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的导入是课堂的起始环节,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它的理解、认识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展现是有效实施数学课程的基础.无论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其他领域里,都应重视.一个好的开场白能很快将听众引到自己演讲的领域,并津津乐道的倾听.教师的课堂导入也是如此,需要精心设计.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导入 设计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66-02
当今教改浪潮席卷全国各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乐于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是目前教育改革主旋律,这样一节课的开场白——新课导入显得尤为重要,新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也就对提高课堂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就谈谈自身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几种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方法。
一、初中数学导入活动的重要意义
“好的开头,犹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这是教育家董政枢先生在《春觉斋论文》中评价美文的凤头之说,而好的课堂与美文的课堂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节课的导入恰到好处,能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轻松,牢牢吸住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课堂的导入是教学圆满成功的催化剂,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其效率的高低影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能力发展的程度,并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的达成。因而,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落实到影响教学效率的各个要素上。
二、初中数学导入的具体方法
1.通过“温故”导入
复习导入是大部分数学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达到温故的目的,又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可这样设计:解下列方程 1、5x+2=2(x-1) 2、x+1/3-1=x-1/4
先让学生说一说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再让学生解上面的方程(抽学生板演,并让其说出每一步的依据)。最后提出问题:如果有1、5x+2=2(x-1) 2、x+1/3-1=x-1/4x 又该如何解?又如在“平方差公式”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1)我们前面刚学过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计算:(x+y)(x-y)=____=____; (m+n)(m-n)=____=_____; (2x+y)(2x-y)=______=_____;
(2)你能从上面计算中发现什么规律?它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有何异同?试写出一般性规律。
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平方差公式。
2.通过设疑导入
问题设疑是根据中学生喜好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在新的教学内容讲授开始时,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引起惊讶,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的一种导入发方法。引入时,可故意设置疑障或陷阱,使学生处于欲得而不能的情景,甚至诱导学生上当。
例如:讲授“分式基本性质”时,先让学生解-2x=4,再解-2x﹤4,学生类比得出x﹤-2,然后让学生代个值检验试试,结果又不对,学生陷入茫然和矛盾之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运用此法必须做到:
一是巧妙设疑。所设的疑点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能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营造一种“心求通而未得通,口欲言而不能言”的情境。二是以疑激思,善问善导。要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必须掌握一些设问的方法与技巧,并善于引导,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设疑导入法与悬念导入法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前者重在“疑”;后者重在疑的同时更要“悬”。
3.通过实例进行导入
实例导入是选取与所授内容有关的生活实例或某种经历,通过对其分析,引申,演绎归纳出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强调了实践性,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之功效。同时让学生感觉到现实世界中处处充满数学。这种导入类型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尤其对于抽象概念的讲解,采用这种方法更显得优越。
例如: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提问:小明买4千克苹果,3千克梨需27元;若买4千克苹果,2千克梨需22元,问梨和苹果每千克各多少钱?学生很快得出答案:苹果都是4千克,梨多一千克多了5元,所以梨每千克5元,得出苹果每千克3元。比直接给出方程组引入好的。
4.巧设情境进行导入
情境导入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语言、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新课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种导入类型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起到渗透教学目标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形状相同的图形”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以一曲振奋人心的国歌,伴随着自己精心设计的两面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五星红旗,从大屏幕下冉冉升起,作为课堂的切入,很自然的引入新课。
再例如:在讲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开场白:一块三角形的玻璃碎成了两块(拿出准备好的三角纸板——如图),如果重新到玻璃店割一块同样大小的玻璃,有三种做法:①把两块都拿到玻璃店去,②只拿第一部分,③只拿第二部分。问哪种方法不能买回新玻璃,哪种方法最聪明?通过创设情境導入,巧妙的引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使枯燥的几何问题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中的新课导入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平时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方法。有时可以把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新课的导入环节是新课教学的先导,设计巧妙的新课导入,能够有效地为新课组织教学,能够恰到好处的为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从“苦学”步入到“乐学”的境界,在品质、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当然,导入的各种方法均有利有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密度适宜、导语精炼、练有层次、精心设疑、贵乎启发、激发兴趣、科学多变、灵活选择。可以这么说,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能力,是数学教师创新能力的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王怡.创设情景引领课堂——初中数学导入环节情景创设的策略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5.
[2] 冯雪娟.跳好导入这个“开场舞”——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优化设计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4,4.
[3] 苏强.初中数学新科导入理论探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4] 苏强.新课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9.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导入 设计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66-02
当今教改浪潮席卷全国各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乐于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是目前教育改革主旋律,这样一节课的开场白——新课导入显得尤为重要,新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也就对提高课堂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就谈谈自身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几种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方法。
一、初中数学导入活动的重要意义
“好的开头,犹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这是教育家董政枢先生在《春觉斋论文》中评价美文的凤头之说,而好的课堂与美文的课堂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节课的导入恰到好处,能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轻松,牢牢吸住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课堂的导入是教学圆满成功的催化剂,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其效率的高低影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能力发展的程度,并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的达成。因而,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落实到影响教学效率的各个要素上。
二、初中数学导入的具体方法
1.通过“温故”导入
复习导入是大部分数学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达到温故的目的,又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可这样设计:解下列方程 1、5x+2=2(x-1) 2、x+1/3-1=x-1/4
先让学生说一说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再让学生解上面的方程(抽学生板演,并让其说出每一步的依据)。最后提出问题:如果有1、5x+2=2(x-1) 2、x+1/3-1=x-1/4x 又该如何解?又如在“平方差公式”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1)我们前面刚学过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计算:(x+y)(x-y)=____=____; (m+n)(m-n)=____=_____; (2x+y)(2x-y)=______=_____;
(2)你能从上面计算中发现什么规律?它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有何异同?试写出一般性规律。
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平方差公式。
2.通过设疑导入
问题设疑是根据中学生喜好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在新的教学内容讲授开始时,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引起惊讶,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的一种导入发方法。引入时,可故意设置疑障或陷阱,使学生处于欲得而不能的情景,甚至诱导学生上当。
例如:讲授“分式基本性质”时,先让学生解-2x=4,再解-2x﹤4,学生类比得出x﹤-2,然后让学生代个值检验试试,结果又不对,学生陷入茫然和矛盾之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运用此法必须做到:
一是巧妙设疑。所设的疑点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能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营造一种“心求通而未得通,口欲言而不能言”的情境。二是以疑激思,善问善导。要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必须掌握一些设问的方法与技巧,并善于引导,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设疑导入法与悬念导入法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前者重在“疑”;后者重在疑的同时更要“悬”。
3.通过实例进行导入
实例导入是选取与所授内容有关的生活实例或某种经历,通过对其分析,引申,演绎归纳出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强调了实践性,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之功效。同时让学生感觉到现实世界中处处充满数学。这种导入类型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尤其对于抽象概念的讲解,采用这种方法更显得优越。
例如: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提问:小明买4千克苹果,3千克梨需27元;若买4千克苹果,2千克梨需22元,问梨和苹果每千克各多少钱?学生很快得出答案:苹果都是4千克,梨多一千克多了5元,所以梨每千克5元,得出苹果每千克3元。比直接给出方程组引入好的。
4.巧设情境进行导入
情境导入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语言、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新课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种导入类型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起到渗透教学目标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形状相同的图形”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以一曲振奋人心的国歌,伴随着自己精心设计的两面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五星红旗,从大屏幕下冉冉升起,作为课堂的切入,很自然的引入新课。
再例如:在讲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开场白:一块三角形的玻璃碎成了两块(拿出准备好的三角纸板——如图),如果重新到玻璃店割一块同样大小的玻璃,有三种做法:①把两块都拿到玻璃店去,②只拿第一部分,③只拿第二部分。问哪种方法不能买回新玻璃,哪种方法最聪明?通过创设情境導入,巧妙的引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使枯燥的几何问题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中的新课导入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平时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方法。有时可以把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新课的导入环节是新课教学的先导,设计巧妙的新课导入,能够有效地为新课组织教学,能够恰到好处的为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从“苦学”步入到“乐学”的境界,在品质、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当然,导入的各种方法均有利有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密度适宜、导语精炼、练有层次、精心设疑、贵乎启发、激发兴趣、科学多变、灵活选择。可以这么说,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能力,是数学教师创新能力的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王怡.创设情景引领课堂——初中数学导入环节情景创设的策略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5.
[2] 冯雪娟.跳好导入这个“开场舞”——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优化设计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4,4.
[3] 苏强.初中数学新科导入理论探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4] 苏强.新课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