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学生的运动和锻炼,打造出良好的身体机能,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拼搏的体育精神。游戏是初中体育课堂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主要对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和作用做出简单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 体育教学 游戏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年龄小,天真爱玩。此时的他们对于游戏有着极大的兴趣,将游戏应用到体育课堂中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学生机敏、勇敢、坚持等品质精神。除此之外,对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那么,游戏在初中体育课堂里究竟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教学内容游戏化,突出趣味性
游戏的存在,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同学们在欢乐的氛围里得到教育。因此,体育课堂中的游戏要突出趣味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游戏的应用没有达到这个效果,那么这个应用就是无效的。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创设出最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身心素质。
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有很多种类别,如竞争性质的游戏、富有标准动作的游戏、富有体育知识的游戏等等。无论是什么性质的游戏,都需要适合学生,让学生乐于接受。也只有这样的游戏,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起到作用,实现游戏的价值。就拿竞争性质的游戏来说,小孩子们天生好斗,爱比较。在进行跑步教学时,我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小组,并平均分给每个小组固定的道具(如乒乓球),设置接球游戏,每组的成员分为两部分,分别站在跑道的首尾,听口令进行带球跑步,最终统计每个小组的球数。这个游戏大家都乐于参加,原本枯燥的跑步训练,只要加上一些球,就变得丰富有趣了。在游戏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训练了跑步,还激发了学生对跑步的热情,培养了积极拼搏的运动精神。这就是趣味性游戏的价值和作用。
二、环节设计游戏化,突出锻炼性
体育游戏中,最大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得到锻炼。许多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情不高,运动和锻炼的参与性低,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因此,体育游戏的设置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在游戏中得到相应的运动锻炼。初中体育有很多教学项目,排球、跳远、田径等都可以作为游戏的主旨内容。也就是说任何体育项目都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运动技能,学习技术、战术。
教学的过程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在教学环节中,融入游戏,可以突出锻炼性。在体育教学课堂中,热身环节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起着过渡的作用,让初中生由文化课学习状态转到体育课学习状态,并且,热身环节的存在可以为课堂教学环节打好身体基础。在热身的过程中,初中生的身体得到简单的锻炼,对其接下来的运动也起到保护作用。我将热身环节游戏化,在一节体育课的开头几分钟,让同学们沿圆圈慢跑,在跑动中,教师发出“几人一组”的口令后,几人迅速将手拉在一起,多余的学生为失败。这个小游戏非常简单,但却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跑步的积极性,同学们也很喜欢这个游戏。经过简短的游戏之后,同学们的身体状态已经慢慢适应体育运动,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德育渗透游戏化,突出教育性
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越来越受到各科教师的重视。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发展健全人格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无论任何教学都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游戏的存在对德育渗透起着强大的作用。众所周知,体育课堂上的游戏大多是集体游戏,在这种游戏中,能够培养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学会合作团结,坚持到最后一刻等等德育精神。因此说在体育课堂上引入游戏,可以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突出游戏的教育性。
每一个体育游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则与胜负结果。就拿传统的“老鹰抓小鸡”这个游戏来说,老鹰和鸡妈妈,相对鸡妈妈后面依次是小鸡仔,老鹰不抓鸡妈妈,只能突破鸡妈妈的防线,抓住最后面的小鸡后,老鷹为胜。在这个游戏中,鸡妈妈要通过双臂以及不断地变化位置来阻挡老鹰的进攻,鸡妈妈身后的小鸡也要根据鸡妈妈的位置来不停地移动,避免被老鹰抓到,在鸡妈妈与小鸡的团队中,鸡妈妈学到了保护弱小的德育意识,小鸡学会了团结与合作。对于老鹰来说,他受到的德育教育就是遵守规则,坚持不懈。这个游戏虽然传统,但是却可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在游戏中得到德育启示和身体机能训练。像这样的游戏有很多,只有教师进行精心设计,相信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得到身心全方面发展。
每种游戏都有着独特的作用,无论是竞争性质还是合作性质,只要是对学生有好处的游戏,都可以适当引入到体育课堂上来。通过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动性,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潜能,渗透了德育教育,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 荆秀兰. 初中体育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思考[J]. 学周刊,2017(05).
[2] 龚海勇. 浅析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田径,2016(02).
[3] 董淑芳.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J]. 学周刊,2014(02).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大有中学)
【关键词】初中生 体育教学 游戏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年龄小,天真爱玩。此时的他们对于游戏有着极大的兴趣,将游戏应用到体育课堂中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学生机敏、勇敢、坚持等品质精神。除此之外,对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那么,游戏在初中体育课堂里究竟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教学内容游戏化,突出趣味性
游戏的存在,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同学们在欢乐的氛围里得到教育。因此,体育课堂中的游戏要突出趣味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游戏的应用没有达到这个效果,那么这个应用就是无效的。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创设出最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身心素质。
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有很多种类别,如竞争性质的游戏、富有标准动作的游戏、富有体育知识的游戏等等。无论是什么性质的游戏,都需要适合学生,让学生乐于接受。也只有这样的游戏,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起到作用,实现游戏的价值。就拿竞争性质的游戏来说,小孩子们天生好斗,爱比较。在进行跑步教学时,我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小组,并平均分给每个小组固定的道具(如乒乓球),设置接球游戏,每组的成员分为两部分,分别站在跑道的首尾,听口令进行带球跑步,最终统计每个小组的球数。这个游戏大家都乐于参加,原本枯燥的跑步训练,只要加上一些球,就变得丰富有趣了。在游戏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训练了跑步,还激发了学生对跑步的热情,培养了积极拼搏的运动精神。这就是趣味性游戏的价值和作用。
二、环节设计游戏化,突出锻炼性
体育游戏中,最大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得到锻炼。许多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情不高,运动和锻炼的参与性低,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因此,体育游戏的设置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在游戏中得到相应的运动锻炼。初中体育有很多教学项目,排球、跳远、田径等都可以作为游戏的主旨内容。也就是说任何体育项目都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运动技能,学习技术、战术。
教学的过程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在教学环节中,融入游戏,可以突出锻炼性。在体育教学课堂中,热身环节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起着过渡的作用,让初中生由文化课学习状态转到体育课学习状态,并且,热身环节的存在可以为课堂教学环节打好身体基础。在热身的过程中,初中生的身体得到简单的锻炼,对其接下来的运动也起到保护作用。我将热身环节游戏化,在一节体育课的开头几分钟,让同学们沿圆圈慢跑,在跑动中,教师发出“几人一组”的口令后,几人迅速将手拉在一起,多余的学生为失败。这个小游戏非常简单,但却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跑步的积极性,同学们也很喜欢这个游戏。经过简短的游戏之后,同学们的身体状态已经慢慢适应体育运动,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德育渗透游戏化,突出教育性
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越来越受到各科教师的重视。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发展健全人格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无论任何教学都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游戏的存在对德育渗透起着强大的作用。众所周知,体育课堂上的游戏大多是集体游戏,在这种游戏中,能够培养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学会合作团结,坚持到最后一刻等等德育精神。因此说在体育课堂上引入游戏,可以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突出游戏的教育性。
每一个体育游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则与胜负结果。就拿传统的“老鹰抓小鸡”这个游戏来说,老鹰和鸡妈妈,相对鸡妈妈后面依次是小鸡仔,老鹰不抓鸡妈妈,只能突破鸡妈妈的防线,抓住最后面的小鸡后,老鷹为胜。在这个游戏中,鸡妈妈要通过双臂以及不断地变化位置来阻挡老鹰的进攻,鸡妈妈身后的小鸡也要根据鸡妈妈的位置来不停地移动,避免被老鹰抓到,在鸡妈妈与小鸡的团队中,鸡妈妈学到了保护弱小的德育意识,小鸡学会了团结与合作。对于老鹰来说,他受到的德育教育就是遵守规则,坚持不懈。这个游戏虽然传统,但是却可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在游戏中得到德育启示和身体机能训练。像这样的游戏有很多,只有教师进行精心设计,相信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得到身心全方面发展。
每种游戏都有着独特的作用,无论是竞争性质还是合作性质,只要是对学生有好处的游戏,都可以适当引入到体育课堂上来。通过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动性,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潜能,渗透了德育教育,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 荆秀兰. 初中体育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思考[J]. 学周刊,2017(05).
[2] 龚海勇. 浅析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田径,2016(02).
[3] 董淑芳.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J]. 学周刊,2014(02).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大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