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结合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湖北省大型骨干船舶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合作共建“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湖北高校实习实训基地”为例,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意义、建设内容和建设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为职业院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9-0124-02
一、绪言
实习实训是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基地是职业院校开展工学结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建好实习基地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借鉴。蔡敬民等人分析了目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阐述了校企互利双赢机制是校外实习基地发展的内因,提出了采用集中-分散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以及完善实习管理制度的新设想。[1]杨崇君从实习基地建设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实习基地的应有功能等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进行探讨。[2]杨亚会等人结合“卓越计划”分析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建设原则,阐述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体系、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式改革。[3]
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硬件支撑,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要素。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对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提高学校服务社会能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青山船厂湖北高校实习实训基地是学校依托企业建立的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挂职锻炼及从事科研活动的校外基地,该基地的建立为推进校企双方深度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为推进学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供了重要载体,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好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学校和企业双方应该按照统筹规划、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全面开放的原则来建设实习基地。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使用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为企业新技术应用、新工艺开发提供支持;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优势,为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给予指导。总之,校企双方要发挥各自的优势,通力合作,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壮大。
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秉持校企双方“共建、共管、共用”的理念,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基地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功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地组织管理机构的建设
为了保障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有效运转,校企双方成立了基地联合管理委员会,共同对基地的建设和使用进行管理。
(二)制定实习实训培养方案
校企双方共同落实学生在基地实习实训期间的各项教学任务,通过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校企共同制定实习实训方案,建设实习实训课程体系,设计实习实训教学内容。
(三)建设实习实训教师队伍
建立健全企业兼职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制度,遴选和培养一批素质高、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学生实习、实训兼职教师;选拔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专家担任学院专业带头人,带动专业的发展与提升;选派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讲学交流,打造一支一流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积极创造条件为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教育教学改革、教材编写提供便利。
(四)建设校企联合科技攻关与技术转化平台
学校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面向生产实践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在新技术推广与应用、新工艺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接收学校教师到基地挂职锻炼或顶岗工作,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合作促进双方人员的频繁交流,逐步建立校企间相对稳定的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
(五)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使用及管理长效机制
以基地为平台,推动企业与学校深度融合,建设“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探索“校企对话,校企一体”的各方联动机制,建立基于实习实训基地的议事制度,发挥校企双方在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兼职教师聘任(聘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五、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以基地为平台共同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将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基地,每年安排大量的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企业安排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师傅带徒弟式的指导。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聘请了企业多名专家为船舶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或兼职教师,参与到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与实施中。企业技术人员的加入为学校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实施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二)以基地为平台打造高质量就业基地
近年来,学校为企业输送了大量船舶类专业人才,他们中大部分在企业已成长为技术骨干,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学校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企业进行委托培养、员工学历提升等服务。
(三)以基地为平台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
近年来,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提升学校教师职业能力和服务企业的能力,学校依托企业良好的实践条件组织了部分专业骨干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通过锻炼密切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以基地为平台推动造船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为了发挥学校科技智力资源的优势,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和服务社会,推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学校选派了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服务锻炼,学校青年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在造船精度控制技术、分段模拟搭载、PSPC涂层新标准学习与应用等方面进行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以基地为平台推动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将实习实训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作为校企合作重点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企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校企协作完善学生实习实训方案,认真制定实习实训环节教学标准,实质推进学生实习实训由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承担,专业教师主要进行理论方面的教学,校企互补,紧密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六、结束语
职业院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校企协同育人的本质要求,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是推动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载体。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形成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蔡敬民,董强,余国江.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2):77-78.
[2]杨崇君.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理论与实践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2011(4):87-89.
[3]杨亚会,史振华,张友兵,等.基于“卓越计划”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2(6):45-48.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9-0124-02
一、绪言
实习实训是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基地是职业院校开展工学结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建好实习基地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借鉴。蔡敬民等人分析了目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阐述了校企互利双赢机制是校外实习基地发展的内因,提出了采用集中-分散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以及完善实习管理制度的新设想。[1]杨崇君从实习基地建设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实习基地的应有功能等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进行探讨。[2]杨亚会等人结合“卓越计划”分析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建设原则,阐述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体系、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式改革。[3]
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硬件支撑,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要素。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对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提高学校服务社会能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青山船厂湖北高校实习实训基地是学校依托企业建立的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挂职锻炼及从事科研活动的校外基地,该基地的建立为推进校企双方深度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为推进学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供了重要载体,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好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学校和企业双方应该按照统筹规划、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全面开放的原则来建设实习基地。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使用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为企业新技术应用、新工艺开发提供支持;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优势,为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给予指导。总之,校企双方要发挥各自的优势,通力合作,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壮大。
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秉持校企双方“共建、共管、共用”的理念,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基地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功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地组织管理机构的建设
为了保障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有效运转,校企双方成立了基地联合管理委员会,共同对基地的建设和使用进行管理。
(二)制定实习实训培养方案
校企双方共同落实学生在基地实习实训期间的各项教学任务,通过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校企共同制定实习实训方案,建设实习实训课程体系,设计实习实训教学内容。
(三)建设实习实训教师队伍
建立健全企业兼职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制度,遴选和培养一批素质高、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学生实习、实训兼职教师;选拔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专家担任学院专业带头人,带动专业的发展与提升;选派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讲学交流,打造一支一流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积极创造条件为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教育教学改革、教材编写提供便利。
(四)建设校企联合科技攻关与技术转化平台
学校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面向生产实践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在新技术推广与应用、新工艺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接收学校教师到基地挂职锻炼或顶岗工作,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合作促进双方人员的频繁交流,逐步建立校企间相对稳定的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
(五)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使用及管理长效机制
以基地为平台,推动企业与学校深度融合,建设“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探索“校企对话,校企一体”的各方联动机制,建立基于实习实训基地的议事制度,发挥校企双方在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兼职教师聘任(聘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五、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以基地为平台共同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将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基地,每年安排大量的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企业安排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师傅带徒弟式的指导。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聘请了企业多名专家为船舶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或兼职教师,参与到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与实施中。企业技术人员的加入为学校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实施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二)以基地为平台打造高质量就业基地
近年来,学校为企业输送了大量船舶类专业人才,他们中大部分在企业已成长为技术骨干,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学校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企业进行委托培养、员工学历提升等服务。
(三)以基地为平台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
近年来,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提升学校教师职业能力和服务企业的能力,学校依托企业良好的实践条件组织了部分专业骨干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通过锻炼密切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以基地为平台推动造船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为了发挥学校科技智力资源的优势,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和服务社会,推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学校选派了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服务锻炼,学校青年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在造船精度控制技术、分段模拟搭载、PSPC涂层新标准学习与应用等方面进行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以基地为平台推动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将实习实训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作为校企合作重点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企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校企协作完善学生实习实训方案,认真制定实习实训环节教学标准,实质推进学生实习实训由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承担,专业教师主要进行理论方面的教学,校企互补,紧密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六、结束语
职业院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校企协同育人的本质要求,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是推动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载体。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形成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蔡敬民,董强,余国江.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2):77-78.
[2]杨崇君.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理论与实践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2011(4):87-89.
[3]杨亚会,史振华,张友兵,等.基于“卓越计划”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2(6):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