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学同仁的共识。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仍停留在对文本知识讲授的平面静止状态,学生没有对文本直接的接触、观照、感受和解读,作品对他们只能是外在的、疏远的、异己的,谈不上什么艺术接受更谈不上创造性的思维,因此,使语文教学由平面,迈向立体化,无疑是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就本人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小见。
一、让文本解读由平面迈向立体化
艺术接受是化作品为我所有的过程,即阅读主体创造性实现作品和再生产作品的过程。但由于阅读主体(学生)生活条件、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等方面均有差异,所以在学习中,每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自己生命的流程美的体会也不大相同,因而,再生产的“具体作品”是不一样的,为此,执教者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观照、鼓励、尊重学生的鉴赏所得。让他们依据教材的例子拓展自己的体验思维,写出百花齐放的生命流程体验。
二、让人物评价由平面迈向立体化
例如在读周立波作品《分马》时,有学生对郭全海的“高、大、全”形象提出质疑:①在分马时,他为什么优先?是不是有特权?②“郭全海对自己的事总是随随便便的”,但为啥不“随随便便”牵去老王太太不满意的“热毛子”马?可见,郭全海也是人,也需要好牲口。老王太太分到“热毛子”马不满意时,郭全海想到,毕竟自己是干部,为了“搁得平”,才主动地对她说“我跟你换……”。因此,郭全海“大公无私”也不是绝对的。我很欣赏学生对这个文学形象的评价。迄今为止,研读《分马》的文章没有一篇有这种眼光。
三、让语言鉴赏由平面迈向立体化
文章是作家心灵开放的世界,其语言是作家的生命意识流。因此,对文本语言的鉴赏不能只停留在“意义”的静态平面;而应上升到“涵义”(情景、意象)立体化的生动境界,才实现审美再创造的飞跃。
如《故乡》中作者除了用20年前后润土、杨二嫂的变化揭示主题外,还有自然环境景物和母亲心情刻画的语段,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同时进行词语内涵补白。教材中有这样一句“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这一句不是一句单纯的自然景物描写,而是包含着与文章主题有关的丰富内涵。从外观上补白,枯草,说明是一种没有生气快要死亡的草。断茎,说明残缺。当风抖着,更是遭遇不幸。从内容上补白,说明此屋主人生活艰难与润土、杨二嫂相比也好不了多少。
四、让文本空间立体化
由于课文文本提供的是一个意义框架,即所谓的“召唤结构”或“空旷结构”,因此,拓展文本空间,能使学生、教师的创造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激活与发挥。
教材文本提供给我们执教者、学习者非常大的“空间”只要我们的教学诱导不是平面静态的,学生就很很易进入文本意境,走进作家、文本人物形象的心灵世界。如《社戏》,可让学生写《我和迅哥儿船头看戏》,学生能把自己幻化为作品人物的原型(双喜或阿发),较细腻地写出“陪”的心理。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人我合一”的主动情感体验者,灵感就会降临,创造的火花就会喷发。文言文改写白话文(不等于翻译,翻译仅是平面,缺乏立体的深度)。诗词改写成散文等形式,都能诱使学生进入创造的广阔天地。
五、课堂速写与发表
无论是用多角度立体化的形式审视教材文本主题,或是对人物形象的立体化的评价,或是对文本语言的立体化鉴赏,亦或是拓展文本的空间形式,都不能把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把阅读与写作相融在一起的较好的途径是课堂速写与发表。它是指教者诱导学生进入积极阅读思维状态后,快速形成较有条理的思维结果,紧接着进行自由发表。进入思维误区的学生听了别人的发言后,也会很快调整自己的思维或修正补充自己的观点,使之趋于合理。如执教《桃花源记》时,学生对“桃源社会”发表个人看法。有人说它美:①社区文明,民风淳厚;②生态美。也有人说它不美:①贫穷落后;②封闭。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学生说它是古代仁人志士的一个理想王国,不能拿今天的尺度去衡量过去的历史;也有学生说想回到桃源社会去,因为那个社会人人心地善良、民风淳朴、人人劳动,相处其乐融融。不像现代社会,表面上不封闭,事实上人心是封闭的,君不见防盗门、防盗窗、防盗网比比皆是?也有人说社会是发展进步的,现代物质文明、现代人物质享受比桃源社会好千百倍,人们也在努力寻求精神文明来平衡。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只要突破平面静态,走向立体生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是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的。
一、让文本解读由平面迈向立体化
艺术接受是化作品为我所有的过程,即阅读主体创造性实现作品和再生产作品的过程。但由于阅读主体(学生)生活条件、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等方面均有差异,所以在学习中,每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自己生命的流程美的体会也不大相同,因而,再生产的“具体作品”是不一样的,为此,执教者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观照、鼓励、尊重学生的鉴赏所得。让他们依据教材的例子拓展自己的体验思维,写出百花齐放的生命流程体验。
二、让人物评价由平面迈向立体化
例如在读周立波作品《分马》时,有学生对郭全海的“高、大、全”形象提出质疑:①在分马时,他为什么优先?是不是有特权?②“郭全海对自己的事总是随随便便的”,但为啥不“随随便便”牵去老王太太不满意的“热毛子”马?可见,郭全海也是人,也需要好牲口。老王太太分到“热毛子”马不满意时,郭全海想到,毕竟自己是干部,为了“搁得平”,才主动地对她说“我跟你换……”。因此,郭全海“大公无私”也不是绝对的。我很欣赏学生对这个文学形象的评价。迄今为止,研读《分马》的文章没有一篇有这种眼光。
三、让语言鉴赏由平面迈向立体化
文章是作家心灵开放的世界,其语言是作家的生命意识流。因此,对文本语言的鉴赏不能只停留在“意义”的静态平面;而应上升到“涵义”(情景、意象)立体化的生动境界,才实现审美再创造的飞跃。
如《故乡》中作者除了用20年前后润土、杨二嫂的变化揭示主题外,还有自然环境景物和母亲心情刻画的语段,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同时进行词语内涵补白。教材中有这样一句“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这一句不是一句单纯的自然景物描写,而是包含着与文章主题有关的丰富内涵。从外观上补白,枯草,说明是一种没有生气快要死亡的草。断茎,说明残缺。当风抖着,更是遭遇不幸。从内容上补白,说明此屋主人生活艰难与润土、杨二嫂相比也好不了多少。
四、让文本空间立体化
由于课文文本提供的是一个意义框架,即所谓的“召唤结构”或“空旷结构”,因此,拓展文本空间,能使学生、教师的创造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激活与发挥。
教材文本提供给我们执教者、学习者非常大的“空间”只要我们的教学诱导不是平面静态的,学生就很很易进入文本意境,走进作家、文本人物形象的心灵世界。如《社戏》,可让学生写《我和迅哥儿船头看戏》,学生能把自己幻化为作品人物的原型(双喜或阿发),较细腻地写出“陪”的心理。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人我合一”的主动情感体验者,灵感就会降临,创造的火花就会喷发。文言文改写白话文(不等于翻译,翻译仅是平面,缺乏立体的深度)。诗词改写成散文等形式,都能诱使学生进入创造的广阔天地。
五、课堂速写与发表
无论是用多角度立体化的形式审视教材文本主题,或是对人物形象的立体化的评价,或是对文本语言的立体化鉴赏,亦或是拓展文本的空间形式,都不能把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把阅读与写作相融在一起的较好的途径是课堂速写与发表。它是指教者诱导学生进入积极阅读思维状态后,快速形成较有条理的思维结果,紧接着进行自由发表。进入思维误区的学生听了别人的发言后,也会很快调整自己的思维或修正补充自己的观点,使之趋于合理。如执教《桃花源记》时,学生对“桃源社会”发表个人看法。有人说它美:①社区文明,民风淳厚;②生态美。也有人说它不美:①贫穷落后;②封闭。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学生说它是古代仁人志士的一个理想王国,不能拿今天的尺度去衡量过去的历史;也有学生说想回到桃源社会去,因为那个社会人人心地善良、民风淳朴、人人劳动,相处其乐融融。不像现代社会,表面上不封闭,事实上人心是封闭的,君不见防盗门、防盗窗、防盗网比比皆是?也有人说社会是发展进步的,现代物质文明、现代人物质享受比桃源社会好千百倍,人们也在努力寻求精神文明来平衡。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只要突破平面静态,走向立体生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是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