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梅特纳钢琴独奏体裁《童话》的创作风格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ongyo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钢琴音乐起源于欧洲,但同属于欧洲国家的俄罗斯在19世纪之前几乎没有伟大的钢琴曲与钢琴艺术家闻名于世,整个国家对于古典钢琴的流行度与原创性都严重落后于地中海地区的欧洲国家。俄国一直在各个方面学习与借鉴主流欧洲国家,其中艺术领域的学习对象也是以德国、法国为主,在1890年至1921年的三十年中,俄国以哲学、诗歌为首的艺术带动了整个文艺圈的迅猛发展,以上述二者为内核的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空前繁荣,文艺解放与哲学解放带来的巨大推动力促使俄国进军欧洲主流文化圈。这一时期也是其人才辈出的时代,著名钢琴家、作曲家,钢琴教育家尼古拉斯·卡洛维奇·梅特纳就是当时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尼古拉斯·卡洛维奇·梅特纳的生平


  尼古拉斯·卡洛维奇·梅特纳,俄罗斯“白银时代”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钢琴教育家,1880年出生于莫斯科,1892年就读于莫斯科音乐学院,1909—1910年、1915—1921年任教于该学院,有着“俄罗斯的勃拉姆斯”之称,1921年离开苏联后定居于伦敦并于1951年病逝。他与大师级作曲家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和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同年毕业于该学院,此外他与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夫耶夫并列为当时沙皇俄国的文化界引领者与精英阶层的精神领袖,被视为俄罗斯在20世纪的新希望。
  在少年时期,梅特纳便开始练习众多欧洲古典钢琴大师的作品,其中包括巴赫、斯卡拉蒂、莫扎特、贝多芬等人,此外少年时期的他就展现了惊人的创作天赋,在未接受过系统钢琴教育的情况下已经开始自己作曲。在求学期间,他师从塔涅耶夫和阿连斯基,开始了系统的作曲方向的教育,随萨福诺夫学习钢琴。此外,少年时期的他受到歌德与普希金等文学巨匠的深刻影响,开始为歌德、普希金等人的诗词谱写作品。
  与拉赫玛尼诺夫的友谊是对他有着深刻影响的一段经历,拉赫玛尼诺夫同样是一位伟大的钢琴音乐家,二者因为相同的音乐品位与对于彼此才华的欣赏而成就了一段友谊,并在交流过程中彼此互赠作品,留下了大量感情充沛且富有艺术价值的钢琴曲,此外二者交往的信件也流传于后世,展现了二者的感人至深的友谊。
  作曲家梅特纳与拉赫玛尼诺夫以及同时期的斯克里亚宾一样,创作门类集中于钢琴曲,还有少数的歌曲与大提琴曲,创作风格聚焦于浪漫、自由,同时不失庄严与风趣,其中既包含了德意志国家的严肃,也包含了斯拉夫民族的坚毅,还包含了欧洲人普遍拥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在音乐创作史上,梅纳特以独创的钢琴独奏体裁——“童话”闻名,这一音乐体裁贯穿了梅纳特的创作生涯。

二、《童话》的起源及发展


  “童话”是梅特纳钢琴小品的开山之作,也是其最为著名的音乐作品。《童话》名字由来也是一段值得一提的故事。“сказка”是俄语中“童话”的意思,也是该体裁的俄语名称,《童话》的大获成功使其逐渐从俄国走向了国际,在梅特纳访问美国期间,美国方面向梅特纳征求这一作品英文译名的意见,在与妻子的商议以及与当地听众的意见交换后,他将作品的英文译名命名为“Fairy Tales”,即童话故事。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Fairy”一次在美国文化中常是以“小仙女、小精灵”为主题的美丽故事,而在俄罗斯文化中,“сказка”的题材涉及各类神话故事,其中不乏包括“恶魔、巫师”的邪恶恐怖故事,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不同地区的人对于该作品有了不同的解读。
  作品的整体曲风与取材的故事之间也有着很微妙的关系而整部作品的主基调充斥着美好的幻想与浪漫的追求,曲风宏大轻灵,富有浪漫派的高度自由追求的内核影响。但据考证,梅纳特所取材的故事广泛来自普希金、歌德等人,故事风格偏向现实主义以及个人主义,幻想与现实间的强烈冲突体现了梅纳特丰富且复杂的精神世界,也体现了其对于时代的思考与斗争。
  所谓钢琴小品,是指整首作品在叙述着一个完整且宏大的故事,故事的采样普遍来自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而钢琴小品中不仅包含了钢琴曲,也包含了吟唱的无词歌以及谱词的叙事歌,所有音乐形式为故事的内核以及人物的情感服务,多种的音乐形式使得音乐小品极具表现力与观赏性。梅特纳的取材来源丰富,同时对于取材故事有着自己的理解,梅纳特擅长找到众多故事间的共性,通过改编与创作使钢琴小品拥有了反映时代的能力,众多钢琴小品的故事与人物在映射当下的时局与人物,故事的内核也表达了他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向往。就通过音乐作品表现童话文学这一形式而言,在19世纪初已经有音乐家开始尝试,但将这两种形式高度融合并产生了全新音乐体裁这一点,梅特纳拥有着全部的贡献,梅特纳自己也为自身的成就感到认可与欣慰,并为之奋斗终身。在梅特纳创建了钢琴童话之后,也有一些作曲家对这一体裁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并进行了相关创作。

三、《童话》的创作时期及作品风格简析


  梅纳特的童话系列作品总共包含了38首作品,作品的主题呈现两种形式,一种是具有明确标题的音乐作品,另一种则是具有模糊性与神秘色彩的音乐作品,其中14首是具有明确标题的作品(表格一),其余大部分作品都给听众留下了广泛的赏析空间与个人理解的余地。作品的标题代表了故事的主线,也将音乐作品具象化,激发听众想象力的同时使听众产生了视觉与听觉双重感官的刺激,作品的标题限定了作品的意境与表达内核,但充沛的情感与多变的曲风仍然能够给听众极强的冲击与回味,并能够在听众心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与思考。我们也能通过对这些带有明确标题的童话作品的研究发现梅特纳童话作品的风格。
  表格一:



  (一)创作初期(1905—1907)
  《奥菲利亚之歌》f小调(Op.14,No.1),作品取材于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哈姆雷特》,作品的内核属于悲剧范畴,在原作中,女主角奥菲利亚经历悲惨,从而导致她性格忧郁、多愁善感,创作初期的梅纳特通过音乐形式主要突出人物情感,使得听众在感受故事情节时更为深刻具体;创作形式上,梅纳特通过对于四部和声以及缓慢节奏的运用,展现了奥菲利亚对于恋人的留恋、父亲的怨恨以及对命运的失望等一系列丰富情感,并为结局奥菲利亚走向死亡做出了合理的铺垫。《进行的骑士》e小调(Op.14,No.2),作品是以勇敢的骑士这类文学作品中与现实社会中都存在的角色作为对象,乐曲主题旋律的写作、节奏的运用、情绪的表达等音乐要素都围绕这个中心來设计和展开。   (二)创作中期(1909—1917)
  《危险的钟》b小调(Op.20,No.2),作品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不同形式和速度模仿“钟声”的音乐素材,并且贯穿全曲始终,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恐怖与惊慌的情绪感,这也验证了乐谱最初的标记“minaccioso”(威胁的、恐怖的)。《魔幻小提琴》b小调(Op.34,No1),作品是通过一系列性格不断变化的舞曲来表现一种超出自然力量的魔法的作用。《森林小精灵》a小调(Op.34, No.3),这是一节轻松活跃且充满古灵精怪特点的作品,梅纳特通过多变的节奏与多种特殊乐器的组合体现小精灵的形象。《穷骑士》d小調(Op.34,No.4),该作品取材于普希金诗歌,诗歌首句“Once upon a time there lived a poor knight”(很久以前,有着一位贫穷的骑士)就体现了童话的童话背景与伤感严肃的总基调。这一故事的内核还充满了宗教色彩,虔诚的穷骑士为圣母穷尽一生并飞升天堂的故事体现了梅纳特对于宗教救世的美好幻想,在作品中,梅纳特采用缓慢的节奏体现宗教的庄严与圣洁。《草原上的李尔王》升c小调(Op.35,No.4),同样是一部取材于莎士比亚作品的佳作,创作背景基于1914年纪念莎士比亚诞辰350周年,作品刻画了李尔王英雄形象与悲惨命运,作品曲调高昂且层层递进,感人至深,是梅特纳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三)创作晚期(1921—1932)
  《俄罗斯传说》f小调(Op.42,No.1),这一阶段的梅特纳定居于英国,由于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对于自身文化的巨大改变使得梅纳特重新关注俄罗斯传统的童话故事与民间乐器。作品包含了众多俄罗斯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梅纳特通过选用一系列具有共性的故事体现斯拉夫民族的朴素感情。《舞蹈》C大调(Op.48, No.1),作品曲调活泼明快,是梅纳特欢快曲风的代表作之一,低声部通过强烈的鼓点与循环的节奏体现舞蹈的力量感,并伴随着高声部轻快的舞蹈。《侏儒》g小调(Op.48,No.2),作品取材于侏儒这一人物形象,梅特纳通过对这一形象的高度概括,体现了侏儒群体的自卑与自信、悲伤与激昂的复杂人生,曲风复杂多变,时而婉转悲伤,时而高亢激昂,并在结尾处归于平静,引人遐想。《鸟》c小调(Op.54,No.2),作品结构紧凑,大量的使用了附点音符来模仿鸟鸣的声音特色。《谐谑曲》e小调(Op.54,No.4),作品的标题是根据谐谑曲的作品风格而得来,从最开始的节奏型到中间部分的长装饰都是谐谑曲的特点体现。《管风琴师》d小调(Op.54,No.6),作品大量地使用了多声部的创作手法。《乞讨者》e小调(Op.54,No.8),作品将乞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情绪转化剧烈,开始的哀伤,中部的激动,最后则变为惊恐,生动地描写了一位乞讨者的形象。

结语


  通过梅特纳十四首标题童话的分析,不难看出梅特纳童话作品的素材特征分别有童话色彩形象的、世界文学形象的、英雄主义形象的、宗教色彩形象的、现实社会形象的这几大类别。梅纳特的艺术贡献与自身经历对于现代社会都有着很强的启发作用,梅纳特是一位被忽略与低估的艺术大师。《童话》的开创是梅特纳为世界音乐发展史做出的最大贡献,本文通过对最能代表梅特纳创作特点的钢琴作品《童话》作为研究对象,力图未来能够更深层次地探索其创作风格及演奏方面所涉及的问题,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位被世人所遗忘的大师。
  本文系沈阳音乐学院科研项目“尼古拉斯·卡洛维奇·梅特纳钢琴作品研究”(2019YLQ0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蔡馥如:《被忽略了的尼古拉·梅特纳》,《钢琴艺术》2003年第6期。
  [2]徐永泉:《童话幻想美的审美功能》,《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冯磊:《梅特涅尔及其钢琴独奏体裁“童话”》,上海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06年。
  [4]周芳:《被遗忘的大师尼古拉·卡尔洛维奇·梅特纳——浅析奏鸣曲〈回忆〉》,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11年。
其他文献
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中,无论是中国的元杂剧,还是欧洲的宫廷音乐,音乐艺术与舞台呈现始终保持着重要的联系,音乐作品的呈现与舞台密不可分,我们从很多历史遗迹和史料中可以清晰地找到相关资料。那么,音乐与舞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他们之间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艺术形态?这些问题是探究音乐与舞台之间艺术关系的重要途径。  音乐在舞台上,看不见、摸不着,却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不可或缺。包括我们最近在电视上经常看
《论语》中的话语与思想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不仅在历史久远的过去,同时在当下的中国仍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本文将《论语·泰伯》中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分别与个人音乐表演中的想法联系到一起,从儒家学派的角度分析钢琴表演。  《论语》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书籍,它的教化意义和作用对于后世的人们是有深刻影响的。《论语》的存在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有对于久远历史的承载,这本名著中饱
音乐表现力是一个人借助音乐进行表达的能力,集中体现了演奏者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情感体验。有着“乐器之王”之称的钢琴音色多变、音域宽广,在伴奏、合奏、重奏、独奏等诸多场合的表现力都极为突出,因此,不管是听觉训练,还是音乐创作,钢琴都是最主要的选择之一。一、钢琴演奏技巧的重要性分析  在音乐表现中,节拍、旋律等要素是音乐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音乐内容要想得以充分展现,就离不开恰到好处的演奏技巧,尤其对于钢
在我国已出土的乐器中,1987年出土的七孔贾湖骨笛是世界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1],迄今约9000年历史,可见中国笛子的历史悠久。笛子属吹管类乐器,随着笛子这一乐器的发展,其演奏形式趋于多样化,演奏技法日臻完善与成熟。当前,我国主要的有曲笛(亦称昆笛)、梆笛两种。曲笛常用昆曲伴奏以及南方各地方乐种的合奏;梆笛用于梆子腔伴奏以及北方各地方乐种的合奏。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日益重视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满
2021年9月2日,在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成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这一重大新闻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将形成“深沪京”三足鼎立的新格局,也标志着我国以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楼市经济开始转向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股市经济。  楼市经济转向股市经济是中国经济发
编者按: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完善内需体系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持续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共计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由此,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可见一
红色经典歌曲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史、新中国的建设史、改革开放的奋进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是一种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艺术形式[1]。将红色经典歌曲资源融入“四史”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潜移默化地提升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党的拥护,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一、红色经典歌曲的艺术价值、时代价值及思想价值  (一)红色经典歌曲的艺术价值
现今大家的物质生活十分丰富,对精神生活追求也在逐渐趋于高大上,特别是在音乐鉴赏中更呈现出特殊水准,从大家的潜意识里分析得知,他们已不再将演唱和小提琴演奏当作看热闹,而是作为一种人生追求。故此,对小提琴演奏与声乐演唱实施融合发展,将其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以此迎合现代人精神要求,促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一、小提琴演奏的特点  小提琴是具有歌唱性的一种乐器,所以怎么样在小提琴上发出声乐演唱般的动听
一、《想亲娘》创作背景  (一)作品创作背景  艺术歌曲《想亲娘》创作于1955年,由作曲家丁善德改编而成。  作品主要描述了游子为回到家乡跋山涉水,历尽苦难,却在临近家乡时因江水涨潮,无法靠岸而万分焦急,心如刀绞的情景,体现了离家在外的游子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见到母亲的迫切希望及不能得偿所愿的无限惋惜之情,表达了为生活所累,被迫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故土的无限思念之情。有学者认为,这首作品所表达的
明代绍兴派琴谱都有着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并在琴曲传谱、风格特点等方面有着紧密的传承关系,自成谱系。它们对后世琴曲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明代绍兴派琴谱谱系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研究,旨在探究明代绍兴派现存谱本的传谱面貌及相关信息。  古琴,古代称琴或瑶琴,现代称古琴或七弦琴,是我国最早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琴派的文献,遗存之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