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的奥斯卡奖看美国好莱坞当前的全球化电影政策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根据最近美国学者们的一些文章和评论,分析好莱坞电影的意识形态,讨论美国电影全球化策略的近况。
  关键词 奥斯卡 好莱坞 全球化 电影政策 意识形态
  
  2008年的好莱坞奥斯卡电影大奖的获奖情况的确是令人吃惊。在公布获奖的名单之后,美国影视圈的有识之士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致认为,2008年的奥斯卡金像奖反映出美国电影当前的全球化的策略。本文即是在综合美国一些较为进步的学者和评论家的观点和看法,作一些简单的介绍。正如我国有几位学者和电影研究者所讲:与往年的获奖影片最大的不同,首先是美国本土的创作影片的比例极小:我们不妨看一下:获得2008年的最佳影片《老无所依》(NoCountry for the Old Men)是由西班牙演员贾维尔·巴登获得最佳男配角,是和西班牙合作的,影片《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是英国影片,而英国演员丹尼尔·戴·刘易斯则获得最佳男主角金奖:影片《玫瑰人生》(LaVie en Rose)是法国影片,法国明星马里恩·科蒂拉德则获得最佳女主角金奖:
  影片《迈克尔·克莱顿》的女明星蒂尔达·温斯顿也是英国人。从提名的影片,到最后获奖的作品,可以看出真正的美国纯正影片几乎没有。
  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美国的历届总统都提出了“全球化”的口号: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美国领导人所主张的全球化同世界其它国家人们所理解的全球化有着本质的区别。近年来,美国一些较为正直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了美国好莱坞的“全球化”的实质。美国学者菲利普·麦克迈克尔发表了《全球化:神话与现实》。罗伯特麦克切斯尼博士出版了《全球民主交流的艰难》一书,约翰·罗克维尔教授发表了《作为出口优势的美国文化》,露丝·瓦奇博士发表了《国外部分:好莱坞的全球范围的发行与代理人的道德》,保罗·赫希发表的《大众传播的全球化的版权问题》,高斯塔·伽瓦斯和麦克尔·艾斯纳发表的《从魔幻王国到媒体霸主》,马丁·丹纳发表的《生意越作越大:好莱坞全球经营的秘密》,马乔里·弗格森作著的《全球化的神话》。道格拉斯·凯尔纳《全球化理论性批判》等专著和文章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与揭露了美国好莱坞的全球化的阴谋。这些学者们都指出美国政府对于好莱坞全球化的支持与鼓励的政策说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好莱坞的全球化无论从经济,文化,政治与军事上都会强化美国在全世界范围上的霸主地位。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政府会制定一系列保护好莱坞的新政策。
  上述学者们都指出当今世界的特点。即高新技术与全球化的联系。高新技术一方面是实现全球化的基础,另一方面则推进了全球化的进程。在现今社会中,高新技术并不仅仅是高科技,而是指几乎囊括一切的包括娱乐,传播,多媒体。教育乃至衣食住行等所有的技术改进。这就是学者们所称之为的“文化转型”。在这个转型中,信息与娱乐领域已经融合为一体而成为“信息一娱乐”(infortaintent)。信息和多媒体彻底改变了娱乐形式,而新技术与娱乐的结合也改变人类的传播交流、学习与娱乐等认识世界的方法和途径。而在这个文化转型之中,以美国为文化霸主的权势有意地夸大信息的作用,将知识与信息置之于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日常生活的之上的主导地位。
  很多学者例如马丁·但纳等,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指出,美国式的新型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全球化之上的巨型的、高级化的垄断资本主义。为了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对于资源、市场、商品销售、利润等获得最大的控制。美国需要在全球化的口号下,以“公平竞争”的形式来实现美国总体的垄断。美国的领导阶层和大资本家是很“聪明乃至阴险”的。
  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不难看出。好莱坞全球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取最高的利润即赚最多的钱。从八十年代开始,为了保障好莱坞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取最大的收益,在美国政府的直接参与下,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贸易政策,包括闹闹哄哄的国际知识版权法等。
  一些进步的美国学者还从好莱坞的文化侵略来分析美国的国际文化政策或文化全球化政策等。他们指出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意识形态性质是十分明显的:即在娱乐的包装下,贩卖美国的所谓的民主观念,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潜意识。美国学者塔玛·莱耶比斯(Tama Liebes)和艾利胡·凯兹等在分析好莱坞最受世人欢迎的大片之后,从结构主义理论观点出发提出三阶段或三结构的现象,指出后好莱坞的电影作品结构是一个“浮华,五光十色”的名词来包裹“阴险的,毒品式的”动名词形式的内容,而后以最为通俗的百科全书的教育形式进行传播,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大的“善良人的,单纯的头脑”作为最易接受与崇拜的文化形态所接受。当贫困的人们——包括世界范围的文化娱乐的贫困,在观赏这些色彩斑斓的好莱坞创造的奇观时,其短暂的视觉娱乐会产生出某种吸食鸦片或毒品时常有的快感,从而不知不觉地成为好莱坞的俘虏。
  当然好莱坞的大亨们是绝不会承认这些的。他们批评这些学者们是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毒害,而且夸大了好莱坞的影响作用。不久前,一位在全世界范围内考察归来的好莱坞大佬就在电视上公开声称:“现在已经不是好莱坞需要世界观众了,而是全世界都在需要好莱坞的时候了!”这位好莱坞大腕还特别列举了美国大片在中国包括香港,台湾等地受到热烈欢迎的情景。他吹牛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观众现在已经离不开好莱坞了。”他有根有据地列举了近年来美国好莱坞的大片在中国放映的具体的票房收入和观众调查的情况。他的言论,也引起一些来过中国并和中国友好的学者们的忧虑。美国学者吉恩布洛克·约翰·麦克米伦顿,和马约利·副古尔森等人就指出:“很难相信具有五千年传统文明的中国人会如此地迷恋好莱坞的浮浅的东西。”他们认为中国人的热情与朴实,是对于好莱坞的影响认识不够清楚。特别是影视圈对美国奥斯卡金奖的过分崇拜,使得这位好莱坞的大腕不知羞耻地吹牛。福古尔森博士还指出媒体包括中国国内媒体的宣传偏差。道格拉斯凯尔纳博士一针见血地批评:“以精巧的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的多媒体的文化产品,将广播,电视,电影。新闻,游戏以及其它的娱乐形式融合为一体。并且以最新的传播渠道包括电脑网络等作为通道,加上精致,巧妙地,令人目眩口呆的视觉包装,这就是西方媒体文化包括好莱坞电影的工作策略。西方媒体文化不仅占据了广大群众的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梦想,幻象,神话以及行为与思维的模式和自我身份认同的摹本。”
  正如中国的一些学者指出:好莱坞的真正目的就是赚钱,它绝不会考虑任何国家的官方立场,和任何民族的文化价值趣味,对于好莱坞来讲,攫取更多的金钱就是目的。在美国的官方报告中,2007年。好莱坞的前10部,票房最佳的影片中,每部影片的国际市场的 收入都几乎是美国国内票房收入的2倍以上。比如发行全球的《蜘蛛侠3》,总投资为2.58亿美元。美国国内票房收入为3.365亿美元,而全球的票房收益则是5.54亿美元,这部《蜘蛛侠3》,总票房收入为890871626万美元。有一位美国学者说:“您们中国人有一句话,只要赚钱,可以做孙子。好莱坞就是这样,为了赚钱——赚全世界的钱,可以当孙子!”
  实际上,美国好莱坞巨头,可不是那么简单地甘当孙子的,好莱坞的巨头精明得很,他们知道如何以最少的成本投资来攫取最高的利润,赚最多的钱。2007年在美国影院中放映的影片,大片越来越少,而低成本的作品则越来越多。2008年第80届奥斯卡获奖影片中,几乎都是低成本的作品:入围的最佳影片《老无所依》、《血色将至》、《迈克尔·克莱顿》这三部影片的成本都不到2500万,《救赎》(Atonement)的成本只有3000万美元。《朱诺》(Juno)的成本仅仅为750万美元。记得早在2006年。斯皮尔伯格就扬言不再拍摄大成本高投资的大片了。实际上,近年来美国好莱坞已经提倡低成本制作,而越来越多的独立制片已经涌现出来了。相比一下,我国电影则走相反的路子。我们的高成本,大制作,高投资的拍摄越来越多,投资上亿已经是寻常的,投资几个亿的也有。美国好莱坞懂得如何省钱,而中国的“好莱坞”知道如何花钱——花大钱!美国好莱坞是纯粹的商业片,他们知道在创作一部影片时,最花钱的就是特技——特效成本,这大大地提高了制作成本,于是,他们就少用或不用这样花费巨大的高新技术,或者以更新的技术替换。斯皮尔伯格也早就看到这一点。他的“梦工厂”已经有意地减少了高新技术的运用。电影是给人看的,要多多打动人的心。
  第二个花费大钱。或投资高的所在就是雇佣大牌明星。演员名气越大,片酬就会增加,美国近年来越来越少雇佣大牌明星而使用新人。特别是启用年轻演员已经成了风气,比如《朱诺》一片的演员,都是无名的新人,可表演清纯,毫无做作之气。而我国的“好莱坞”动不动就是大腕级明星,不是刘德华,就是章子怡,或是周润发,或是巩俐,实际上,观众也看腻歪了。好莱坞知道可以从这个两方面省钱,我们则喜欢从这个两方面多花钱。因此,有的学者建议中国电影改革的根本之处,在于经营理念的改变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改变。
  乔治·布什总统在获得连任的胜利之后,马上制定了新的文化与宣传政策,不但加强了对于美国式民主的宣传力度,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反恐怖主义的宣传。而美国的主流媒体集团,特别是电视,已经沦为布什政府与五角大楼的宣传机器和工具。布什政府的文化与宣传政策对于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美国和西方一些学者,对于这方面有不少精辟的论述,下面介绍一些基本观点:
  正如美国学者凯尔纳所指出的那样,在全球媒体中,恐怖分子所造成的恐怖奇观的壮观场面可以被用来吸引全世界观众的注意力,这样将恐怖分子的政治意图加以戏剧化的渲染,就能够达到具体的政治目的。美国政府就是这样不断在媒体上制作恐怖奇观。从而达到驯化与威慑作用。9·11事件为布什政府提供了绝好的良机来宣传布什的政治观念:也就是即使像美国这样强大的超级大国,也无法逃脱恐怖分子的灭绝人性的暴力袭击。本来这是一场美国人民的大悲剧,但美国媒体特别是电视全天候的现场直播,而且反反复复播放灾难的细节,从而产生视觉影响。当时美国电视不惜血本免费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使得全世界的人民目睹了恐怖分子的凶恶行径,而产生对于美国人民的同情。也从而使得布什政府的反恐政策和斗争获得世界人民的支持。此后,布什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于“恐怖主义”的夸大乃至不惜说谎的宣传和煽动,在美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心目中产生“世界末日”随时就要到来的恐吓作用。也正是在这样的心理情结下,当布什政府发动对伊拉克进攻时,会获得大多数美国人的支持。美国好莱坞近年来拍摄的一些反恐作品和所谓新科幻影片,就是在这种政策中应运而生的。
  9·11事件的第二天布什总统就在国会发表了宣战讲话。他要求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必须对恐怖分子划清界线,他说:“你们要么和我们站在一起:要么就和我们作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布什此次讲话,为其以后的行动乃至伊拉克战争的行径奠定了理论基础。布什强迫所有的盟国支持其反恐战争政策。专家们指出,布什所强调的二元对立的话语,不过是当年美苏冷战阶段的话语理论的继续,即摩尼教式的二元对立,我们与他们,文明与野蛮,真理与邪恶,黑与白之间的绝对对立。按照布什的智囊赖丝博士的理论,当前美国全球化的最恶毒的敌人,就是共产主义苏联之后的恐怖主义份子,他们并不是以某个国家作为基地,也不是确定的军事力量或军队,而是一些由国家与组织暗中支持的难以看清的帝国。因此。美国的反恐斗争就是一个长期性的“圣战”。在布什总统及其政府的指挥和监督下,美国媒体展开了歇斯底里式的宣传。电视与广播,年、报刊杂志等充斥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空话和口号,美国学者戴安娜·斯蒂美耶丝等就指出,布什政府在战争宣传上的规模与数量远远超过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期间的所有实施。在布什政府的推动下。美国社会的右派集团包括基督教的右翼势力的领袖,政治家。学者和专家,还有文化艺术工作者包括好莱坞的一些明星们都登台露面,成为美国军事工业集团和资本寡头的传声筒,为发动战争摇旗呐喊。
  布什的政策和言论被美国一些进步学者批评为“双重话语”,在这样的话语形态下,把对伊拉克的入侵说成为世界和平而战,明明是武装占领别国的领土却说是应该国人民的要求去保护那里的人民,狂轰滥炸破坏了伊拉克的自然生态竞被说是行使人道主义的救援,滥杀无辜造成上百万贫民百姓的流离失所。却被说成是伊拉克人民自愿要求解放而获得民政与自由的代价等。这种厚颜无耻的说谎,正好体现了当今美国布什政府的“野蛮主义”的实质。很多学者都指出布什政府的强行政策下所推行的法西斯式的宣传方式即“戈倍尔效应”,即说谎说到最后连说谎的人都相信谎言就是真的。美国长期宣扬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民主原则被粗暴地践踏了,而主流媒体在暴政的蹂躏下竟然成为了说谎的工具和机器通道。
  造谣说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例如臭名昭著的《拯救大兵琳奇》的丑闻。通过一位被俘的女兵琳奇的解救来宣传美军的英雄奇迹。该片以好莱坞大片《拯救大兵瑞安》为样板。由于编排过于离奇和破绽百出,连当事人即那位女兵都出面澄清事实。而媒体例如福克斯电视台则不断以媒体奇观来鼓吹美式的“爱国主义”和“美国民主自由的伟大胜利等。也正是在这样的宣传政策下,2007年的奥斯卡金奖中就有《父辈的旗帜》、《硫磺岛的来信》等。前者提出要努力接下父辈的旗帜。继续为自由民主而战,后者很明显地宣传了 当今美日联手的新亚洲军事政策等。
  然而,政治风向会随时转动的,目前随着布什总统的政策不利和失败,更由于美国的经济陷入困境,美国人民也开始以某种较为冷静的态度来反省所谓的反恐战争,布什政府极右的政治立场,已经说服不了普通的美国大众。而传统美国思想,道德观念,民主理念等已经回归或复苏。这样2008年第80届奥斯卡大奖,也就反映了当前美国人的心理状态和审美口味。美国人不再想看所谓的美国英雄主义的战争大片或巨片。而喜欢看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现实主义的普通片,比如《朱诺》一片,就是一个高中少女朱诺的困境:未婚先孕。堕胎。和家庭的冲突等。这是当前美国和西方国家内普通的事件。这部影片缺乏大场面。也没有什么特大事件。而且有些缓慢和拖拉,但很感人,影片以朱诺抛弃了大人们为她所规划的生活方案,而决心以自己当初的“草率的”生活方式继续生活。看看这个个性很强的小姑娘,有谁不会说:“跟我的女儿一样!”呢?
  有趣的影片《老无所依》中的巴登是一个大坏蛋,他可谓坏事做绝,影片中充斥暴力。弱肉强食的行为令人发指,这部影片就是一部当代美国社会的政治寓言。而更妙的是,影片没有给出以往的结尾,而是让观众沉思默想,其实,这更符合当今美国大众的心理:面临国际国内的重重困难,何去何从?
  纵观2008年美国奥斯卡,我们应该对中国电影的创作何去何从提出质疑,但有一点就是音乐所起的连贯作用。由于一部电影不象一部连续剧,它持续的时间有限,如果把一影片故事情节详细地给观众交待清楚,那要占用很多画面。而音乐是不占空间的。音乐可以把这些看似并无关联的镜头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电影音乐独特的功能之一。在镜头连接过程中,故事的情节、故事里人物的动作在时间、空间上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因此,从一个局部或片断看,它常常需要另一种手段来加强它的连贯感。音乐正是起到了这种作用,影片中的音乐虽然从整体上看是不连贯的,但它在局部上的连贯性常常对它所伴随跳跃的画面起着一定的组织作用,使它们在观众的心理上产生一种连贯感。例如在国产故事片《凤凰琴》中“升国旗”一场戏就由10个不同镜头组成:其中有余校长组织学生升旗的画面:有两个老师吹口琴、竹笛的画面:有张英子老师站在学生后面抬头望国旗的画面:有特写镜头国旗迎风飘扬的画面等等。音乐在这里所起到的连贯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也是很自然的。在这部影片中编导和作曲者使用口琴、竹笛吹奏国歌等形式,取得了非常真实的效果。它告诉人们这个山区小学确实非常贫困,连二三百元最差的收录机都买不起,只能靠老师用最便宜的乐器自己来演奏国歌。然而,观众们却能看出师生们人穷志坚、兢兢业业的精神,体会到老师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可贵的责任心。此外,音乐最大的长处,在于可高度概括人类内在的心理体验与微妙丰富的感情状态。同样,电影音乐最擅长的也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银幕上无法直观透视的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在张艺谋导演、巩俐主演、赵季平作曲的确定,跟风不可取,仿效也不必,重要的是要拍出具有中国民族色彩的,为中国人喜欢的好片。
  影片《菊豆》里,用以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的音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中年轻貌美的菊豆被农村染坊比她大40岁的杨老板买来,在非人的待遇下被折磨得遍体鳞伤。其中有一片断,菊豆向杨老板的侄子、年轻力壮的杨天青哭诉自己的遭遇。伴随这一段落的音乐,是用我国古老的乐器埙吹奏出的低沉哀婉、凄凉幽咽、如诉如泣的旋律。在这里乐器埙所展现的音乐正是菊豆内心痛苦的真实写照。
  电影离不开电影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来替它作说明,随着现代电影艺术的发展。音乐更加成为一部电影要完成其历史使命的重要因素,音乐可以帮助电影给观众提供画面以外的信息,可以揭示电影画面所能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义。同时也可以表达作者对其所表现内容所折射的生活、艺术和对现实生活更深层次的思考。优秀的电影音乐给观众留以经久不忘的深刻印象,音与画的完美结合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效果。因此,我们说电影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它是一部电影的灵魂。
其他文献
[摘要]Unheimlich是弗洛伊德用来形容“神秘和令人恐怖”的德语词,从精神分析批评学说的心理学领域来看,首先,类型电影是电影精神分析批评学说的最佳范本,只有在研究类型电影时,精神分析学说才能充分而完整地发挥其作用;第二,恐怖电影作为类型电影中直接表达人类恐惧情感的类型,与精神分析学一种微妙的互文性。  [关键词]精神分析批评 类型电影 恐怖电影    一、电影精神分析批评溯源    1895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越来越需要频繁使用PPT,于是PPT抛头露面的场合越来越多。  今天就先跟我们学一些PPT最基本的操作!  1、设置幻灯片背景  通常来说,PPT的背景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纯色填充,二是颜色的渐变填充,三是使用图片或纹理填充。  1、设置纯色和渐变背景  纯色的背景非常简洁、设置也非常简单,将幻灯片填充为需要的颜色即可。在实际工作中,渐变填充背景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背景。例如下面
摘 要: 母语或目的语作为外语课堂教学的媒介语,一直受到许多语言学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出发,结合课堂观察和问卷的调查方式,探析了某高校的EFL教师对教学媒介语的态度和使用情况,并就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两个教学建议。  关键词: 媒介语 母语 目的语 输入  外语课堂中的教学媒介语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成为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所在,对于母语和目的语孰重孰轻的争论从未停歇。二语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业成绩、就业信息的获取、就业形势的看法、毕业后的规划、就业单位、工资报酬、个人生活规划等方面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学业、就业状况,旨在为高校及社会帮助大学生就业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职业期望 就业  就业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前提,只有在社会中实现就业,人的社会价值才能实现,生活水平才能提高。2015年两会,国家决定下调GDP
摘 要: 诵读是一种古老的读书法。当前要弘扬优秀的传统语文教学法。诵读可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启迪思维、开发想象力,有助于培养语感,有助于听说读写水平的提高,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掌握、运用多种朗读技巧,借助现代教学工具,借助灵活多样的诵读形式,营造愉快和谐的诵读环境,达到诵读的最佳境界。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诵读激趣 培养语感  一  笔者发现,在小学、初中原
在如今耽美IP开发盛行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耽美改编网络影视剧作品涌现出来,有其深刻原因,改编策略至关重要。本文尝试结合《镇魂》《陈情令》两大爆款的案例,分析我国耽美改编网络影视剧兴盛的原因,并总结提炼出我国耽美改编网络影视剧的改编对策,以期为今后我国耽美改编网络影视剧的良性发展提供策略性参考。  一、《镇魂》《陈情令》爆红的原因分析  《镇魂》于2018年6月13日在优酷播出。截至2018年9
摘 要: 蒂姆·温顿的短篇小说《邻居们》主要讲述了一对新婚夫妇搬到新社区后,从与移民邻居们的冲突到逐渐融合的过程。本文从身份建构的角度,探寻新婚夫妇在物理空间发生转移后对身份的诉求,以及从批判焦虑到获得认同、逐渐融入的过程,揭示了消除精神隔阂的主要途径是加强交往,促进相互了解。身份的重新建构意味着他们与社区的文化融合。  关键词: 《邻居们》 蒂姆·温顿 身份建构 文化融合 身份认同  1.引言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宁波市北仑区幼儿园在政府主导、政策引领、多方联动、社会支持的机制下的发展情况从明确层次责任、加强制度建设、增加财政投入、鼓励民办教育及优化教师队伍等方面论述了保证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宁波市北仑区 学前教育 发展条件  宁波市北仑区1985年建区,下辖6街道2镇1乡,现有常住人口约79万。至2013年,全区共有各类幼儿园9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8所(含分园
[摘要]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呼啸山庄》一书中的矛盾层次重重叠叠。但抛开各个矛盾交错复杂的外表,剖析其内在的矛盾根源结论是:文化差异成就了各个矛盾,从而也造就了主人公希刺克里夫的悲惨命运。  [关键词]矛盾 文化 差异 命运    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恐怖的事件。整个故事大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全面复兴,我国的类型电影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喜剧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以3000万投资实现了38亿票房的奇迹;魔幻电影《妖猫传》以无尚的繁华铺陈了历史的隐痛与沉思;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中国式的神话重启了民族电影的科幻之路……时代选择、发展态势、产业格局,以种种因素为背景,中国类型电影在纵深的向度中得到了充分的伸展及宽广的覆盖。其中,战争电影的发展尤为引人瞩目。从《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