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时代,大众媒介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指导青少年正确解读和使用大众媒介资源、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迫在眉睫。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当前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与教学目标情况下,开设校本课程可以成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形式。本文通过总结当前国内外中学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意在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给出一些关于课程目标、内容思路以及实践方面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校本课程
一、问题缘起
大众媒介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生活,同时也将人们卷入媒介和信息的漩涡之中。当前,以报纸、电视、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成为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媒介的驾驭越来越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可以便捷、熟练地接触媒介,但身心尚不成熟,因此有必要对青少年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然而在我国,媒介素养课程并没有纳入到基础教育中。
在这种情况下,近些年兴起推广的校本课程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承担对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命,从而使得在基础教育一直被忽略的媒介素养问题得以改善。
二、当前国内外中学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英国是最早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在中学阶段主要是融合在其他课程中进行,主要学习媒介传播的各个环节以及信息传播背后的价值逻辑。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较为普及,很多省市都被纳入必修课课程范畴,还有相应的网站和影视节目支撑。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迅速,对儿童、初中、高中和成人设置不同的课程,并提出了经典的T.A.P媒介素养教育模型,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批判意识。
在中国,台湾地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起步于90年代中期。台湾政治大学广播电视系专任副教授吴翠珍“于1999年率先发起台湾政治大学媒体素养研究室,培养与带动了一大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人才”。2002年,台湾教育部发布了《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小学和国中九年教育。大陆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说由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在1997年发表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开始,他第一次介绍了欧美国家的媒介教育情况,分析了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
目前,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没有健全、独立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中也并未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但一些学校已经走在前列,例如山东省青州一中,就针对高一高二学生开展“媒介就在我身边”、“新闻报道我来做”等主题讲座,并对部分学生深入开展团体辅导课程。北京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也与中国传媒大学进行合作,以5年级的学生为对象,采取40分钟一节课的集体授课形式进行实践。
在最新投入使用的部编版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之前一直被忽视的媒介素养教育正在慢慢渗透进来。其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单元已经成为独立的新闻类作品单元,不仅有消息,还有特写、通讯,体裁多元。更可贵的是,新教材已经不再拘泥于课文内容和新闻六要素的学习,更加关注初中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获取和判断能力,明确提出“同学们还要养成经常浏览新闻类报刊、网站的习惯,并试着用比较‘专业’的视角去阅读”,同时在探究·活动板块提出采访与写作任务,基本涵盖了新闻作品生產的全部流程。
根据我国现有教育体制,在中学开设独立的媒介素养课程尚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校本课程可以成为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形式,与学科课程的渗透相互补充和融合。
三、媒介素养校本课程开发启示
(一)课程目标
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识字阅读能力,有基本判断能力,但容易被复杂事物蛊惑。在这一阶段,学生与媒介的关系主要体现为通过媒介获取信息了解咨询、使用媒介为学习服务。因此相应地,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应主要放在对于信息的辨识和判断上,即对于被动接收到的四面八方的媒介内容,学生不能尽听尽信,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其次,中学生要能够运用合适地媒介去搜索获取到自己的目标信息和资料,即既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哪里,也了解如何寻找,正确使用网络。
同时,随着当今社会自媒体的发展,个人言论的传播变得成本低廉且迅速。因此对于中学生的媒介教育也应当包含公民网络使用规范的内容,引导学生遵守互联网规则,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至于更高阶的生产媒介信息(此处不包括个人在网络上发表的简单言论、个人观点等)环节,例如参与到新闻生产和制作中去则更多是一种实践性的技能,在当今科技和互联网普及的时代中学生有掌握的需要,但非迫切和必要,各地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可以不做过高要求。
(二)课程内容
美国政治家、传播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曾提出“5w”传播模式,即明确提出了信息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要素: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媒介信息的传播也遵循这一路径,面对纷杂的信息让中学生了解到信息传播的机制,明确真实的世界和媒介有选择地为我们构造地世界其实不尽相同是对信息做出判断地第一步。因此对于中学生的媒介认识教育不妨从这五个方面来进行。从信息的发出者来说,中学生应当明了媒介信息是被构建的,不同媒介有时不同利益体的代表。有的媒介信息具有权威性,有的媒介对自身言论不够负责,中学生应当具备基本的根据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初次判断的能力。就传播内容来说,媒介发出什么信息不发出什么信息本身就是有所选择的,不同的语言和叙述中也夹杂了媒介的观点和价值观。媒介素养教育应当带领学生解析语言编码背后信息的本质。而在传播渠道环节,随着现代通讯和互联网的更迭,媒介信息可以使用创造性的技术来吸引受众注意,这一环节也是很大程度上受传播者影响的部分。在受众对媒介信息的解读中,不同主体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处的立场得出不同的信息,一个班级的中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和重点的把握也不尽相同。在中学生所接触的信息中,有很多是受众根据自行理解二次传播的内容和观点。让中学生了解语言解码的不同机制,学生才(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不会在过载的信息中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任何媒介发布信息都是有目的的,是为了服务公众的知情权还是为了谋利需要?是为了提供中立报道还是宣扬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学生需要对接收到的媒介信息保持警醒,明了信息传播的目的并不唯一,并且有时可能是有蛊惑性质的才能有更深的理解。 这是媒介信息生产时生产者会考虑的问题,也是一条信息从无到有到传播至个体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从生产过程角度去思考和了解一条信息,才能不被传播者钳制和摆布,形成较好的媒介素养。当然,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思考能力有限,在校本课程教学中需要使用大量合适的案例让学生感悟和体会学习。这些案例需要有代表性,有正有反,例如每年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十大虚假新闻,可以作为反例让学生思考究竟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培養他们对信息的质疑和批判精神。
除了认知外,媒介素养教育还需要解决学生使用媒介的问题。这涉及到两点,如何使用及使用规范。目前中学生开设的计算机信息课程主要是在解决如何使用的问题,但是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教授最基本计算机技能的课程教学略显滞后,因此需要校本课程进行一定的补充。媒介素养的校本课程中应当渗入当前中学生接触较为普遍或者说有较强需求的网络搜索以及信息查找知识,解决当前学生对网络媒介使用不当和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同时,校本课程中还需要纳入与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网络媒介是当前中学生接触和使用频率都较高的媒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对于中学生来说,应当有明确而非模糊的标准和要求告诉他们在这个虚拟世界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发言发声、获取信息需要遵守怎样的规定,哪些事不能碰触。
(三)课程实践
校本课程课时内的实践可以发挥的作用有限,更多是通过模拟和亲历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例如参观媒体、采访媒体从业人员、调查同学媒介使用情况及其态度、制作报纸及视频小样等。
要使中学生在创作媒介上有所建树,达到更高的水平,最好的办法是根据学生的水平与校内的新闻社、广播电视台进行合作,为对课程真正感兴趣并且有需求与个性特长的孩子开设专门的实践课,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例如写作能力强的同学重点发挥其写作编辑的能力,体验新闻采访的过程以及后期的整理与写稿,爱好电脑的同学注重培养其Photoshop等软件使用与节目制作的能力。
由于这一阶段对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已经接近于一名媒体工作者应有的素质和技能,因此适合在高年级开展或者经过初期教学分化后进行。从长远角度来说,深入媒介实践了解也会培养部分学生对媒体行业的热爱、激发探索欲望,为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开拓新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钱晓莉.媒介素养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5):17.
[3]宫淑红等.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实践[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173-184.
[4]赵冬娜.加拿大中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4(5).
[5]周素珍.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5).
作者简介:高静(1993—),女,河北唐山人,教育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校本课程
一、问题缘起
大众媒介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生活,同时也将人们卷入媒介和信息的漩涡之中。当前,以报纸、电视、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成为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媒介的驾驭越来越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可以便捷、熟练地接触媒介,但身心尚不成熟,因此有必要对青少年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然而在我国,媒介素养课程并没有纳入到基础教育中。
在这种情况下,近些年兴起推广的校本课程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承担对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命,从而使得在基础教育一直被忽略的媒介素养问题得以改善。
二、当前国内外中学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英国是最早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在中学阶段主要是融合在其他课程中进行,主要学习媒介传播的各个环节以及信息传播背后的价值逻辑。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较为普及,很多省市都被纳入必修课课程范畴,还有相应的网站和影视节目支撑。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迅速,对儿童、初中、高中和成人设置不同的课程,并提出了经典的T.A.P媒介素养教育模型,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批判意识。
在中国,台湾地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起步于90年代中期。台湾政治大学广播电视系专任副教授吴翠珍“于1999年率先发起台湾政治大学媒体素养研究室,培养与带动了一大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人才”。2002年,台湾教育部发布了《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小学和国中九年教育。大陆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说由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在1997年发表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开始,他第一次介绍了欧美国家的媒介教育情况,分析了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
目前,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没有健全、独立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中也并未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但一些学校已经走在前列,例如山东省青州一中,就针对高一高二学生开展“媒介就在我身边”、“新闻报道我来做”等主题讲座,并对部分学生深入开展团体辅导课程。北京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也与中国传媒大学进行合作,以5年级的学生为对象,采取40分钟一节课的集体授课形式进行实践。
在最新投入使用的部编版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之前一直被忽视的媒介素养教育正在慢慢渗透进来。其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单元已经成为独立的新闻类作品单元,不仅有消息,还有特写、通讯,体裁多元。更可贵的是,新教材已经不再拘泥于课文内容和新闻六要素的学习,更加关注初中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获取和判断能力,明确提出“同学们还要养成经常浏览新闻类报刊、网站的习惯,并试着用比较‘专业’的视角去阅读”,同时在探究·活动板块提出采访与写作任务,基本涵盖了新闻作品生產的全部流程。
根据我国现有教育体制,在中学开设独立的媒介素养课程尚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校本课程可以成为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形式,与学科课程的渗透相互补充和融合。
三、媒介素养校本课程开发启示
(一)课程目标
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识字阅读能力,有基本判断能力,但容易被复杂事物蛊惑。在这一阶段,学生与媒介的关系主要体现为通过媒介获取信息了解咨询、使用媒介为学习服务。因此相应地,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应主要放在对于信息的辨识和判断上,即对于被动接收到的四面八方的媒介内容,学生不能尽听尽信,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其次,中学生要能够运用合适地媒介去搜索获取到自己的目标信息和资料,即既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哪里,也了解如何寻找,正确使用网络。
同时,随着当今社会自媒体的发展,个人言论的传播变得成本低廉且迅速。因此对于中学生的媒介教育也应当包含公民网络使用规范的内容,引导学生遵守互联网规则,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至于更高阶的生产媒介信息(此处不包括个人在网络上发表的简单言论、个人观点等)环节,例如参与到新闻生产和制作中去则更多是一种实践性的技能,在当今科技和互联网普及的时代中学生有掌握的需要,但非迫切和必要,各地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可以不做过高要求。
(二)课程内容
美国政治家、传播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曾提出“5w”传播模式,即明确提出了信息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要素: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媒介信息的传播也遵循这一路径,面对纷杂的信息让中学生了解到信息传播的机制,明确真实的世界和媒介有选择地为我们构造地世界其实不尽相同是对信息做出判断地第一步。因此对于中学生的媒介认识教育不妨从这五个方面来进行。从信息的发出者来说,中学生应当明了媒介信息是被构建的,不同媒介有时不同利益体的代表。有的媒介信息具有权威性,有的媒介对自身言论不够负责,中学生应当具备基本的根据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初次判断的能力。就传播内容来说,媒介发出什么信息不发出什么信息本身就是有所选择的,不同的语言和叙述中也夹杂了媒介的观点和价值观。媒介素养教育应当带领学生解析语言编码背后信息的本质。而在传播渠道环节,随着现代通讯和互联网的更迭,媒介信息可以使用创造性的技术来吸引受众注意,这一环节也是很大程度上受传播者影响的部分。在受众对媒介信息的解读中,不同主体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处的立场得出不同的信息,一个班级的中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和重点的把握也不尽相同。在中学生所接触的信息中,有很多是受众根据自行理解二次传播的内容和观点。让中学生了解语言解码的不同机制,学生才(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不会在过载的信息中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任何媒介发布信息都是有目的的,是为了服务公众的知情权还是为了谋利需要?是为了提供中立报道还是宣扬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学生需要对接收到的媒介信息保持警醒,明了信息传播的目的并不唯一,并且有时可能是有蛊惑性质的才能有更深的理解。 这是媒介信息生产时生产者会考虑的问题,也是一条信息从无到有到传播至个体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从生产过程角度去思考和了解一条信息,才能不被传播者钳制和摆布,形成较好的媒介素养。当然,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思考能力有限,在校本课程教学中需要使用大量合适的案例让学生感悟和体会学习。这些案例需要有代表性,有正有反,例如每年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十大虚假新闻,可以作为反例让学生思考究竟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培養他们对信息的质疑和批判精神。
除了认知外,媒介素养教育还需要解决学生使用媒介的问题。这涉及到两点,如何使用及使用规范。目前中学生开设的计算机信息课程主要是在解决如何使用的问题,但是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教授最基本计算机技能的课程教学略显滞后,因此需要校本课程进行一定的补充。媒介素养的校本课程中应当渗入当前中学生接触较为普遍或者说有较强需求的网络搜索以及信息查找知识,解决当前学生对网络媒介使用不当和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同时,校本课程中还需要纳入与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网络媒介是当前中学生接触和使用频率都较高的媒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对于中学生来说,应当有明确而非模糊的标准和要求告诉他们在这个虚拟世界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发言发声、获取信息需要遵守怎样的规定,哪些事不能碰触。
(三)课程实践
校本课程课时内的实践可以发挥的作用有限,更多是通过模拟和亲历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例如参观媒体、采访媒体从业人员、调查同学媒介使用情况及其态度、制作报纸及视频小样等。
要使中学生在创作媒介上有所建树,达到更高的水平,最好的办法是根据学生的水平与校内的新闻社、广播电视台进行合作,为对课程真正感兴趣并且有需求与个性特长的孩子开设专门的实践课,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例如写作能力强的同学重点发挥其写作编辑的能力,体验新闻采访的过程以及后期的整理与写稿,爱好电脑的同学注重培养其Photoshop等软件使用与节目制作的能力。
由于这一阶段对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已经接近于一名媒体工作者应有的素质和技能,因此适合在高年级开展或者经过初期教学分化后进行。从长远角度来说,深入媒介实践了解也会培养部分学生对媒体行业的热爱、激发探索欲望,为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开拓新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钱晓莉.媒介素养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5):17.
[3]宫淑红等.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实践[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173-184.
[4]赵冬娜.加拿大中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4(5).
[5]周素珍.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5).
作者简介:高静(1993—),女,河北唐山人,教育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