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人间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gr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史铁生与张晓风的散文创作都有对人的个体生存、生死思考与人生体悟等重大命题的阐发,有深度和厚度。史铁生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厚重的体悟;张晓风所展示的是典雅的思考。
  关键词:生命存在 哲学分析 史铁生 张晓风
  史铁生的散文源于其自身困境的突围,表达了他对上帝、上苍与自然的敬畏,对宇宙、造化和存在本身,以及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对宿命、死亡和世界的思考,具有深刻而厚重的存在体验。张晓风的散文则关照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和尘世纷扰等人生命题,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通达与圆融,表达其对人生的憧憬、信心和执着。对于人世间的种种,张晓风既有形而上的哲理沉思,也有形而下的经验感悟。本文选取了《我与地坛》与史铁生的张晓风的《我在》,从接受存在、如何存在、存在视角三个方面进行比较阐述。
  一、接受存在
  在对人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人的存在本身是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两位作家不约而同地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自己的解答。这种解答分别反映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张晓风的《我在》中。
  史铁生的回答是出生即上帝给一个人的事实。在《我与地坛》中,作者讲述了他在地坛中的经历与思考,展现了他渐渐从身体残疾的阴影中挣脱出来的心路历程,以及表达对母爱的感恩与对沉浸于自我苦痛、忽视母亲忧虑的忏悔。作者在地坛的土地上划过一条条轮椅车辙之后,终于想通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同时也明白了死是一个既定的结果,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念——“存在先于本质”不谋而合,史铁生曾也承认他非常喜欢存在主义,但是对生活有了许多想法之后才看到它,有理解,有共鸣。这是对于人存在的解答,也是对于作者自身遭受不幸的一种安慰。“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作者在这篇散文中,通篇思索生与死的问题,又给出了自己的积极解答——存在是上帝给的事实,存在中所经历的遭遇也是上帝给的事实,我接受。这种事实的接受对于作者来说是深刻思考后的结果,不可谓不深重。
  而此类事实在张晓风的《我在》中以一则《旧约》故事来呈现。撒母听到天音,是上帝给予的事实;他成为了先知,也是上帝给予的事实。他只是接受了,对着上帝说“神啊!请说,我在这里”。答应了天音的呼唤,说“我,在这里”,这就是一种对存在的接受。张晓风在表现接受的事实时,有一种时空观,已经超过了对存在这件事的接受,同时包含了存在在哪里的接受。“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己‘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感到另一种可贵……而我是此时此际此山此水中的有情和有觉。”这种接受是在禅意的理解中表现出对自我感知的肯定和对情感体验的诉求,在接受事实之后还蕴含一层感恩的意味。在她笔下,生命面前,“人应持的唯一态度是敬畏和虔诚,崇奉和祭祀,爱护和珍惜”。
  人与世界并不是对立的,人不是世界的旁观者,人是存在于世界之中的,是世界的一个部分。人在世界中不断地关照、感知、经历,也是两位作家在文章中表达的意蕴。
  二、如何存在
  如何存在同样是两位作者思考的问题。存在这个事实被理解并且被接受之后,所要思考的便是如何存在,即存在的方式。
  史铁生所表现的存在方式是首先认识苦难,并且向着希望而生—— 一种对生存的支撑:“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或者说只是因为你还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写作。”并且“抱着坚决不死的决心”。拖着残废的身躯,他在地坛里一遍一遍地思考与抉择,在“为什么活着”的疑问里,在生与死之间。选择向着希望而生的结果,对“我”来说,无疑是深沉而决绝的。选择写作,是为了活下去,找到一个活下去的支撑就重新找到了生命的起点。而地坛,成为一个作者沉思的地点,成为作者寻找生命意义的场所。在这里,他遇见种种人生姿态,欣赏种种世间景象,感受时间与万物,思考人生与世界的关系,每一次思考都是一次生命的开始,这样的生命才不显得那么荒凉。此外,还有认识命运,“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因此,作者将希望寄托于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写道:“精神是很有力量的,并且有完全的力量。”作者在不幸的命运面前,依靠精神来奋力向前,是坚定的,将存在根本安放在自己身上。
  张晓风没有如史铁生这样的不幸经历,因此,她所表现出来的生存方式是向善与有情有觉的结合。让自己“紧急待命”,思索“能做的事”。这是一种善意与奉献的表达。“读书,也是一种‘在’的方式”,感受激情,被美吸引。此为情感的体验,即审美。接受感官与情感的双重体验,并且人也在这种感官与情感的体验中找到存在方式。蒙田说:“生命无所谓好坏,是好是坏全在你自己。”作者在结尾引入《旧约》中亚当堕落后不敢见上帝的故事,假设自己是亚当,并且会走出来见上帝的举动,对上帝说:“我在这里,不比一个凡人好,也不比一个凡人坏,我有我的逊顺祥和,也有我的叛逆凶戾。”由此可见,作者对存在这种状态已经存有极大的感恩与满足。作者的态度是,在这世界里,我们要做的就是任世事来去,去经历存在,去享受存在。
  三、存在视角
  从看待生命存在方面中,两位作家所采取的视角存在一部分相同之处。此视角在于对他人生命的关照,只是在文中展现得各有详略。
  史铁生曾说:“爱是软弱的时刻,是求助于他者的心情,不是求助于他者的施予,是求助于他者的参加。爱,即分割下的殘缺向他者呼吁完整。”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描写多位在地坛中的人,以他人的生命形态的勾勒来补充完整我的生命轮廓和我的生命感受。着墨最多的是他的母亲。母亲在地坛偌大的园子里穿梭寻找“我”,“我”的轮子轧过的地方,母亲的脚步都踏过。多年之后,当作者再次进入地坛,思虑所及是母亲的苦痛,更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母亲心里苦,但不说,担心“我”,也不说,一个人默默忍受,默默寻找,又默默离去。作者在心里忏悔,一遍遍强调“母亲已经不在了”,也从母亲的身上明白了“要好好活”。   除了母亲外,还有一对定时来地坛散步的中年夫妇,他们在十五年中变成了老人;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歌声总是充满希望;一个喜欢喝酒的老头,一个捕鸟的汉子,一个上下班时匆匆穿过园子的女工程师,一个成绩越跑越好却越来越不走运的长跑家等等,作者在他们的姿态中思索人生,将他们比照自己,思考残疾与健全,明白苦难与坚强,明了理想与坚持,明晰心境与品位。世上每一个人都能活出他的个性,只在于其内心的意志。此外,作者还描写了地坛里四季的风景,也描绘了地坛的沧桑变化,每一个季节有每一个季节的特色,每一时期的地坛有每个时期地坛的样貌。这是对他者的关照。总体上而言,作者对他人生命的关照,包括对自然与外物的描写,最终的结果仍然是内向的。
  反观张晓风,同样属于关照他人生命的视角,是外向的。她写去捐书,知道孩子们更需要水,努力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帮助他人的事;她写到读书,仍然是感知书中人物与文字的悲喜,形成一种情感的交流。“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她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物我平等,物物平等”的意蕴。强与弱,美与丑,大与小,优与劣的界限,已从“我与它”世俗功利的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里超脱出来,受汉传佛教思想的影响较大。张晓风以她温柔、细腻、敏感、灵慧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以她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事物。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从两位作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选择的存在视角,但是作者的视角需要从其经历看,即“知人论世”。史铁生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双腿残疾,遭遇大不幸,一度在生与死之间抉择。如果不选择死,那么就要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因此,史铁生出发的视角是高出张晓风的,格局比张晓风要大,而思索的结果比张晓风更加深刻与坚定。张晓风更偏向于寻求生命本体和世界本体的解释,比史铁生更加诗性,比史铁生更加超脱。
  选择史铁生与张晓风两位作者的两篇散文进行哲学上的比较分析,其实是比较两位作者对生命存在的各方面的看法。两位作者的创作时间大部分相合,所受的宗教影响和西方哲学影响也差不多,在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对生命存在的观点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选择《我与地坛》和《我在》进行比较,是因为二者都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形态的看法。进一步说,《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熬过来后反思与对话之作,是多年来心路历程的总结,其中包含的生命观点是流动的、成熟的;而《我在》是张晓风三个阶段中第三个阶段的开篇,处于一个转折点的位置,是作者的心灵感受经过变化与整理、沉淀之后的感想。
  參考文献:
  [1] 史铁生.史铁生散文选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
  [2] 林舟.爱的冥思与梦想——史铁生访谈录[J].花城,1997(1).
  [3] [法]阿贝尔·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4] 张晓风.张晓风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5] 楼肇明.张晓风散文论[J].文学评论,1994(1).
  [6]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7] 史铁生.病隙碎笔[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哈罗德·品特发表于1960年的剧作《送菜升降机》是一出充满了荒诞风格的戏剧,而银幕上的英式黑帮喜剧,在其“喜剧”的内核下除了消解了传统黑帮片的严肃紧张,还具有了一定的荒诞元素。本文意在通过分析品特《送菜升降机》的同时,将其与英式黑帮喜剧进行比较,印证在这两者之间存在共通的“荒诞”。  关键词:品特 《送菜升降机》 荒诞 英式黑帮喜剧  哈罗德·品特作为英国20世纪文坛“戏剧复兴”的代表人物
期刊
摘 要:从1792年《女性权利宣言》发表至今,欧美女性主义取得了长足进步。从早期对于两性平等权利的争取,到如今对于女性精神独立的支持,女性主义的历史变迁值得仔细钻研。本文梳理了女性主义历史上四个主要的發展阶段,以期推动对当今女性主义发展的理解和启示。  关键词:女性主义 女性权利宣言 《第二性》 历史变迁  2017年距离英国女作家和女性主义先锋代表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
期刊
摘 要:在刘震云先生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漫无边际的“绕”成为小说的一大特色,无论是经典的“不是A,而是B”的句式还是小说人物闲话般的话语方式,都体现了这一特点。这种叙述方式不仅凸显了作家的创作个性和其深厚的语言功底,而且突出了人物性格,在叙述的过程中建构一种看似散漫却颇有节奏的模式。然而,如此之“绕”并非十全十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一句顶一万句》 “不是A,而是B” “绕”思维
期刊
摘 要:《看虹录》是沈从文在昆明时期的一部代表作品,《看虹录》是一篇实验性的小说,是沈从文创作风格的一次转型,而在这一过程中,沈从文对于其思想追求中“生命、美、爱”的阐释成为主旋律,与他前期作品存在巨大差异。就像贺桂梅说沈从文在《看虹录》中:“在对思想的系统化,明确化和文字表达的精确化这一点上,他并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然后得出“真正的美只能产生宗教而不能产生艺术”这样一个终结性的结论。文将采用心
期刊
摘 要:《许三观卖血记》刻画了以许三观为代表的一群在苦难中挣扎而不自知的人。他们一次次反抗失败,除了现实因素外,更有着深刻的精神根源。本文将从缺乏思考的被动抗争、自我“阉割”的精神胜利和虚假平等实则“暴力”三方面来探究“许三观们”最终没能战胜苦难的精神根源。  关键词:苦难 精神根源 被动抗争 精神胜利 虚假平等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苦难为母题,被认为是余华关于苦难认识三个
期刊
摘 要:吟诵是从古传承下来的汉诗文表达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而今人多用歌唱、朗诵等方式表达古诗文,虽然也有其特色,但毕竟偏离了古诗文的原意。吟诵之不彰,颇令人生“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之悲感。本文将吟诵与歌唱、朗诵等古诗文表达形式进行对比,从五个方面谈吟诵之优势,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吟诵对古诗文阅读效果提升方面的研究,也有助于吟诵的教学与推广。  关键词:吟诵 古诗文 朗诵 吟诵采录  一、自然流
期刊
摘 要:以少年离家出走为切入点,以密室小说和推理小说为外壳,英国作家凯文·布鲁克斯的小说《地堡日记》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建构和认同关键期的心理状态与人际关系,并以卡夫卡式的荒诞叙事、决绝残酷的结局逼迫人物与读者共同反思现代社会中自我与他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存在的意义,从而将整部作品的内涵上升到哲学与人生观照的高度。  关键词:自我建构 儿童心理 创伤 反思 存在意义  儿童失踪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看护
期刊
摘 要:雪漠的《野狐岭》以独特的叙述视角阐述了爱恨与生命的关系,通过人物的爱恨,探讨存在之外的存在意义。《野狐岭》叙述策略的合法性与文本之外的意义共同实现小说的主题表达。文本由人物的叙述上升到形而上的生命哲学的思考,反映了文学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雪漠 《野狐岭》 爱恨 生命哲学 叙述策略  在苍凉的大漠里,雪漠用尽灵魂的力量为世人展现西部的生命和神话,丰富文学地域之维。除“大漠三部曲”外,近
期刊
摘 要:《小姐》是韩国导演朴赞郁于2016年推出的力作,改编自英国当代作家萨拉·沃特斯的罪案小说《指匠情挑》,并在原作基础上另辟蹊径,强化了多重视角重复叙事的艺术魅力。本文拟运用中西方叙事学理论,层层剖析对同一事件采用不同视角所造成的微殊的叙述效果,力求对电影结构和人物心理做出深度合理的解读。  关键词:多重视角 重复 叙事学  电影《小姐》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吊诡奇谲的骗中骗、局中局。野心勃勃的“伯
期刊
摘 要:迟子建是当代中国文坛最具特色的作家之一,本文着重选取了迟子建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两个文学意象:“生命”与“死亡”,试图通过对这两个意象的集中解读,重新阐释作家众多文本呈现出的对万物存亡的敬畏和悲悯。  关键词:迟子建 生命意象 死亡意象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在工业文明时代,只有艺术能为人们安置一个诗意的栖居地。当代中国文坛中,迟子建也是一位希望通过“诗性”来拯救人类灵魂的作家,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