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象棋是智慧的体操”,如此形象的比喻充分体现了象棋活动的魅力。中国象棋是中国最为普及的一种体育运动,因其简便易学,而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象棋能够陶冶孩子的情操,良好的棋风能够培养孩子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正确地估计自己和对手;严格的棋规能够帮助孩子形成遵守规范的作风;复杂的棋路变化能够提高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棋局的胜负可以培养孩子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在当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在中班开展学习象棋的活动。
那么该如何有效地提高中班幼儿学习象棋的兴趣呢?
一、游戏法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中班幼儿思维主要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如何使幼儿对中国象棋感兴趣呢?运用游戏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幼儿的兴趣所在,兴趣是刺激幼儿学习的最佳形式。
游戏的方式比较多,下面介绍几种适合幼儿的游戏。
1.识字游戏。象棋共32个棋子,但只有“将”或“帅”、“士”、“相”或“象”、“马”、“车”、“炮”、“兵”或“卒”10个汉字。在让幼儿了解区分各棋子并记住它们的名字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运用了图形和文字结合的游戏方法引导幼儿识字。如在认识“马”这个棋子时,先出示图片“马”,让幼儿先观察图片说说马是怎样的,然后再拿出“马”、“车”两个棋子,请幼儿自己看一看,讲讲“你觉得哪个字是马,为什么?”幼儿说:“马有四条腿,棋子上的马下面有四点就像是马的脚一样,所以这个棋子的名字就叫‘马’。”这样幼儿通过图片的观察,并根据自己的形象理解就认识了象棋棋子“马”。通过同样的方法,幼儿能比较快地认识将、士、象、车等其他棋子,能从不了解、不认识中国象棋,通过图形结合法对中国象棋产生浓厚的兴趣。
2.亲子游戏。和家长充分沟通,鼓励家长经常带幼儿到社区活动室或棋室去玩,观看别人下棋,让孩子接触认识象棋游戏,培养对象棋的兴趣。父母与其他成人下棋时,可以将孩子抱在怀中,并让孩子下每一步的棋子。有了亲子游戏的氛围,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象棋的兴趣。
3.残局游戏。对于刚刚学习下象棋的幼儿可以适当去掉一些棋子,让幼儿下残局。这样可以从简单到复杂,比较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4.摆棋谱比赛。可以让幼儿按照象棋谱的排兵布阵方式摆出来。重复几次后,检查幼儿是否能记住并把它们再现出来,能再现者为优胜。
二、故事法
故事教学法以其趣味性、直观性、教育性成为幼儿学习新知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学习象棋的兴趣。
1.自编生动形象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如:棋子“兵”具有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特点,所以只能进不能退。“兵”经过千难万险过了河就练就了高超的本领,能量变大了,所以“过河兵”可以横走,也可以直走。
2.讲述故事,认识象棋的由来。内容如下:在象棋最早形成的时候,人们一般把红帅代表刘邦,黑将代表项羽,即红方代表刘邦的军队,黑色代表项羽的军队。传闻,刘邦率领义军在芒砀山起义,并亲自在山上斩死一条大白蛇,这就是流传很久的“高祖斩蛇”的故事。刘邦将大白蛇斩死后,一位老妇人哭着找上山,说他的儿子就是白帝的儿子,化作白蛇上山游玩,被赤帝的儿子杀死了,她伤心极了。说完,老妇女倏地不见,这个故事意味着当时的秦朝就要被新的王朝所替代。自从斩杀白蛇后,刘邦便自称是赤帝的儿子,也就特别喜欢红色,连军中的大旗都改为红色。而项羽则喜欢黑色,他穿的衣服、披挂皆为黑色,就连骑的鸟骓战马也都是黑色的。“红帅黑将”大概由此而来。
从故事出发,引导幼儿了解象棋的形成和发展,使古代战争在棋盘上再现。而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就是根据楚汉相争而命名的。下棋时,将帅如果同在一条直线上,中间又不隔着任何棋子情况下,规则规定走子的一方获胜,这就好比先动手的一方把对方的将(帅)射中了。这就是将帅不能照面的依据等下象棋的规则。
三、情境法
必须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使幼儿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感知探索。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能够让幼儿更感兴趣,进而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与生俱有的各种智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在下象棋的活动中,教师可运用情境法。
如:创设“蹦跳中的中国象棋比赛”的情境。将中国象棋的棋盘图案放大镶嵌在活动室,并准备棋子图案挂饰,将幼儿分成2个小组,分别扮演棋子娃娃立于棋盘中。根据棋赛规则,按照象棋的走法,2组幼儿左右对垒作战,在蹦跳中完成比赛。幼儿的兴趣浓厚,不仅增强了对象棋活动的兴趣和体验,还使体格得到了锻炼。这样,枯燥的学下象棋活动变得生动而简单,幼儿的学习过程也轻松而自然。
通过以上的实践探索,幼儿不仅提高了学习象棋的兴趣,喜欢下象棋,陶冶了个性情操,还能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
那么该如何有效地提高中班幼儿学习象棋的兴趣呢?
一、游戏法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中班幼儿思维主要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如何使幼儿对中国象棋感兴趣呢?运用游戏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幼儿的兴趣所在,兴趣是刺激幼儿学习的最佳形式。
游戏的方式比较多,下面介绍几种适合幼儿的游戏。
1.识字游戏。象棋共32个棋子,但只有“将”或“帅”、“士”、“相”或“象”、“马”、“车”、“炮”、“兵”或“卒”10个汉字。在让幼儿了解区分各棋子并记住它们的名字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运用了图形和文字结合的游戏方法引导幼儿识字。如在认识“马”这个棋子时,先出示图片“马”,让幼儿先观察图片说说马是怎样的,然后再拿出“马”、“车”两个棋子,请幼儿自己看一看,讲讲“你觉得哪个字是马,为什么?”幼儿说:“马有四条腿,棋子上的马下面有四点就像是马的脚一样,所以这个棋子的名字就叫‘马’。”这样幼儿通过图片的观察,并根据自己的形象理解就认识了象棋棋子“马”。通过同样的方法,幼儿能比较快地认识将、士、象、车等其他棋子,能从不了解、不认识中国象棋,通过图形结合法对中国象棋产生浓厚的兴趣。
2.亲子游戏。和家长充分沟通,鼓励家长经常带幼儿到社区活动室或棋室去玩,观看别人下棋,让孩子接触认识象棋游戏,培养对象棋的兴趣。父母与其他成人下棋时,可以将孩子抱在怀中,并让孩子下每一步的棋子。有了亲子游戏的氛围,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象棋的兴趣。
3.残局游戏。对于刚刚学习下象棋的幼儿可以适当去掉一些棋子,让幼儿下残局。这样可以从简单到复杂,比较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4.摆棋谱比赛。可以让幼儿按照象棋谱的排兵布阵方式摆出来。重复几次后,检查幼儿是否能记住并把它们再现出来,能再现者为优胜。
二、故事法
故事教学法以其趣味性、直观性、教育性成为幼儿学习新知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学习象棋的兴趣。
1.自编生动形象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如:棋子“兵”具有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特点,所以只能进不能退。“兵”经过千难万险过了河就练就了高超的本领,能量变大了,所以“过河兵”可以横走,也可以直走。
2.讲述故事,认识象棋的由来。内容如下:在象棋最早形成的时候,人们一般把红帅代表刘邦,黑将代表项羽,即红方代表刘邦的军队,黑色代表项羽的军队。传闻,刘邦率领义军在芒砀山起义,并亲自在山上斩死一条大白蛇,这就是流传很久的“高祖斩蛇”的故事。刘邦将大白蛇斩死后,一位老妇人哭着找上山,说他的儿子就是白帝的儿子,化作白蛇上山游玩,被赤帝的儿子杀死了,她伤心极了。说完,老妇女倏地不见,这个故事意味着当时的秦朝就要被新的王朝所替代。自从斩杀白蛇后,刘邦便自称是赤帝的儿子,也就特别喜欢红色,连军中的大旗都改为红色。而项羽则喜欢黑色,他穿的衣服、披挂皆为黑色,就连骑的鸟骓战马也都是黑色的。“红帅黑将”大概由此而来。
从故事出发,引导幼儿了解象棋的形成和发展,使古代战争在棋盘上再现。而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就是根据楚汉相争而命名的。下棋时,将帅如果同在一条直线上,中间又不隔着任何棋子情况下,规则规定走子的一方获胜,这就好比先动手的一方把对方的将(帅)射中了。这就是将帅不能照面的依据等下象棋的规则。
三、情境法
必须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使幼儿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感知探索。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能够让幼儿更感兴趣,进而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与生俱有的各种智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在下象棋的活动中,教师可运用情境法。
如:创设“蹦跳中的中国象棋比赛”的情境。将中国象棋的棋盘图案放大镶嵌在活动室,并准备棋子图案挂饰,将幼儿分成2个小组,分别扮演棋子娃娃立于棋盘中。根据棋赛规则,按照象棋的走法,2组幼儿左右对垒作战,在蹦跳中完成比赛。幼儿的兴趣浓厚,不仅增强了对象棋活动的兴趣和体验,还使体格得到了锻炼。这样,枯燥的学下象棋活动变得生动而简单,幼儿的学习过程也轻松而自然。
通过以上的实践探索,幼儿不仅提高了学习象棋的兴趣,喜欢下象棋,陶冶了个性情操,还能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