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分析视角下《城堡》的叙事迷宫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e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故事是小说传达意义的主要载体,但其目的却大于故事。小说情节的起点、发展动力、目标都不应单纯用故事的标准去限定,有时,小说荒诞的形式和无逻辑的叙事都可以达成文学的意义。对于卡夫卡的《城堡》而言,叙事起点是回避现实逻辑的、不稳固的,叙事的过程是不断迷失又不断回归主线的,由此分别构成了它整体的荒诞和细节的充实与真实。在现实与荒诞之间,人性的自然形态成了沟通二者的纽带,在文本的客观分析上也成了由叙事起点到叙事目标的发展动力。在这样一类作品中,叙事特征的意义是大于故事本身的。
  关键词:《城堡》 卡夫卡 叙事迷宫 荒诞
  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被尊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其代表作长篇小说《城堡》曾被人称作一部“迷宫似的令人晕头转向的小说”?譹?訛,这样的评价与它特殊的叙事手段息息相关。总体上,卡夫卡在叙事过程中似乎迷失了方向,不断地偏离主题,使得《城堡》的情节歧路丛生,从而形成了一个叙事的“迷宫”。这种叙事于故事而言无疑是失败的,但是对文学而言,故事本身并不是唯一的意义,一切的意义都可以在“路上”发现、产生。从这一点出发,以“迷宫”形式呈现的《城堡》,与文学的“诗”性本质是不矛盾的。
  一、叙事起点的逻辑与叙事动力
  小说不同于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件,它有自己的一套不同于现实的逻辑,只需自我圆满即可。具体表现在叙事手段上有两种:第一,完全抛弃现实的固有逻辑,以新的视角构建世界;第二,以非现实的逻辑开端,而后又继续使用现实逻辑发展故事情节。《城堡》属于第二种情况。
  《城堡》讲述的是主人公——“土地测量员”K——为进入城堡而徒然努力的故事。对于这一作品,评论家历来关注K所作努力的徒然和他与城堡关系的寓意,并有许多完全不同的解读,但很少有人关注其形式上的特征,即叙事起点的无逻辑性和叙事本身的真实性,《城堡》的荒诞正得益于这二者的配合。
  小说在开篇写道,K于某天夜里抵达村子,并在一家客栈落脚,而正当他在极度疲困中入睡时却被人叫醒,要求出示伯爵大人批准其在村里居住或过夜的许可,否则他必须马上离开,由此展开了一番争论。而从未聘请过土地测量员的城堡官方却给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答复:K已被城堡聘请为土地测量员。
  在这一系列事件的叙述中,作者留下的许多信息都是令人极其费解的,而且在之后的文本中,也并未显露任何要做出说明的意图。这些信息中最重要的就是主人公K的真实身份和意图,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合理地得到解释,那所有的分析都将是可疑的。关于K的身份,小说开头的描写异常悖谬:K自明身份说自己是受聘的土地测量员,并在之后得到了城堡官方的承认,从这一点看,读者是没有任何理由怀疑K在说谎的;但之后K的一段心理活动又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如果他们以为用承认他的土地测量员身份这种确实棋高一着的做法就能永远使他惊慌失措,那他们就错了;这使他感到有一点不寒而栗,仅此而已。”从这一描述来看,K明显是早就做好了与城堡对抗、博弈的准备,那K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他对城堡究竟了解多少?他又为何感到不寒而栗?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K像是一个带着秘密任务的特工,受命来到村子展开针对城堡的一系列计划。但这仅仅只是根据现实逻辑所做的感性推测,是客观的表象,毕竟,文本已经明确交代了K的身份是土地测量员,并给出了多方的证明,尽管这些叙述都十分可疑,但这依然是进入《城堡》世界所必须接受的前提。最终,不论是这种猜测还是文本中的信息,都是难以断定真伪的,K的真实身份只能存疑,无法追究。而问题是,K的身份直接联系着小说的叙事基点,即K来到城堡村并想要进入城堡这一事实。K为什么非要进入城堡不可?他又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动机?这两个问题单凭土地测量员这一身份是无法合理解释的,如果勉强作解释,就只能归结到K个人倔强的好奇心上,但这一点同样是没有任何支撑的,小说中没有关于K的这一特质的表现;相反,K似乎对多数事物并没有太多兴趣。于是,小说的叙事就从这一基础上展开并向前推进了,这便形成了《城堡》叙事起点的无逻辑性。
  《城堡》的开端是作者有意为之的,卡夫卡刻意避免了中规中矩、严密缜实的开局方式,这样的荒诞是符合卡夫卡对世界的看法的。而之后的故事,除了城堡的特殊存在,其他的一切又一直都以现实逻辑向前发展,有着大量真实的细节描写,似乎又在时刻提醒读者,这一切的荒诞其实就是真实。换个角度讲,即读者所谓的真实,其实质就是如此的荒诞。所谓“砖石历历屋虚悬”:“卡夫卡用真实的细节构建了一座怪诞的迷宫”?譺?訛。这样的构成有着十足的现代性,而现实与荒诞在《城堡》中并非机械的黏合,作者做了巧妙的设计,于二者之间找到了一条纽带——人性。
  开篇时,K并未表现出很强烈地进入城堡的意愿,但是随着他停留时间的延长,这种意愿就变得越来越强烈了。K为何非要进入城堡以及这个意愿何时产生是作者没有交代的,但K为进入城堡所做的近乎疯狂且徒劳无功的努力却是小说最主要且最重要的内容。进入城堡这一想法的源起不可追溯,但是它不断强化的过程却是非常明晰的。也许进入城堡只是K的一时兴起,或者认为这是作为雇员理所当然应该被允许的事,但官方的明确反对使得故事得以展开:这一想法的出现可能只是偶然,但出现之后其源头就被慢慢遗忘而其本身却被越来越强大的阻力所强化;之后,意向越强烈,就会发现阻力越强大,由此就激起更强烈的意愿。在叙事阻力的勾勒下,人性成了真正的叙事动力,其轮廓开始变得清晰生动起来——想得却不可得的时候,正是人心最真实最复杂的时候。
  所以,所谓真实的细节只是人性在特定环境下的自然选择与发展,所谓荒诞的整体叙事也正是再真实不过的人的生存的困境(人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外在轨迹与形态)。
  二、芝诺悖论与没有终点的叙事链条
  在西方哲学科技史上存在着许多著名的悖论,芝诺悖论便是其中一例。芝诺指出,一个人从A点走到B点,要先走完全程的1/2,再走完剩下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总程的1/2……如此,将永远不能到达B点。这一悖论的形式与《城堡》的叙事样式相同,K以城堡为终点,但是他没有能力直接获得许可,因此一系列的中间环节被制造出来(借助克拉姆、埃朗格等人),但是官方在一开始就做出了判决——K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进入城堡——他所做的一切注定徒然无功,尽管这些目标一一达成,他将可能无限接近城堡,但他始终是不被允许进入的。有意思的是,作者为了让K进入城堡而展开叙事,但《城堡》这部小说却并不以进程叙事见长,有的情节甚至游离于主题之外,当然也并非脱离了叙事目标,而是在通往目标的路上沉溺于某一地点或环节,这时作者就有过分投入的嫌疑。而随着类似情况越来越多的出现,叙事的主线逐渐被涂抹得庞大模糊了起来。   在作者的构想中,叙事目标是不可能达成的,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既然如此,小说叙事的节点便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正如芝诺利用二分法切分出的无数的点一样,作者可以一直不断地向K投放新的希望,克拉姆之后还可以有更多的官员出场,弗丽达之后依然可以有弗丽达第二、弗丽达第三……如此,尽管K的活动时间像芝诺悖论所涉及的时间问题一样受到限定(芝诺悖论是限定了时间的:假设运动者的速率不变,那他运动至A、B两点的中点时所用的时间是走完全程时间的一半,之后被二分的一段用时又是这个时间的一半,以此类推),有一定的长度,但小说的叙事依然可以无限地发展下去,正如确定的时间内芝诺的路程依然可以无限二分下去一样。从形式上看,所有的叙事都可以如此,但事实上,不论是《城堡》还是其他任何小说都不可能将情节无限地衍生下去,之所以用这样的分析来评论它,是因为迷失在叙事中途的这些情节具有特殊的价值,作者在这些歧路中寻找并呈现着文学的意义——对世界(甚至是其荒诞)的兴致,即“诗”性解释。故事关心完整而可消费的起承转合,而小说中的文学笔触更在意自己留下的每一处细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叙事(形式)是小说文学性的最主要体现。
  如上所述,阅读《城堡》这样一部小说时,读者获得的如入“迷宫似的晕头转向的感觉”根源于叙事的不断迷失:叙事者在前往目标的路上流连忘返,对路边的一切兴致盎然,并且对经历过的所有都念念不忘。在这样的过程中,叙事目标被不断地遗忘又记起,小说的内涵也在遗忘的那段时间内变得更加丰富而深刻,于再次忆起的瞬间获得继续向前推进的动力。这种叙事使得小说的结构形成了明显的分节,而且节与节之间通过回溯、重述形成一定的重合、互证。环环相扣中,每一环都被加强,形成了一条严密坚实的链条。
  大量的对话是《城堡》偏离叙事主线的表现,这种形式类似于访谈报告。作者一直在特定的节点安排一场长对话,通过人物之口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做复述、澄清或者评价。这些类似访谈的对话有着巨大的作用,作者在通过对话切换视角,寻找叙述者,发出不同的声音。主人公一边在急迫地像无头苍蝇似的乱闯,一边又能从容地坐下来与人慢慢聊上一整晚,这正是叙事目标被短时遗忘的体现:整体说来,进入城堡的目标一直未被K遗忘,但从细节着眼,这并不是叙事者唯一的目标,甚至细节本身也是叙事者的目标,因此而被特别关注,着墨颇多,描写也很投入。于是,小说的叙事就这样在走走停停并不时退回几步填补先前单一叙述的过程中一节节地生长起来了。
  总之,对于小说而言,故事并不是唯一的目标。首先,文学叙事的起点可以忽略甚至新造逻辑,荒诞也可以产出意义;其次,叙事的重要性在叙事本身的充实丰满,叙事者在由叙事基点通往叙事目标的路上不断迷失,关注似乎无关的事物,会造成小说情节走向歧路,但小说的形式意义也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并充实,这也是文学性的重要体现。
  高年生:《城堡—— 一个迷宫似的故事》,见[奥地利]弗兰茨·卡夫卡:《〈城堡〉前言》,高年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徐慧:《试析〈城堡〉的叙事特征》,《文学教育》2010年第1期,第101页。
其他文献
摘 要:《看虹录》是沈从文在昆明时期的一部代表作品,《看虹录》是一篇实验性的小说,是沈从文创作风格的一次转型,而在这一过程中,沈从文对于其思想追求中“生命、美、爱”的阐释成为主旋律,与他前期作品存在巨大差异。就像贺桂梅说沈从文在《看虹录》中:“在对思想的系统化,明确化和文字表达的精确化这一点上,他并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然后得出“真正的美只能产生宗教而不能产生艺术”这样一个终结性的结论。文将采用心
期刊
摘 要:《许三观卖血记》刻画了以许三观为代表的一群在苦难中挣扎而不自知的人。他们一次次反抗失败,除了现实因素外,更有着深刻的精神根源。本文将从缺乏思考的被动抗争、自我“阉割”的精神胜利和虚假平等实则“暴力”三方面来探究“许三观们”最终没能战胜苦难的精神根源。  关键词:苦难 精神根源 被动抗争 精神胜利 虚假平等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苦难为母题,被认为是余华关于苦难认识三个
期刊
摘 要:吟诵是从古传承下来的汉诗文表达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而今人多用歌唱、朗诵等方式表达古诗文,虽然也有其特色,但毕竟偏离了古诗文的原意。吟诵之不彰,颇令人生“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之悲感。本文将吟诵与歌唱、朗诵等古诗文表达形式进行对比,从五个方面谈吟诵之优势,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吟诵对古诗文阅读效果提升方面的研究,也有助于吟诵的教学与推广。  关键词:吟诵 古诗文 朗诵 吟诵采录  一、自然流
期刊
摘 要:以少年离家出走为切入点,以密室小说和推理小说为外壳,英国作家凯文·布鲁克斯的小说《地堡日记》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建构和认同关键期的心理状态与人际关系,并以卡夫卡式的荒诞叙事、决绝残酷的结局逼迫人物与读者共同反思现代社会中自我与他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存在的意义,从而将整部作品的内涵上升到哲学与人生观照的高度。  关键词:自我建构 儿童心理 创伤 反思 存在意义  儿童失踪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看护
期刊
摘 要:雪漠的《野狐岭》以独特的叙述视角阐述了爱恨与生命的关系,通过人物的爱恨,探讨存在之外的存在意义。《野狐岭》叙述策略的合法性与文本之外的意义共同实现小说的主题表达。文本由人物的叙述上升到形而上的生命哲学的思考,反映了文学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雪漠 《野狐岭》 爱恨 生命哲学 叙述策略  在苍凉的大漠里,雪漠用尽灵魂的力量为世人展现西部的生命和神话,丰富文学地域之维。除“大漠三部曲”外,近
期刊
摘 要:《小姐》是韩国导演朴赞郁于2016年推出的力作,改编自英国当代作家萨拉·沃特斯的罪案小说《指匠情挑》,并在原作基础上另辟蹊径,强化了多重视角重复叙事的艺术魅力。本文拟运用中西方叙事学理论,层层剖析对同一事件采用不同视角所造成的微殊的叙述效果,力求对电影结构和人物心理做出深度合理的解读。  关键词:多重视角 重复 叙事学  电影《小姐》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吊诡奇谲的骗中骗、局中局。野心勃勃的“伯
期刊
摘 要:迟子建是当代中国文坛最具特色的作家之一,本文着重选取了迟子建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两个文学意象:“生命”与“死亡”,试图通过对这两个意象的集中解读,重新阐释作家众多文本呈现出的对万物存亡的敬畏和悲悯。  关键词:迟子建 生命意象 死亡意象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在工业文明时代,只有艺术能为人们安置一个诗意的栖居地。当代中国文坛中,迟子建也是一位希望通过“诗性”来拯救人类灵魂的作家,因
期刊
摘 要:史铁生与张晓风的散文创作都有对人的个体生存、生死思考与人生体悟等重大命题的阐发,有深度和厚度。史铁生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厚重的体悟;张晓风所展示的是典雅的思考。  关键词:生命存在 哲学分析 史铁生 张晓风  史铁生的散文源于其自身困境的突围,表达了他对上帝、上苍与自然的敬畏,对宇宙、造化和存在本身,以及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对宿命、死亡和世界的思考,具有深刻而厚重的存在体验。张晓风的散文则关
期刊
摘 要:小说《边城》用最干净的文字塑造了纯美的湘西世界,描写了一首哀怨凄美的田园牧歌。湘西多民族的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湘西人的生命,他们因“歌”而来、因“歌”而往、伴歌而行、随歌而灭,在歌声中绽放了边城人生死爱怨的生命之美。  关键词:歌 生命 美 《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小说,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在他人生爱情、事业、名誉最得意的时候,他想要创作出一个无关目前的自己,甚至是相反
期刊
摘 要:本文围绕《讲故事的人》中的核心概念“记忆”和“经验”,聚焦本雅明针对“故事”在人类叙述发展中的衰退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对比小说、史诗和电影的不同叙事特征,结合本雅明的寓言式批评思想与弥赛亚历史观,探讨其救赎美学的实现可能。在机械复制时代,如何重新把握记忆与经验的再现,发挥“故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救赎”作用是值得当代学者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讲故事的人》 记忆 经验 救赎  在《讲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