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韩军的举三反一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s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语文教学改革,给语文学科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特级教师。他们是教学改革的先锋,学科建设的带头人,在教育革命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为教学改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所创造的经验、理论,是提供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当然,特级教师所提出的经验、理论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并不是完全无懈可击的。就拿目前在中学语文教坛非常引人注目的韩军老师来说,他是中国语文教育界第一个呼唤“人文精神”的人,比高校文化界人文精神大讨论早了半年,这对语文教育改革无疑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他在关于语文教育的操作层面上提出由“举一反三”向“举三反一”转变的这一观点,我认为还是有待于商榷和推敲的。
  韩军老师指出:“自‘五四’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总体思路是四个字:‘举一反三’。而语言的学习规律,恰恰是‘举三反一’,而不是‘举一反三’。”①他认为这是几十年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一直在少慢差费中徘徊的原因之一。他以婴儿学口语为例,认为孩子呱呱坠地时一言不会,一周岁左右能说出最简单的“妈、爸、水”等语词,两周岁左右就能自如地运用语言,说出奇妙的句子。为什么口语学得这么快?效率如此之高?是因为他接触了“天文级数量”的语言“例子”。以平均每天听大人100句话计算,每句10个字,每天就是1000字,一年就是365000字,两年就是730000字!可以说孩子每年“听”了五六部长篇小说,在此基础上他才会说那些还很简单的话。所以他坚定地认为,语言学习的规律绝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现代语文教育总体思路必须彻底改变”。②
  那么“举一反三”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而“举三反一”指的又是什么呢?“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是非此即彼,还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呢?“举一反三”真的就是几十年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一直在少慢差费中徘徊的原因之一吗?其实很简单,举一反三就是强调精读的重要性,重视方法和能力的迁移运用,希望凭借教材,练就阅读与写作的熟练技能。至于“举三反一”则强调的是博览,讲究积累,积淀,重视厚积薄发。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正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个概念看似新鲜,但实际上我们并不陌生。其意思无非是让学生在接触、拥有大量言语作品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养成语感。正如古人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只不过没有冠以“举三反一”的名称罢了。韩军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强调“举三反一”的重要性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因此而否定“举一反三”的作用却是有失偏颇的。
   “举三反一”和“举一反三”是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的一对概念。首先,从学习过程来看,“举一反三”强调“迁移”,而“举三反一”强调的是“积累”。“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要求学生能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新的知识,解决类似的新的课题或同类知识。“积累”就是对知识、经验、信息等的积聚和整合。而“迁移”是以“积累”为基础,“积累”是以“迁移”为保证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就我们的语文学习而言,读写技能的迁移、情感体验的迁移等都是建立在足够量的阅读积累之上的,而有价值的阅读积累又有赖于有效的迁移。叶圣陶先生就曾经对学习迁移的重要性作过淋漓尽致的阐述。他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下好多功夫。” ③
   其次,从学习方式上来看,“举一反三”侧重于知识的学得,“举三反一”侧重于知识的习得。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学习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语言习得,一种是语言学得。“语言习得”就是指学习者在自然的语言环境里自然获得语言,是无意识的过程,其掌握语言的规律就是“举三反一”。而我们母语的学习,早期以“习得”为主,中期有较多的“学得”成分,后期又转向“习得”。④ 因此,儿童掌握母语的方式主要是习得,正如韩军老师所举的婴儿学口语的例子。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到死亡为止,都是在母语这个广阔的语言环境中吸附着语言材料,发展着自己的母语能力。这种习得是自发而朦胧的。但是我们语文能力的获得只靠习得是不够的,语文课的学习就是一种“学得”,是在一个人言语能力发展得最迅速的时候,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的有计划的“学得”,所以,我们应当重视课堂语文教学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韩军老师提出的“出生一言不会,两年(720天)便正常交流”虽然是事实,但因此而认为语言学习的规律是“举三反一”,绝不是“举一反三”,则不免让人生疑。再说,现实生活中,这么多人“听”了一辈子“话”为什么还没有学会如何生动传神地“说话”?如果真的“听话数十万,说话自然成”,“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那么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几个字之后就到现实生活中去“听”去“读”不就得了,何必还开设什么“语文”学科进行“语文教学”呢?
   再次,从阅读方式上看,“举一反三”主要体现在“精读”过程中,“举三反一”则主要体现在“略读”过程中。在母语学习中,关于“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叶圣陶先生早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他说:“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⑤由此可见,在读书过程中,精读和略读是互相联系的。精读揣摩玩味,悟得门径;略读寻求积累,生成语感。如此循环往复,才是语文学习之道。因此,我认为“举三反一”和“举一反三”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我们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
   综上所述,我认为“举一反三”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造成几十年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一直在少慢差费中徘徊的原因并不在“举一反三”本身,而在于长期以来我们把“举一反三”的功夫做偏了,且“举三反一”又做的远远还不够,形成许多不良倾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一直如此,至今没有改变。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基础教育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我们的语文教师只得疲于奔命,辗转于字、词、句之间,一味强调所谓的“知识点”的教学,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不注重用整体知识或形象去感染人,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情怀,而只是以提高考试成绩,顺利通过高考为目的,致使许多学生中学毕业后还不能写出流利的文章,语言表达苍白无力。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因此在“标准化测试”的导引下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误入了数理化教学的路子,从而把语文“题型化”,把课文“题目化”。同是“举一反三”,各门学科的教学都应遵循各自学科的规律和特点,语文学科的“举一反三”应当在引导学生品味涵泳以内化生成语感上下功夫。同时,也不能否认大量的阅读积累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实际上有多少学生能真正把“读书”看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我们有些所谓的“课外阅读”已纯粹异化为大量题目充斥的高考备战练习。当然,这里面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在这里就不再详述。总之,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说“举一反三”是语文学习的一条腿,强调的是精读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还应该牢牢记住,语文学习的另一条腿是“举三反一”,强调的是略读的重要性。可以说“举一反三”是基础,“举三反一”是突破和提升。只有把“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很好地结合起来,学会用两条腿走路,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注:
  ①②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34页。
  ③④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编《新世纪中学语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90页。
  ⑤《叶圣陶教育论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54页。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 创新整合点  1.多样资源有效整合  电子白板整合了大量资源,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丰富直观的资源素材,不仅提升了课件的视觉效果,更好地创设了教学情境,而且打开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引导学生有效分析与推理,拓宽延展了思维空间。  2.多重技术便捷整合  电子白板的手写功能、页面记录功能、捕获界面功能、随机旋转功能以及便捷的数学工具,超越常规媒体的技术优势,都可以根据学生的思路即时呈现,激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渠清,须有源头活水;语文教学亦然,要想语文教学开花结果,就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本人以为语文教学的源头就是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就是一根指挥棒,它直接指引着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影响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关系到语文教育的成败。语文教学课时多效果差的现状要想改变,当务之急是改变评价机制。    一、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1.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 
观赏自然美景,我们喜欢春日怒放的鲜花,秋夜皎洁的满月。欣赏艺术作品,我们喜欢匀称和谐的美,喜欢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总之,我们喜欢圆满。但现实生活中,缺憾却往往是生活的常态,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学会正视缺憾。  我们喜欢春日怒放的鲜花,但对一株花而言,一年里开放的日子却只有寥寥几天,在孕育花朵和花已凋谢的日子,我们往往会忘记这是一株花,觉得无花的花树给人一种萧条与落寞之感。多愁善感的林黛
中国的教育,自古是谈“情”色变,说“爱”语钝,爱情话题最为忌讳。因为许多生硬的教材太强调知识性、政治性,而缺乏人文精神,中学语文教师只能戴着镣铐跳舞。上海初中语文教材首次设立“爱情单元”可以表明现在的教材改革重视人性,重视人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情题材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是为当前教育补充了“情感与人文”的元素。本文专门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进行
人教版高中课标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共有6课23节,每节由“引子”、“课堂活动”、“工具箱”、“小试身手”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引子”是引出部分,“课堂活动”是活动安排,“工具箱”是知识链接,“小试身手”是思考练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如下三种不适宜的教材处理:一是依样画葫芦,把“引子”、“课堂活动”、“工具箱”、“小试身手”简单地当成四个教学环节;二是一竿子插到底,直奔“工具箱”中的语
X-37系列轨道机动飞行器是波音公司幻影工作室为美军设计的一种可重复使用、多用途和无人驾驶轨道机动飞行器。截至2021年1月,X-37系列共经历了3次改型和6次轨道飞行,3次改型分别是X-37A、X-37B、X-37C,在太空中停留已经超过2865天。X-37系列均采用火箭垂直发射进入太空近地轨道,自动水平滑行降落在机场。目前,美军已经设计建造了1架X-37A和2架X-37B,投入轨道运营且最为成
以讲平常话、议身边事、贴百姓心为特征的大众化理论传播,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方式。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龙江讲坛”、“微型黨课”等大众化理论普及讲座,利用广播影视、“广场文化”等寓教于乐的理论宣传形式,有效增强了理论大众化的效果。  大众化方式最便于广泛传播。对理论进行精炼化“提纯”、通俗化“变脸”、形象化“加工”、大众化传播,就能便于群众理解记忆、口口相传,具有持久广泛的公众传播力
军事技术决定战争形态。人工智能作为最重要的颠覆性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日趋广泛深入,成为引领世界新军事革命的主要因素,未来必将改写战争规则,催生智能化战争。智能目标识别,作为一项面向探测预警、情报侦察、态势感知、精确制导等多个军事应用领域的关键使能技术,以人工智能为技术手段,能够解决战场自动目标识别的关键问题,是打赢未来智能化战争的重要手段之一。智能目标识别横空出世,势不可挡  “一旦新技术在既有
在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课件来辅助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文字、动画、声音、图片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结合起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保持兴奋,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  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词汇教学  对于学生初次接触的词汇,
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词类活用这一语法现象的学习和掌握。笔者在教授《过秦论》中“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一句时,对句中“弱秦”的理解颇觉困惑,教材对“弱秦”的解释是“削弱秦国”,可以把它理解为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而《高中文言文学习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5版,第33页)对“弱秦”的解释是:“削弱秦国。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弱小。”  那么,在这里,“弱”字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