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上海正在开展学校周边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事实上,学校的周边环境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关部门曾先后出台以控制学校周边“网吧”、游戏机房等准入的“金管工程”,以打击学校周边敲诈、欺弱等违法犯罪行为为主的“学校治安责任人和校外治安辅导员制度”等举措。
而在国外,学校的安全、网络游戏的泛滥、“口袋书”的诱惑、“手机中毒现象”的发生、课业负担的繁重,也同样困扰着学生、教师和家长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一些新举措。
加强学校安全
学生的健康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周边的环境治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自从克林顿执政以来,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中小学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首先,培训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司法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使之能够尽早发现可能产生学习和行为有严重障碍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强有力的干预措施。
其次,评估单个学校和地区的安全需求,收集地方数据,制定和实施针对每个学校、学区和社区的特殊计划。增加改善学校安全的资源。例如新增6500万拨款,帮助学校雇佣和培训2000名新的社区警察。建立社区范围的学校安全和青年暴力应对机制,在10个城市开展实施社区范围的学校安全计划。
再次,彻底检查学校安全和禁毒项目,实施有效预防和减少毒品及暴力的综合性学校安全计划,包括严格学校纪律、禁止毒品策略、关于安全和禁毒措施进展的年度报告卡等。
规范网络使用
2002年6月,针对网络游戏的兴起,德国通过了新的《青少年保护条例》。新条例规定,今后电脑游戏也必须像电影和录像片那样,根据其内容标明不同的年龄限制级别。因此,即使一些游戏可以在互联网上使用,对于父母和教师来说,至少也能够凭借这一点来判断其内容是否适当。
为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被色情和暴力侵害,韩国政府规定,距学校50米处必须设有“绝对净化区域”标志。也就是说在这一区域内不许开设网吧。距学校200米处设有“相对净化区域”标志,在这一区域内的网吧须受营业时间及播放内容的限制。为治理互联网上的色情犯罪,韩国青少年保护委员会会定期在官方网站公布对未成年人进行色情骚扰的人员名单,包括骚扰者的姓名、年龄、职业以及过去6个月内的犯罪细节。从2001年开始,网吧里的电脑必须安装过滤色情网站的防火墙,违者要被处以3年以下的监禁和2000万韩元以下的罚款。而且,网吧必须配备防火、灭火器材,网吧内的壁纸和地毯等必须是用防火材料制成的,网吧内要有防火门、漏电报警器、安全照明灯、安全出口、广播设备等,以防止发生意外。
远离“口袋书”
近年来,韩国的校园暴力现象日益受到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暴力连环画图书充斥校园,这些“口袋书”深深影响着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心灵。韩国目前大约有100多家出版公司非法翻印诸如《快速枪》、《校园布鲁斯》、《强人俱乐部》这类宣扬暴力的连环画图书。一个书摊摊主说他每天可以卖出500册左右。
“口袋书”日渐成为青少年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一无可争议的现实令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担忧。这些书不仅内容不健康,而且很多学生在看完这种书之后就像抽大烟一样,很容易“上瘾”。孩子现在还不具备分辨力,看了这些不健康的“口袋书”,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一旦身陷其中,就会不自觉地产生漠视,进而引发更深刻的社会问题。这些有害“口袋书”的“毒性”绝不亚于毒品。一些学生就是从这些连环画中学会如何组织“活动”和恃强凌弱的。因此,有关部门认识到,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为其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精神产品显得更加迫切。
谨防“手机中毒”
手机的日益普及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韩国汉城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调查发现,韩国有近三成学生患有“手机中毒症”。其主要表现是,学生过多使用手机,像沉迷于上网一样,出现精神忧郁、睡眠障碍等症状,对手机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如果长时间没有听到电话铃声,就会焦躁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头痛等症状。一名女生说,有一天上学她忘记带手机,结果一整天都魂不守舍,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听课。
有调查显示,在使用手机的学生中,30.8%的学生每天发送30条以上的短信。由于长时间用手机发短信或玩游戏,有一成以上的学生出现过肩膀和手腕疼痛的症状。研究人员称这种病症为“短信损伤症”。因此,合理地引导学生使用手机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增进心理健康
2000年以来,一个名为“心理要紧”的项目在澳大利亚全国展开,至今已培训了2000多所中学的3万多名教师。研究人员认为,儿童在生活中要面临的事情和成年人一样多。基于此,该项目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从各式各样的伤害和压力中走出来,这些技能都是他们终身受用的。
研究人员采用了许多新颖的方法。例如,从九年级和十二年级的学生中挑选出优秀者,通过“同伴支持培训”教给他们心理咨询技能,安排他们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并以“朋友”的身份为同学们提供帮助。米勒帕克中学两年前第一次实施“同伴支持培训”时,只有20名十二年级的学生报名参加。今年,有90名志愿者参加了“心理要紧”项目的培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倾听,如何给予同学帮助,以及当同学需要专业帮助时该怎么做。研究发现,年轻人遇事更愿意向同龄人倾诉,心理学家派克说,“这是心理的第一个安全港”。
专门研究青春期儿童的心理学家麦克尔·卡格雷格说:“年轻人经受的大多数抑郁和焦虑都是可预防的,其中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教给孩子直面生活的技能和策略,应该让每一个儿童都具有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以及从困难中学习的能力。”
改革家庭作业
近日,澳大利亚国内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校长、教育工作研究者和家长联盟呼吁,废除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他们认为,家庭作业不仅是一种浪费时间的做法,更是引发家庭争端的导火索,它剥夺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作业的存在使孩子参与家庭活动的时间少了,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少了,享受音乐和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了。该提议一经提出,就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澳大利亚教育界的讨论。该联盟认为,孩子被淹没在一堆毫无意义的家庭作业中喘不过气来,他们的家庭生活除了作业还是作业,这使得孩子们苦不堪言,会表现出自卑、情绪低落、饮食不调等状态。这直接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家庭交流的减少。“你做完作业了吗?”这句问话不断地引起父母和孩子间的争吵。
该联盟主张九年级以下的学生不应该有家庭作业,即使是九年级以上直到十二年级的学生,每人每天也最多只能有两个小时的家庭作业。一位研究人员说:“孩子应该可以在学校内就完成课程作业。如果不能的话,那么该课程就需要重新设置了。在一天的学习之余,教育者应该为孩子提供对他们的学习最有益的东西,而不是填鸭似的把成堆的家庭作业塞给他们,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从这些作业中学到些什么。”另外一些人认为,适量的作业对学生是有益无害的。广大老师应该适度地布置作业,在提高作业的质量上下工夫,而不是给学生留过多的任务,弄得他们疲于奔命。
而在国外,学校的安全、网络游戏的泛滥、“口袋书”的诱惑、“手机中毒现象”的发生、课业负担的繁重,也同样困扰着学生、教师和家长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一些新举措。
加强学校安全
学生的健康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周边的环境治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自从克林顿执政以来,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中小学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首先,培训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司法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使之能够尽早发现可能产生学习和行为有严重障碍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强有力的干预措施。
其次,评估单个学校和地区的安全需求,收集地方数据,制定和实施针对每个学校、学区和社区的特殊计划。增加改善学校安全的资源。例如新增6500万拨款,帮助学校雇佣和培训2000名新的社区警察。建立社区范围的学校安全和青年暴力应对机制,在10个城市开展实施社区范围的学校安全计划。
再次,彻底检查学校安全和禁毒项目,实施有效预防和减少毒品及暴力的综合性学校安全计划,包括严格学校纪律、禁止毒品策略、关于安全和禁毒措施进展的年度报告卡等。
规范网络使用
2002年6月,针对网络游戏的兴起,德国通过了新的《青少年保护条例》。新条例规定,今后电脑游戏也必须像电影和录像片那样,根据其内容标明不同的年龄限制级别。因此,即使一些游戏可以在互联网上使用,对于父母和教师来说,至少也能够凭借这一点来判断其内容是否适当。
为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被色情和暴力侵害,韩国政府规定,距学校50米处必须设有“绝对净化区域”标志。也就是说在这一区域内不许开设网吧。距学校200米处设有“相对净化区域”标志,在这一区域内的网吧须受营业时间及播放内容的限制。为治理互联网上的色情犯罪,韩国青少年保护委员会会定期在官方网站公布对未成年人进行色情骚扰的人员名单,包括骚扰者的姓名、年龄、职业以及过去6个月内的犯罪细节。从2001年开始,网吧里的电脑必须安装过滤色情网站的防火墙,违者要被处以3年以下的监禁和2000万韩元以下的罚款。而且,网吧必须配备防火、灭火器材,网吧内的壁纸和地毯等必须是用防火材料制成的,网吧内要有防火门、漏电报警器、安全照明灯、安全出口、广播设备等,以防止发生意外。
远离“口袋书”
近年来,韩国的校园暴力现象日益受到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暴力连环画图书充斥校园,这些“口袋书”深深影响着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心灵。韩国目前大约有100多家出版公司非法翻印诸如《快速枪》、《校园布鲁斯》、《强人俱乐部》这类宣扬暴力的连环画图书。一个书摊摊主说他每天可以卖出500册左右。
“口袋书”日渐成为青少年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一无可争议的现实令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担忧。这些书不仅内容不健康,而且很多学生在看完这种书之后就像抽大烟一样,很容易“上瘾”。孩子现在还不具备分辨力,看了这些不健康的“口袋书”,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一旦身陷其中,就会不自觉地产生漠视,进而引发更深刻的社会问题。这些有害“口袋书”的“毒性”绝不亚于毒品。一些学生就是从这些连环画中学会如何组织“活动”和恃强凌弱的。因此,有关部门认识到,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为其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精神产品显得更加迫切。
谨防“手机中毒”
手机的日益普及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韩国汉城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调查发现,韩国有近三成学生患有“手机中毒症”。其主要表现是,学生过多使用手机,像沉迷于上网一样,出现精神忧郁、睡眠障碍等症状,对手机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如果长时间没有听到电话铃声,就会焦躁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头痛等症状。一名女生说,有一天上学她忘记带手机,结果一整天都魂不守舍,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听课。
有调查显示,在使用手机的学生中,30.8%的学生每天发送30条以上的短信。由于长时间用手机发短信或玩游戏,有一成以上的学生出现过肩膀和手腕疼痛的症状。研究人员称这种病症为“短信损伤症”。因此,合理地引导学生使用手机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增进心理健康
2000年以来,一个名为“心理要紧”的项目在澳大利亚全国展开,至今已培训了2000多所中学的3万多名教师。研究人员认为,儿童在生活中要面临的事情和成年人一样多。基于此,该项目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从各式各样的伤害和压力中走出来,这些技能都是他们终身受用的。
研究人员采用了许多新颖的方法。例如,从九年级和十二年级的学生中挑选出优秀者,通过“同伴支持培训”教给他们心理咨询技能,安排他们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并以“朋友”的身份为同学们提供帮助。米勒帕克中学两年前第一次实施“同伴支持培训”时,只有20名十二年级的学生报名参加。今年,有90名志愿者参加了“心理要紧”项目的培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倾听,如何给予同学帮助,以及当同学需要专业帮助时该怎么做。研究发现,年轻人遇事更愿意向同龄人倾诉,心理学家派克说,“这是心理的第一个安全港”。
专门研究青春期儿童的心理学家麦克尔·卡格雷格说:“年轻人经受的大多数抑郁和焦虑都是可预防的,其中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教给孩子直面生活的技能和策略,应该让每一个儿童都具有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以及从困难中学习的能力。”
改革家庭作业
近日,澳大利亚国内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校长、教育工作研究者和家长联盟呼吁,废除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他们认为,家庭作业不仅是一种浪费时间的做法,更是引发家庭争端的导火索,它剥夺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作业的存在使孩子参与家庭活动的时间少了,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少了,享受音乐和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了。该提议一经提出,就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澳大利亚教育界的讨论。该联盟认为,孩子被淹没在一堆毫无意义的家庭作业中喘不过气来,他们的家庭生活除了作业还是作业,这使得孩子们苦不堪言,会表现出自卑、情绪低落、饮食不调等状态。这直接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家庭交流的减少。“你做完作业了吗?”这句问话不断地引起父母和孩子间的争吵。
该联盟主张九年级以下的学生不应该有家庭作业,即使是九年级以上直到十二年级的学生,每人每天也最多只能有两个小时的家庭作业。一位研究人员说:“孩子应该可以在学校内就完成课程作业。如果不能的话,那么该课程就需要重新设置了。在一天的学习之余,教育者应该为孩子提供对他们的学习最有益的东西,而不是填鸭似的把成堆的家庭作业塞给他们,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从这些作业中学到些什么。”另外一些人认为,适量的作业对学生是有益无害的。广大老师应该适度地布置作业,在提高作业的质量上下工夫,而不是给学生留过多的任务,弄得他们疲于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