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有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是讲,透过细微的变化来看整体的事态发展。于历史而言,一些细微之处也给人以无限喟叹。透过《秦始皇本纪》中的多处精彩对白,我们也能见人情世态,见国家命运,见作者匠心。
一、察言观色,大成之际初现大败之相。
始皇初得天下之时,曾经下旨让群臣议论帝号。在下旨之前,始皇有一段话,大概意思是说:我原本地位低下,但发愤图强,靠着努力兴兵除暴,隳灭六国,统一天下,现在我想请大家议一议我的帝号。这段话意味深长,有一个潜台词,意思是说,我秦始皇创下如此伟业,必须有一个符合我的称号。对此,群臣察言观色,心领神会。所以给秦始皇的称号为“泰皇”,这是三皇五帝中最尊崇的称号,用这个称号涵括了较多阿谀的成分。而这种阿谀在始皇统一六国之前是不多见的,甚至在始皇统一之前,其重臣尉缭就曾公开宣称始皇为人残忍,不可共福。由此可见,此时的群臣已不再是建国之前的那些殚精竭虑的大臣了,国家建成后,谋士的地位相对下降,加上秦朝严酷的刑罚,所以看帝王脸色便渐渐成为大臣们的第一要务。
然即便如此,始皇还是不满意, “去‘泰’著‘皇’,采上古‘帝’号,号曰‘皇帝’”,其自鸣得意,其骄横之态跃然纸上。
细察这次对话,此时的秦国虽然能“振长策而御宇内”,但其中已经隐含君臣不谐的因素,臣下的察言观色,加重了君主的骄横之势,国君闭目塞听,国不久矣。
二、巧言令色,论辩之时彰显政令取向。
公元前213年,第二次论辩发生。这次论辩是以周青臣的逢迎拍马为开端的,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代的说法,使得始皇极为开心。但此时博士淳于越却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秦国目前虽然强大,但国家一不能师古,二无枝辅之王,不能做到真正的长治久安。应该说,在歌舞升平的朝堂上,淳于越能讲出这番话,是难能可贵的,至少他在论辩中提醒帝王应该保持清醒。然而此时始皇心里如何想,作者并未阐明,但从下群臣议可以推断始皇此时的脸色大概是不好的。所以另一位善于察言观色的大臣立时出现,他就是丞相李斯。李斯是荀子的学生,文章很出色,一篇《谏逐客书》至今读来,都是气势逼人。但李斯本人人品却不甚高。李斯此时提出,国家之所以不能长治久安,就是因为师古,就是因为儒生师古而非今,如果任由这些儒生自由议论,国家必会混乱不堪。所以必须禁止儒家自由议论,同时李斯有进步之处,治病须治本,只有消除了天下各种书籍,以吏为师,才能彻底解除这一状况。
李斯的这番话是否是真心话,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番话气势咄咄逼人,迎合了始皇心理。一个“可”字,干脆利落,可见始皇此时愉悦之极。 “焚书坑儒”便这样毫不犹豫地被执行了。
从这次论辩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秦国的鼎盛之际,国内还是有一些朝臣看到了国家的问题,不管这些看法是否正确,但至少代表了一种治国的思路。但可惜的是这种思路被无情地否定了。李斯的胜利可以看做是巧言令色的胜利,更可以看做秦国彻底摆脱儒家,走向苛酷统治的胜利。这种胜利所带来的是一呼百顺,更是血雨腥风,而李斯也在这场血雨腥风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三、不动声色,取舍之中隐含作者忧思。
综观《秦始皇本纪》,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文章前半部分,尤其是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几乎不见对话,只是节节胜利,不断地坑杀,预示着一个帝国即将建立。而始皇在建立天下之初,对话似乎渐渐地多了起来,并且渐渐有了群臣的争辩。但这些内容还仅仅是如何治理国家,及至后来,对话又渐渐少了,内容也多为歌功颂德和祝福长寿。
这种安排显示了作者的匠心。建国之前,因为想平定天下,始皇能够从谏如流,所以军队节节胜利;建国之初,始皇日骄,群臣日恐,所以渐渐有了论辩;及至始皇晚年,昏庸固执,群臣自然噤若寒蝉了。
由少到多,由多到少,一个简单的变化,其实司马迁是在诠释一个帝国是如何走向鼎盛,又是如何走向灭亡的规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才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真正要旨。再参见司马迁所遭遇的李陵之祸,其实他似乎也在透过历史暗示自矜攻伐的汉武帝,从善如流、从谏如流才是真正的治国之本。呜呼,先人之苦心,由此可见。
叶落知秋,见微知著。《秦始皇本纪》在对话这一个细微环节的处理上,精致简练,匠心独具,既让我们看到了福祸相倚,也给我们的人生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帮助。
(作者单位:茶高级中学)
一、察言观色,大成之际初现大败之相。
始皇初得天下之时,曾经下旨让群臣议论帝号。在下旨之前,始皇有一段话,大概意思是说:我原本地位低下,但发愤图强,靠着努力兴兵除暴,隳灭六国,统一天下,现在我想请大家议一议我的帝号。这段话意味深长,有一个潜台词,意思是说,我秦始皇创下如此伟业,必须有一个符合我的称号。对此,群臣察言观色,心领神会。所以给秦始皇的称号为“泰皇”,这是三皇五帝中最尊崇的称号,用这个称号涵括了较多阿谀的成分。而这种阿谀在始皇统一六国之前是不多见的,甚至在始皇统一之前,其重臣尉缭就曾公开宣称始皇为人残忍,不可共福。由此可见,此时的群臣已不再是建国之前的那些殚精竭虑的大臣了,国家建成后,谋士的地位相对下降,加上秦朝严酷的刑罚,所以看帝王脸色便渐渐成为大臣们的第一要务。
然即便如此,始皇还是不满意, “去‘泰’著‘皇’,采上古‘帝’号,号曰‘皇帝’”,其自鸣得意,其骄横之态跃然纸上。
细察这次对话,此时的秦国虽然能“振长策而御宇内”,但其中已经隐含君臣不谐的因素,臣下的察言观色,加重了君主的骄横之势,国君闭目塞听,国不久矣。
二、巧言令色,论辩之时彰显政令取向。
公元前213年,第二次论辩发生。这次论辩是以周青臣的逢迎拍马为开端的,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代的说法,使得始皇极为开心。但此时博士淳于越却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秦国目前虽然强大,但国家一不能师古,二无枝辅之王,不能做到真正的长治久安。应该说,在歌舞升平的朝堂上,淳于越能讲出这番话,是难能可贵的,至少他在论辩中提醒帝王应该保持清醒。然而此时始皇心里如何想,作者并未阐明,但从下群臣议可以推断始皇此时的脸色大概是不好的。所以另一位善于察言观色的大臣立时出现,他就是丞相李斯。李斯是荀子的学生,文章很出色,一篇《谏逐客书》至今读来,都是气势逼人。但李斯本人人品却不甚高。李斯此时提出,国家之所以不能长治久安,就是因为师古,就是因为儒生师古而非今,如果任由这些儒生自由议论,国家必会混乱不堪。所以必须禁止儒家自由议论,同时李斯有进步之处,治病须治本,只有消除了天下各种书籍,以吏为师,才能彻底解除这一状况。
李斯的这番话是否是真心话,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番话气势咄咄逼人,迎合了始皇心理。一个“可”字,干脆利落,可见始皇此时愉悦之极。 “焚书坑儒”便这样毫不犹豫地被执行了。
从这次论辩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秦国的鼎盛之际,国内还是有一些朝臣看到了国家的问题,不管这些看法是否正确,但至少代表了一种治国的思路。但可惜的是这种思路被无情地否定了。李斯的胜利可以看做是巧言令色的胜利,更可以看做秦国彻底摆脱儒家,走向苛酷统治的胜利。这种胜利所带来的是一呼百顺,更是血雨腥风,而李斯也在这场血雨腥风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三、不动声色,取舍之中隐含作者忧思。
综观《秦始皇本纪》,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文章前半部分,尤其是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几乎不见对话,只是节节胜利,不断地坑杀,预示着一个帝国即将建立。而始皇在建立天下之初,对话似乎渐渐地多了起来,并且渐渐有了群臣的争辩。但这些内容还仅仅是如何治理国家,及至后来,对话又渐渐少了,内容也多为歌功颂德和祝福长寿。
这种安排显示了作者的匠心。建国之前,因为想平定天下,始皇能够从谏如流,所以军队节节胜利;建国之初,始皇日骄,群臣日恐,所以渐渐有了论辩;及至始皇晚年,昏庸固执,群臣自然噤若寒蝉了。
由少到多,由多到少,一个简单的变化,其实司马迁是在诠释一个帝国是如何走向鼎盛,又是如何走向灭亡的规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才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真正要旨。再参见司马迁所遭遇的李陵之祸,其实他似乎也在透过历史暗示自矜攻伐的汉武帝,从善如流、从谏如流才是真正的治国之本。呜呼,先人之苦心,由此可见。
叶落知秋,见微知著。《秦始皇本纪》在对话这一个细微环节的处理上,精致简练,匠心独具,既让我们看到了福祸相倚,也给我们的人生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帮助。
(作者单位:茶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