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如钩夜如磐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月》在1928年问世之初本是个文艺刊物,因为曾发表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人批评时政文章,暖暖的一弯新月,在如磐的夜色中,看上去却如钩一般的锋利,幽幽地闪着青光,“新月”从此不仅是抒情诗中的新月,而且获得了思想史、言论史的意义。梁实秋晚年,在海峡的对面,遥望似水流年,写过一篇《忆新月》:
  “《新月》杂志在文化思想以及争取民主自由方面也出了一点力。最初是胡适之先生写了一篇《知难,行亦不易》,一篇《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这两篇文章,我们现在看来,大致是平实的,至少在态度方面是‘善意的批评’,在文字方面也是温和的。可是那时候有一股凌厉的政风,不知什么人撰了‘党外无党,党内无派’的口号,只许信仰,不许批评。胡先生说:‘上帝都可以批评,为什么不可以批评一个人?’所以虽然他的许多朋友如丁彀音、熊克武、但懋辛都力劝他不可发表这些文章,并且进一步要当时作编辑的我来临时把稿迳行抽出,胡先生还是坚决要发表。发表之后,果然有了反响。我们感到切肤之痛的是《新月》被邮局扣留不得外寄,这一措施延长到相当久的时候才撤消。”
  人的记忆总有不够准确的地方,其实,胡适正面批评国民党的文章不止这两篇,在这之前,他就在《新月》发表过《人权与约法》、《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等刺痛了国民党神经的文字。他还把自己的文章和罗隆基、梁实秋论人权、论思想自由的几篇文章,汇编成了一册《人权论集》。为什么要写这些文章而且要结集出版?有一期《新月》的《编辑后言》说得明明白白:“我们以后希望每期都有一篇关于思想方面的文章请大家批评。我们的目的一则是要激动读者的思想,二则是要造成一种知识的庄严……我们认为读书人对于社会最大的责任,就是保持知识上,换言之,思想上的忠实。”
  “知识的庄严”,我很喜欢这个表述。很显然,这是胡适值得骄傲的一个生命段落。读书人所求,无非如此而已,
  为了《新月》受压迫的事,胡适曾写信给国民党政要胡汉民表示抗议,得到的回应是:
  “奉胡委员谕:拟请台端于年月日来京,到……一谈。特此奉陈,即希查照。此致胡适之先生。胡委员秘书处谨启。”
  当时,梁实秋他们都看到了这份气派十足、相当吓人的官样文书。此胡与彼胡,不是同路人,胡适最后也没有去南京一谈。胡汉民由秘书处出面回应胡适还有一次。1930年11月22日,胡汉民在上海《国民日报》发表讲演稿《谈所谓“言论自由”》,说某哲学博士在伦敦《泰晤士报》发表论文,“认为废除不平等条约不是中国急切的要求。”疾言厉色地指控此人居心险恶、行为卑劣,“真可以‘不与共中国’了。”虽未点名,矛头却直胡适。胡适对此感到莫名其妙,当即写信给胡汉民,要求指出他在哪天的《泰晤士报》发表过什么文章,因为没有得到回应。被无辜冤枉的胡适再次给胡汉民写信。得到的也只是胡汉民随从秘书处的官样回信,以胡汉民演讲稿没有点名为由进行辩解。
  《新月》的黄金时代从1929年到1930年,原因当然是当局的封杀、打压,国民党中宣部虽未下令禁止出版,却密令“没收焚毁”,胡适为这事和蒋介石身边重要幕僚的陈布雷通过信,报人出身的他没有胡汉民那么官气,信还是亲自写的,尽管观点不同。
  1931年1月18日,胡适托人带去《新月》第二卷全部和第三卷已出的三期,一式两份,一份送给陈布雷,一份请他转蒋介石,信中请他抽出一点时间,浏览一下《新月》的这些言论,该“没收焚毁”,或者该“坐监枪毙”,都愿意负责任。“但不读我们的文字而但凭无知党员的报告,便滥用政府的威力来压迫我们,终不能叫我心服的。”此后陈布雷那里再无下文,胡适的硬气中透着几分书生的天真。一钩新月,刹那的光华,注定要消逝在暗夜的天幕中。
其他文献
1920年1月15日,  在《工读互助团》一文中,  王光祈骄傲地宣称,  工读互助团是“新社会的胎儿”、是“实现我们理想的第一步”。  他说,倘若这个实验获得成功、逐步推广,  一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会将渐渐实现;  通过和平、互助的方式,  人类也能通往天下大同。  此时,  工读互助团仅仅拥有两个小组、二十余名成员,  但它声势之壮、影响之大,被称为“风声所播、全国掀动”。  在
期刊
30年前,中国人不是现在这样。  那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能穿牛仔裤,不能跳交谊舞,不能听邓丽君,不能打麻将;如果没有县团级以上单位证明,不能坐飞机,也不能坐火车软卧;没带结婚证,两口子不能在旅店住同一个房间;没有粮票和布票,有钱也在市场上买不到粮食和衣料;没有一定的级别,看不到还是“内部刊物”的《参考消息》。那时候,人们还习惯于在一个单位当一辈子螺丝钉,他们从未听说过“跳槽”这个词;大多数中国
期刊
80年代初,“家庭舞会”从北京高干子女群体中蔓延到全国各地。  1982年,公安部、文化部制定了《关于取缔营业性舞会和劝阻家庭舞会的精神》的文件,要求对家庭舞会进行取缔,而且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要举办家庭舞会。   当时,西安有一个叫马燕秦的中年妇女,喜欢跳舞。当地派出所曾经找过马燕秦,询问有关跳舞的情况。马燕秦一口气讲述了数百个一起跳过舞的男女,有些男人还和她有过更亲密的
期刊
1979年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访华,开启了对华政府开发援助的大门。近30年来,日元贷款为中国这艘庞大的飞行器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燃料,推动其冉冉升空。对此,中日媒体都怀有同样微妙的心情。或许只有对此众说纷纭之事正本清源,才会有清晰和理性的认识。    2007年12月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外长杨洁篪与日本外相高村正彦签署了本年度日元对华贷款政府换文。“这笔为数460亿日元的贷款,将用于中国六个环保项目
期刊
到了1976年以后,特别是在10月6日“四人帮”被粉碎之后,官方的政治舞台上的潮汐风云,与民间的觉醒汇在一起,共同把毛泽东渐渐从神还原成人。在那个时候,参加文革结束后的第二次全国高考的陈京生没有意识到,对人的真正解放,其实才刚刚开始。    1976年的时候,22岁的北京青年工人陈京生觉得,天塌了,地陷了,世界整个翻过去又翻了过来。  9月9日的下午4时,广播里传来了毛泽东逝世的消息。一时间,她所
期刊
跨入二十一世纪没几年,越来越多围绕着性的社会问题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婚外情、包二奶、同性恋、未婚妈妈……岁末年终,明星们的性丑闻又再度引发热议。社会观念在迅速变迁,上一代人颇为介怀的婚前性行为,这一代人即便不亲身实践,也大都表示理解,未婚女子去堕个胎也不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这种变化虽然迅速而广泛,不过除了媒体上的大肆讨论,总体上是缓和进行的。相形之下,上个世纪发生在欧美的类似变迁,就显得更加复
期刊
1980年10月,中央电视台鉴于首部外国引进电视剧《大西洋底的来客》的巨大成功,决定再播出一部美国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在经历了三十年的造神运动和“高大全”的英雄形象熏染后,《加里森敢死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非政治因素的偶像,成为了那个时代一个无法回避的标识。  令这部电视剧被禁的一个原因是,大量刀具泛滥于中小学生中。受该剧的影响,一时间满校园里“飞刀又见飞刀”,还经常出现伤人事件。此时,山东
期刊
中国古代,对于人的排泄问题,其实很看重,“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农村的人,一粪一溺,都浪费不得,要肥自家的田。因此,无论马桶也罢,厕所也罢,总而言之最后都要沤了肥田,所谓“肥水不落外人田”,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出门来不及回家方便,粪便掉在别人家地里,无论如何都会有点懊悔,特别敬业的,往往会找个家什捧回来。  南方大一点的集镇,也有人建公厕,这种公厕,跟公益无关,属于私人的赢利事业,用来专门收集赶
期刊
编译/彭华    正如观察报告所记载的那样,(1969年3月2日)上午10点40分,大约有30人的一队中国人,从对岸的岗哨大摇大摆地走出来,越过边界后,向达曼斯基岛走去。值勤人员警惕注视着中国人的一举一动,并立即通知了哨所值班员。  边防哨所里响起了战斗警报,装甲车和汽车做好了出发准备。哨所所长伊万·斯特列利尼科夫上尉将情况通知了友邻部队,即通报了布别宁和绍罗霍夫的哨所,并上报了边防队队长列昂诺夫
期刊
1894年7月25日,一艘由中国政府租借、满载中国精锐部队淮军的英国商船,在朝鲜附近洋面被日本联合舰队击沉,近千人罹难,直接引爆了甲午战争。这就是在国际战争史、司法史上成为经典案例的高升号(Kowshing)事件 (该事件首次全景披露请参见拙作《大东亚的沉没》,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 。  在高升号被日舰击中后,不少清军跳水求生未果,事后,中国方面指控日舰用机枪残杀落水者,日本方面则指控仍在船上的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