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力量是人体身体素质最基本、最综合的表现,也是人体或者身体某部位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在运动中和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但其教学效果比较尴尬,笔者为此内心甚是焦虑。究其原因,莫过于学生对力量练习的认识和理解有所局限,加上力量练习手段的单调与枯燥,容易让学生产生身心疲惫、缺乏成就感,从而产生了厌恶、逃避等心理。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通过将教学内容(力量)与学生现实生活情境融合起来,运用“实战”经验,真实地反映力量与生存的相关性,让学生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生存的技能,为未来面对突发性灾难积累宝贵的经验。
一、 实战体验,练与思共生
力量与生存技能教学,靠单一的强调与说教比较空洞,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因此,体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动起来的层面,更应让学生真实体验力量练习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力量练习的兴趣。如,笔者选择力量练习不再依附原有教学框架,转而选择能力为先的体验逻辑:“创设情景(溺水、火災)—设置任务(设置自救、互救的条件)—实练验证—探索完善—得出经验”作为一个整体。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力量练习的重要性,更要让力量练习的作用在学生面前得以真实呈现,这样学生对力量练习的认知才会产生“蜕变”。
1.需求从“练”开始
“练”是“实战”体育教学的灵魂,也是为了整合学生运动能力。考虑到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笔者采用特定情境任务的形式,让学生真正能“自主操作、实练展示、练出困惑、亲身探索”。如,高层火灾逃生时,设置唯一的逃生通道且只有一根救生绳。学生面对这样的脱险任务,内心的不安和不自信显而易见,但这种紧急、危险的时刻会激发他们的求生本能,迫使学生在忧患中学会拯救自己生命所需的一切能力。教师要懂得驾驭这股“求生”的力量,让学生在情境练习中获得想要的生存技能。此时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真实体验时,努力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去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实战”中的困惑,进而形成科学的态度和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这种方式,相较于采用直观的力量教学,直接统一要求机械训练和强迫学生完成规定数目的引体向上、直臂悬挂、器械练习等,更具有灵动性和启发性。
2.“练”中必须有“思”
实战课堂关键要处理好运动中的“思”,要求体育教师能识别和抓住学生的运动经验,推进学生的经验思维改进,同时需要有耐心,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关注学生原有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状况等,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最终力求和学生的思维达到共生的状态,使学生运动思维更加清晰。
“思”是思考在实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是发展学生运动思维的起点。以“溺水救援”力量教学为例:首先,通过特定情境提问,能自然勾起学生对自己相关经验的回忆,调动学生思维情感的体验,并让学生各抒己见,探究溺水原因及解决方案。其次,再根据“救援距离、救援环境、救援自救设备”等问题的创设,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并尝试演示其效果。操作后对以上情况进行经验分类总结,这是“思”的过程。最后,一起探讨哪种方式为最佳?这是运用能力“冲突”的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引领学生去发现自我身体“优势”的教育资源。
3.“练”与“思”共生是一种课堂最佳状态
“实战”的最佳状态是让学生通过真实可见的体验,运用所学的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即处于“以思导练,练中验思”的共生成长状态,这也是学生形成对体育生活的态度和提升运动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习内容变得具体化,让练习任务尽可能做到动作问题化、问题情景化、情景活动化。如,从救援距离衍生出的抛绳营救练习,利用长短(粗细)不一的绳索促使学生掌握系绳技巧;掌握正确的绳结技术,提高救援效率。又如,救生圈的抛掷方式(平抛、侧抛、上抛等)体验(图1),让学生通过“实战”的效果来判断,以此形成自己对动作的掌握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动作。
此外,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思维推进,让学生通过“实战”去验证自己的能力和想法,因为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自身力量不足的事实,才能使其积极地加强体能锻炼。如,火灾救生绳抓握教学时(图2),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双手握绳和双脚缠绕到绳上后,身体根本无法前移。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指导,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问题得以解决,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力量素质较差,又出现了只能短时间爬行的问题。此时,教师抓住时机,指出问题关键所在,引导学生加强力量素质的练习。通过上述方法,既让学生通过“实战”了解了自己的真实能力,又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掌握新方法、形成新经验。
二、自觉内化,学以致用
实战体验课的第一要务就是激活学生体育学习的动力因素,使之形成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进而提高体育学习的认知能力。笔者的《力量与救援自救》系列课,不只为了发展学生力量素质,更为了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素养,如,落水救援时,系绳能力、投掷能力、与人配合能力、利用辅助工具的能力等;如,火灾时,负重爬行、观察判断、拖拉等能力,同时还要教授与教会学生自我防范、避免损伤的本领。通过这些能力的可见性来吸引学生,激发其内在动力,真正触及“危机时刻”的自救能力。希望能够让学生面对“危险”时理智冷静,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的经验建构。
1.学以致用从自觉开始
“学以致用”需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是以学生能力与体验的困惑为出发点,也是学与用的结合点。同时,提供给学生的活动、任务应该要适合学生需求,还应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如课前,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几组,点出班里有名的几个“活跃分子”,分配到各个组去并交给他们特殊的任务。这些学生几乎都不愿意被排除在团队之外,注意力会更集中,因为目的明确,需求更精准。不管以前有没有这样做过,现在就需要这样做,这能使课堂不会陷于“混乱”,而且还能避免安全隐患发生。他们会自觉地尝试教师的技术指导,参与更积极。
2.互动中分享实战的智慧 体育课堂是互动的课堂,不仅是言语、肢体、行为的互动,更是一种思维的互动。在互动中促使学生懂得分享,促使学生集思广益,鼓励相互指导、相互观察、指导同伴、分享喜悦,甚至比教师讲授更有效,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促使双方均受益。如救援与自救的体验中有许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如,将学生合理分组,明确个人组内的角色及任务要求,包括小组内角色的交换调整,让每人都能体验不同角色,掌握彼此角色需要的经验、力量、技巧和能力。鼓励组间的经验交流与点评建议,有助于启发学生具体该怎样做,促使学生学会照顾他人、乐于分享、勇担责任以及自觉发现练习问题,并应用所学运动技能较好地完成危机解脱任务(图3)。这样的“实战体验”时,教师要及时按学生能力发出的信号,当意识到学生的练习不太理想时,及时提示做出相应的改变。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行为反馈改变上课的方式,增强学生目标完成的成就感,保持学生的兴趣和动力,调节学生体能恢复,使学生有更多体验。如,布置假设受困者的周围环境、救援者的救助条件,主要为调控练习难度大小。
3.身心在突破中更自信
实战体验是伴随心理感受与情绪体验的身体练习过程,把学生对运动情感的感触转化为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救援还必须遵循保证安全、快速行动的原则,多角度、全方位掌握现场基本情况及时形成初步救援方案。选择和利用适合的支点(如腿部、手臂等肢体)或根据救援环境选择建筑物等。如,在空旷或者无支点的操场或场馆,教师指引学生利用“自身资源”,促使学生主动合作完成身体练习任务,进行身体练习反思,自觉主动布置场地器材,解决身体练习问题。加以适当地引导,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预防损伤和保护自己。当力量不足或器材装置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时,学生要有一定的预判能力。如,防止擦伤手掌等问题,要学会借助于手套、短棍等工具,减少手与绳索的摩擦。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能提高救援实战水平。
三、共生需求,课堂更具生命力
“实战”使体育课成为学生可见而有意义的学习,使体育课堂更有趣味性,更富有畫面感,使得整个“实战”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这才是学生在场的生态体育教学,它拆除了体育与生活的“墙”,使课堂的生命力有了具体状态,使实战更有意义。
1.为共生设计
当“实战”的内容与能力用“现学现卖”的指定任务完成,无形之中给学生带来足够大的冲击,促进了学生反思的内化步伐,由此就踏上了“惊心动魄”的实战学习,使课堂惊奇感“活”了起来,学生表情亮了起来。如,“救援与自救”教学,将内隐的力量学习外化于形,让力量练习不再是敷衍了事,而是要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更利于学生能力的自我评价,如没有真实的实战体验,学生的自我能力认知难以被激发与维持。由此,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实战中逐步丰富认识、加深理解,促使运动经验扎根于学生脑中,使每个人都有能力适应不同的状况,共生内心更深层次的需求,并逐渐成为一种行为意识、思维观念和创新能力。
2.为需求护航
力量与生活融合,不仅让体育课堂焕发了勃然生机,更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运动动机。该形式倡导运动的具体指向性,便于模仿操作的教学,有利于改变学生固有的运动思维,而且让学生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一方面,鼓励学生不仅要身体参与,还要用眼睛看、耳朵听、用大脑去思考。这不仅是身体需要,更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能力素养的养成。在运动情境的催化下,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练习中,通过总结以往经验发现,学生体能和技能不足时,他们会格外关注、倾听教师的技能教学。可见,体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的体育认知领域,而是要在认知基础上转化到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去,才会实现体育教学目的。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共生体育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T-b/2015/024)的研究成果]
一、 实战体验,练与思共生
力量与生存技能教学,靠单一的强调与说教比较空洞,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因此,体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动起来的层面,更应让学生真实体验力量练习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力量练习的兴趣。如,笔者选择力量练习不再依附原有教学框架,转而选择能力为先的体验逻辑:“创设情景(溺水、火災)—设置任务(设置自救、互救的条件)—实练验证—探索完善—得出经验”作为一个整体。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力量练习的重要性,更要让力量练习的作用在学生面前得以真实呈现,这样学生对力量练习的认知才会产生“蜕变”。
1.需求从“练”开始
“练”是“实战”体育教学的灵魂,也是为了整合学生运动能力。考虑到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笔者采用特定情境任务的形式,让学生真正能“自主操作、实练展示、练出困惑、亲身探索”。如,高层火灾逃生时,设置唯一的逃生通道且只有一根救生绳。学生面对这样的脱险任务,内心的不安和不自信显而易见,但这种紧急、危险的时刻会激发他们的求生本能,迫使学生在忧患中学会拯救自己生命所需的一切能力。教师要懂得驾驭这股“求生”的力量,让学生在情境练习中获得想要的生存技能。此时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真实体验时,努力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去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实战”中的困惑,进而形成科学的态度和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这种方式,相较于采用直观的力量教学,直接统一要求机械训练和强迫学生完成规定数目的引体向上、直臂悬挂、器械练习等,更具有灵动性和启发性。
2.“练”中必须有“思”
实战课堂关键要处理好运动中的“思”,要求体育教师能识别和抓住学生的运动经验,推进学生的经验思维改进,同时需要有耐心,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关注学生原有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状况等,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最终力求和学生的思维达到共生的状态,使学生运动思维更加清晰。
“思”是思考在实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是发展学生运动思维的起点。以“溺水救援”力量教学为例:首先,通过特定情境提问,能自然勾起学生对自己相关经验的回忆,调动学生思维情感的体验,并让学生各抒己见,探究溺水原因及解决方案。其次,再根据“救援距离、救援环境、救援自救设备”等问题的创设,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并尝试演示其效果。操作后对以上情况进行经验分类总结,这是“思”的过程。最后,一起探讨哪种方式为最佳?这是运用能力“冲突”的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引领学生去发现自我身体“优势”的教育资源。
3.“练”与“思”共生是一种课堂最佳状态
“实战”的最佳状态是让学生通过真实可见的体验,运用所学的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即处于“以思导练,练中验思”的共生成长状态,这也是学生形成对体育生活的态度和提升运动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习内容变得具体化,让练习任务尽可能做到动作问题化、问题情景化、情景活动化。如,从救援距离衍生出的抛绳营救练习,利用长短(粗细)不一的绳索促使学生掌握系绳技巧;掌握正确的绳结技术,提高救援效率。又如,救生圈的抛掷方式(平抛、侧抛、上抛等)体验(图1),让学生通过“实战”的效果来判断,以此形成自己对动作的掌握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动作。
此外,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思维推进,让学生通过“实战”去验证自己的能力和想法,因为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自身力量不足的事实,才能使其积极地加强体能锻炼。如,火灾救生绳抓握教学时(图2),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双手握绳和双脚缠绕到绳上后,身体根本无法前移。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指导,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问题得以解决,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力量素质较差,又出现了只能短时间爬行的问题。此时,教师抓住时机,指出问题关键所在,引导学生加强力量素质的练习。通过上述方法,既让学生通过“实战”了解了自己的真实能力,又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掌握新方法、形成新经验。
二、自觉内化,学以致用
实战体验课的第一要务就是激活学生体育学习的动力因素,使之形成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进而提高体育学习的认知能力。笔者的《力量与救援自救》系列课,不只为了发展学生力量素质,更为了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素养,如,落水救援时,系绳能力、投掷能力、与人配合能力、利用辅助工具的能力等;如,火灾时,负重爬行、观察判断、拖拉等能力,同时还要教授与教会学生自我防范、避免损伤的本领。通过这些能力的可见性来吸引学生,激发其内在动力,真正触及“危机时刻”的自救能力。希望能够让学生面对“危险”时理智冷静,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的经验建构。
1.学以致用从自觉开始
“学以致用”需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是以学生能力与体验的困惑为出发点,也是学与用的结合点。同时,提供给学生的活动、任务应该要适合学生需求,还应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如课前,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几组,点出班里有名的几个“活跃分子”,分配到各个组去并交给他们特殊的任务。这些学生几乎都不愿意被排除在团队之外,注意力会更集中,因为目的明确,需求更精准。不管以前有没有这样做过,现在就需要这样做,这能使课堂不会陷于“混乱”,而且还能避免安全隐患发生。他们会自觉地尝试教师的技术指导,参与更积极。
2.互动中分享实战的智慧 体育课堂是互动的课堂,不仅是言语、肢体、行为的互动,更是一种思维的互动。在互动中促使学生懂得分享,促使学生集思广益,鼓励相互指导、相互观察、指导同伴、分享喜悦,甚至比教师讲授更有效,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促使双方均受益。如救援与自救的体验中有许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如,将学生合理分组,明确个人组内的角色及任务要求,包括小组内角色的交换调整,让每人都能体验不同角色,掌握彼此角色需要的经验、力量、技巧和能力。鼓励组间的经验交流与点评建议,有助于启发学生具体该怎样做,促使学生学会照顾他人、乐于分享、勇担责任以及自觉发现练习问题,并应用所学运动技能较好地完成危机解脱任务(图3)。这样的“实战体验”时,教师要及时按学生能力发出的信号,当意识到学生的练习不太理想时,及时提示做出相应的改变。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行为反馈改变上课的方式,增强学生目标完成的成就感,保持学生的兴趣和动力,调节学生体能恢复,使学生有更多体验。如,布置假设受困者的周围环境、救援者的救助条件,主要为调控练习难度大小。
3.身心在突破中更自信
实战体验是伴随心理感受与情绪体验的身体练习过程,把学生对运动情感的感触转化为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救援还必须遵循保证安全、快速行动的原则,多角度、全方位掌握现场基本情况及时形成初步救援方案。选择和利用适合的支点(如腿部、手臂等肢体)或根据救援环境选择建筑物等。如,在空旷或者无支点的操场或场馆,教师指引学生利用“自身资源”,促使学生主动合作完成身体练习任务,进行身体练习反思,自觉主动布置场地器材,解决身体练习问题。加以适当地引导,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预防损伤和保护自己。当力量不足或器材装置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时,学生要有一定的预判能力。如,防止擦伤手掌等问题,要学会借助于手套、短棍等工具,减少手与绳索的摩擦。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能提高救援实战水平。
三、共生需求,课堂更具生命力
“实战”使体育课成为学生可见而有意义的学习,使体育课堂更有趣味性,更富有畫面感,使得整个“实战”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这才是学生在场的生态体育教学,它拆除了体育与生活的“墙”,使课堂的生命力有了具体状态,使实战更有意义。
1.为共生设计
当“实战”的内容与能力用“现学现卖”的指定任务完成,无形之中给学生带来足够大的冲击,促进了学生反思的内化步伐,由此就踏上了“惊心动魄”的实战学习,使课堂惊奇感“活”了起来,学生表情亮了起来。如,“救援与自救”教学,将内隐的力量学习外化于形,让力量练习不再是敷衍了事,而是要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更利于学生能力的自我评价,如没有真实的实战体验,学生的自我能力认知难以被激发与维持。由此,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实战中逐步丰富认识、加深理解,促使运动经验扎根于学生脑中,使每个人都有能力适应不同的状况,共生内心更深层次的需求,并逐渐成为一种行为意识、思维观念和创新能力。
2.为需求护航
力量与生活融合,不仅让体育课堂焕发了勃然生机,更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运动动机。该形式倡导运动的具体指向性,便于模仿操作的教学,有利于改变学生固有的运动思维,而且让学生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一方面,鼓励学生不仅要身体参与,还要用眼睛看、耳朵听、用大脑去思考。这不仅是身体需要,更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能力素养的养成。在运动情境的催化下,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练习中,通过总结以往经验发现,学生体能和技能不足时,他们会格外关注、倾听教师的技能教学。可见,体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的体育认知领域,而是要在认知基础上转化到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去,才会实现体育教学目的。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共生体育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T-b/2015/02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