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陶刻、泥绘艺术等装饰技法让紫砂焕发出新活力,紫砂绞泥技艺也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技法在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学习和临摹之后,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艺术表现,带给我们更多的形态设计和意象,启迪我们的生活和心灵。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云山”,一个很具有诗意的名字,诠释出绞泥的形态和无穷的创意,让我们在这把壶中看到了紫砂艺人对于艺术的不断创新和执着追求,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向往和浪漫的情怀。用这样的一把壶品茗喝茶,反复地把玩摩挲之中可以看到绞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万千,令人爱不释手、感慨万千。
关键词 紫砂壶;云山;绞泥设计;人文意境
翻阅紫砂艺术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传承和创新一直是其中的主要旋律,自明代紫砂滥觞以来,一代代的宜兴紫砂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不断地融合创新,在今天形成了包罗万象、百花齐放的局面,对于我们广大的壶友来说,紫砂造型可以从圆器、方器、花器和筋纹器等几个类型来分类,不同的器型带给我们的艺术视觉效果也不一样,从圆器的线条流畅到方器的刚正不阿,花器的惟妙惟肖到筋纹器的韵律十足,都让人感受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在此基础之上,陶刻艺术、泥绘艺术等装饰技法,让紫砂焕发出新的活力,紫砂绞泥工艺也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技法在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学习和临摹之后,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艺术表现,带给我们更多的形态设计和意象,启迪我们的生活和心灵。
1 紫砂壶“云山”的绞泥设计
紫砂作品“云山壶”(见图1)采用了方器的设计,结合绞泥的工艺,整体看起来非常具有神秘感,同时端庄稳重的壶身也代表着作者的创作理念,为我们带来独树一帜的视觉体验。此壶壶身六方镶接而成,棱线清晰、层次感十足;壶底置足,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壶嘴弯流,出水非常的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还有着小飞的设计,圈卷自然、端握舒适;壶肩部还有棱线装饰,过渡自然,低矮的颈部和挺拔的壶身搭配和谐;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壶钮也是方形的设计,从上到下都把六方的理念贯穿到底。此壶最为精妙的地方就在于壶身底部的一圈绞泥装饰,黄色的段泥和紫泥的纹理相互交缠,抽象而又具体地把我们生活之中常见的“云山”形态展示出来,同时又把隐士高人向往的隐居之所呈现在我们眼前。在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之中,就是希望能够把紫砂绞泥的技艺通过一种比较恰当的方式结合起来,而方器和绞泥的融合可谓是一种艺术的创新,在成型的工艺和烧制的过程之中都非常的具有挑战性。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云山”,一个很具有诗意的名字诠释出绞泥的形态和无穷的创意,让我们在这把壶中看到了紫砂艺人对于艺术的不断创新和执着追求,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向往和浪漫的情怀。用这样的一把壶品茗喝茶,反复地把玩摩挲之中可以看到绞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万千,令人爱不释手、感慨万千。
2 紫砂壶“云山”的人文意境
对于“云山”二字的理解,可以看作是云和山,也可以看作是高耸入云之山,更多的想要表达的是一种“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这样和紫砂质朴的材质、低调内敛的品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唐代大诗人元稹在《修龟山鱼池示众僧》诗中写道:“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元代刘因在《赠狂道士》诗中也有着“得意云山是处过,逢人对酒即高歌”的描写,从其中可以看出云山和道教、禅味、隐士等等结合,形成了一种非常具有中国传统文人味道的意境营造,而从直接的意象來看,云虚无缥缈又确实的存在,给人以无穷的向往之情,山在我们国人心目之中有着“仁者乐山”的论述,云山可以代表我们生活的大自然,让我们徜徉其中、放松心情,也可以把酒临风、寄情畅怀,流露出浓浓的人文意境。从紫砂艺术的根本内涵来看,除了泥料、技艺为基础之外,需要升华的部分只能通过其中蕴含的文化来彰显出来,这也是紫砂受到艺术市场和藏家青睐的关键元素。这件紫砂作品“云山壶”采用了紫砂六方的经典形态,非常考验作者的传统制作技艺,特别是绞泥的加入,需要充分地考虑不同泥料之间的融合和烧制的收缩比例,对泥料也要有相当的熟悉程度才可能完成,最终才能够形成如此纹理独特,可谓是天道合一、鬼斧神工的典型代表,让我们又有一次的惊叹于作者的创新精神和独具匠心,把中国文人意境在紫砂壶上面的表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 结 语
中国陶都,陶醉天下,许多茶友都慕名而来,在宜兴希望一睹紫砂之真面目,来了之后也感叹不虚此行。在今天机械化大生产的模式铺天盖地的时候,宜兴市丁蜀镇还有着“家家抟泥、户户制陶”的情境,2006年,宜兴紫砂陶传统制作技艺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紫砂大师们的示范引领、紫砂艺人们的匠心坚守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紫砂艺术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参 考 文 献
[1]陆蒋苏.中国古代朴素工艺观在造物中的生命延续——以紫砂绞泥工艺为例[J].江苏陶瓷,2020(3):5-8.
关键词 紫砂壶;云山;绞泥设计;人文意境
翻阅紫砂艺术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传承和创新一直是其中的主要旋律,自明代紫砂滥觞以来,一代代的宜兴紫砂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不断地融合创新,在今天形成了包罗万象、百花齐放的局面,对于我们广大的壶友来说,紫砂造型可以从圆器、方器、花器和筋纹器等几个类型来分类,不同的器型带给我们的艺术视觉效果也不一样,从圆器的线条流畅到方器的刚正不阿,花器的惟妙惟肖到筋纹器的韵律十足,都让人感受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在此基础之上,陶刻艺术、泥绘艺术等装饰技法,让紫砂焕发出新的活力,紫砂绞泥工艺也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技法在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学习和临摹之后,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艺术表现,带给我们更多的形态设计和意象,启迪我们的生活和心灵。
1 紫砂壶“云山”的绞泥设计
紫砂作品“云山壶”(见图1)采用了方器的设计,结合绞泥的工艺,整体看起来非常具有神秘感,同时端庄稳重的壶身也代表着作者的创作理念,为我们带来独树一帜的视觉体验。此壶壶身六方镶接而成,棱线清晰、层次感十足;壶底置足,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壶嘴弯流,出水非常的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还有着小飞的设计,圈卷自然、端握舒适;壶肩部还有棱线装饰,过渡自然,低矮的颈部和挺拔的壶身搭配和谐;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壶钮也是方形的设计,从上到下都把六方的理念贯穿到底。此壶最为精妙的地方就在于壶身底部的一圈绞泥装饰,黄色的段泥和紫泥的纹理相互交缠,抽象而又具体地把我们生活之中常见的“云山”形态展示出来,同时又把隐士高人向往的隐居之所呈现在我们眼前。在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之中,就是希望能够把紫砂绞泥的技艺通过一种比较恰当的方式结合起来,而方器和绞泥的融合可谓是一种艺术的创新,在成型的工艺和烧制的过程之中都非常的具有挑战性。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云山”,一个很具有诗意的名字诠释出绞泥的形态和无穷的创意,让我们在这把壶中看到了紫砂艺人对于艺术的不断创新和执着追求,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向往和浪漫的情怀。用这样的一把壶品茗喝茶,反复地把玩摩挲之中可以看到绞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万千,令人爱不释手、感慨万千。
2 紫砂壶“云山”的人文意境
对于“云山”二字的理解,可以看作是云和山,也可以看作是高耸入云之山,更多的想要表达的是一种“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这样和紫砂质朴的材质、低调内敛的品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唐代大诗人元稹在《修龟山鱼池示众僧》诗中写道:“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元代刘因在《赠狂道士》诗中也有着“得意云山是处过,逢人对酒即高歌”的描写,从其中可以看出云山和道教、禅味、隐士等等结合,形成了一种非常具有中国传统文人味道的意境营造,而从直接的意象來看,云虚无缥缈又确实的存在,给人以无穷的向往之情,山在我们国人心目之中有着“仁者乐山”的论述,云山可以代表我们生活的大自然,让我们徜徉其中、放松心情,也可以把酒临风、寄情畅怀,流露出浓浓的人文意境。从紫砂艺术的根本内涵来看,除了泥料、技艺为基础之外,需要升华的部分只能通过其中蕴含的文化来彰显出来,这也是紫砂受到艺术市场和藏家青睐的关键元素。这件紫砂作品“云山壶”采用了紫砂六方的经典形态,非常考验作者的传统制作技艺,特别是绞泥的加入,需要充分地考虑不同泥料之间的融合和烧制的收缩比例,对泥料也要有相当的熟悉程度才可能完成,最终才能够形成如此纹理独特,可谓是天道合一、鬼斧神工的典型代表,让我们又有一次的惊叹于作者的创新精神和独具匠心,把中国文人意境在紫砂壶上面的表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 结 语
中国陶都,陶醉天下,许多茶友都慕名而来,在宜兴希望一睹紫砂之真面目,来了之后也感叹不虚此行。在今天机械化大生产的模式铺天盖地的时候,宜兴市丁蜀镇还有着“家家抟泥、户户制陶”的情境,2006年,宜兴紫砂陶传统制作技艺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紫砂大师们的示范引领、紫砂艺人们的匠心坚守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紫砂艺术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参 考 文 献
[1]陆蒋苏.中国古代朴素工艺观在造物中的生命延续——以紫砂绞泥工艺为例[J].江苏陶瓷,202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