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语境下成长的烦恼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勒比作家乔治·拉明喜把个人成长和民族成长融为一体,使得有关个人经历的叙事演变为被殖民的加勒比弱小民族的历史叙事。在其代表作《在我皮肤的城堡里》,作家将家庭成员关系的动态发展置于民族叙事之中,通过母子关系再现错综复杂的后殖民状态,从中揭示了加勒比民族认同建构所涉及的性别权利问题,凸显了殖民地社会一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遭遇的身份认同危机,反映出拉明强烈的政治意识以及对加勒比民族认同的另类看法。
  关键词:加勒比文学 母子关系 性别 身份追寻
  一、引言
  加勒比英语文学是英国文学传统和加勒比流散族群文化记忆结合的产物,是对传统英国文学经典的颠覆与创新。自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加勒比地区就以殖民地、奴隶制而闻名于世,其历史也成了一部血迹斑斑的被凌辱、被宰割的历史。二战后,随着西方列强殖民统治的分崩离析,加勒比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与此同时,用欧洲语言创作的加勒比文学逐渐摆脱了欧洲文学的下属分支地位,成为具有鲜明特性的区域文学,在世界文坛赢得一席之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里克·沃尔科特和维·苏·奈保尔先后斩获诺贝尔文学奖,加勒比文学从此声名大噪。而加勒比英语成长小说是随着加勒比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而产生的具有本土意识的一种文学创作类型,以主人公成长过程中对其加勒比文化身份进行认同为主题。在一大批当代加勒比英语成长小说中,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加勒比流散族裔的成长寓言。小说主人公多半带有作者自传性或半自传性,并在与英语“母国”的相遇中回望加勒比岛国从而展开了加勒比这个“想象共同体”的建构。加勒比流散作家在面临殖民入侵所造成的生存经验和表述危机时利用英语或克里奥尔语创作文学以反抗殖民话语霸权,从而创建了独特的加勒比英语成长小说诗学。这种英语文学传统和加勒比流散族群文化记忆结合的产物,在英国文学经典场域中爆发出一种从颠覆到创新、从解构到重构以及从边缘徘徊到超越边界的文学能量。
  在当代加勒比英语成长小说作家群中,乔治·拉明(1927—)被公认为加勒比成长小说之父,其小说对加勒比本土身份的建构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美学功能。1953年,他凭借处女作《在我皮肤的城堡里》(以下简称《城堡》)先后斩获毛姆文学奖和古根海姆奖,并一度受到让·保尔·萨特和理查德·赖特的褒奖。他的小说还包括《移民》(1954)、《成年与无知》(1958)、《冒险季节》(1960)、《浆果拌水》(1971)、《同胞》(1972),其故事无一不与加勒比地区、加勒比人民及其历史文化有关,本文拟对拉明的成长小说《城堡》中的母子关系寓意进行解读,旨在揭示加勒比民族认同建构所涉及的性别权利问题,以及一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身份认同危机。
  二、加勒比寓言与殖民历史
  早在欧洲殖民征服初期,加勒比群岛的原住民及其文化遗产就几乎灭绝殆尽。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外来人口被大量输入加勒比,随之而来的则是外部文化的输入。可以说,加勒比地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民族文化大熔炉,“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集中了世界上所有的文化”。这里的居民来自欧亚非三大洲,他们带来了不同的宗教信仰、语言和风俗习惯。这种混杂化、拼盘化的历史文化状态,不仅影响着当地的居民,同时也塑造了一种特有的文学艺术传统。它根植于加勒比地域、融合当地的神话传说和土语,展示了加勒比地区多元的民族文化传统。然而,正因为该地区族群混居、文化杂糅现象明显,各海岛没有统一的民族、统一的语言,也缺乏长久共居所打造的传统习俗,这使得民族认同问题十分复杂。
  加勒比文学在民族认同建构、凝聚寻求不同利益的各个民族群体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斯图亚特·霍尔在谈及认同问题时指出:“认同存在于话语中,存在于表征中。认同是个叙述自我的问题,认同是一个故事——是一个文化告诉自己他们是从哪儿来,到哪里去,然后知道自己究竟是谁的故事。”由此可见,有关民族历史的叙事是认同存在的形式,属于一种民族话语。那么作家如何回忆、选择什么来回忆以及站在什么角度去追溯历史?在这个问题上,张德明借用了詹明信的“民族寓言”概念指出:以自传体方式书写个人成长经历是乔治·拉明、奈保尔和沃尔科特等加勒比男性作家的民族叙事策略,自传体小说中的男性少年主人公的成长伴随着殖民地寻求民族独立的历程,他们“对个人身份的寻求往往与对文化身份的寻求同时并进,从而使个人叙事上升为民族寓言”。
  三、母子关系VS母国与子民关系
  与其他加勒比男性作家一样,拉明在《城堡》中以男性作为主人公,以父亲血脉作为家族历史的主轴,以主人公在社会、政治领域里的遭遇为主题。《城堡》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巴巴多斯独立前夕,小说通过主人公G从九岁到十八岁的成长经历,特别是G与母亲爱恨交织的关系,广泛描述了西印度群岛政治、经济和文化现状。
  拉明通过母子关系来影射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城堡》中的儿子从依赖、顺从母亲到离开母亲和家乡远赴特立尼达谋生,其经历犹如独立后的巴巴多斯,依然继续遭受英殖民文化的冲击,与“母国”既抗争又依赖的现实。拉明一开始就在《城堡》中安排了一场G与母亲的对话,对话的中心是G对自己出身之谜的追问。因为他没有父亲,也没有别的亲戚,只有一个母亲,于是,他开始向母亲询问自己的父亲,进而追问外祖父、舅舅等亲戚的情况。但他最终得到的答案都是令他失望的:父亲死了;外公去修巴拿马运河,后来就定居在运河区;舅舅在美国。他成了一个除母亲之外没有其他社会关系的人。不难看出,父亲形象的缺失是G与母亲对话反映的核心问题。不仅是G的父亲缺席,小伙伴鲍伯、蓝孩、特鲁姆普尔等人的父亲也不在场,孩子们基本是在母亲的监管下成长起来的。从现实角度看,父亲的缺席或许归因于他们都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但从更深层次意义来分析,父亲形象的缺席却预示着殖民地少年成长的无根性,是殖民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面临文化身份危机的一种文化隐喻。
  父亲形象既是文化权威的代表,又是集体记忆的象征。父亲形象的缺失也可以理解为:殖民入侵和民族迁移造成殖民地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被殖民者血缘上的父亲在象征意义上已被殖民权力“阉割”而失去相应的权利,从而无法确认主体身份,而父亲地位的下降则又直接导致了民族集体记忆的丧失。在《城堡》中,主人公G有关自己族群的记忆是从村中一位叫Pa的老人身上获得的。正是从他那儿,G了解了有关“中间通道”、巴拿马运河的建造等历史。   父亲形象的缺失意味着父权的缺失,而父权的缺失却能凸显母权的在场。在父权社会的家庭中,父亲的权力实际上是从国家的意识形态那里获得了肯定,而母亲的权利则被遮蔽乃至边缘化了。缘于父亲的缺席,父权所依托的载体便不复存在了,这时的女性便会被推到家庭的重要位置上,从相夫教子转化为独立教子,母亲的权利由此获得了凸显。主人公G母亲的权力,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获得了凸显,并对G的思想和情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儿时的主人公记忆里,父亲只是一个社会符号,母亲才是抚育他的唯一依靠,唯一的庇护所。母亲扮演着慈母严父的双重角色。生活中的母亲是慈祥的,洗衣做饭,含辛茹苦,尽其所能为G创造美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权威人物——严格、暴躁、咄咄逼人,她的种种限制令人讨厌,G态度不端或行为不正就会遭到训斥甚至鞭笞的严惩。事实上,《城堡》中的母亲形象非常突出。拉明在小说中多次勾勒出母亲们聚在一起交流教子的画面。可以说,母亲形象是本土身份的一个普遍象征。维内·克普尔认为,第三世界流散小说家无所顾忌地将他们母亲的形象带入小说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他们试图描述所有传统社会普遍存在的母亲与儿子之间强有力的纽带;另一方面,母亲又成为他们应得的可爱的土地的象征。对孩子来说,终极的目标是独立,而这种独立是通过一种对早已逝去的包括依附阶段在内的成熟的理解而得以调节和强化的,因此本内特指出,希望和母亲融为一体的欲望和希望与之分离开来的欲望,两者之间紧张的悖论显然是出生经验的组成部分,这种经验在美学上可以用来处理与“母国”的关系。换言之,母亲形象在加勒比成长文学中之所以占据如此突出的地位,是因为在殖民状态下,被殖民地人民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只有通过依附才能获得独立,而母亲作为生命的给予者和生命的保护者正处在依附和独立的交接点上,母亲就像“母国”一样,既给被殖民者以保护,又给后者以限制和压抑,这正是殖民以及后殖民状态的某种隐喻。
  正因为如此,母亲形象在加勒比成长文学中也显示出其否定性的一面,她对子女的束缚是一种柔性的控制,她用带有专制的爱限制子女的独立,使其长期处在依附状态下,无法获得健康的发展。因此,对母亲形象的负面批评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后殖民作家对宗主国——“母国”的批评。
  在巴克特看来,《城堡》用编年史的方式展现了“个性化过程在G和他母亲之间造成的隔阂,最后以G离开巴巴多斯结束,但隔阂本身,按照拉明自己的观点,是成长并脱离殖民过去的必要的组成部分”。
  在《城堡》中,主人公G的民族认同意识是懵懂模糊的,可以说他是拉明青少年时期成长过程中的代言人。拉明将性别和民族联系起来,把个体经历演变为民族寓言,以凸显加勒比海岛被边缘化、被践踏的历史以及后殖民主义在加勒比社会中变相存在的现实。从《城堡》中民族的“母性”寓意来看,拉明的民族叙事与小说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
  [1]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M].吴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Burnett, Paula. Derek Walcott: Politics and Poetics [M]. Gainesville: UP of Florida, 2000.
  [3] Hall, Stuart. Ethnicity: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J]. Radical America. Vol.23,1991(4):9-20.
  [4] 张德明.流散族群的身份建构——当代加勒比英语文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 Lamming, George. In the Castle of My Skin [M]. Hongkong, Addison Wesley Longman China Limited,1998.
  [6] Kirpal, Viney. The Third World Novel of Expatriation: A Study of émigré Fiction by Indian, West African and Caribbean Writers [M]. New Delhi: Sterling Publishers Private Limited, 1989.
  [7] Patteson, Richard F. Caribbean Passages: A Critical Perspective on New Fiction from the West Indies [M]. Boulder, Col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8.
其他文献
摘 要:吟诵是从古传承下来的汉诗文表达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而今人多用歌唱、朗诵等方式表达古诗文,虽然也有其特色,但毕竟偏离了古诗文的原意。吟诵之不彰,颇令人生“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之悲感。本文将吟诵与歌唱、朗诵等古诗文表达形式进行对比,从五个方面谈吟诵之优势,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吟诵对古诗文阅读效果提升方面的研究,也有助于吟诵的教学与推广。  关键词:吟诵 古诗文 朗诵 吟诵采录  一、自然流
期刊
摘 要:以少年离家出走为切入点,以密室小说和推理小说为外壳,英国作家凯文·布鲁克斯的小说《地堡日记》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建构和认同关键期的心理状态与人际关系,并以卡夫卡式的荒诞叙事、决绝残酷的结局逼迫人物与读者共同反思现代社会中自我与他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存在的意义,从而将整部作品的内涵上升到哲学与人生观照的高度。  关键词:自我建构 儿童心理 创伤 反思 存在意义  儿童失踪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看护
期刊
摘 要:雪漠的《野狐岭》以独特的叙述视角阐述了爱恨与生命的关系,通过人物的爱恨,探讨存在之外的存在意义。《野狐岭》叙述策略的合法性与文本之外的意义共同实现小说的主题表达。文本由人物的叙述上升到形而上的生命哲学的思考,反映了文学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雪漠 《野狐岭》 爱恨 生命哲学 叙述策略  在苍凉的大漠里,雪漠用尽灵魂的力量为世人展现西部的生命和神话,丰富文学地域之维。除“大漠三部曲”外,近
期刊
摘 要:《小姐》是韩国导演朴赞郁于2016年推出的力作,改编自英国当代作家萨拉·沃特斯的罪案小说《指匠情挑》,并在原作基础上另辟蹊径,强化了多重视角重复叙事的艺术魅力。本文拟运用中西方叙事学理论,层层剖析对同一事件采用不同视角所造成的微殊的叙述效果,力求对电影结构和人物心理做出深度合理的解读。  关键词:多重视角 重复 叙事学  电影《小姐》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吊诡奇谲的骗中骗、局中局。野心勃勃的“伯
期刊
摘 要:迟子建是当代中国文坛最具特色的作家之一,本文着重选取了迟子建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两个文学意象:“生命”与“死亡”,试图通过对这两个意象的集中解读,重新阐释作家众多文本呈现出的对万物存亡的敬畏和悲悯。  关键词:迟子建 生命意象 死亡意象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在工业文明时代,只有艺术能为人们安置一个诗意的栖居地。当代中国文坛中,迟子建也是一位希望通过“诗性”来拯救人类灵魂的作家,因
期刊
摘 要:史铁生与张晓风的散文创作都有对人的个体生存、生死思考与人生体悟等重大命题的阐发,有深度和厚度。史铁生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厚重的体悟;张晓风所展示的是典雅的思考。  关键词:生命存在 哲学分析 史铁生 张晓风  史铁生的散文源于其自身困境的突围,表达了他对上帝、上苍与自然的敬畏,对宇宙、造化和存在本身,以及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对宿命、死亡和世界的思考,具有深刻而厚重的存在体验。张晓风的散文则关
期刊
摘 要:小说《边城》用最干净的文字塑造了纯美的湘西世界,描写了一首哀怨凄美的田园牧歌。湘西多民族的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湘西人的生命,他们因“歌”而来、因“歌”而往、伴歌而行、随歌而灭,在歌声中绽放了边城人生死爱怨的生命之美。  关键词:歌 生命 美 《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小说,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在他人生爱情、事业、名誉最得意的时候,他想要创作出一个无关目前的自己,甚至是相反
期刊
摘 要:本文围绕《讲故事的人》中的核心概念“记忆”和“经验”,聚焦本雅明针对“故事”在人类叙述发展中的衰退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对比小说、史诗和电影的不同叙事特征,结合本雅明的寓言式批评思想与弥赛亚历史观,探讨其救赎美学的实现可能。在机械复制时代,如何重新把握记忆与经验的再现,发挥“故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救赎”作用是值得当代学者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讲故事的人》 记忆 经验 救赎  在《讲故
期刊
摘 要:故事是小说传达意义的主要载体,但其目的却大于故事。小说情节的起点、发展动力、目标都不应单纯用故事的标准去限定,有时,小说荒诞的形式和无逻辑的叙事都可以达成文学的意义。对于卡夫卡的《城堡》而言,叙事起点是回避现实逻辑的、不稳固的,叙事的过程是不断迷失又不断回归主线的,由此分别构成了它整体的荒诞和细节的充实与真实。在现实与荒诞之间,人性的自然形态成了沟通二者的纽带,在文本的客观分析上也成了由叙
期刊
陪伴的力量  期末考之后,儿子天天练习骑独轮车,要我陪着。目前他的水平还没办法独立上车起步,需要我在起步前10米搭把手。  这天傍晚我有点心不在焉,陪伴孩子时,要么看手机,要么打电话。在第5个电话挂断后,儿子终于忍无可忍,他不耐烦地跟我说:“妈妈,你能认真点吗?你没发现我一直摔倒吗?你影响我了。”我连忙收起手机说:“我挺认真地啊,这不一直努力跟你跑呢。”他说:“妈妈,我给你两个建议,一个是把电话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