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充分认识到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整体、充分认识到文本解读与教学单元整体的有机联系、找准文本解读的有效切入点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进行了探讨。
语文教师 文本解读 切入点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即是此意。“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如此指出,同时又明确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文本阅读提供方法论指导,“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要整体把握文本,教师就要做到“正确、准确、有创意”的解读文本。“正确”,即读懂文本包含的有效信息,包括思想情感、语言内容、语言形式等;“准确”,即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包括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学期目标等;“有创意”,则是强调指要读出个体的独特感受,一是个性化阅读,体现阅读教学的生机和活力,二是关注最优化的教育价值,毕竟文本是教育化的资源。做到这一点,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关乎教师的人文精神、语文素养、知识能力、逻辑思辨、鉴赏水准等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也是其集中体现,并关乎到学生的语文学习。须知,对小学生来说,教师文本解读的高度,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成长的深度。由此亦可见,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做到这一点,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
一、充分认识到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整体
“整体把握”的首要含义,即是把文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教师首先要树立这种意识。任何断章取义、寻章摘句、管中窥豹式的肢解文本、失却大意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整体地感知、解读文本,沉浸于作品之中,以个体化的直觉对文本作灵感式阅读和体悟。以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怀乡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为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肤浅的观点看待这首诗,并无特别之处,无非是节日思亲,与今天的留守儿童节日思念亲人并无大异。但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后,就会产生新的解读。诗人17岁即远离家乡,寓居长安,本就非常想家,偏又恰逢重阳佳节,所以才有“少年思亲”之感。至此,诗句仍无奇异之处。但接下来,诗人笔锋陡转,设想留在家乡的兄弟们如何牵挂自己——他们登高的时候,一定会意识到少一个人,这实际上也是诗人在思念自己的少年伙伴呢!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师在带领学生们进行全诗解读时,就必会解读出全新的味道:诗人年少离家的眷恋是如此浓烈,并且越是年少就越是对“兄弟”之间的聚会怀有非同一般的怀念,这是一般人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无论是教师的文本解读还是带领学生一起作文本解读,都要加强整体阅读,将局部与细节同文章主旨有机联系与结合,通过文字深入解读文章的主旨与意蕴,体悟作者的所思所感与文章遣词造句的独特之处,切不可使阅读局限于局部与细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使阅读零散化、碎片化。
二、充分认识到文本解读与教学单元整体的有机联系
整体把握到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整体,只是文本解读之第一步。事实上,只粗略翻阅一下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无论哪个版本语文教材都可以发现,每一篇文章都不是一个孤立地存在,而是整个教材体系与单元教学内容有机组成之一部分。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教学时,必得将对单一文本的解读放置于整个单元机体之中,避免文本解读出现“读偏”现象。
以《找骆驼》(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组,第16课)一文为例,课文讲述了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商人丢失的骆驼,却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准确判断出骆驼的特征,指点商人找回了骆驼的有趣故事。编者选编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到在学习和生活中既要仔细观察,又要善于思考;并在教学单元整体前的文字说明中,明确有文字提示,“让我们认真阅读本组课文,一起去了解作者发现的秘密。我们还要留心观察,看谁有更多的发现。”但有教师无视单元文本前的明确文字说明,以为文章重点在于讲解老人的聪明与智慧,并要求学生讲述一个类似的故事。联系单元前相关的文字说明,单元后“口语交际”“写作”“日积月累”等栏目的主题——“观察”与“发现”,以及本单元其他三篇文章《花钟》《蜜蜂》与《玩出了名堂》,就可以知道这位教师的理解有些孤立、有所跑“偏”。所以,如果我们仔细研读文本并联系整个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就不会出现这种偏离主旨的“偏读”了。
三、找准文本解读的有效切入点
文本解读的切入点有两个,一个是“情”,一个是“采”。“情”就是思想感情,“采”就是语言文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如果能够找到这样的切入点,就能够对文本进行正确而有效的解读,体现出教学的创意与教师的智慧;如果能够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那就是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就是展开师生与文本对话的最佳“抓手”。
以《盘古开天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为例,借助标题,你会看到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如何开天辟地的故事。这是由题目产生的最初的解读。细读、深读课文,我们会看到“开”字的丰富内涵:文章写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这件大事,先写“开天辟地的神奇”,再写“顶天蹬地的顽强”,最后写“盘古创造美丽宇宙的无私”。文章以“开”字为文眼,以“创造”为中心,以丰富的“想象力”为抓手,以斐然的“文采”为载体,生动描绘了盘古开天辟地的全过程,衷心赞美了盘古的献身精神。这就是“情”与“采”的有机结合。尤其是文章的第三部分,极其优美的大段排比文字下,包含了作者对盘献身精神的无比敬佩之情。每每读“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既会被古人的丰富想象所折服,又会被盘古的无私所震撼。
总之,作为教师,带着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去解读文本时,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本身的主旨、情感与语言,还要从更大的角度把握文本与教学单元和教材体系的关系,并找准文本解读的有效切入点,才能做到“正确、准确、有创意”地进行有效文本解读。这既是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语文素养的保证,也是语文教师诗意生活的一部分。
语文教师 文本解读 切入点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即是此意。“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如此指出,同时又明确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文本阅读提供方法论指导,“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要整体把握文本,教师就要做到“正确、准确、有创意”的解读文本。“正确”,即读懂文本包含的有效信息,包括思想情感、语言内容、语言形式等;“准确”,即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包括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学期目标等;“有创意”,则是强调指要读出个体的独特感受,一是个性化阅读,体现阅读教学的生机和活力,二是关注最优化的教育价值,毕竟文本是教育化的资源。做到这一点,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关乎教师的人文精神、语文素养、知识能力、逻辑思辨、鉴赏水准等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也是其集中体现,并关乎到学生的语文学习。须知,对小学生来说,教师文本解读的高度,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成长的深度。由此亦可见,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做到这一点,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
一、充分认识到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整体
“整体把握”的首要含义,即是把文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教师首先要树立这种意识。任何断章取义、寻章摘句、管中窥豹式的肢解文本、失却大意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整体地感知、解读文本,沉浸于作品之中,以个体化的直觉对文本作灵感式阅读和体悟。以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怀乡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为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肤浅的观点看待这首诗,并无特别之处,无非是节日思亲,与今天的留守儿童节日思念亲人并无大异。但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后,就会产生新的解读。诗人17岁即远离家乡,寓居长安,本就非常想家,偏又恰逢重阳佳节,所以才有“少年思亲”之感。至此,诗句仍无奇异之处。但接下来,诗人笔锋陡转,设想留在家乡的兄弟们如何牵挂自己——他们登高的时候,一定会意识到少一个人,这实际上也是诗人在思念自己的少年伙伴呢!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师在带领学生们进行全诗解读时,就必会解读出全新的味道:诗人年少离家的眷恋是如此浓烈,并且越是年少就越是对“兄弟”之间的聚会怀有非同一般的怀念,这是一般人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无论是教师的文本解读还是带领学生一起作文本解读,都要加强整体阅读,将局部与细节同文章主旨有机联系与结合,通过文字深入解读文章的主旨与意蕴,体悟作者的所思所感与文章遣词造句的独特之处,切不可使阅读局限于局部与细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使阅读零散化、碎片化。
二、充分认识到文本解读与教学单元整体的有机联系
整体把握到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整体,只是文本解读之第一步。事实上,只粗略翻阅一下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无论哪个版本语文教材都可以发现,每一篇文章都不是一个孤立地存在,而是整个教材体系与单元教学内容有机组成之一部分。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教学时,必得将对单一文本的解读放置于整个单元机体之中,避免文本解读出现“读偏”现象。
以《找骆驼》(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组,第16课)一文为例,课文讲述了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商人丢失的骆驼,却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准确判断出骆驼的特征,指点商人找回了骆驼的有趣故事。编者选编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到在学习和生活中既要仔细观察,又要善于思考;并在教学单元整体前的文字说明中,明确有文字提示,“让我们认真阅读本组课文,一起去了解作者发现的秘密。我们还要留心观察,看谁有更多的发现。”但有教师无视单元文本前的明确文字说明,以为文章重点在于讲解老人的聪明与智慧,并要求学生讲述一个类似的故事。联系单元前相关的文字说明,单元后“口语交际”“写作”“日积月累”等栏目的主题——“观察”与“发现”,以及本单元其他三篇文章《花钟》《蜜蜂》与《玩出了名堂》,就可以知道这位教师的理解有些孤立、有所跑“偏”。所以,如果我们仔细研读文本并联系整个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就不会出现这种偏离主旨的“偏读”了。
三、找准文本解读的有效切入点
文本解读的切入点有两个,一个是“情”,一个是“采”。“情”就是思想感情,“采”就是语言文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如果能够找到这样的切入点,就能够对文本进行正确而有效的解读,体现出教学的创意与教师的智慧;如果能够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那就是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就是展开师生与文本对话的最佳“抓手”。
以《盘古开天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为例,借助标题,你会看到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如何开天辟地的故事。这是由题目产生的最初的解读。细读、深读课文,我们会看到“开”字的丰富内涵:文章写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这件大事,先写“开天辟地的神奇”,再写“顶天蹬地的顽强”,最后写“盘古创造美丽宇宙的无私”。文章以“开”字为文眼,以“创造”为中心,以丰富的“想象力”为抓手,以斐然的“文采”为载体,生动描绘了盘古开天辟地的全过程,衷心赞美了盘古的献身精神。这就是“情”与“采”的有机结合。尤其是文章的第三部分,极其优美的大段排比文字下,包含了作者对盘献身精神的无比敬佩之情。每每读“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既会被古人的丰富想象所折服,又会被盘古的无私所震撼。
总之,作为教师,带着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去解读文本时,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本身的主旨、情感与语言,还要从更大的角度把握文本与教学单元和教材体系的关系,并找准文本解读的有效切入点,才能做到“正确、准确、有创意”地进行有效文本解读。这既是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语文素养的保证,也是语文教师诗意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