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荧光探针的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检测方法的研究

来源 :酿酒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9890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荧光桃红作为荧光探针,设计合成了荧光桃红-十二烷基硫酸钠荧光探针体系(荧光桃红-SDS体系),构建一种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含量测定的荧光探针检测方法。荧光桃红荧光探针在该体系中结合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后发生荧光猝灭,且荧光强度的降低与DBP的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波长为468 nm,10μmol/L荧光桃红-2400μmol/L SDS体系,相互作用时间15 min,电压为800 V,搅拌时间为0 min,PBS缓冲溶液pH7,体系不人为加
其他文献
本研究优化了黑莓、蓝莓复合果酒的加工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通过对果酒的酒精度、得率、糖酸比、总多酚、总花色苷含量以及色度、色调、透光率等的比较,考察黑莓、蓝莓的配比,发酵温度,时间和方法对复合果酒品质的影响,以及低温贮藏条件下果酒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黑莓、蓝莓复合果酒的发酵条件为黑莓、蓝莓的比例在7∶3~1∶1之间,果浆发酵和果汁发酵均可,温度25℃时发酵6~8 d,温度13℃时发酵8~10 d,此工艺发酵得到的黑莓、蓝莓复合果酒总花色苷含量为446~548 mg/L,总多酚含量3240~4500 m
为马瑟兰干红葡萄酒的生产选择适宜的商业酿酒酵母。以烟台主栽品种马瑟兰酿酒葡萄为原料,使用CECA、CEC01、Selectys La Raffinee和WET137等4种不同的商业酿酒酵母进行单一菌株酒精发酵获得干型红葡萄酒。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4款干红葡萄酒中香气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并用香气活性值(OAV)法对特征香气成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马瑟兰干红葡萄酒中共检测出39种挥发性物质,酯类物质17种,醇类物质9种,酸类物质9种,酚类物质2种,萜烯类
采用锰砂氧化法、加热煮沸法、反渗透法对酿造生产用水进行处理,探究3种处理方式得到的生产用水对窖泥质量、原酒骨架成分、原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锰砂氧化法处理生产用水用于酿酒生产未能提高窖泥品质,未起到平衡原酒骨架成分的作用,仅对出酒率略有提高,使用加热煮沸法处理生产用水对窖泥、原酒骨架成分及优级率均无改善,使用反渗透法处理生产用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窖泥质量,对优化原酒骨架成分及提高原酒产质量有益。
堆积糖化是酱香型白酒酿造非常独特和关键的工序,堆积糖化质量直接影响窖内发酵结果,决定着原酒出酒率和品质。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平顶式”和“尖顶式”堆积糖化方式对糖化堆温度、酒醅微生物群系和理化指标以及产质的相关影响生产实验,探索不同堆积糖化方式对酱香型白酒生产的影响。实验发现,当糖化堆采用“平顶式”堆积糖化方式时,糖化堆酒醅升温幅度略高,糖化堆酒醅主要酿酒微生物数量较优,入窖酒醅还原糖含量相对更大,原酒出酒率与优级品率均较优。
通过将白酒原酒分别贮存在陶坛、食品级304不锈钢罐中,并对其进行跟踪分析(包括感官分析及主要风味成分分析),剖析不同贮存容器对白酒原酒风味成分的影响,为科学、合理贮存原酒提供依据。
酿酒废弃物(俗称丢糟)是白酒生产后产生的一般固体废弃物,是白酒行业产量最大的副产品。我国目前丢糟产量巨大,实现丢糟资源化利用对白酒行业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本文综述了丢糟资源化利用途径的现状和进展,包括丢糟能源化利用技术、丢糟生产饲料技术、生产有机肥、食品工业生产技术和提取有效成分等途径。对现有各项常用丢糟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简要概述,并对丢糟处理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实现丢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大众对固态发酵高品质白酒品牌认知度的提升,助推了白酒消费升级,但就“固态”“液态”“固液法”酿酒等关键技术的认可度却只停留于粗浅阶段,亟需从技术角度
在白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白酒副产物,如丢糟、废水、污泥等,如处置不当,不仅会影响正常酿酒生产,还会对水源、土壤、空气造成污染。随着白酒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清洁生产方式的变革,白酒副产物的高效利用已成为行业健康发展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如何从全产业链模式出发,通过对白酒副产物源头减量、分级利用、循环生产,实现白酒副产物的高效利用,旨在为绿色、高效、智慧的现代化白酒生产模式建设提供一种模型。
采集酒鬼酒成熟糖化料样品,采用纯培养法以3种基础分离培养基分离样品中的细菌(含放线菌),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发育多样性分析。用营养琼脂(nutrient agar)、LA(Luria-Bertani agar)和海洋琼脂(marine agar)培养基进行分离,得到82个细菌菌株。根据菌落形态、细胞形态和革兰氏染色实验结果,去除部分冗余,最终得到47个代表性菌株。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得47个代表性菌株分属于细菌域(Bacteria)的5个大的系统发育类群/门(phyloge
利用傅里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黄酒酒醅中酒精度的快速定量检测模型。通过优化波数范围和维数,选择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在建立的酒醅酒精度的模型中,用相关系数(R)、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和相对分析误差(RPD)衡量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模型的R值达0.9912,RMSECV值为0.347,RPD为7.16,说明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因此,近红外光谱法可用于发酵过程中黄酒酒醅的快速检测,对于保障黄酒食品安全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