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改革的当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在变革,它们无不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辅. 特别是在农村小学,更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和思维出发,让学生“学进去”,并能“讲出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一、“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师观念的转变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老师眼中“听话的乖孩子”,不再是“被塑造者、被加工者”. 教学不能远离学生的本性而成为“模式化、工厂化的生产劳动”,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就必须要研究学生课堂上的需要,进而通过研究如何满足学生课堂上的需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生的潜能.
杜威指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坚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人性化的管理. 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把教学看作是人与人的平等交往,是学生个性特长及创造性得到充分展现的方式,而不是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
二、“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
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由“接受型”转变为“探索型”与“创造型”,是数学教学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挖掘,个性得以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最终体现.
1. 让学生愿意“参与”数学课堂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发掘学生学习数学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唯有热爱数学,才能有充足的学习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情境引入可以是多样化的,可以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可以用数学故事引入,用游戏、儿歌、视频等引入,学生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学生的“质疑”,促进学生“学进去”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做新的探索. 教师不能怕学生“挑战”自己的权威,要鼓励学生质疑,敢于提问,在质疑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索. 对于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独特见解的同学,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要为学生质疑问题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小组”的作用,由于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很多学生不愿意“单干”,更愿意几个人一起来解决问题,有了质疑,有了同伴,就有了动力,学生自然能“学进去”. 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节中,已知平行四边形中,AB长5 cm,CB长4 cm,高DE长4 cm,你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求面积时有的同学会用5 × 4去求,也有的同学用4×4,那到底用哪个呢?老师在那苦口婆心地讲“底乘以对应的高”效果不一定好,不如让小组同学来讨论并总结,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
面积求完后,有的学生可能会质疑,告诉BC的长是4 cm有什么用啊?如果没有学生质疑,这时可以发挥教师“导演”的作用,让学生来质疑这个问题. 此题求完面积还可以求什么呢?把这个问题放给小组,充分发挥小组的力量,让学生之间去探讨,最终汇报给大家听. 这样一来,等面积法求高或底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样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乐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教材是“剧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
1. “剧本”是“死”的,“导演”是活的
再好的教材也是不会说话的,都需要我们教师去解读,但不是照本宣科. 教学中,教师其职责从解释书本内容而变成指挥学生自己去揣摩、领悟. 但怎么去指挥学生“演”好这堂课,这其中更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的“导”绝不是领着学生去“死啃”教材中的知识点,更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表面很热闹,实际无实效,而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又能有所侧重地去理解知识,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2. 发挥小组合作的功效,培养学生做“实力派”演员
电影中有主角,有配角,还有派别. 但在课堂中,学生人人都是主角,每个学习小组相当于每个“派别”,只不过我们每个学习小组只有3~6人,但他们却有着强大的“能量”. 例如这样一个案例:(1)写出三个连续奇数,它们的和是多少?和是奇数还是偶数?(2)写出五个连续奇数,它们的和是多少?和是奇数还是偶数?(3)写出七个连续奇数,它们的和是多少?和是奇数还是偶数?(4)你有什么发现?此题前三问学生做起来没什么难度,可最后一问缺难住了学生. 我在一个班级是这样教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最后教师概括,发现效果很差,大部分学生都很难记住教师的答案. 在另一个班,我改变了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前三问后,让小组来讨论这三问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组讨论后共发现:① 它们的个数是奇数个. ② 连续的奇数. ③ 和是奇数. 这时再问学生发现了什么?很多学生便能说出他的发现了. 每名学生是小组里重要的一员,每个小组又是班级里重要的一部分,单个的学生遇到难题可能想得不周到,甚至不敢把想的讲出来,通过小组的过渡,每名学生都有了自信,众人拾柴火焰高,难题便迎刃而解,同时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了,从而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效率.
3. “导演”和“演员”也需要磨合
常会听到老师抱怨,学生“讲”不出来,课堂上不与其他同学讨论,特别是在“村小”,达不到老师想要的效果. 其实老师和学生的“配合”是很重要的,这个也需要磨合,就像新汽车一样,要经过一定的磨合期后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 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和已有的思维特点以及农村小学学生的知识面. 另外,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要求那么高,降低我们的要求,然后在慢慢提上去,否则欲速则不达.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方法及理论都不断更新,它们无不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 在教与学方法不断改进,师生关系不断改善的当下,学生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师观念的转变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老师眼中“听话的乖孩子”,不再是“被塑造者、被加工者”. 教学不能远离学生的本性而成为“模式化、工厂化的生产劳动”,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就必须要研究学生课堂上的需要,进而通过研究如何满足学生课堂上的需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生的潜能.
杜威指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坚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人性化的管理. 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把教学看作是人与人的平等交往,是学生个性特长及创造性得到充分展现的方式,而不是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
二、“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
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由“接受型”转变为“探索型”与“创造型”,是数学教学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挖掘,个性得以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最终体现.
1. 让学生愿意“参与”数学课堂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发掘学生学习数学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唯有热爱数学,才能有充足的学习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情境引入可以是多样化的,可以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可以用数学故事引入,用游戏、儿歌、视频等引入,学生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学生的“质疑”,促进学生“学进去”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做新的探索. 教师不能怕学生“挑战”自己的权威,要鼓励学生质疑,敢于提问,在质疑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索. 对于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独特见解的同学,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要为学生质疑问题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小组”的作用,由于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很多学生不愿意“单干”,更愿意几个人一起来解决问题,有了质疑,有了同伴,就有了动力,学生自然能“学进去”. 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节中,已知平行四边形中,AB长5 cm,CB长4 cm,高DE长4 cm,你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求面积时有的同学会用5 × 4去求,也有的同学用4×4,那到底用哪个呢?老师在那苦口婆心地讲“底乘以对应的高”效果不一定好,不如让小组同学来讨论并总结,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
面积求完后,有的学生可能会质疑,告诉BC的长是4 cm有什么用啊?如果没有学生质疑,这时可以发挥教师“导演”的作用,让学生来质疑这个问题. 此题求完面积还可以求什么呢?把这个问题放给小组,充分发挥小组的力量,让学生之间去探讨,最终汇报给大家听. 这样一来,等面积法求高或底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样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乐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教材是“剧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
1. “剧本”是“死”的,“导演”是活的
再好的教材也是不会说话的,都需要我们教师去解读,但不是照本宣科. 教学中,教师其职责从解释书本内容而变成指挥学生自己去揣摩、领悟. 但怎么去指挥学生“演”好这堂课,这其中更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的“导”绝不是领着学生去“死啃”教材中的知识点,更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表面很热闹,实际无实效,而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又能有所侧重地去理解知识,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2. 发挥小组合作的功效,培养学生做“实力派”演员
电影中有主角,有配角,还有派别. 但在课堂中,学生人人都是主角,每个学习小组相当于每个“派别”,只不过我们每个学习小组只有3~6人,但他们却有着强大的“能量”. 例如这样一个案例:(1)写出三个连续奇数,它们的和是多少?和是奇数还是偶数?(2)写出五个连续奇数,它们的和是多少?和是奇数还是偶数?(3)写出七个连续奇数,它们的和是多少?和是奇数还是偶数?(4)你有什么发现?此题前三问学生做起来没什么难度,可最后一问缺难住了学生. 我在一个班级是这样教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最后教师概括,发现效果很差,大部分学生都很难记住教师的答案. 在另一个班,我改变了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前三问后,让小组来讨论这三问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组讨论后共发现:① 它们的个数是奇数个. ② 连续的奇数. ③ 和是奇数. 这时再问学生发现了什么?很多学生便能说出他的发现了. 每名学生是小组里重要的一员,每个小组又是班级里重要的一部分,单个的学生遇到难题可能想得不周到,甚至不敢把想的讲出来,通过小组的过渡,每名学生都有了自信,众人拾柴火焰高,难题便迎刃而解,同时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了,从而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效率.
3. “导演”和“演员”也需要磨合
常会听到老师抱怨,学生“讲”不出来,课堂上不与其他同学讨论,特别是在“村小”,达不到老师想要的效果. 其实老师和学生的“配合”是很重要的,这个也需要磨合,就像新汽车一样,要经过一定的磨合期后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 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和已有的思维特点以及农村小学学生的知识面. 另外,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要求那么高,降低我们的要求,然后在慢慢提上去,否则欲速则不达.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方法及理论都不断更新,它们无不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 在教与学方法不断改进,师生关系不断改善的当下,学生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