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代出版家的行列里,张元济先生(一八六七——一九五九)是屈指可数“开辟草莱的人”之一。他为我国文化事业作出的诸多建树,已永彪史册。可惜多年来没有他的传记问世。令人欣慰的是,继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近代出版家张元济》后,去年四川又推出了题为《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的张元济传。两种传记各有所长,对照着读,倒正好互为补充。
王绍曾先生,一九三○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馆,专攻版本目录学,进商务印书馆后一直跟随张元济先生校史,感受很深。他的这部书,是在一篇论文的基础上改写成的,全书有三分之二的篇幅介绍了张先生整理出版古籍方面的卓越贡献,材料丰富,分析精辟,如数家珍。而对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脉络,以及其他方面的建树,论述较为简略。四川版弥补了这一缺憾。作者占有资料较多,广征博引,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传主不平凡的一生,但十分遗憾,“建设者”的形象在书中并不鲜明。如作为张元济先生主要成就之一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川版远不及商务版介绍得详尽。
张元济先生早年投身戊戌维新,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他的出发点。一八九八年九月五日,他上书光绪,提出了总纲五条,细目四十条的推行新政的办法。有些意见,极为大胆。如融满汉之见,裁减冗员,“整圜法”(改革币制)、“重商权”(保护私人资本)。他还特别指出,官办工商业及官督商办弊端大,力主民办,并兴“商学”,以在“商战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些激进主张,在当时变法大臣中也是不多见的,应该充分肯定。而四川版对此非但没有展开议论,作者还认为上书光绪言事,“难以理解其动机”,“他的动机实在是个谜。”(第22页)理由是,在此前张已感到变法局面要变动,再上书似乎就不可理解了。这未免有点武断。张先生早在光绪召见时,发觉有人窃听(四川版没有收录此细节),就有所预感。但救亡的责任感和对光绪的信任还是驱使他上书痛陈变法大计。奏折一开头就说:变法“数月以来,中外因循,一仍旧习,欺罔蒙蔽,毫无朝气。”而“外患内忧相逼”,“为变法正本清源起见”,才“冒死上陈”。这正符合张先生鲠直无畏的性格,无所谓“谜”。
张先生的名字是与商务印书馆紧密连在一起的。当年他辞去南洋公学职务而加入还是弄堂作坊式的商务,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教育思想的变化。四川版传记对此的分析颇有见地,是我们认识张元济从此以出版事业为他终身活动的关键问题。从维新派的“英才教育”,到“设学堂当使人明白为第一义”,“必重普通”,“必先初级”,即教育普及的思想,是一大进步。张元济顺应历史潮流,主持商务出版了大量教科书、辞书,为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忠于职守,严以律己的精神和认真、俭朴的工作作风,两种传记都有记述。读来十分感人。
关于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在“一·二八”事变中被毁问题,两种传记记述均不够完整,互有龃龉,有的明显错了。准确地说,四川版两说并存的第一个说法(一九三二年二月一日)是对的。
东方图书馆被毁时,有五百多种善本书因先前移藏金城银行保险库而得幸免。这些善本书是什么时候移出的呢?四川版说“一九二四年”(第170页),商务本说是“一九二七年”(第38页)。各自所据何本,都未注出。笔者认为,后者是可信的。因为东方图书馆开馆于一九二六年,涵芬楼所藏古籍随同转入。此前的一九二四年,也似无“政局不稳”的情况。
传记作品讲求资料考证的曲达旁通而又弗枝弗蔓。象张元济这样一位近代名人,从清末到新中国,历史跨度大,涉及政治、文化、教育各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商务版由于集中论述张先生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中心倒突出,只是内容欠丰富。四川版有许多史实考辨文字,尽管有些颇有所见,但篇幅似乎太长,给人以枝蔓之感,有的尚有值得商榷之处。如关于《东方杂志》,作者认为,“期刊当初主要是为中日关系而不是宣传立宪”,力辩杂志是立宪派“重要舆论阵地”的说法。其实,在日俄战争中支持日本,正是当时立宪派的主张。怎么不能讲《东方杂志》当初曾是立宪派的“舆论阵地”呢?这样说,并没全盘否定杂志的历史作用嘛。
四川版行文中纪年使用不统一。商务版统一用阳历,民元前用括弧表明清年号与阴历日期,这才是通行的科学的用法。四川版资料出处笼统一笔,有的还未列入书目,似欠妥。作为一部人物传记,所涉材料还欠丰富,生动的细节描写也不够多,是这两种张元济传的共同不足。
(《近代出版家张元济》,王绍曾著,商务印书馆一九八四年第一版,0.73元;《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张元济传》,汪家熔著,《走向未来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四月第一版,1.50元)
王绍曾先生,一九三○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馆,专攻版本目录学,进商务印书馆后一直跟随张元济先生校史,感受很深。他的这部书,是在一篇论文的基础上改写成的,全书有三分之二的篇幅介绍了张先生整理出版古籍方面的卓越贡献,材料丰富,分析精辟,如数家珍。而对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脉络,以及其他方面的建树,论述较为简略。四川版弥补了这一缺憾。作者占有资料较多,广征博引,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传主不平凡的一生,但十分遗憾,“建设者”的形象在书中并不鲜明。如作为张元济先生主要成就之一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川版远不及商务版介绍得详尽。
张元济先生早年投身戊戌维新,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他的出发点。一八九八年九月五日,他上书光绪,提出了总纲五条,细目四十条的推行新政的办法。有些意见,极为大胆。如融满汉之见,裁减冗员,“整圜法”(改革币制)、“重商权”(保护私人资本)。他还特别指出,官办工商业及官督商办弊端大,力主民办,并兴“商学”,以在“商战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些激进主张,在当时变法大臣中也是不多见的,应该充分肯定。而四川版对此非但没有展开议论,作者还认为上书光绪言事,“难以理解其动机”,“他的动机实在是个谜。”(第22页)理由是,在此前张已感到变法局面要变动,再上书似乎就不可理解了。这未免有点武断。张先生早在光绪召见时,发觉有人窃听(四川版没有收录此细节),就有所预感。但救亡的责任感和对光绪的信任还是驱使他上书痛陈变法大计。奏折一开头就说:变法“数月以来,中外因循,一仍旧习,欺罔蒙蔽,毫无朝气。”而“外患内忧相逼”,“为变法正本清源起见”,才“冒死上陈”。这正符合张先生鲠直无畏的性格,无所谓“谜”。
张先生的名字是与商务印书馆紧密连在一起的。当年他辞去南洋公学职务而加入还是弄堂作坊式的商务,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教育思想的变化。四川版传记对此的分析颇有见地,是我们认识张元济从此以出版事业为他终身活动的关键问题。从维新派的“英才教育”,到“设学堂当使人明白为第一义”,“必重普通”,“必先初级”,即教育普及的思想,是一大进步。张元济顺应历史潮流,主持商务出版了大量教科书、辞书,为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忠于职守,严以律己的精神和认真、俭朴的工作作风,两种传记都有记述。读来十分感人。
关于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在“一·二八”事变中被毁问题,两种传记记述均不够完整,互有龃龉,有的明显错了。准确地说,四川版两说并存的第一个说法(一九三二年二月一日)是对的。
东方图书馆被毁时,有五百多种善本书因先前移藏金城银行保险库而得幸免。这些善本书是什么时候移出的呢?四川版说“一九二四年”(第170页),商务本说是“一九二七年”(第38页)。各自所据何本,都未注出。笔者认为,后者是可信的。因为东方图书馆开馆于一九二六年,涵芬楼所藏古籍随同转入。此前的一九二四年,也似无“政局不稳”的情况。
传记作品讲求资料考证的曲达旁通而又弗枝弗蔓。象张元济这样一位近代名人,从清末到新中国,历史跨度大,涉及政治、文化、教育各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商务版由于集中论述张先生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中心倒突出,只是内容欠丰富。四川版有许多史实考辨文字,尽管有些颇有所见,但篇幅似乎太长,给人以枝蔓之感,有的尚有值得商榷之处。如关于《东方杂志》,作者认为,“期刊当初主要是为中日关系而不是宣传立宪”,力辩杂志是立宪派“重要舆论阵地”的说法。其实,在日俄战争中支持日本,正是当时立宪派的主张。怎么不能讲《东方杂志》当初曾是立宪派的“舆论阵地”呢?这样说,并没全盘否定杂志的历史作用嘛。
四川版行文中纪年使用不统一。商务版统一用阳历,民元前用括弧表明清年号与阴历日期,这才是通行的科学的用法。四川版资料出处笼统一笔,有的还未列入书目,似欠妥。作为一部人物传记,所涉材料还欠丰富,生动的细节描写也不够多,是这两种张元济传的共同不足。
(《近代出版家张元济》,王绍曾著,商务印书馆一九八四年第一版,0.73元;《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张元济传》,汪家熔著,《走向未来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四月第一版,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