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误区中艰难生存
教学大纲强调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中,审美情感的培养这一环节不能忽视。遗憾的是在现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上,审美素质的培养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满堂机械的讲授、看似精彩的一问一答剥夺了学生放飞想象,挖掘深层智慧,用美的眼光审视世界的机会。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皇帝的新装》,在实施授课过程中场面很精彩,学生回答很踊跃,但听完后总觉得缺少精神内核,师生似乎都默契地在设置好的范围内活动,整节课讨论了两个问题:“文中谁骗了谁”、“他们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其实读完全文后大部分学生已能解决了,于是不少的学生都在乐此不疲地重复着相似的答案,思维的深刻性、震撼心灵的审美观都被教师的重分析、轻思想的熏陶掩盖了。
关于审美情感的培养,绝大部分教师驻足观望,觉得无成功经验可循,摸索会耗时费力,甚至会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而影响到初中的升学率。教师由此走进了一个可怕的误区,犯了轻人文性、重工具性的老错误。其实语文素质的真正形成,不是能默写多少名言警句,更不是考试时答案整齐划一、中规中矩。笔者认为,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应达到这样的效果: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充实学生的审美知识,注重感情融入文本的培养,能通过解读意象,进入情境,让自己的理解具有较强的主观审美色彩。
我们的审美情感的培养应尽早从误区中走出,找到正确有效的训练轨道。
二、审美情感的形成前提: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
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初步审美素质的群体,他们能鉴赏一些思想内涵较浅的文学作品,思想感情较为丰富,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的引导、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与问题的趣味性成了形成他们审美素质的前提。学生立场变化快,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定型,首先应培养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这是授课首要考虑的因素。笔者曾在此基础上作过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笔者在一个语文素质较好的班级开设了“唐诗宋词比较鉴赏”课,一开始学生只热衷于朗诵,也较有感情,一时蔚然成风,有部分学生能将摘抄给他们的诗词全文背诵。于是我趁热打铁,举行了一次朗诵大赛,气氛十分热烈,说明学生已有兴趣了,但习惯尚未形成,我又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或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制成贺卡或书签,送给最要好的同学,这是发挥学生审美能动性的大好机会。学生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诠释了对诗词的领悟与再创作,审美的目的就在不经意间达到了。
(二)创造优美的意境引领学生“入境”。音乐是对诗词鉴赏的最好的辅助,不同的旋律能勾起阅读者不同的阅读经验,人生体会与无限想象的结合往往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天净沙·秋思》时,我放了琵琶独奏曲《忧思》,那凄美幽怨的曲调本身就是一段故事,再配以多媒体画面——“荒野幽径图”,学生听了后立刻有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共鸣,结果那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激动又酸楚的状态中,写出了不少感人的信件。情感、想象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
(三)浓厚的兴趣固不可少,但要取得切实的效果还得将兴趣转变成良好的习惯。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只要觉得在感情上对学生有熏陶作用的,总会让他们精选优美片段成诵,并试着写一份简评或仿例写同题文章,定期检查,从严要求,好的作品汇集成册推荐给校文学社,或让自己班的文学社编成手抄报。两学期下来,学生都已养成良好习惯,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开始自觉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三、审美情感形成的关键:放飞思想,拓展源头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认为“直觉、距离、移情是构成美感经验的要素”,其实这同样适用于中学课堂审美情感的教学。在笔者看来,初中语文课堂上的直觉即阅读感知,大多指对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的感知;距离即文本主题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阅读者可通过生活经验对文本中的世界进行判断,不受现实中消极因素的干扰,并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去伪存真,进而为积累经验提供基础;移情即用自己的情感价值观评价文本中的人或事,这应是语文学习较高的境界,已达到了深层审美的层次,动用了情感、价值观、经验等多项因素,是一个人整体语文素质的体现。因此学生审美情感的形成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教师问题设置就应很有技巧,应让学生放飞思想,拓展源头,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设置的问题则以激励感知和理性思维结合为主,毕竟理性思维是深层的表现,更能符合审美的要求,如《背影》先让学生听录音、跟读,从“直觉”上有个整体感知,再让学生走进父亲的背影中,师生一起随着低缓抒情的音乐去赏析、体味具体事件。最后进入“移情”关,学生先互相交流,结果学生多半选择了前者,因为前者更有现实的基础,他们更有话可说,也更乐意讲述亲人与自己亲密的关系。有些学生讲到平日里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自己的无理取闹导致父母伤心时,不能自已,泣不成声。所谓的“移情”是互相的,既可是文本对读者的感染和改造,也可是读者对文本的二次创作,形成独具个性的经典。
后来的很多例子证明只要教师设置得妥当,学生就会积极发挥审美功能,让自己的认识深化,如赏析清照的词,先由音乐与古代山水画入词,赏稼轩的《菩萨蛮》,由词入画,让学生附乐朗诵,并设置这样的情境:拿出清照与稼轩的一首诗作比较,学生的想象力再次发挥了作用,意见迥异,各圆其说,智慧与美感齐集,在一种精神享受中完成了诗词风格的探讨与词人各自境遇对词风影响的探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铸剑为犁尚有日,兵戈相向应可休”,笔者设置了战争主题影片片段赏析以入境,又制作了反战宣传画、新闻采访等活动,让学生思维纵横古今、方言内外,激发了和平意识和对当前国际社会的不安定环境的忧患意识。
美感经验非与生俱来,应从无到有地积累,并适时加以引导、调教。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现美并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机会,只有加以发展,才能使美的教育延续。在课堂上,审美的关键就是让学生面对问题大胆而有创造力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尽情飞扬。
综合上述,语文课堂教学的未来应是光明的、审美的。道德教化下产生了文明,我们人类的审美情感早就选择了真善美,摒弃了假恶丑。语文教学肩负着净化心灵、弘扬文化的历史重任,虽然我们的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步伐刚刚迈开,仍有阻力,但坚信发扬美乐一致的人生观,我们的前途就是光明的。
教学大纲强调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中,审美情感的培养这一环节不能忽视。遗憾的是在现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上,审美素质的培养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满堂机械的讲授、看似精彩的一问一答剥夺了学生放飞想象,挖掘深层智慧,用美的眼光审视世界的机会。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皇帝的新装》,在实施授课过程中场面很精彩,学生回答很踊跃,但听完后总觉得缺少精神内核,师生似乎都默契地在设置好的范围内活动,整节课讨论了两个问题:“文中谁骗了谁”、“他们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其实读完全文后大部分学生已能解决了,于是不少的学生都在乐此不疲地重复着相似的答案,思维的深刻性、震撼心灵的审美观都被教师的重分析、轻思想的熏陶掩盖了。
关于审美情感的培养,绝大部分教师驻足观望,觉得无成功经验可循,摸索会耗时费力,甚至会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而影响到初中的升学率。教师由此走进了一个可怕的误区,犯了轻人文性、重工具性的老错误。其实语文素质的真正形成,不是能默写多少名言警句,更不是考试时答案整齐划一、中规中矩。笔者认为,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应达到这样的效果: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充实学生的审美知识,注重感情融入文本的培养,能通过解读意象,进入情境,让自己的理解具有较强的主观审美色彩。
我们的审美情感的培养应尽早从误区中走出,找到正确有效的训练轨道。
二、审美情感的形成前提: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
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初步审美素质的群体,他们能鉴赏一些思想内涵较浅的文学作品,思想感情较为丰富,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的引导、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与问题的趣味性成了形成他们审美素质的前提。学生立场变化快,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定型,首先应培养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这是授课首要考虑的因素。笔者曾在此基础上作过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笔者在一个语文素质较好的班级开设了“唐诗宋词比较鉴赏”课,一开始学生只热衷于朗诵,也较有感情,一时蔚然成风,有部分学生能将摘抄给他们的诗词全文背诵。于是我趁热打铁,举行了一次朗诵大赛,气氛十分热烈,说明学生已有兴趣了,但习惯尚未形成,我又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或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制成贺卡或书签,送给最要好的同学,这是发挥学生审美能动性的大好机会。学生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诠释了对诗词的领悟与再创作,审美的目的就在不经意间达到了。
(二)创造优美的意境引领学生“入境”。音乐是对诗词鉴赏的最好的辅助,不同的旋律能勾起阅读者不同的阅读经验,人生体会与无限想象的结合往往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天净沙·秋思》时,我放了琵琶独奏曲《忧思》,那凄美幽怨的曲调本身就是一段故事,再配以多媒体画面——“荒野幽径图”,学生听了后立刻有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共鸣,结果那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激动又酸楚的状态中,写出了不少感人的信件。情感、想象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
(三)浓厚的兴趣固不可少,但要取得切实的效果还得将兴趣转变成良好的习惯。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只要觉得在感情上对学生有熏陶作用的,总会让他们精选优美片段成诵,并试着写一份简评或仿例写同题文章,定期检查,从严要求,好的作品汇集成册推荐给校文学社,或让自己班的文学社编成手抄报。两学期下来,学生都已养成良好习惯,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开始自觉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三、审美情感形成的关键:放飞思想,拓展源头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认为“直觉、距离、移情是构成美感经验的要素”,其实这同样适用于中学课堂审美情感的教学。在笔者看来,初中语文课堂上的直觉即阅读感知,大多指对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的感知;距离即文本主题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阅读者可通过生活经验对文本中的世界进行判断,不受现实中消极因素的干扰,并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去伪存真,进而为积累经验提供基础;移情即用自己的情感价值观评价文本中的人或事,这应是语文学习较高的境界,已达到了深层审美的层次,动用了情感、价值观、经验等多项因素,是一个人整体语文素质的体现。因此学生审美情感的形成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教师问题设置就应很有技巧,应让学生放飞思想,拓展源头,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设置的问题则以激励感知和理性思维结合为主,毕竟理性思维是深层的表现,更能符合审美的要求,如《背影》先让学生听录音、跟读,从“直觉”上有个整体感知,再让学生走进父亲的背影中,师生一起随着低缓抒情的音乐去赏析、体味具体事件。最后进入“移情”关,学生先互相交流,结果学生多半选择了前者,因为前者更有现实的基础,他们更有话可说,也更乐意讲述亲人与自己亲密的关系。有些学生讲到平日里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自己的无理取闹导致父母伤心时,不能自已,泣不成声。所谓的“移情”是互相的,既可是文本对读者的感染和改造,也可是读者对文本的二次创作,形成独具个性的经典。
后来的很多例子证明只要教师设置得妥当,学生就会积极发挥审美功能,让自己的认识深化,如赏析清照的词,先由音乐与古代山水画入词,赏稼轩的《菩萨蛮》,由词入画,让学生附乐朗诵,并设置这样的情境:拿出清照与稼轩的一首诗作比较,学生的想象力再次发挥了作用,意见迥异,各圆其说,智慧与美感齐集,在一种精神享受中完成了诗词风格的探讨与词人各自境遇对词风影响的探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铸剑为犁尚有日,兵戈相向应可休”,笔者设置了战争主题影片片段赏析以入境,又制作了反战宣传画、新闻采访等活动,让学生思维纵横古今、方言内外,激发了和平意识和对当前国际社会的不安定环境的忧患意识。
美感经验非与生俱来,应从无到有地积累,并适时加以引导、调教。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现美并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机会,只有加以发展,才能使美的教育延续。在课堂上,审美的关键就是让学生面对问题大胆而有创造力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尽情飞扬。
综合上述,语文课堂教学的未来应是光明的、审美的。道德教化下产生了文明,我们人类的审美情感早就选择了真善美,摒弃了假恶丑。语文教学肩负着净化心灵、弘扬文化的历史重任,虽然我们的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步伐刚刚迈开,仍有阻力,但坚信发扬美乐一致的人生观,我们的前途就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