吾在西方的街道上依旧驰骋。
三、《山海经》中的异兽形象在动画角色中创新应用的文化价值
(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的神怪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背景,在我们传统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最能吸引我们注意力和激发兴趣的就是这些天马行空的神怪传说。
然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神怪文化在中国动画中渐渐衰落。讽刺的是,却在日本找到了一席之地。一位非常出名的妖怪学大师水木茂曾经说过,如果要考证日本妖怪的起源,我相信至少有百分之七十来自中国。神怪文化就像日本动画的一个数据库,它源源不断地给日本动画产业提供灵感和动力。无论绿川幸的《夏目友人帐》,还是宫崎骏的《千与千寻》,日本的神怪文化都是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中,甚至向全世界宣扬了日本的神怪文化。
相较于日本,中国的神怪文化宝库更为悠久,也更为丰富多彩。就《山海经》而言,里面的神怪文化极其丰富,然而被开发出来的神怪形象却屈指可数。这也导致了中国动画创作在一段时间内进入了萧条期。我们需要意识到对于文化的传承不应仅仅局限于针对故事的解读,更应该对传说中的神怪形象进行解读和再创作,这样在带给观众新鲜感的同时也弥补了人物塑造单薄、局限的不足。由于古文生涩难懂,所以我们就更需要将之制作成符合现代审美的动画来进行文化的传承。将看似遥远的神怪形象设计成动画角色,变成人们触手可及的亲切存在,将高深的文化内涵和现代人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娱乐相互依托。这才是对《山海经》最好的解读和传承。
(二)动画将成为强有力的文化输出手段
动画作为一个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着非常显著的传播效果。由于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同,语言在很多时候都会显得单薄、无力,而丰富的动画形象则不分国界、不分语言,在文化传播上可以不受任何局限。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仅仅《山海经》就足够我们挖掘很久,对之进行深入解读、再次创作,创作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并且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是我们每一个动画人的责任和义务,让国产动画在极具现代意识的同时也能更具有民族属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色彩的优秀动国产画终将被传播到全世界,成为中国文化最好的宣讲者。
四、结语
《山海经》的创作是与人们当时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息息相关的,很多异兽都被赋予趋吉避凶的内涵,它逐渐与历史相互融合,让我们不断地从其中汲取灵感。在充分挖掘历史的基础上,用现代的审美和艺术形式来塑造出新的动画形象,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设计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输出添砖加瓦。
一、《山海经》的志怪异谈
(一)《山海经》的研究价值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奇书,它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人民对于自然的思考,以及古代人民浪漫的想象,是我们先祖智慧的结晶。该书的作者不详,现代学者认为成书并非一人之功,作者也并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主要内容是民间传说、地理知识、神话故事等。对于现代文学、动画创作都有着极大的参考作用,尤其对于我们动画人来讲,《山海经》的异兽录给我们提供了创作来源和灵感。
(二)《山海经》的异兽录
《山海经》中记录着400多种异兽形象,这些异兽的文化渊源又大多来自古代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原始人民通过将人与动物各种器官相结合,创造出新的神奇形象。古代人民把他们的信仰与宗教色彩注入这样的异兽身上,使他们有了鲜活的生命和特殊的意义。《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就有提及:“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有五彩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书中介绍了太子长琴是火神祝融之子,但是对他的性格、能力、相貌等一系列问题却没有更详细的介绍,这也就给人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二、动画中的《山海经》异兽应用实例分析
(一)中国动画中的《山海经》异兽
在国产动画的角色设计中,有很多都是来自远古的异兽,然而这些异兽大多来自民间神话故事,其中《山海经》中描述的异兽就占据了角色设计的很大一部分。
先是从动画电影《大鱼海棠》说起,其中女主角椿的爷爷就是来自《山海经》中的人物—后土。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有提到了后土,他是神农的后代,主管草药的药神,所以在《大鱼海棠》中,后土爷爷有长长的头发和胡须,盘在大地上,表示着生命的长寿和对这片大地的庇护。春神句芒掌管民间的农业和春季树木发芽,在古代,句芒的形象相传是鸟面人身,所以在《大鱼海棠》中他头戴燕子饰品,身上穿着绿色的袍子,上面点缀着云纹图案,后背还背着树琴,身未动而衣袂飘飘,充满了灵动和飘逸感。这也与山海经中所描述的相呼应。
再说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这部动画电影对西游记进行再度改编,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故事。里面的大反派混沌最后现出的原形则是一个满口獠牙的六足巨虫,这也出自《山海经》。在《山海经》的《西山经》中记录了混沌神话: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混沌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混沌,其形象是一只六足四翼而且无面目的神鸟。所以在《大圣归来》中,混沌面部有眼不见,最后以六足巨虫现身。
在前段时间大火的《姜子牙》中也有《山海经》的痕迹,九尾狐就是出自《山海经》中的异兽。在《山海经·南山经》中曾提及:“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而那时候的九尾狐还是祥瑞的象征,而不像现在是反派,是魅惑人心的妖精。而这也是因为在历史长河中九尾狐被文人墨客不停地编纂、改写,从而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形象。在《姜子牙》中,九尾狐以大反派的形象出现,她一反传说中的妖艳妩媚、风情万种,而是以丑陋、凶狠的形象出现。但是在解救她的千万狐子、狐孙时却尽显柔情的一面,这也更丰富了九尾这个角色形象。作者塑造了一个更鲜活的形象,没有绝对的善恶,打破了之前动画的極端化人设,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饱满。
(二)外国动画中的《山海经》异兽
近年来,国外动画中的人物设计也开始将《山海经》中的异兽进行改编和创作,形成了既有中国特色又充满外国文化色彩的动画人物。
2018年,一部让很多人都充满期待的美国动画电影在中国上映—《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这部动画电影里就有一只萌宠“驺吾”,它正是出自《山海经》。《山海经·海内北经》曾记载:“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乘之日行千里。”《神奇动物—格林德活之罪》中的驺吾也的确如《山海经》中记载的一般,身形庞大,身上毛发五彩斑斓,尾巴高高翘起来,比身子还要长。贴合古文记载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改编和特征的夸张。在《神奇动物—格林德活之罪》里,纽特第一次见到的驺吾,前一秒还是凶神恶煞,等到纽特掏出逗猫棒后,他就开始嘴巴微张,变得十分乖巧、可人,虽然驺吾究竟是什么动物我们不得而知,但罗琳无疑抓住了猫系动物的精髓。所以无论《山海经》中威风凛凛的庞然大物,还是罗琳口中那个可爱的大猫,都是我们想象力的产物,可见想象力从来不会因为国度的差异而褪色,在《神奇动物—格林德活之罪》里,极具东方特色的驺吾在西方的街道上依旧驰骋。
三、《山海经》中的异兽形象在动画角色中创新应用的文化价值
(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的神怪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背景,在我们传统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最能吸引我们注意力和激发兴趣的就是这些天马行空的神怪传说。
然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神怪文化在中国动画中渐渐衰落。讽刺的是,却在日本找到了一席之地。一位非常出名的妖怪学大师水木茂曾经说过,如果要考证日本妖怪的起源,我相信至少有百分之七十来自中国。神怪文化就像日本动画的一个数据库,它源源不断地给日本动画产业提供灵感和动力。无论绿川幸的《夏目友人帐》,还是宫崎骏的《千与千寻》,日本的神怪文化都是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中,甚至向全世界宣扬了日本的神怪文化。
相较于日本,中国的神怪文化宝库更为悠久,也更为丰富多彩。就《山海经》而言,里面的神怪文化极其丰富,然而被开发出来的神怪形象却屈指可数。这也导致了中国动画创作在一段时间内进入了萧条期。我们需要意识到对于文化的传承不应仅仅局限于针对故事的解读,更应该对传说中的神怪形象进行解读和再创作,这样在带给观众新鲜感的同时也弥补了人物塑造单薄、局限的不足。由于古文生涩难懂,所以我们就更需要将之制作成符合现代审美的动画来进行文化的传承。将看似遥远的神怪形象设计成动画角色,变成人们触手可及的亲切存在,将高深的文化内涵和现代人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娱乐相互依托。这才是对《山海经》最好的解读和传承。
(二)动画将成为强有力的文化输出手段
动画作为一个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着非常显著的传播效果。由于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同,语言在很多时候都会显得单薄、无力,而丰富的动画形象则不分国界、不分语言,在文化传播上可以不受任何局限。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仅仅《山海经》就足够我们挖掘很久,对之进行深入解读、再次创作,创作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并且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是我们每一个动画人的责任和义务,让国产动画在极具现代意识的同时也能更具有民族属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色彩的优秀动国产画终将被传播到全世界,成为中国文化最好的宣讲者。
四、结语
《山海经》的创作是与人们当时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息息相关的,很多异兽都被赋予趋吉避凶的内涵,它逐渐与历史相互融合,让我们不断地从其中汲取灵感。在充分挖掘历史的基础上,用现代的审美和艺术形式来塑造出新的动画形象,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设计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输出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