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作为浙江省教育厅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的联系县市,桐乡市教育局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的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本期“视点”,我们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来观照一下桐乡市在区域推进“轻负高质”方面的种种实践。
中小学教育实现“轻负担,高质量”是理想,也应该成为共识。对于影响“减负”的原因,理论探讨很多,也大都说在点子上,就教育系统本身而言,关键在于采取切实措施抓落实。我市作为省教育厅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联系县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抓“一个规范”: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二是“两个控制”: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三是“两个加强”: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专业素质提升。
一、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落实教学常规
教育有规律,规范是保证。要使“轻负担,高质量”取得成效,首先得按教育规律办事,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根据我市中小学的实际,我们主要采取“政策引路、制度规范、督导推进”等手段来逐步规范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行为。近年来,我们先后出台了《桐乡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桐乡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意见》《关于建立桐乡市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督查制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通知》《桐乡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意见》等文件,督促学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为落实“减负”措施,我市还加强督促检查,对“减负”工作实行“双挂钩”(“减负”工作与学校领导考核挂钩,与教师考核挂钩),对违反有关“减负”规定的,坚决予以查处。
教学常规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实现“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目标的保障。在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方面我们着重抓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认真辅导、认真考查)。一是要求学校和全体教师提高对教学“五认真”的认识,切实做好教学“五认真”工作;二是从细节着手,实施精细化管理;三是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对教学“五认真”落实情况的监控力度;四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奖励先进,鞭策后进。为落实教学“五认真”,我们还组织力量对学校进行专项检查,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全市学校通报,并要求限期改正。
同时,我们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学校的经验和做法。比如:
桐乡高级中学严格执行教育部规定的教学计划开课,禁止教师私自加班加点,严格制止各科教师争时间,抢进度,盲目给学生施压加负。学校制定了教师《教学“三不”行为规范》,要求教师不得多占课时,上课不得提前或拖堂,不得搞全班性的集体辅导。
第一实验小学对备课的形式上进行创新。学校允许教师备课“百花齐放”,比如可以“备在课本上”,鼓励“协作备课,集体参与”等;对有不同经历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检查中着重看教师教前的个性化补白,教学后的反思改进等。这样的过程,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提高了备课的实效。
桐乡九中狠抓技能课的规范,实行技能课精细化管理。具体措施为:关注上课秩序管理,实行师生双向互评;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进行有效的质量评估;实行校际合作,提升教研活动实效,等等。
二、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对于学生的在校学习活动时间,学校都有明确规定,学生什么时候到校,什么时候放学都按规定执行。有的学校还在教学常规中明确规定不允许教师上课拖堂,否则作差错处理。下午放学后学校进行清场,除允许给个别学生辅导外,不得把学生留下来集体补课。对此,教育局还组织有关科室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和督促。
另一方面,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市专门召开全市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和“体育艺术2 1活动”现场会,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平均每天在校有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连续18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篮球赛,每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我们要求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体艺活动和特色创建活动。六中举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班会课,让学生感受到了不仅要在学习上努力,还要在课外进行深度发展,两方面均衡发展,才能使自己具备独立创新的精神和坚强的人格。七中积极为学生开设音乐、美术、劳技、棋类、篮球、书法等兴趣班,绝不占用本应属于学生活动的时间补习文化课,让学生在活动中放飞思想,凸现个性。求是中学每学期举行英语课本剧表演,每周进行《走进美国》英语口语电视展播和散文电视欣赏,还组织电视知识大奖赛。寓教于乐的形式,使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外得到延伸,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不致于整天埋头在教科书和作业里。我市通过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学校,也获得了成功经验。如桐乡二中在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举行“我爱祖国语言美”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七彩阅读争章”活动;第一实验小学少先队以“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开展各种假日读书小队活动;植材小学的读书节,让每一个学生都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种种读书活动,使学生变得“聪明”和“充实”,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单调枯燥的学习所带来的心理负
担。
三、控制学生作业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在“减负”的有关文件中要求学校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考试次数和科目,禁止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禁止教师向学生推销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和复习用书。要求加强对学生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引导教师加强作业的批改、反馈和反思,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错必纠,提高作业布置的“质”,控制作业布置的“量”。这些规定和要求在学校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桐高严格控制作业量:高一每周作业总时不得超过12小时,高二作业总时不得超过11.5小时,高三作业总时不得超过12.5小时。总量按高考科目、会考科目和文、理科的差异细分到每门学科,由教务处组织各班不同成绩层次的三名学生将每天的作业时间逐一记录下来,周末由教务处汇总,把超作业量列入差错事故,与教师考核挂钩。桐乡六中为要求教师跳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为每个文化课教师征订6本资料,要求教师先做后精选、精做、精批,并进行深入反思,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七中制定《限制作业量、练习印刷量的措施》,明确规定各学科印刷量,促使教师在课外多花时间去研究探索,精选试题。学校没有为学生订任何教辅资料,严禁教师为学生征订教辅资料。
光是控制作业量还是消极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也是学校教育走“轻负担,高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学习的目的,要求自觉地学习探究或根据自身的优缺点进行提优补差,形成“自主课堂,我参与,我快乐;自主学习,我自信,我成功”的品质,课堂教学形成 “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局面。这在我市的许多学校和教师已成为共识并努力加以实践。求是中学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开展《自主体验式教学行为的研究》课题研究,制订了各年级各学科的《自主学习方法指导》,制订了《自主学习能力评估表》。几年的坚持,自主学习的模式在学校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生不但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增强,而且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南日初中近年来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中考成绩连续几年名列农村中学前茅,初升高比例连续五年获桐乡市一等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而芝村初中创设“诚信试场”的实践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相信学生的重要,他们开展的诚信考试就像一面鲜明的旗帜,时刻警醒着学生:“考试有分,诚信无价。”
四、加强师德建设,制止有偿家教
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人所共知,不必多说。在这里只想提供2所学校的实例。一是桐乡七中的“感恩教育”。通过几年的实践,感恩教育不仅唤起了学生对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了家庭伦理亲情关系、师生关系的改善和学生心智的和谐发展,又因为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带头实行孝敬与感恩、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这使整个教育环境得到改善,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对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关心,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亲其师则信其道,师生互动的感恩教育成为七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动力。二是民合初中的“团队协作”。民合初中作为一所偏僻的农村学校,教学质量近几年一直稳居我市初中前列。这一成绩的取得更多来源于学校全体教师主动积极和脚踏实地的无私奉献。民合初中倡导“工作即生活”的理念,为教师提供公平竞争与团队协作相交融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在内心和谐的精神指引下,在公平竞争中合作,快乐地工作。
如果说加强师德建设正面是“导”,那么反面便是“堵”。为了教育和警示教师加强工作责任心,敬业爱岗,我们印发了《桐乡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教师不得从事有偿家教及相关事项的通知》《桐乡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在职教师到各类教育机构兼职行为的若干补充意见》《自觉抵制家教倡议书》等文件,从政策上作出明确规定等,从而刹住了在职教师家教、兼职风,确保在职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学工作上。同时,对于个别无视教育局规定、热衷于有偿家教的教师进行了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五、实施“名师、强师工程”,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要实现“轻负担,高质量”,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关键。特别是广大农村教师,由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交通和工作条件(班额小,往往包班),得不到更多的培训和参加县市级以上教研活动的机会,这些制约了他们专业素质的发展。所以,省里启动“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后,我们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全面实施、周密部署我市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培训经费,按省师训中心培训课程计划组织好骨干教师选拔、全市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保质保量完成了提升工程四门课程的培训和考试考核,合格率均达到100%。组织工作也受到到考试现场巡视的省、市领导好评。素质提升工程结束后,我们又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领雁工程”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培训,同时想方设法克服“工学矛盾”,安排好参训教师的课务,开展为期2个月的本市级集中培训,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针对我市高考近两年出现“高原现象”,重点率上不去的现实,我们舍得投入,与省里高校和有关培训部门协作,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聘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到我市开展高中任课教师学科全员培训,为我市高中教育把脉,提升全体高中教师的专业素质、把握高中新课程的能力和指导学生应对新高考的水平。此项培训计划安排一年,分学科进行,一般每周集中培训2天,目前正在按培训计划实施。
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开展新课程学科培训和各类教研活动,提高研训实效。在市级新课程集中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把学科培训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在学科培训中开展课例研究和案例分析,在教研活动时结合课例研究渗透课标理念和教材教法,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结合进行示范和导向。这类整合型的活动有新课程开放日活动、中老年教师新课程专题培训、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新教师学科业务培训、学科专题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等。我们还通过校、片、市三级教研网络,在教研培训活动中开展多层面互动,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多层次多途径的教研培训活动,使担任新课程的教师全都接受培训,更新了教学观念,增强了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为了使更多的教师获得高层次培训机会,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我们还积极开展“请进来,带出去”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我市参加嘉兴市级及以上活动的教师约有5000人次。
我们非常重视区域推进校本教研工作。从2005年开始,全市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校本教研研讨会,邀请省内外专家到会指导,省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和工作有特色学校在会上介绍经验,与其他学校一起交流、分享,从而推动了整个校本教研工作,促进了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如建设“书香校园”,师生共读共写;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组织读书报告会;举办“教师论坛”“科研沙龙”,进行观点碰撞、思想交锋;开展校本课程研究,创建学校乡土特色文化;特别是“同上一堂课”“共磨一堂课”“一课多案”“一课多磨”等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活动层出不穷……这些极大地激发了教师提升和超越自我的内在需求,改善了心智模式,团队合作、交流共享成为教师的“共同语言”。教研文化的再造与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发展,省市文明单位、文明学校、示范学校接连涌现。
上述各类培训教研活动全都纳入我市“名师、强师工程”。通过这两个工程的实施,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不懈努力,这几年桐乡的高考重点率虽说不尽理想,但还是取得了较大成绩。初中教学总体水平在提高,落后面(后15%)在缩小。中考在嘉兴市居于前列。高中会考成绩,桐乡名列嘉兴市前茅,被评为省会考先进集体。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成效显著。
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高,难度大,情况复杂,涉及方方面面。我市自成为省教育厅联系县市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省厅的要求、离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不小距离。我们决心采取更为切实有效的措施,发扬成绩,改进不足,把“轻负担,高质量”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为浙江省教育厅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的联系县市,桐乡市教育局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的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本期“视点”,我们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来观照一下桐乡市在区域推进“轻负高质”方面的种种实践。
中小学教育实现“轻负担,高质量”是理想,也应该成为共识。对于影响“减负”的原因,理论探讨很多,也大都说在点子上,就教育系统本身而言,关键在于采取切实措施抓落实。我市作为省教育厅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联系县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抓“一个规范”: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二是“两个控制”: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三是“两个加强”: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专业素质提升。
一、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落实教学常规
教育有规律,规范是保证。要使“轻负担,高质量”取得成效,首先得按教育规律办事,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根据我市中小学的实际,我们主要采取“政策引路、制度规范、督导推进”等手段来逐步规范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行为。近年来,我们先后出台了《桐乡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桐乡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意见》《关于建立桐乡市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督查制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通知》《桐乡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意见》等文件,督促学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为落实“减负”措施,我市还加强督促检查,对“减负”工作实行“双挂钩”(“减负”工作与学校领导考核挂钩,与教师考核挂钩),对违反有关“减负”规定的,坚决予以查处。
教学常规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实现“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目标的保障。在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方面我们着重抓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认真辅导、认真考查)。一是要求学校和全体教师提高对教学“五认真”的认识,切实做好教学“五认真”工作;二是从细节着手,实施精细化管理;三是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对教学“五认真”落实情况的监控力度;四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奖励先进,鞭策后进。为落实教学“五认真”,我们还组织力量对学校进行专项检查,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全市学校通报,并要求限期改正。
同时,我们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学校的经验和做法。比如:
桐乡高级中学严格执行教育部规定的教学计划开课,禁止教师私自加班加点,严格制止各科教师争时间,抢进度,盲目给学生施压加负。学校制定了教师《教学“三不”行为规范》,要求教师不得多占课时,上课不得提前或拖堂,不得搞全班性的集体辅导。
第一实验小学对备课的形式上进行创新。学校允许教师备课“百花齐放”,比如可以“备在课本上”,鼓励“协作备课,集体参与”等;对有不同经历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检查中着重看教师教前的个性化补白,教学后的反思改进等。这样的过程,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提高了备课的实效。
桐乡九中狠抓技能课的规范,实行技能课精细化管理。具体措施为:关注上课秩序管理,实行师生双向互评;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进行有效的质量评估;实行校际合作,提升教研活动实效,等等。
二、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对于学生的在校学习活动时间,学校都有明确规定,学生什么时候到校,什么时候放学都按规定执行。有的学校还在教学常规中明确规定不允许教师上课拖堂,否则作差错处理。下午放学后学校进行清场,除允许给个别学生辅导外,不得把学生留下来集体补课。对此,教育局还组织有关科室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和督促。
另一方面,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市专门召开全市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和“体育艺术2 1活动”现场会,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平均每天在校有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连续18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篮球赛,每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我们要求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体艺活动和特色创建活动。六中举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班会课,让学生感受到了不仅要在学习上努力,还要在课外进行深度发展,两方面均衡发展,才能使自己具备独立创新的精神和坚强的人格。七中积极为学生开设音乐、美术、劳技、棋类、篮球、书法等兴趣班,绝不占用本应属于学生活动的时间补习文化课,让学生在活动中放飞思想,凸现个性。求是中学每学期举行英语课本剧表演,每周进行《走进美国》英语口语电视展播和散文电视欣赏,还组织电视知识大奖赛。寓教于乐的形式,使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外得到延伸,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不致于整天埋头在教科书和作业里。我市通过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学校,也获得了成功经验。如桐乡二中在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举行“我爱祖国语言美”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七彩阅读争章”活动;第一实验小学少先队以“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开展各种假日读书小队活动;植材小学的读书节,让每一个学生都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种种读书活动,使学生变得“聪明”和“充实”,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单调枯燥的学习所带来的心理负
担。
三、控制学生作业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在“减负”的有关文件中要求学校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考试次数和科目,禁止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禁止教师向学生推销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和复习用书。要求加强对学生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引导教师加强作业的批改、反馈和反思,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错必纠,提高作业布置的“质”,控制作业布置的“量”。这些规定和要求在学校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桐高严格控制作业量:高一每周作业总时不得超过12小时,高二作业总时不得超过11.5小时,高三作业总时不得超过12.5小时。总量按高考科目、会考科目和文、理科的差异细分到每门学科,由教务处组织各班不同成绩层次的三名学生将每天的作业时间逐一记录下来,周末由教务处汇总,把超作业量列入差错事故,与教师考核挂钩。桐乡六中为要求教师跳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为每个文化课教师征订6本资料,要求教师先做后精选、精做、精批,并进行深入反思,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七中制定《限制作业量、练习印刷量的措施》,明确规定各学科印刷量,促使教师在课外多花时间去研究探索,精选试题。学校没有为学生订任何教辅资料,严禁教师为学生征订教辅资料。
光是控制作业量还是消极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也是学校教育走“轻负担,高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学习的目的,要求自觉地学习探究或根据自身的优缺点进行提优补差,形成“自主课堂,我参与,我快乐;自主学习,我自信,我成功”的品质,课堂教学形成 “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局面。这在我市的许多学校和教师已成为共识并努力加以实践。求是中学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开展《自主体验式教学行为的研究》课题研究,制订了各年级各学科的《自主学习方法指导》,制订了《自主学习能力评估表》。几年的坚持,自主学习的模式在学校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生不但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增强,而且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南日初中近年来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中考成绩连续几年名列农村中学前茅,初升高比例连续五年获桐乡市一等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而芝村初中创设“诚信试场”的实践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相信学生的重要,他们开展的诚信考试就像一面鲜明的旗帜,时刻警醒着学生:“考试有分,诚信无价。”
四、加强师德建设,制止有偿家教
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人所共知,不必多说。在这里只想提供2所学校的实例。一是桐乡七中的“感恩教育”。通过几年的实践,感恩教育不仅唤起了学生对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了家庭伦理亲情关系、师生关系的改善和学生心智的和谐发展,又因为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带头实行孝敬与感恩、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这使整个教育环境得到改善,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对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关心,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亲其师则信其道,师生互动的感恩教育成为七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动力。二是民合初中的“团队协作”。民合初中作为一所偏僻的农村学校,教学质量近几年一直稳居我市初中前列。这一成绩的取得更多来源于学校全体教师主动积极和脚踏实地的无私奉献。民合初中倡导“工作即生活”的理念,为教师提供公平竞争与团队协作相交融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在内心和谐的精神指引下,在公平竞争中合作,快乐地工作。
如果说加强师德建设正面是“导”,那么反面便是“堵”。为了教育和警示教师加强工作责任心,敬业爱岗,我们印发了《桐乡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教师不得从事有偿家教及相关事项的通知》《桐乡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在职教师到各类教育机构兼职行为的若干补充意见》《自觉抵制家教倡议书》等文件,从政策上作出明确规定等,从而刹住了在职教师家教、兼职风,确保在职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学工作上。同时,对于个别无视教育局规定、热衷于有偿家教的教师进行了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五、实施“名师、强师工程”,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要实现“轻负担,高质量”,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关键。特别是广大农村教师,由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交通和工作条件(班额小,往往包班),得不到更多的培训和参加县市级以上教研活动的机会,这些制约了他们专业素质的发展。所以,省里启动“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后,我们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全面实施、周密部署我市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培训经费,按省师训中心培训课程计划组织好骨干教师选拔、全市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保质保量完成了提升工程四门课程的培训和考试考核,合格率均达到100%。组织工作也受到到考试现场巡视的省、市领导好评。素质提升工程结束后,我们又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领雁工程”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培训,同时想方设法克服“工学矛盾”,安排好参训教师的课务,开展为期2个月的本市级集中培训,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针对我市高考近两年出现“高原现象”,重点率上不去的现实,我们舍得投入,与省里高校和有关培训部门协作,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聘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到我市开展高中任课教师学科全员培训,为我市高中教育把脉,提升全体高中教师的专业素质、把握高中新课程的能力和指导学生应对新高考的水平。此项培训计划安排一年,分学科进行,一般每周集中培训2天,目前正在按培训计划实施。
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开展新课程学科培训和各类教研活动,提高研训实效。在市级新课程集中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把学科培训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在学科培训中开展课例研究和案例分析,在教研活动时结合课例研究渗透课标理念和教材教法,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结合进行示范和导向。这类整合型的活动有新课程开放日活动、中老年教师新课程专题培训、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新教师学科业务培训、学科专题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等。我们还通过校、片、市三级教研网络,在教研培训活动中开展多层面互动,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多层次多途径的教研培训活动,使担任新课程的教师全都接受培训,更新了教学观念,增强了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为了使更多的教师获得高层次培训机会,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我们还积极开展“请进来,带出去”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我市参加嘉兴市级及以上活动的教师约有5000人次。
我们非常重视区域推进校本教研工作。从2005年开始,全市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校本教研研讨会,邀请省内外专家到会指导,省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和工作有特色学校在会上介绍经验,与其他学校一起交流、分享,从而推动了整个校本教研工作,促进了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如建设“书香校园”,师生共读共写;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组织读书报告会;举办“教师论坛”“科研沙龙”,进行观点碰撞、思想交锋;开展校本课程研究,创建学校乡土特色文化;特别是“同上一堂课”“共磨一堂课”“一课多案”“一课多磨”等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活动层出不穷……这些极大地激发了教师提升和超越自我的内在需求,改善了心智模式,团队合作、交流共享成为教师的“共同语言”。教研文化的再造与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发展,省市文明单位、文明学校、示范学校接连涌现。
上述各类培训教研活动全都纳入我市“名师、强师工程”。通过这两个工程的实施,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不懈努力,这几年桐乡的高考重点率虽说不尽理想,但还是取得了较大成绩。初中教学总体水平在提高,落后面(后15%)在缩小。中考在嘉兴市居于前列。高中会考成绩,桐乡名列嘉兴市前茅,被评为省会考先进集体。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成效显著。
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高,难度大,情况复杂,涉及方方面面。我市自成为省教育厅联系县市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省厅的要求、离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不小距离。我们决心采取更为切实有效的措施,发扬成绩,改进不足,把“轻负担,高质量”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