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情满满地“阅读”啦
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这同时也就滋生出来;还有很多的智慧和见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课堂上和别的书里难以如此生动和有趣地看见。慢慢地,慢慢地,这阅读就使你有了格调,有了不平庸的眼睛。
——梅子涵
这里曾经是一片农田,走在乡间的小路边,偶尔还能捡到一个野鸡蛋或野鸭蛋。说不上沧海桑田,十二年前,上海市第一批市内动迁的人在这里安家落户。于是,没有了田野,再也找不到野鸭野鸡蛋。一个航华新村建成了,我们的学校——闵行区航华第二小学也诞生了。这里不再是农田,这里的居民不再是单纯的农民,还有市内首批动迁者,城乡一体化建设使这里还融入了大量的外省市务工者。
学校是一个读书的地方,然而我们学校却曾经是一个儿童文学阅读的贫穷村落。据我们调查,我校的学生中有市区动迁来的,有本地农民的孩子,65%的学生是外来打工者子女,还有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的孤儿,儿童文学的阅读在家庭中几乎没有。虽然我们是阅读的贫穷村落,但我们的孩子也渴望有许许多多爱的童年,渴望有趣快乐的童年,渴望有文学的童年,更渴望有人为他们的童年点灯。所以如何走出儿童文学阅读的贫穷村落,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成长的生态环境,是我们不可懈怠的急切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开始啦。
2010年1月22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博士生导师、儿童文学经典阅读点灯人梅子涵老师来到我们学校,把儿童文学带给我们,把经典故事深情地讲述给我们听。原定2个小时的讲座讲了3小时、4小时,没人离开座位,哪怕是一小会儿。我们聆听着,感动着,心中燃起一种激情。于是我们有热情、有信心地开始啦,开始了儿童文学的阅读,讲述和推广。我们像那《犟龟》中的犟龟一般,认准了目标,上路了,坚定地走上了儿童文学阅读之路。
我们是幸运的。
也许是我们的真诚和迫切的需求,也许是我们的“草根”和前世真的有缘,梅子涵教授第一次到我们学校举行讲座,看到小小的校园、看到真实的校长、看到实在的老师、看到“贫穷”的学生,他自告奋勇做了我校儿童文学阅读的顾问。我们十分感动。在梅教授的引领下,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来到了我们学校,我们有了“儿童文学阅读”的专家顾问团。我们的学校是幸运的,我们的老师是幸运的,我们的孩子更是幸运的。
我们是幸福的。
有了这么多大作家做我们的文学顾问,真是很有幸福感。我们可以与大作家面对面交流,经常聆听他们的故事。我们加入了上海市“儿童阅读实验基地”,“第五届上海市小学教师儿童文学研修班暨闵行区红读中心教研组教学实践观摩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百位作家写世博’征文颁奖典礼暨《少年文艺》创刊57周年纪念会”也在我校举行,更多的领导、专家和同行来我校指导工作。《少年文艺》、《少年报》、《芝麻开门》等报纸杂志与我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区内、区外,甚至外省市的一些学校也与我校结成姐妹校,共同牵手走进儿童文学,走进童话里。有了儿童文学,有了童话,一生的日子,天天和善良牵手。童话牵着日子的手,生命就很像童话了。你不觉得这是幸福吗?
我们是值得的。
我们用自己的热情点亮心中的明灯,让自己诗意和优雅;我们用温情的讲述,唤起孩子们对阅读的渴望。相信那一个个美妙的童话,那一盏盏阅读的明灯会为我们自己,更为孩子照亮方向;相信我们的讲述会为孩子们的童年播下幸福的种子,让他们走向优秀,最后一定能“遇见隆重的庆典”(《犟龟》)。在儿童文学里,在世界的童话中,干干净净地呼吸着,很幸福的,很值得的。
十二年一个轮回。如今一个集航空、高铁、磁悬、地铁于一身的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建设,不管是汇集的交通方式的数量还是规模,在国际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一片充满希望、充满现代气息的地方。面对着飞速发展的闵行,背靠着国际化的枢纽工程,给了我们学校更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兴致勃勃地“栽种”着
你听说过种植童话吗?就是把非常奇异的想象力、非常美妙的心愿、非常善意的爱惜……搁入自己的脑里,搁进思维和精神。它们不像一棵树,成长是让你看见的,可是只要你成长了,它们也就附入了你的生命,是一大片的绿荫,鸟儿站在枝上快乐地歌唱,阳光洒下,就总有灿烂和灵感。
——梅子涵
米切尔·恩德的《犟龟》告诉我们一个哲理:上了路,就天天走,总会遇见隆重的庆典。坚守着这样的信心,我们踏上了儿童文学阅读的诗意之路。恩德的《吃噩梦的小精灵》又告诉我们:爱的花一棵棵栽下,童年里的夜晚就不会有噩梦,长大后也亲近爱了。满怀着这样的热情,我们在儿童文学阅读路上兴致勃勃地“栽种”着。于是……
我们有了“童话时刻”。
每双周四下午,我们的会议室里飘满咖啡香和曲奇奶香,这是老师们的“童话时刻”。在这一优雅的时刻我们可以聆听专家的讲座,让我们走入美好的童话世界;这一时刻我们可以推荐、讲述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让我们体会童年,体会天真,体会快乐;这一时刻我们可以交流读书感悟,谈谈感想,品品小故事里的大意味,探讨童话深意、童话的教学,然后我们就把自己的获得、感悟带进了课堂,传递给了学生。
我们有了“童话阅读课”。
在学校教学研讨月中,我们又多了“儿童文学阅读实践课研讨”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赏析积累,我们知道了选择什么样的童书给学生,于是诞生了各年级的“航华二小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航华二小拓展阅览课书目”,现正在积极编写集教材、教案、课件于一体的校本教材《在世界的童话中呼吸》。
我们有了“彼得·潘”童话剧场。
这是我们自己的剧场,全校每位教职员工都在这个舞台上演过童话剧,尽管大部分老师是第一次上台表演,我们不求专业,我们要的是热情地投入。由综合组老师表演的朗诵剧《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成了学校的保留节目,在各次学校活动中进行展示。这里也是孩子们读童话、讲童话、写童话、演童话的大本营,每年艺术节的童话剧表演在这里上演。学生的童话剧《犟龟》参加了在上海世博会瑞典馆举行的上海市第五届儿童创新阅读表演赛,获得了一等奖。
我们有了“花格子书廊”。
在教学大楼的每一层走廊里,有花格子书架、花格子版面,这里有儿童文学作品的推荐、导读,有学生阅读活动的身影和心声。每个班级有了“花格子小书吧”,每个星期一的“快乐130”读书活动离不开“花格子书廊”和这小书吧;每年的儿童节,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本梅子涵老师推荐的童话书,这是学校送给孩子的节日礼物,于是学生家里也有了“花格子小书吧”。
我们有了“国旗下的故事”、“小淘气”童话广播、“长袜子”童话社……
我们有了很多,很多……
我们还想每年在区域层面开展“航二杯”的童话阅读大赛,如“花格子童话故事大赛”、“长袜子童话创作赛”、“彼得·潘童话剧创作表演赛”等,我们还可以与《少年文艺》、《芝麻开门》等合作开展活动,获奖的作品还可以在《少年文艺》、《芝麻开门》等杂志上刊登。
我们还想了很多,很多……但我们会像《花婆婆》一样,一定记得做第三件事——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第三件事的,我们的第三件事就是阅读推介儿童文学作品,为孩子们的童年播下了幸福的种子,在后来的日子,他们就能看见那结出的一颗颗红色的果实、黄色的果实、紫色的果实,每一颗都甜美异常!
爱的栽种,美好情感的栽种,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特别大的活儿。在儿童文学的阅读路上“栽种”着,我们感到很幸福很富有。我们了解很多,感悟很多,改变很多,收获很多,快乐很多,满足很多!让我们在每一个人的心目中都“栽种”下生活中所缺乏的诗意与美好的种子。这样的栽种,就会栽种进整个的生命。
真真切切地“点亮”了
文学是这样的一盏灯,只要你亲近过它,那么不管你是在怎样的境遇里,每天怎样的职业和操持,是设计房子还是打制家具,它都会无声无息地照亮你,使你可能为一个城市、一个家庭的房间又添置了经典,添置了可以供世代的人去欣赏和享受的美。谁会不想要这样的一盏灯呢?
——梅子涵
斯蒂文森的诗《点灯的人》中的李利每天太阳落下后,就扛着梯子走来,把街灯点亮,让那些坐着喝茶的大人和孩子们又看见了窗外柔和的光,朦朦胧胧间,使一天的生活有了完美的心情。儿童文学阅读的推进就像给我们学校点亮了很多盏灯,让学校的发展有了方向,让孩子们走向优秀、优雅和完美。
校长的思维被点亮了。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普通得有点不起眼的学校,也是一所年轻的小小的学校,学生来源比较复杂。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一直在苦苦寻找适合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办学之路。儿童文学阅读的推进就像一盏明灯点亮了校长和老师们的思维,让我们眼前一亮,大家不约而同、非常默契地形成了共识——“把阅读当成童年时代最重要的课,也就为一生的写作起草了最精彩的序言”。
学校原来的“古诗译画”读书活动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让儿童文学和“古诗译画”成为学校读书活动的两只翅膀,这样就能腾飞,孩子们就能“骑上扫帚荡起双桨,天真的精神就能一次次地飞扬起来,一次次地快活和心满意足了”。
读书活动人人参与,人人得益。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我们获得了上海市“推进儿童阅读十大点灯学校”的称号,这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思维被点亮了,信念就坚定了。
小小的校园被点亮了。
站在校门口整个校园就能一览无余,我们的校园真的很小,没有大器的场所,没有大手笔的布置,却很真实。
站在校门外,远远就能看到教学楼墙面上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浮雕,从古到今,读书一直是中国人崇尚的教育思想。
走进学校大门是童话乐园,流动的水幕帘后梅子涵教授题写的“相信童话”主题画醒目而温馨;与主题画对应的是世界著名的童话大师的雕像,一座雕像就是一连串的童话故事;两旁的画廊里经常叙述着世界各地的童话故事,交流着读故事后的感悟。
学校的多功能教室变成了“彼得·潘童话剧场”,剧场的四周墙壁不是墙纸,也不是护墙板,而是一本本经典图画书,《一寸虫》的智慧、《下雪了》的快乐场景、《最想做的事》的读书改变人生的道理……孩子们在这里读着,看着,讲着,演着,脸上笑了,心情飞扬了。
教学楼的每层走廊都是一个“花格子书廊”,这是学校图书馆的拓展。课间、中午、放学后,三三两两坐下来,随手拿一本童话书,读一读,说一说,还可以写一写,贴在花格子版面上。
……校园里有了童话的外形,有了童话的声音,有了童话的气质,就有了优雅、诗意和浪漫的气韵。
老师的心情被点亮了。
梅子涵教授的第一次讲座首先激起了全体教师的读书热情,在感动、激动和心动之后,一大半的老师在讲座后就走进了书店,上了当当网上书店,要在第一时间读一读梅老师推介的童书。这样的热情和激情已经很久没有遇到了。读着童书,品着童书,交流着,互相推荐着,老师们第一次真正感觉到儿童文学里有那么多童趣、诗意和美妙,第一次真正感觉到童话里有你,有我,有他,我们在童话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学生的身影。
点亮了老师的热情,更点亮了老师的心情。我们的老师投入到了读童话、讲童话和演童话之中,“彼得·潘”童话剧场的舞台上留下了每位老师的脚印,稚嫩的、羞涩的甚至是笨拙的演技都不能降低老师的热情。如今我们有了保留的童话剧剧目,不少老师成了校园的“明星”,拥有了自己的“粉丝”。
累了,翻一翻童话,心就舒缓了;烦了,读一读童话,心就舒畅了;急了,想一想童话,心就淡定了。
孩子的眼睛被点亮了。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一句著名诗句:“孩子的眼睛里找得到天堂。”世间最美好的一切都系于那双纯真的眼睛。我们把儿童文学带给孩子,点亮孩子的眼睛,点亮孩子的心智,就等于把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带给了他们。
读了童话以后,孩子想象的空间大了,谈论的话题多了,会笑了,会反思了。
我们经常可以在“花格子书廊”里看到孩子边看边聊着,边看边评论着,时而自说自话,时而指指点点,时而露出灿烂的笑脸,这种笑脸在以前的课堂上很少看到。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作文里童趣多了,幽默多了,天真多了。课堂上,富于想象的话语可以脱口而出,形成文字就是一篇小文章。
跟老师说话总喜欢问:“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读了童话以后,我的考试分数一会儿低了一会儿又高了呢?”我们欣喜,小小年纪会反思了,而且会把儿童文学阅读融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了。
参加了“FM102.7雏鹰世博播客”的录音以后,电台的工作人员立刻想到要电台开一个讲童话的栏目,并邀请我们的孩子第一个到电台讲童话故事。
孩子的家长也跟着感动了,听说孩子要到世博会去演童话剧了,家长们早早地在瑞典馆排队,连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把童话剧演得这么好。一等奖的成绩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我们要重新认识一下我们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还“贫穷”吗?
阅读点亮人生。
我们都是像梅子涵那样的点灯人,为孩子们点亮很多盏灯,让他们优秀、优雅和完美地长大。同时也为自己点亮很多盏灯,让我们走在儿童文学的阅读路上,也走在平平凡凡但又浪漫的生活路上,更走在漫漫的意义重大的育人路上。
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这同时也就滋生出来;还有很多的智慧和见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课堂上和别的书里难以如此生动和有趣地看见。慢慢地,慢慢地,这阅读就使你有了格调,有了不平庸的眼睛。
——梅子涵
这里曾经是一片农田,走在乡间的小路边,偶尔还能捡到一个野鸡蛋或野鸭蛋。说不上沧海桑田,十二年前,上海市第一批市内动迁的人在这里安家落户。于是,没有了田野,再也找不到野鸭野鸡蛋。一个航华新村建成了,我们的学校——闵行区航华第二小学也诞生了。这里不再是农田,这里的居民不再是单纯的农民,还有市内首批动迁者,城乡一体化建设使这里还融入了大量的外省市务工者。
学校是一个读书的地方,然而我们学校却曾经是一个儿童文学阅读的贫穷村落。据我们调查,我校的学生中有市区动迁来的,有本地农民的孩子,65%的学生是外来打工者子女,还有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的孤儿,儿童文学的阅读在家庭中几乎没有。虽然我们是阅读的贫穷村落,但我们的孩子也渴望有许许多多爱的童年,渴望有趣快乐的童年,渴望有文学的童年,更渴望有人为他们的童年点灯。所以如何走出儿童文学阅读的贫穷村落,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成长的生态环境,是我们不可懈怠的急切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开始啦。
2010年1月22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博士生导师、儿童文学经典阅读点灯人梅子涵老师来到我们学校,把儿童文学带给我们,把经典故事深情地讲述给我们听。原定2个小时的讲座讲了3小时、4小时,没人离开座位,哪怕是一小会儿。我们聆听着,感动着,心中燃起一种激情。于是我们有热情、有信心地开始啦,开始了儿童文学的阅读,讲述和推广。我们像那《犟龟》中的犟龟一般,认准了目标,上路了,坚定地走上了儿童文学阅读之路。
我们是幸运的。
也许是我们的真诚和迫切的需求,也许是我们的“草根”和前世真的有缘,梅子涵教授第一次到我们学校举行讲座,看到小小的校园、看到真实的校长、看到实在的老师、看到“贫穷”的学生,他自告奋勇做了我校儿童文学阅读的顾问。我们十分感动。在梅教授的引领下,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来到了我们学校,我们有了“儿童文学阅读”的专家顾问团。我们的学校是幸运的,我们的老师是幸运的,我们的孩子更是幸运的。
我们是幸福的。
有了这么多大作家做我们的文学顾问,真是很有幸福感。我们可以与大作家面对面交流,经常聆听他们的故事。我们加入了上海市“儿童阅读实验基地”,“第五届上海市小学教师儿童文学研修班暨闵行区红读中心教研组教学实践观摩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百位作家写世博’征文颁奖典礼暨《少年文艺》创刊57周年纪念会”也在我校举行,更多的领导、专家和同行来我校指导工作。《少年文艺》、《少年报》、《芝麻开门》等报纸杂志与我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区内、区外,甚至外省市的一些学校也与我校结成姐妹校,共同牵手走进儿童文学,走进童话里。有了儿童文学,有了童话,一生的日子,天天和善良牵手。童话牵着日子的手,生命就很像童话了。你不觉得这是幸福吗?
我们是值得的。
我们用自己的热情点亮心中的明灯,让自己诗意和优雅;我们用温情的讲述,唤起孩子们对阅读的渴望。相信那一个个美妙的童话,那一盏盏阅读的明灯会为我们自己,更为孩子照亮方向;相信我们的讲述会为孩子们的童年播下幸福的种子,让他们走向优秀,最后一定能“遇见隆重的庆典”(《犟龟》)。在儿童文学里,在世界的童话中,干干净净地呼吸着,很幸福的,很值得的。
十二年一个轮回。如今一个集航空、高铁、磁悬、地铁于一身的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建设,不管是汇集的交通方式的数量还是规模,在国际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一片充满希望、充满现代气息的地方。面对着飞速发展的闵行,背靠着国际化的枢纽工程,给了我们学校更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兴致勃勃地“栽种”着
你听说过种植童话吗?就是把非常奇异的想象力、非常美妙的心愿、非常善意的爱惜……搁入自己的脑里,搁进思维和精神。它们不像一棵树,成长是让你看见的,可是只要你成长了,它们也就附入了你的生命,是一大片的绿荫,鸟儿站在枝上快乐地歌唱,阳光洒下,就总有灿烂和灵感。
——梅子涵
米切尔·恩德的《犟龟》告诉我们一个哲理:上了路,就天天走,总会遇见隆重的庆典。坚守着这样的信心,我们踏上了儿童文学阅读的诗意之路。恩德的《吃噩梦的小精灵》又告诉我们:爱的花一棵棵栽下,童年里的夜晚就不会有噩梦,长大后也亲近爱了。满怀着这样的热情,我们在儿童文学阅读路上兴致勃勃地“栽种”着。于是……
我们有了“童话时刻”。
每双周四下午,我们的会议室里飘满咖啡香和曲奇奶香,这是老师们的“童话时刻”。在这一优雅的时刻我们可以聆听专家的讲座,让我们走入美好的童话世界;这一时刻我们可以推荐、讲述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让我们体会童年,体会天真,体会快乐;这一时刻我们可以交流读书感悟,谈谈感想,品品小故事里的大意味,探讨童话深意、童话的教学,然后我们就把自己的获得、感悟带进了课堂,传递给了学生。
我们有了“童话阅读课”。
在学校教学研讨月中,我们又多了“儿童文学阅读实践课研讨”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赏析积累,我们知道了选择什么样的童书给学生,于是诞生了各年级的“航华二小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航华二小拓展阅览课书目”,现正在积极编写集教材、教案、课件于一体的校本教材《在世界的童话中呼吸》。
我们有了“彼得·潘”童话剧场。
这是我们自己的剧场,全校每位教职员工都在这个舞台上演过童话剧,尽管大部分老师是第一次上台表演,我们不求专业,我们要的是热情地投入。由综合组老师表演的朗诵剧《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成了学校的保留节目,在各次学校活动中进行展示。这里也是孩子们读童话、讲童话、写童话、演童话的大本营,每年艺术节的童话剧表演在这里上演。学生的童话剧《犟龟》参加了在上海世博会瑞典馆举行的上海市第五届儿童创新阅读表演赛,获得了一等奖。
我们有了“花格子书廊”。
在教学大楼的每一层走廊里,有花格子书架、花格子版面,这里有儿童文学作品的推荐、导读,有学生阅读活动的身影和心声。每个班级有了“花格子小书吧”,每个星期一的“快乐130”读书活动离不开“花格子书廊”和这小书吧;每年的儿童节,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本梅子涵老师推荐的童话书,这是学校送给孩子的节日礼物,于是学生家里也有了“花格子小书吧”。
我们有了“国旗下的故事”、“小淘气”童话广播、“长袜子”童话社……
我们有了很多,很多……
我们还想每年在区域层面开展“航二杯”的童话阅读大赛,如“花格子童话故事大赛”、“长袜子童话创作赛”、“彼得·潘童话剧创作表演赛”等,我们还可以与《少年文艺》、《芝麻开门》等合作开展活动,获奖的作品还可以在《少年文艺》、《芝麻开门》等杂志上刊登。
我们还想了很多,很多……但我们会像《花婆婆》一样,一定记得做第三件事——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第三件事的,我们的第三件事就是阅读推介儿童文学作品,为孩子们的童年播下了幸福的种子,在后来的日子,他们就能看见那结出的一颗颗红色的果实、黄色的果实、紫色的果实,每一颗都甜美异常!
爱的栽种,美好情感的栽种,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特别大的活儿。在儿童文学的阅读路上“栽种”着,我们感到很幸福很富有。我们了解很多,感悟很多,改变很多,收获很多,快乐很多,满足很多!让我们在每一个人的心目中都“栽种”下生活中所缺乏的诗意与美好的种子。这样的栽种,就会栽种进整个的生命。
真真切切地“点亮”了
文学是这样的一盏灯,只要你亲近过它,那么不管你是在怎样的境遇里,每天怎样的职业和操持,是设计房子还是打制家具,它都会无声无息地照亮你,使你可能为一个城市、一个家庭的房间又添置了经典,添置了可以供世代的人去欣赏和享受的美。谁会不想要这样的一盏灯呢?
——梅子涵
斯蒂文森的诗《点灯的人》中的李利每天太阳落下后,就扛着梯子走来,把街灯点亮,让那些坐着喝茶的大人和孩子们又看见了窗外柔和的光,朦朦胧胧间,使一天的生活有了完美的心情。儿童文学阅读的推进就像给我们学校点亮了很多盏灯,让学校的发展有了方向,让孩子们走向优秀、优雅和完美。
校长的思维被点亮了。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普通得有点不起眼的学校,也是一所年轻的小小的学校,学生来源比较复杂。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一直在苦苦寻找适合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办学之路。儿童文学阅读的推进就像一盏明灯点亮了校长和老师们的思维,让我们眼前一亮,大家不约而同、非常默契地形成了共识——“把阅读当成童年时代最重要的课,也就为一生的写作起草了最精彩的序言”。
学校原来的“古诗译画”读书活动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让儿童文学和“古诗译画”成为学校读书活动的两只翅膀,这样就能腾飞,孩子们就能“骑上扫帚荡起双桨,天真的精神就能一次次地飞扬起来,一次次地快活和心满意足了”。
读书活动人人参与,人人得益。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我们获得了上海市“推进儿童阅读十大点灯学校”的称号,这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思维被点亮了,信念就坚定了。
小小的校园被点亮了。
站在校门口整个校园就能一览无余,我们的校园真的很小,没有大器的场所,没有大手笔的布置,却很真实。
站在校门外,远远就能看到教学楼墙面上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浮雕,从古到今,读书一直是中国人崇尚的教育思想。
走进学校大门是童话乐园,流动的水幕帘后梅子涵教授题写的“相信童话”主题画醒目而温馨;与主题画对应的是世界著名的童话大师的雕像,一座雕像就是一连串的童话故事;两旁的画廊里经常叙述着世界各地的童话故事,交流着读故事后的感悟。
学校的多功能教室变成了“彼得·潘童话剧场”,剧场的四周墙壁不是墙纸,也不是护墙板,而是一本本经典图画书,《一寸虫》的智慧、《下雪了》的快乐场景、《最想做的事》的读书改变人生的道理……孩子们在这里读着,看着,讲着,演着,脸上笑了,心情飞扬了。
教学楼的每层走廊都是一个“花格子书廊”,这是学校图书馆的拓展。课间、中午、放学后,三三两两坐下来,随手拿一本童话书,读一读,说一说,还可以写一写,贴在花格子版面上。
……校园里有了童话的外形,有了童话的声音,有了童话的气质,就有了优雅、诗意和浪漫的气韵。
老师的心情被点亮了。
梅子涵教授的第一次讲座首先激起了全体教师的读书热情,在感动、激动和心动之后,一大半的老师在讲座后就走进了书店,上了当当网上书店,要在第一时间读一读梅老师推介的童书。这样的热情和激情已经很久没有遇到了。读着童书,品着童书,交流着,互相推荐着,老师们第一次真正感觉到儿童文学里有那么多童趣、诗意和美妙,第一次真正感觉到童话里有你,有我,有他,我们在童话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学生的身影。
点亮了老师的热情,更点亮了老师的心情。我们的老师投入到了读童话、讲童话和演童话之中,“彼得·潘”童话剧场的舞台上留下了每位老师的脚印,稚嫩的、羞涩的甚至是笨拙的演技都不能降低老师的热情。如今我们有了保留的童话剧剧目,不少老师成了校园的“明星”,拥有了自己的“粉丝”。
累了,翻一翻童话,心就舒缓了;烦了,读一读童话,心就舒畅了;急了,想一想童话,心就淡定了。
孩子的眼睛被点亮了。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一句著名诗句:“孩子的眼睛里找得到天堂。”世间最美好的一切都系于那双纯真的眼睛。我们把儿童文学带给孩子,点亮孩子的眼睛,点亮孩子的心智,就等于把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带给了他们。
读了童话以后,孩子想象的空间大了,谈论的话题多了,会笑了,会反思了。
我们经常可以在“花格子书廊”里看到孩子边看边聊着,边看边评论着,时而自说自话,时而指指点点,时而露出灿烂的笑脸,这种笑脸在以前的课堂上很少看到。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作文里童趣多了,幽默多了,天真多了。课堂上,富于想象的话语可以脱口而出,形成文字就是一篇小文章。
跟老师说话总喜欢问:“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读了童话以后,我的考试分数一会儿低了一会儿又高了呢?”我们欣喜,小小年纪会反思了,而且会把儿童文学阅读融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了。
参加了“FM102.7雏鹰世博播客”的录音以后,电台的工作人员立刻想到要电台开一个讲童话的栏目,并邀请我们的孩子第一个到电台讲童话故事。
孩子的家长也跟着感动了,听说孩子要到世博会去演童话剧了,家长们早早地在瑞典馆排队,连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把童话剧演得这么好。一等奖的成绩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我们要重新认识一下我们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还“贫穷”吗?
阅读点亮人生。
我们都是像梅子涵那样的点灯人,为孩子们点亮很多盏灯,让他们优秀、优雅和完美地长大。同时也为自己点亮很多盏灯,让我们走在儿童文学的阅读路上,也走在平平凡凡但又浪漫的生活路上,更走在漫漫的意义重大的育人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