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mysw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97-01
  
  随着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深化,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诸如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开发和人的成长所发挥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在不断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尽管如此,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在中小学计算机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问题,就尚未引起充分重视。
   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不仅是因为学习计算机课程和提高该课程的学习质量,需要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且还在于计算机是人类通用智力工具,它在培养某些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特别有效的作用。所谓“用电脑来开发人脑”,就包括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提高。事实上,正是由于忽视了计算机课程的这一作用,已使得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益受到一些影响。那么,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非智力因素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层次性,激发学习热情和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如果毫无兴趣,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就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一般说来,对他们学习兴趣起主导作用的是直接兴趣,作用时间也较长。教师应帮助他们形成直接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适时地帮助他们把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
   相对而言,在计算机课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兴趣就小多了。有鉴于此,不妨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机器来学习新知识。特别是小学生在计算机课的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上,也应力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识地介绍一些游戏软件、工具软件、优秀的辅助教学软件和作图方法等,让他们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情境中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程序。
   事实上,在一些小学校中,计算机教学缺乏明确的目的,课程内容的安排不适宜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没能体现出与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区别,如开设程序设计教学等。这就使得不少学生对计算机课望而生畏,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学阶段亦应避免简单化的教学倾向。在中学阶段,如果仅仅进行文字输入的教学和趣味程序的设计,也会使学生感到“不解渴”而丧失学习兴趣。为此,应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深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析疑解难,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稳定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做好启发引导工作,适度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使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努力实现预定目标。意志力是在克服困难的不断实践中磨练出来的,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可以得到这方面的锻炼。比如,在计算机操作等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要动手操作,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错按一个键,有时会影响到操作的执行,甚或前功尽弃。又如,在文字输入练习中,要达到既快速又准确,就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坚持不懈,特别是在实现从初学到“盲打”的过程中,更需下一番苦功夫。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学生利用课程软件进行学习,实际上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和实践,这就要求学生运用、组合已有的知识,保持脑力和体力的适度紧张,并且有强烈的好奇心、足够的耐心与恒心。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达到编制程序和解题的正确、完美,就要求学习者能够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百折不挠。
   以上教学过程对学生意志力都是很好的磨练,但它并非自然而然就能实现,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产生创造思维。
  三、培养热爱科学的观念,丰富学生情感
   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坐在计算机前,他们所面对的是既可以动手实验,又可以动脑思考,还可以发挥主动性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学习工具。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可以形成友好的人—机界面。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反馈及时,学生答对时,计算机给予奖励;答错时,则给出是否需要帮助等信息提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构造一种愉快的教学情境。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是有促进作用的,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可使他们免于在其他同学面前产生窘迫感,进而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难怪不少学生把计算机称为“循循善诱的老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结合声、画功能,使学习者更加感到亲切、愉快,计算机便成了学习者的“知心朋友”。
   总之,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引导他们热爱科学,与计算机交朋友。只有学生对计算机原理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才会真正与计算机交朋友,才能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进而激发起对真理和科学的追求和向往。但单纯地讲授计算机原理和计算机语言,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往往事倍功半。据一些学生反映,计算机用于学科知识的学习,比单纯学习计算机语言更有助于提高对计算机作用的认识,更能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讲,计算机科学技术越发达,越有利于计算机的普及,越有利于计算机教育的深入开展。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87-01    推行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保证学生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一指导思想,就必须认识“主导”与“主体”的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88-01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传统习作教学远离了学生生活,禁锢了现代学生个性,忽视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因此只有在实
摘 要:基于信息社会条件下的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把由原来的向学生灌输数学转向了引导学生用数学。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活动中的信息要求也由原来的课堂信息传送变成以课堂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的全方位的信息载入,数学信息素养成为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要素。通过对数学信息素养的诠释,提出了中学生数学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体系架构及基本要求,并就整合中学生数学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92-01    今天在我们未作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手机、数字电视、电脑、电子词典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文学被迫解构不得不向影视突围,职业被颠覆不得不随时进行重组。作为经济建设后盾的教育同样面临着挑战。   首先,教育的慢节奏特质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特质格格不如。“
摘 要:时至2009年,福建省于2006年9月施行的高中阶段各个领域新课程改革已近三年,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步伐也与时俱进,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深入探究课程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并在实践中形成一套适合本学科教学的方法和模式,有效贯彻“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精神也是信息教育工作者的一大挑战。本文阐述了,浅谈对在新课改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
摘 要: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和视频技术的长足发展,数字视频技术在多媒体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展示事实性知识及实时操作方面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基于此,笔者从多媒体教学中视频的主要优势和应用的基本原则出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多媒体教学中视频的拍摄、编辑、采集、压缩和存储等诸多环节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视频处理  中图分类号: G6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