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的模式仍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然后再进行训练,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对体育品质、体育意识、体育知识等综合素养,缺乏重视度,枯燥辛苦的训练,常常会使学生丧失体育兴趣,缺乏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有所缺失。在现代的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成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要根据四个领域的教学目标,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其他方面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创设体育讲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习体育不仅仅要学习体育上的一些训练项目,也要学习与体育相关的精神。对学生来说,体育精神的学习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当学生养成一定的体育精神,他们不但能更专注于体育训练,同时也能促进他们的精神生长,使他们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出现在体育课堂上。可以通过创设体育讲堂的方式,让学生提升体育精神,即,教师可要求学生到前面讲述一些与体育相关的名人故事,也可以身边的普通人的故事,以此激发学生内心的向上的因子。教师创设体育讲堂的做法,其实是将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对接起来。体育讲堂是由学生组织的,由谁先讲,也是学生说了算,大多时候他们是通过抽签产生演讲者。讲什么内容,也是由学生自己决定。一次班上一个喜欢篮球的学生给大家讲了一个独臂篮球少年张家诚的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张家诚,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一个手臂。但是这个没有能阻止他的篮球梦想,他的训练比任何人都努力,他取得的进步也比任何人大。正因为这样,在高手如林的篮球场他却稳稳地占有一席之地。这样的故事能激发学生对篮球的热爱,更能激发他们客服困难的勇气。教师不是在课堂上强迫学生怎样去做,而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以让他们得到切实的发展。
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班上肯定也有像张家诚一样的学生,只是他们的努力还没有引起别人的关注。教师要带着一双发展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学生,去发现他们的长处。体育教学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身体上的训练,也要对他们的心理进行教育,要让体育精神驻入他们的大脑。当学生拥有体育精神,他们就不会因一点点的挫折就放弃。最常见的现象,学生在比赛失败后会垂头丧气,其实最好的状态,就是不言弃,进而重整旗鼓。可见,培养体育精神是多么重要,这也是教师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核心素养关注的是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的同步发展,设立体育讲堂是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二、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品质
在初中阶段,一些品质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大多数初中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低,并且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相较于小学阶段一下子增加了不少,有些学生无法排解自己学习上的压力,容易产生各种各样心理上的问题。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要着重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面对困难时的解决能力,首先就需要向学生强调凡事都需要迎难而上,不能够退缩,提高他们解决困难的相关能力。
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运动中的跑步项目来锻炼学生不怕困难的品质。跑步项目有很多种,通过长跑运动项目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力,并正确引导学生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时应该如何去解决,使学生在长跑项目的锻炼下,逐渐学会在面对困难时不急不躁,不会独自焦虑,且学会在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该如何去克服,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但是,教师也应当考虑到每个学生之间对待困难和压力的承受能力不尽相同,再加上个性特点、心态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使得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中,要依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制订不同的体育项目实施方案。对那些面对困难比较畏惧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加入长跑运动中来,降低长跑的运动量和强度,增加他们长跑的时间,并主动和这些学生沟通交流,而对那些能够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保证安全和适量的基础上,相应提高这些学生的运动量和强度。正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各自的差异进行区分对待,设定适合每个学生各自的长跑运动方案。
三、领悟体育知识,培养自学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已经接触到了更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那么教师就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学生的已知经验,适当的引入生活素材,让学生不断领悟体育知识。但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教育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初中生在自我调控和管理的方面都存在差异,那么在学习的自主性上就应该更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就必须要加强引导和培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自然地过渡到教材当中,再通过引领示范,通过展示正确规范的运动表象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再不断进行内化,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前滚翻的时候,教师应该首先分析教材的知识点,然后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课堂导入的环节,教师可以使用一个球和一个方形物体,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想一想这两样东西哪个会滚得更远和更直?为什么?通过这一问题的引导,學生就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然后得出圆形物体会滚得更远和更直。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入前滚翻的技巧,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前滚翻的“团身紧,像球才能滚得直,要快,要稳”的特点。接下来,教师可以在此处提出更高的操作要求,并且准确地告知学生的动作要领,让其进行反复练习。由此可见,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达到传统教学达不到的效果,并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使命,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只盯在学生的身体健康上,还要从多角度去培养学生的能力,让他们体育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提高,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参考文献
[1]朱振兴.基于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的思考[J].新智慧,2020(05):54.
[2]付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J].启迪与智慧(中),2019(12):47.
[3]屠鲁敏.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运动,2018(22):108-109.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成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要根据四个领域的教学目标,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其他方面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创设体育讲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习体育不仅仅要学习体育上的一些训练项目,也要学习与体育相关的精神。对学生来说,体育精神的学习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当学生养成一定的体育精神,他们不但能更专注于体育训练,同时也能促进他们的精神生长,使他们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出现在体育课堂上。可以通过创设体育讲堂的方式,让学生提升体育精神,即,教师可要求学生到前面讲述一些与体育相关的名人故事,也可以身边的普通人的故事,以此激发学生内心的向上的因子。教师创设体育讲堂的做法,其实是将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对接起来。体育讲堂是由学生组织的,由谁先讲,也是学生说了算,大多时候他们是通过抽签产生演讲者。讲什么内容,也是由学生自己决定。一次班上一个喜欢篮球的学生给大家讲了一个独臂篮球少年张家诚的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张家诚,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一个手臂。但是这个没有能阻止他的篮球梦想,他的训练比任何人都努力,他取得的进步也比任何人大。正因为这样,在高手如林的篮球场他却稳稳地占有一席之地。这样的故事能激发学生对篮球的热爱,更能激发他们客服困难的勇气。教师不是在课堂上强迫学生怎样去做,而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以让他们得到切实的发展。
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班上肯定也有像张家诚一样的学生,只是他们的努力还没有引起别人的关注。教师要带着一双发展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学生,去发现他们的长处。体育教学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身体上的训练,也要对他们的心理进行教育,要让体育精神驻入他们的大脑。当学生拥有体育精神,他们就不会因一点点的挫折就放弃。最常见的现象,学生在比赛失败后会垂头丧气,其实最好的状态,就是不言弃,进而重整旗鼓。可见,培养体育精神是多么重要,这也是教师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核心素养关注的是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的同步发展,设立体育讲堂是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二、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品质
在初中阶段,一些品质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大多数初中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低,并且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相较于小学阶段一下子增加了不少,有些学生无法排解自己学习上的压力,容易产生各种各样心理上的问题。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要着重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面对困难时的解决能力,首先就需要向学生强调凡事都需要迎难而上,不能够退缩,提高他们解决困难的相关能力。
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运动中的跑步项目来锻炼学生不怕困难的品质。跑步项目有很多种,通过长跑运动项目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力,并正确引导学生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时应该如何去解决,使学生在长跑项目的锻炼下,逐渐学会在面对困难时不急不躁,不会独自焦虑,且学会在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该如何去克服,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但是,教师也应当考虑到每个学生之间对待困难和压力的承受能力不尽相同,再加上个性特点、心态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使得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中,要依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制订不同的体育项目实施方案。对那些面对困难比较畏惧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加入长跑运动中来,降低长跑的运动量和强度,增加他们长跑的时间,并主动和这些学生沟通交流,而对那些能够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保证安全和适量的基础上,相应提高这些学生的运动量和强度。正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各自的差异进行区分对待,设定适合每个学生各自的长跑运动方案。
三、领悟体育知识,培养自学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已经接触到了更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那么教师就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学生的已知经验,适当的引入生活素材,让学生不断领悟体育知识。但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教育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初中生在自我调控和管理的方面都存在差异,那么在学习的自主性上就应该更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就必须要加强引导和培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自然地过渡到教材当中,再通过引领示范,通过展示正确规范的运动表象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再不断进行内化,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前滚翻的时候,教师应该首先分析教材的知识点,然后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课堂导入的环节,教师可以使用一个球和一个方形物体,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想一想这两样东西哪个会滚得更远和更直?为什么?通过这一问题的引导,學生就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然后得出圆形物体会滚得更远和更直。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入前滚翻的技巧,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前滚翻的“团身紧,像球才能滚得直,要快,要稳”的特点。接下来,教师可以在此处提出更高的操作要求,并且准确地告知学生的动作要领,让其进行反复练习。由此可见,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达到传统教学达不到的效果,并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使命,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只盯在学生的身体健康上,还要从多角度去培养学生的能力,让他们体育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提高,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参考文献
[1]朱振兴.基于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的思考[J].新智慧,2020(05):54.
[2]付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J].启迪与智慧(中),2019(12):47.
[3]屠鲁敏.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运动,2018(2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