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云南省普洱市为样本地区,通过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了解边疆地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有关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同时,针对调研结果,研究者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边疆地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边疆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2-0011-03
[作者简介]李立,赵亚,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边疆地区多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具有多民族混居和经济落后的特征。在幼儿教育事业上主要存在办学条件落后、办学质量不高的状况,特别是师资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幼儿教育的水平,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整个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力求深入了解边疆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找寻问题,提出对策,为边疆地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0年5月,对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普洱市思茅区的9所幼儿园(包括学前班)进行了调研,并对3名教育专干、12名幼儿园园长、29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法。
三、研究结果
(一)普洱市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普洱市共有幼儿园9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l所,民办幼儿园65所。此外,还有小学附设幼儿班、学前班464个。在园幼儿33109人(含学前班17121人),少数民族在园(含学前班)幼儿人数17457人,其中彝族、哈尼族和拉祜族居多。
(二)普洱市幼儿教师现状
1.幼儿园园长基本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被调查的28名园长都为女性,60%的园长专业是学前教育,但其中有50%的园长没有取得园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近10%的园长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她们最大为54岁,最小为25岁,年龄层次以40岁及以上居多,占60.7%,月收入在1500元~8000元之间不等。在被调查的园长中,6人为本科学历,14人为专科学历,8人为中专学历。近一年的时间里,有4名园长从未参加过各种层级培训,参加过培训的园长有21人是自费的。被调查的园长对自身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总体上是“满意”的。
2.幼儿园(学前班)教师基本情况
(1)教师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的三个区(县)中,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共有29名,他们的基本情况见表1。
(2)教师的职业认同
通过调查,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具有如下特点:需要保教结合,比一般中小学教师辛苦;需要掌握的技能很多,琴棋书画都要会一些;活动课程很多,年轻的教师更能胜任;幼儿的人身安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得知,多数教师喜欢在所任教的幼儿园当老师,认为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基本能够满足现在的幼儿园工作需要,同时也表示希望多一些外出参观与培训的机会。她们认为所存在问题主要是:心理压力较大,难以舒缓;班额过大,经常照顾不周;保育教育工作观念难以得到更新;收入偏低,生活质量不高,90%的教师希望提高目前的工资待遇。
(3)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幼儿园教师主要做日常教学工作,也从事幼儿保育工作,教学方式依据教材,采取活动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学前班教师主要工作是上课,课余时间兼管幼儿的生活,教给幼儿一些基本的生活本领和技能。教师晚上带着住校幼儿开展一些课余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学前班幼儿与小学各年级的学生混住,以“大带小”的方式照顾幼儿的生活。
学前班基本没有学前专业教师,大多是小学教师,一班一师。这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很高,而学前班教师的能力又不能满足幼儿的实际需求,所以大多数学前班教学呈现“小学化”倾向,开设的课程多为拼音、算术、音乐和绘画。此外,由于少数民族幼儿居多,教学活动多采用“民汉”双语教学。
(4)教师职后学习培训
调查显示,普洱市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开展相对落后,近3年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的人占到被调查者的2/3。公立幼儿园的教师有一定的培训机会,但大多是园内培训,外出的培训较少。当地教育局会组织公立幼儿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但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多为小学教育。民办幼儿园与学前班教师基本没有参加过培训,学前班教师参加的培训也多是小学教师的培训。
四、边疆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幼儿教师数量缺失,教师队伍不稳定
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的配备还不能满足在园幼儿的需求。在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县市一级的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足,有的幼儿园近3年都没有新人职的教师,而幼儿数量又在不断增加,学前班的师幼比最小为1:26,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8,比例失调。在农村学前班,由于办学条件差,教师都为小学教师,一个班只有一个教师,满足不了学前班幼儿的需求。
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大多是由于待遇不高造成的。在访谈中,教师认为,根据自己工作的特点,在待遇和福利方面应高于现在的标准。9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福利待遇应该得到提高。民办幼儿园园长认为,民办幼儿园的教师社会地位比较低,退休后没有社会保障,教师流动性很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认真执教的动力。
2.幼儿教师学历层次达不到标准,专业化程度不高
城区幼儿园教师在学历层次上能达到相应的标准,但一些私立幼儿园以及乡镇幼儿园、学前班的教师大都不是“正规的”幼儿教师。大多数教师由小学教师转化而来,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教学“小学化”倾向较为严重。
3.幼儿教师教育培训机会不足
民办幼儿园每位教师约1年~2年能接受一次外出培训,公立幼儿园教师约2年~3年接受一次外出培训,更多进行的是园内教师间的交流。培训的内容大多是理论知识,由各级教育部门组织请专家来讲授,培训的针对性不是很强。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9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有想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愿望。大部分的教师还希望培训的内容多增加一些实际幼儿园工作中的技能技巧,而不是纯理论的讲授。
4.家园共育建设不成熟
多数教师对家园共育的理解比较浅层,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仅限于开家长会和每年一次的“亲子运动会”,尤其是乡村幼儿教师,不能与家长积极主动联系,缺乏家园共育的意识和方法。
(二)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1.扩大经费投入,保障幼儿教育经费对幼儿教师的投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到,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 前教育。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学前教育事业更多的投入和保障,在保障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基础上,要保证对幼儿教师的投入,落实《纲要》精神,给予边疆幼儿教师更稳定的收入保障。
2.搭建幼教培养平台,稳定幼儿师资队伍
幼儿教师的学历达标不够,专业化程度低,这与整个普洱市,没有足够的专门培养幼儿教师的机构和院校有关。只有搭建好幼儿师范教育的培养平台,才能保证为学前教育机构输送足够数量的达到专业标准的教师,从而保证普洱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应切实保证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乡村幼儿园和学前班教师的合法权益,落实相应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探索解决民办幼儿教师的医疗和养老保险问题的路径,只有让幼儿教师无生活保障的忧虑才能激发他们积极主动投身幼教事业的热情。
3.建构符合边疆地区幼儿教师再教育培训体系,促进其专业发展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每年能接受再教育的幼儿教师人数不多,针对边疆地区的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考虑制定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内容,对教师进行培训,而不是简单统一的理论内容的讲述。乡村一级的教师,专业理论基础相对较差,对新的观念和理论理解比较困难,应该结合教师的身处环境,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培训,最终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4.强化社会意识,落实家园合作
在很大程度上,整个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决定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和走向。从访谈中了解到,普洱市下面的县(区)大部分属于地处山区的边疆民族贫困县,人民群众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特别是农村地区,有很大一部分的家长认为小学以前教育是不重要的,可以放其“自由生长”,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数量较少。在普洱市城区中,家长很重视学前教育,但缺乏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要求幼儿园提前开设珠心算、识字等小学课程内容,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正确理念的宣传是幼儿教育获得社会支持与认可的重要途径,不仅能让家长理解幼儿园工作,使家长与幼儿园密切配合,还能给予幼儿园教师一定的职业认同感,有利于开展更多的家园共育活动,最大地整合社会资源,最终达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
5.提高教师“教研结合”意识,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反思——合作——行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之一。在整个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幼儿教师对于“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理念很陌生。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是内控的,强调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激发其内在驱动力,并努力在教育工作实践中自觉追求自我专业发展。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提高自我意识,通过实践的创造与反思来增强自己的专业意识和水平,做专业发展的主人。幼儿园也应多开展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讨论会、主题会等,使幼儿教师对自己及他人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与沟通,把握专业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在幼教这一职业中得到欢乐和尊严,发展成为更加专业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张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杰.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9,(1):17-20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0L].教育部门户网站,www.moe.gov.cn.201 1-2-7.
[4]杨莉君,陈思.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现状与建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6):94-97.
[关键词]边疆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2-0011-03
[作者简介]李立,赵亚,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边疆地区多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具有多民族混居和经济落后的特征。在幼儿教育事业上主要存在办学条件落后、办学质量不高的状况,特别是师资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幼儿教育的水平,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整个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力求深入了解边疆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找寻问题,提出对策,为边疆地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0年5月,对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普洱市思茅区的9所幼儿园(包括学前班)进行了调研,并对3名教育专干、12名幼儿园园长、29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法。
三、研究结果
(一)普洱市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普洱市共有幼儿园9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l所,民办幼儿园65所。此外,还有小学附设幼儿班、学前班464个。在园幼儿33109人(含学前班17121人),少数民族在园(含学前班)幼儿人数17457人,其中彝族、哈尼族和拉祜族居多。
(二)普洱市幼儿教师现状
1.幼儿园园长基本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被调查的28名园长都为女性,60%的园长专业是学前教育,但其中有50%的园长没有取得园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近10%的园长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她们最大为54岁,最小为25岁,年龄层次以40岁及以上居多,占60.7%,月收入在1500元~8000元之间不等。在被调查的园长中,6人为本科学历,14人为专科学历,8人为中专学历。近一年的时间里,有4名园长从未参加过各种层级培训,参加过培训的园长有21人是自费的。被调查的园长对自身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总体上是“满意”的。
2.幼儿园(学前班)教师基本情况
(1)教师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的三个区(县)中,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共有29名,他们的基本情况见表1。
(2)教师的职业认同
通过调查,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具有如下特点:需要保教结合,比一般中小学教师辛苦;需要掌握的技能很多,琴棋书画都要会一些;活动课程很多,年轻的教师更能胜任;幼儿的人身安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得知,多数教师喜欢在所任教的幼儿园当老师,认为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基本能够满足现在的幼儿园工作需要,同时也表示希望多一些外出参观与培训的机会。她们认为所存在问题主要是:心理压力较大,难以舒缓;班额过大,经常照顾不周;保育教育工作观念难以得到更新;收入偏低,生活质量不高,90%的教师希望提高目前的工资待遇。
(3)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幼儿园教师主要做日常教学工作,也从事幼儿保育工作,教学方式依据教材,采取活动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学前班教师主要工作是上课,课余时间兼管幼儿的生活,教给幼儿一些基本的生活本领和技能。教师晚上带着住校幼儿开展一些课余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学前班幼儿与小学各年级的学生混住,以“大带小”的方式照顾幼儿的生活。
学前班基本没有学前专业教师,大多是小学教师,一班一师。这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很高,而学前班教师的能力又不能满足幼儿的实际需求,所以大多数学前班教学呈现“小学化”倾向,开设的课程多为拼音、算术、音乐和绘画。此外,由于少数民族幼儿居多,教学活动多采用“民汉”双语教学。
(4)教师职后学习培训
调查显示,普洱市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开展相对落后,近3年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的人占到被调查者的2/3。公立幼儿园的教师有一定的培训机会,但大多是园内培训,外出的培训较少。当地教育局会组织公立幼儿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但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多为小学教育。民办幼儿园与学前班教师基本没有参加过培训,学前班教师参加的培训也多是小学教师的培训。
四、边疆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幼儿教师数量缺失,教师队伍不稳定
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的配备还不能满足在园幼儿的需求。在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县市一级的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足,有的幼儿园近3年都没有新人职的教师,而幼儿数量又在不断增加,学前班的师幼比最小为1:26,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8,比例失调。在农村学前班,由于办学条件差,教师都为小学教师,一个班只有一个教师,满足不了学前班幼儿的需求。
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大多是由于待遇不高造成的。在访谈中,教师认为,根据自己工作的特点,在待遇和福利方面应高于现在的标准。9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福利待遇应该得到提高。民办幼儿园园长认为,民办幼儿园的教师社会地位比较低,退休后没有社会保障,教师流动性很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认真执教的动力。
2.幼儿教师学历层次达不到标准,专业化程度不高
城区幼儿园教师在学历层次上能达到相应的标准,但一些私立幼儿园以及乡镇幼儿园、学前班的教师大都不是“正规的”幼儿教师。大多数教师由小学教师转化而来,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教学“小学化”倾向较为严重。
3.幼儿教师教育培训机会不足
民办幼儿园每位教师约1年~2年能接受一次外出培训,公立幼儿园教师约2年~3年接受一次外出培训,更多进行的是园内教师间的交流。培训的内容大多是理论知识,由各级教育部门组织请专家来讲授,培训的针对性不是很强。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9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有想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愿望。大部分的教师还希望培训的内容多增加一些实际幼儿园工作中的技能技巧,而不是纯理论的讲授。
4.家园共育建设不成熟
多数教师对家园共育的理解比较浅层,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仅限于开家长会和每年一次的“亲子运动会”,尤其是乡村幼儿教师,不能与家长积极主动联系,缺乏家园共育的意识和方法。
(二)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1.扩大经费投入,保障幼儿教育经费对幼儿教师的投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到,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 前教育。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学前教育事业更多的投入和保障,在保障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基础上,要保证对幼儿教师的投入,落实《纲要》精神,给予边疆幼儿教师更稳定的收入保障。
2.搭建幼教培养平台,稳定幼儿师资队伍
幼儿教师的学历达标不够,专业化程度低,这与整个普洱市,没有足够的专门培养幼儿教师的机构和院校有关。只有搭建好幼儿师范教育的培养平台,才能保证为学前教育机构输送足够数量的达到专业标准的教师,从而保证普洱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应切实保证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乡村幼儿园和学前班教师的合法权益,落实相应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探索解决民办幼儿教师的医疗和养老保险问题的路径,只有让幼儿教师无生活保障的忧虑才能激发他们积极主动投身幼教事业的热情。
3.建构符合边疆地区幼儿教师再教育培训体系,促进其专业发展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每年能接受再教育的幼儿教师人数不多,针对边疆地区的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考虑制定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内容,对教师进行培训,而不是简单统一的理论内容的讲述。乡村一级的教师,专业理论基础相对较差,对新的观念和理论理解比较困难,应该结合教师的身处环境,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培训,最终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4.强化社会意识,落实家园合作
在很大程度上,整个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决定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和走向。从访谈中了解到,普洱市下面的县(区)大部分属于地处山区的边疆民族贫困县,人民群众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特别是农村地区,有很大一部分的家长认为小学以前教育是不重要的,可以放其“自由生长”,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数量较少。在普洱市城区中,家长很重视学前教育,但缺乏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要求幼儿园提前开设珠心算、识字等小学课程内容,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正确理念的宣传是幼儿教育获得社会支持与认可的重要途径,不仅能让家长理解幼儿园工作,使家长与幼儿园密切配合,还能给予幼儿园教师一定的职业认同感,有利于开展更多的家园共育活动,最大地整合社会资源,最终达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
5.提高教师“教研结合”意识,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反思——合作——行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之一。在整个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幼儿教师对于“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理念很陌生。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是内控的,强调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激发其内在驱动力,并努力在教育工作实践中自觉追求自我专业发展。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提高自我意识,通过实践的创造与反思来增强自己的专业意识和水平,做专业发展的主人。幼儿园也应多开展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讨论会、主题会等,使幼儿教师对自己及他人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与沟通,把握专业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在幼教这一职业中得到欢乐和尊严,发展成为更加专业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张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杰.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9,(1):17-20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0L].教育部门户网站,www.moe.gov.cn.201 1-2-7.
[4]杨莉君,陈思.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现状与建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6):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