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高于生活。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调用、摄取已有的生活原型,激活、提升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让富有生活气息的知识走进数学课堂,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关键词 情境 生活化 走进生活 解决问题 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所熟悉的生活基础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再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走进生活。
一、创设情境、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厘米的认识》一课,课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索材料:牙签、火柴、硬纸条等,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长边。有的学生量出5根半火柴长,有的量出的是3根牙签长,有的量出2个硬纸条的长。教师提问:“为什么同样的数学书,量得的结果所表示的数却不同呢?”学生根据刚刚测量的经验,发现这些材料的长短是不一样的,看来得有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学生马上想到尺子,这是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和用到的,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了解,一下子激起学习的愿望。
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和教材内容“链接”而进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赋予生活的内涵和情境,使枯燥的数字和符号具有生命的活力。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先创设问题情境:“今年一年级有50名小朋友加人少先队组织,学校做红领巾需要红绸多少平方米?”学生取下红领巾后比划、测量,教师相机启发:“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教师给各小组发放有各种形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学具,让他们利用学具里的图形自由组合学习小组,进行操作,研究和探讨……学生有的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把三角形折成两个重合的长方形,有的把三角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还有的把平行四边形剪开就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教师相机小结,并揭示“转化”的数学思想。这样,教师营造了宽松的环境,创设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历程,理解、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活动中,学生体验了探究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创造力得到发展。
二、走进生活,用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少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后,可以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面积,再测量一下一块地砖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2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再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和“元、角、分”时,可以要求学生到银行换零钱,或陪父母上街买菜、自己结算,这就必然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开展实践活动,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实践与综合运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拓宽数学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生活中的认知和行为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水平。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时,可以利用实践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学习,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在看、听、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数学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怎样计算利息?”“钱存多长时间合算?”。对于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这些问题教师不能急于解答,要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分析、请教银行职员,然后自己核算以下,回到课堂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教材,由于是自己发现了问题,自己又学会了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让学生养成留心身边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使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都十分的重要。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中体验、尝试,从而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品尝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即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关键词 情境 生活化 走进生活 解决问题 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所熟悉的生活基础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再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走进生活。
一、创设情境、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厘米的认识》一课,课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索材料:牙签、火柴、硬纸条等,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长边。有的学生量出5根半火柴长,有的量出的是3根牙签长,有的量出2个硬纸条的长。教师提问:“为什么同样的数学书,量得的结果所表示的数却不同呢?”学生根据刚刚测量的经验,发现这些材料的长短是不一样的,看来得有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学生马上想到尺子,这是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和用到的,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了解,一下子激起学习的愿望。
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和教材内容“链接”而进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赋予生活的内涵和情境,使枯燥的数字和符号具有生命的活力。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先创设问题情境:“今年一年级有50名小朋友加人少先队组织,学校做红领巾需要红绸多少平方米?”学生取下红领巾后比划、测量,教师相机启发:“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教师给各小组发放有各种形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学具,让他们利用学具里的图形自由组合学习小组,进行操作,研究和探讨……学生有的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把三角形折成两个重合的长方形,有的把三角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还有的把平行四边形剪开就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教师相机小结,并揭示“转化”的数学思想。这样,教师营造了宽松的环境,创设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历程,理解、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活动中,学生体验了探究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创造力得到发展。
二、走进生活,用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少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后,可以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面积,再测量一下一块地砖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2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再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和“元、角、分”时,可以要求学生到银行换零钱,或陪父母上街买菜、自己结算,这就必然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开展实践活动,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实践与综合运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拓宽数学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生活中的认知和行为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水平。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时,可以利用实践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学习,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在看、听、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数学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怎样计算利息?”“钱存多长时间合算?”。对于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这些问题教师不能急于解答,要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分析、请教银行职员,然后自己核算以下,回到课堂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教材,由于是自己发现了问题,自己又学会了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让学生养成留心身边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使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都十分的重要。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中体验、尝试,从而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品尝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即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