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表达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而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却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这主要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另外,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农村大部分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因此,广大农村的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解决好这一问题,以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应从实施素质教育入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训练,同时兼顾学生的心理因素。本文主要就训练的方式、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训练目的,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的培养目标,认识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其次,要了解口语表达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最为普遍和极为重要的,其表达水平也是人各有异、高低有别。再次,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方式也是丰富多彩、非常有趣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二、加强过渡练习,夯实表达能力
对于大多数学生,需形成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逐步适应。开始,可以先做一些朗诵、复述等过渡练习,从心理因素和环境气氛上吸引学生,从而进入正常的口语表达轨道。
1.朗诵。这是课堂常用的口语练习方式。可分三步进行。(1)选择较短的文章和片段,用普通话训练。要求:语音准确、声音响亮、无错漏、语气正确、自然流畅。(2)对较长文章或语段提出朗诵要求。如:注意语句的轻重缓急和停顿,感情的表达,语调的运用等。(3)选择大段和长文,进行综合练习。要求语言流畅,语气连贯,表情准确,声情并茂。
2.复述。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步训练。(1)先从文中选择易于复述的段落,让学生在背记的前提下略作变动地叙述下来。(2)打破课文的段落结构,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的内容概述下来,同时加上复述时的神态、语气、手势等方面的要求。(3)老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将学生的复述连结起来,进行表演性复述。这样既增加口语训练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对提高学生说话能力很有好处。
三、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课堂练习
在日常教学中,提问、讨论、总结等形式,都是进行口语练习的好形式,关键是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点。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问要有启发性,要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发言。2.要将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开展起来,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活动,使教学上升一个层次。3.讨论时,切忌搞一言堂,要多让学生说话,发现学生的新思想、新见解、新方法,使学生摆脱心理障碍,愿意发言。4.在课堂小结或课文总结时,多让学生表述。这可以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还增强了他们思考的主动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四、运用口头作文,进行积极训练
口头作文,就是在教师布置作文后,首先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进行文章构思,列出作文提纲,然后再用口头形式表达出来。主要要求:1.口齿清楚、字音准确、语气适当、缓急适度。2.语气通顺,自然流畅,以情带声,有感染力。通过练习,使学生逐步适应口语表达,从而提高表达能力。
五、开辟第二课堂,提供演讲机会
演讲是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可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训练。从难度来说,逐步由带稿演讲到脱稿演讲,再到即兴演讲;从形式上来说,可以有课前5分钟演讲、讲故事、演讲比赛;也可以采用自由演讲、议论演讲,也可以具体到生活、学习、时政的各个方面。通过这些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演讲技巧,用规范的普通话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总之,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进行上述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辅导,更要从思想品德上充满爱心地教导。在技巧上要不怕起点低,不怕进度慢,要不拘一格培养不同风格的表达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感情,以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一、明确训练目的,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的培养目标,认识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其次,要了解口语表达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最为普遍和极为重要的,其表达水平也是人各有异、高低有别。再次,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方式也是丰富多彩、非常有趣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二、加强过渡练习,夯实表达能力
对于大多数学生,需形成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逐步适应。开始,可以先做一些朗诵、复述等过渡练习,从心理因素和环境气氛上吸引学生,从而进入正常的口语表达轨道。
1.朗诵。这是课堂常用的口语练习方式。可分三步进行。(1)选择较短的文章和片段,用普通话训练。要求:语音准确、声音响亮、无错漏、语气正确、自然流畅。(2)对较长文章或语段提出朗诵要求。如:注意语句的轻重缓急和停顿,感情的表达,语调的运用等。(3)选择大段和长文,进行综合练习。要求语言流畅,语气连贯,表情准确,声情并茂。
2.复述。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步训练。(1)先从文中选择易于复述的段落,让学生在背记的前提下略作变动地叙述下来。(2)打破课文的段落结构,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的内容概述下来,同时加上复述时的神态、语气、手势等方面的要求。(3)老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将学生的复述连结起来,进行表演性复述。这样既增加口语训练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对提高学生说话能力很有好处。
三、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课堂练习
在日常教学中,提问、讨论、总结等形式,都是进行口语练习的好形式,关键是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点。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问要有启发性,要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发言。2.要将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开展起来,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活动,使教学上升一个层次。3.讨论时,切忌搞一言堂,要多让学生说话,发现学生的新思想、新见解、新方法,使学生摆脱心理障碍,愿意发言。4.在课堂小结或课文总结时,多让学生表述。这可以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还增强了他们思考的主动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四、运用口头作文,进行积极训练
口头作文,就是在教师布置作文后,首先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进行文章构思,列出作文提纲,然后再用口头形式表达出来。主要要求:1.口齿清楚、字音准确、语气适当、缓急适度。2.语气通顺,自然流畅,以情带声,有感染力。通过练习,使学生逐步适应口语表达,从而提高表达能力。
五、开辟第二课堂,提供演讲机会
演讲是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可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训练。从难度来说,逐步由带稿演讲到脱稿演讲,再到即兴演讲;从形式上来说,可以有课前5分钟演讲、讲故事、演讲比赛;也可以采用自由演讲、议论演讲,也可以具体到生活、学习、时政的各个方面。通过这些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演讲技巧,用规范的普通话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总之,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进行上述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辅导,更要从思想品德上充满爱心地教导。在技巧上要不怕起点低,不怕进度慢,要不拘一格培养不同风格的表达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感情,以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