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团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社团活动也对学生成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自我探究能力,已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学校应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切入,审视社团管理与社团建设,开发与实施独具特色的社团活动,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社团活动;核心素养;社团管理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4-293
引言
小学社会活动的开展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修养的目的。但是,小学社会活动还处于初步建设中,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社团活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活动过程单一、乏味;教学理念陈旧;学生参与兴趣不高。基于此,为实现农村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让小学社会活动得到有效建设与发展,本文提出以下策略。
一、开启社团活动项目研究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人国家课程。基于此,笔者所在学校以教改为契机,以项目研究为抓手,致力于推动学校社团健康发展。
1.注重社团活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基于项目的学习,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选择的活动项目必须基于真实的生活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社团项目活动中,学校要根据社团属性、研究范围,并结合校园生活确定项目主题:如对于服饰社团,可要求他们为班级小伙伴设计富有时尚感的流行小挎包、儿童校服等;对于科技社团,可鼓励他们为自己制作名片、为学校设计校徽;对于计算机社团,可让他们为校运动会制作成绩统计表;对于心理社团,可引导他们围绕“孩子,你为什么厌学”“再见,网吧”等主题进行宣讲活动。这些项目巧妙地将社团活动与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此外,在社团活动中,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学生需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理解和分析,仅依靠单一学科知识无法解决。如信息技术社团开展的“为班级学生踏青设计旅游线路、为学校图书交易活动设计方案”项目活动包含了查询资料、拟订采访计划、记录和整理采访内容、统筹交通费与住宿费、规划旅游线路、制作PPT等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由此可见,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在社团项目活动中,指导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学习主题和内容。如在信息社团项目活动中,学生在用画图软件制作宣传海报时,指导教师不应先定下一些条条框框,告诉学生只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而应充分挖掘学生的知识储备,鼓励他们回忆见过的海报样式、内容,再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次海报主题是什么?应怎样来体现这一主题?讨论完成后,要求他们制订可行计划,并根据计划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这一环节,当学生遇到有挑战性的问题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寻求同伴帮助自主解决;若仍未能解决问题,教师再给予有效指导。总之,在社团项目活动中,指导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说教法,用平易近人的态度和不断的鼓励引领学生探寻未知领域,走向成功。
3.注重合作、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团队协作中共同发展,是基于项目的社团活动中最吸引学生的地方。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化分工、协同作业,如技术全面的学生进行技术攻关,文笔好的学生负责文字阐述……总之,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项目活动中,并能在活动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价值。这样的社团活动才有凝聚力,才能促进学生发展。
需注意,在项目活动中,教师既是合作者、教练、助学者、管理者,又是一个研究者、实践者,要引导学生专注项目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了解学生的项目活动情况,监督学生完成各阶段任务;同时,规范学生行为,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评估,促其在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中完成活动任务。
二、控制社团规模、合理配置资源
社团的规模对小学生参与程度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其中包括社团的人数、指导教师的数量等,关注不同功能社团的人数的以及对指导教师的配备。一个正常规模的社团人数应控制在50人以内,基本相当于一个班级的人数,在教师人员的配备上,由23人为最佳,但教师人员配置增多对我们很多学校目前有一定困难,也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合理的配备最好可以控制在1:20的比例当中,同时对教师应建立健全指导教师培训机制加大针对社团的指导老师的专业化培训,增加社团指导老师数量,做到每个社团乃至每个成员都能受到老师专业和正确的指导。
三、重视社团发展政策,出台鼓励措施
(1)当地教育部门应向学校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鼓励加大社团老师的人员配备,同时开展教师培训,丰富指导教师的组织方式,必要时提供物质支持,比如游泳、攀岩这类场地要求比较高的项目,教体局联络当地有条件的机构,每周选取固定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去参加此列社团。(2)设置专门管理各项社团活动的负责人,对社团发展至关重要,学校管理部门应对管理干部及活动骨干进行定期汇报及培训。(3)重视各项社团的发展,在教师主导的社团活动之外,应重视学生自发性组织的各项社团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利用起本校的特长生、老社团成员的个人特长,开展多种样式的社团活动。
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教学有效性,小學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组织社团活动,丰富社团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袁香.对农村小学有效开展社团活动的几点认识[J].甘肃教育,2020,(5):26.
[2]王娜.浅谈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学生社团活动[J].中华志愿者,2020,(2):116.
[3]常啸.农村小学社团建设与活动开展[J].基础教育论坛,2020,(15):13-14.
关键词:小学社团活动;核心素养;社团管理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4-293
引言
小学社会活动的开展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修养的目的。但是,小学社会活动还处于初步建设中,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社团活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活动过程单一、乏味;教学理念陈旧;学生参与兴趣不高。基于此,为实现农村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让小学社会活动得到有效建设与发展,本文提出以下策略。
一、开启社团活动项目研究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人国家课程。基于此,笔者所在学校以教改为契机,以项目研究为抓手,致力于推动学校社团健康发展。
1.注重社团活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基于项目的学习,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选择的活动项目必须基于真实的生活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社团项目活动中,学校要根据社团属性、研究范围,并结合校园生活确定项目主题:如对于服饰社团,可要求他们为班级小伙伴设计富有时尚感的流行小挎包、儿童校服等;对于科技社团,可鼓励他们为自己制作名片、为学校设计校徽;对于计算机社团,可让他们为校运动会制作成绩统计表;对于心理社团,可引导他们围绕“孩子,你为什么厌学”“再见,网吧”等主题进行宣讲活动。这些项目巧妙地将社团活动与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此外,在社团活动中,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学生需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理解和分析,仅依靠单一学科知识无法解决。如信息技术社团开展的“为班级学生踏青设计旅游线路、为学校图书交易活动设计方案”项目活动包含了查询资料、拟订采访计划、记录和整理采访内容、统筹交通费与住宿费、规划旅游线路、制作PPT等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由此可见,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在社团项目活动中,指导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学习主题和内容。如在信息社团项目活动中,学生在用画图软件制作宣传海报时,指导教师不应先定下一些条条框框,告诉学生只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而应充分挖掘学生的知识储备,鼓励他们回忆见过的海报样式、内容,再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次海报主题是什么?应怎样来体现这一主题?讨论完成后,要求他们制订可行计划,并根据计划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这一环节,当学生遇到有挑战性的问题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寻求同伴帮助自主解决;若仍未能解决问题,教师再给予有效指导。总之,在社团项目活动中,指导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说教法,用平易近人的态度和不断的鼓励引领学生探寻未知领域,走向成功。
3.注重合作、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团队协作中共同发展,是基于项目的社团活动中最吸引学生的地方。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化分工、协同作业,如技术全面的学生进行技术攻关,文笔好的学生负责文字阐述……总之,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项目活动中,并能在活动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价值。这样的社团活动才有凝聚力,才能促进学生发展。
需注意,在项目活动中,教师既是合作者、教练、助学者、管理者,又是一个研究者、实践者,要引导学生专注项目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了解学生的项目活动情况,监督学生完成各阶段任务;同时,规范学生行为,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评估,促其在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中完成活动任务。
二、控制社团规模、合理配置资源
社团的规模对小学生参与程度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其中包括社团的人数、指导教师的数量等,关注不同功能社团的人数的以及对指导教师的配备。一个正常规模的社团人数应控制在50人以内,基本相当于一个班级的人数,在教师人员的配备上,由23人为最佳,但教师人员配置增多对我们很多学校目前有一定困难,也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合理的配备最好可以控制在1:20的比例当中,同时对教师应建立健全指导教师培训机制加大针对社团的指导老师的专业化培训,增加社团指导老师数量,做到每个社团乃至每个成员都能受到老师专业和正确的指导。
三、重视社团发展政策,出台鼓励措施
(1)当地教育部门应向学校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鼓励加大社团老师的人员配备,同时开展教师培训,丰富指导教师的组织方式,必要时提供物质支持,比如游泳、攀岩这类场地要求比较高的项目,教体局联络当地有条件的机构,每周选取固定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去参加此列社团。(2)设置专门管理各项社团活动的负责人,对社团发展至关重要,学校管理部门应对管理干部及活动骨干进行定期汇报及培训。(3)重视各项社团的发展,在教师主导的社团活动之外,应重视学生自发性组织的各项社团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利用起本校的特长生、老社团成员的个人特长,开展多种样式的社团活动。
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教学有效性,小學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组织社团活动,丰富社团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袁香.对农村小学有效开展社团活动的几点认识[J].甘肃教育,2020,(5):26.
[2]王娜.浅谈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学生社团活动[J].中华志愿者,2020,(2):116.
[3]常啸.农村小学社团建设与活动开展[J].基础教育论坛,2020,(1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