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市暴跌,股民肉疼,如何平复情绪?不妨揣摩一下陶朱公范蠡的故事。
李白有诗“千斤散尽还复来”,每每诵读,恰似嗅到一股浓重的酒气,几疑他是个败家子。但,世间总有超越经验范畴的人和事,春秋时的范蠡就干过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奇事,而且还干了两次。或许,李白用典正出于此。
助越王灭吴之后,范蠡事业心骤然停止跳动,向勾践递交辞职报告——天下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勾践不签字,且以杀其家人威胁,范蠡很决绝,带上少量珠宝,飘然而去,近乎裸退。
急流勇退,自古凤毛鳞角。那么,范蠡为何放弃荣华富贵?他看透越王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并以兔死狗烹劝文种一起退隐。范蠡确有识人之明,文种骄功恋权,勾践令其自尽了结。
范蠡毅然决然地跟权力断交,是因为他已预设好下半生的事业,就是从政坛跨界到经济舞台——经商干实业。辞职前,范蠡曾感慨说:“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以今时标准,计然是个了不起的经济学家,越国用其计,仅二十年就富强起来。
范蠡带着家人到了齐国,更名为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请注意,一代名臣俯身为渔夫农夫,躬耕苦干致富,千年能出几人?
域内突然出现一个致富典型,齐王聘其为相国。有钱复有权,正是人们翘首期盼的成功标志,但范蠡认为这样不吉祥。才干和财富被盯上,如何脱身?范蠡的计策就一个字——舍,归还相印,散施家财,赠与知己和乡邻。非如此,难以全身而退。当然,范蠡不是裸捐,怀揣贵重财宝,秘密出走。这次散财,主观上无关慈善,是特殊情形时的丢卒保车之计。
行至天下之中的陶邑,范蠡停下来,居家治产,囤积居奇,货物交易,自称朱公,家财再致千金,范蠡则再次将财富赠与穷苦人和本家兄弟。这次散财,或许可如司马迁所说“富好行其德”。做慈善,最快乐最幸福的并不是接受者,而是施舍者本人,范蠡应有此体会。此外,他知道物聚必散的道理,散财是遵循天道。
拥有权柄,伤人则罪莫大焉,伤己则损害家族,于是范蠡敬而远之,既有安全考虑,也有情操自勉。范蠡拒不做官商,只用计然之策,舍得投入自己的体力,享受着全权做主、掌控个人命运的自由。年老力衰,范蠡不再当家长,听凭子孙,子孙继承他的事业,累致巨万家财。后世论富翁,必颂陶朱公,堪称文财神。(大江东去)
李白有诗“千斤散尽还复来”,每每诵读,恰似嗅到一股浓重的酒气,几疑他是个败家子。但,世间总有超越经验范畴的人和事,春秋时的范蠡就干过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奇事,而且还干了两次。或许,李白用典正出于此。
助越王灭吴之后,范蠡事业心骤然停止跳动,向勾践递交辞职报告——天下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勾践不签字,且以杀其家人威胁,范蠡很决绝,带上少量珠宝,飘然而去,近乎裸退。
急流勇退,自古凤毛鳞角。那么,范蠡为何放弃荣华富贵?他看透越王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并以兔死狗烹劝文种一起退隐。范蠡确有识人之明,文种骄功恋权,勾践令其自尽了结。
范蠡毅然决然地跟权力断交,是因为他已预设好下半生的事业,就是从政坛跨界到经济舞台——经商干实业。辞职前,范蠡曾感慨说:“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以今时标准,计然是个了不起的经济学家,越国用其计,仅二十年就富强起来。
范蠡带着家人到了齐国,更名为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请注意,一代名臣俯身为渔夫农夫,躬耕苦干致富,千年能出几人?
域内突然出现一个致富典型,齐王聘其为相国。有钱复有权,正是人们翘首期盼的成功标志,但范蠡认为这样不吉祥。才干和财富被盯上,如何脱身?范蠡的计策就一个字——舍,归还相印,散施家财,赠与知己和乡邻。非如此,难以全身而退。当然,范蠡不是裸捐,怀揣贵重财宝,秘密出走。这次散财,主观上无关慈善,是特殊情形时的丢卒保车之计。
行至天下之中的陶邑,范蠡停下来,居家治产,囤积居奇,货物交易,自称朱公,家财再致千金,范蠡则再次将财富赠与穷苦人和本家兄弟。这次散财,或许可如司马迁所说“富好行其德”。做慈善,最快乐最幸福的并不是接受者,而是施舍者本人,范蠡应有此体会。此外,他知道物聚必散的道理,散财是遵循天道。
拥有权柄,伤人则罪莫大焉,伤己则损害家族,于是范蠡敬而远之,既有安全考虑,也有情操自勉。范蠡拒不做官商,只用计然之策,舍得投入自己的体力,享受着全权做主、掌控个人命运的自由。年老力衰,范蠡不再当家长,听凭子孙,子孙继承他的事业,累致巨万家财。后世论富翁,必颂陶朱公,堪称文财神。(大江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