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方法分层、作业分层、考试分层来实施高职数学的教学,同时对分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作了探讨。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职数学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由于高职扩招原因,招入的学生生源复杂,数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今年我院数学高考生最高分为122分,最低分为12分,及格率约55%;三校生和单招生数学基础更差。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整体的数学水平,有必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在新生入学时就依据升学的数学成绩分成三个层次:A110以上,B90以上,C90以下、三校生及单招生。教师根据自己的层次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考试方法。
二、分层教学的方法
1.教学目标分层。A、B、C类班的教学目标不同:(1)A班学生应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B班学生能理解课本例题,做一些简单的新题,C班学生能模仿课本例题,做好课本配置的练习题。(2)对A班学生着重提高其思维品质,对B班学生着眼于使用知识的培养,对C班学生立足对知识掌握和记忆。(3)A班着重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B班学生应做到基础扎实,有一定的学习热情;C班学生应对数学学习减少恐惧,肯记肯做,做到记忆好定义、公理、公式和它们的使用方法
2.教学内容分层:A、B、C班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相同。在此基础上,A班着重于提高,B班着重于理解,C班着重于模仿。A班学生由于能较快地掌握基础知识,所以能有较多的时间用于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拓宽知识面;B班的教学则以教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重点;C班的教学则以教授基础知识为主,此外,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补缺、补差。
3.教学方法分层:根据A、B、C班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A班以“启发——研究——讨论——自学”为主要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班则采用“启发——研究——讨论——讲解”为主要方法,目的是教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的原则应该是:教育学生,不到他苦思苦想而仍然领悟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C班则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反馈,段段清”的方法,使学生能学得进,跟得上,感兴趣。
4.作业分层:我们老师从一开始就清楚作业不能一刀切,对于A层次的学生应该加大训练量,争取每日都有相应教学内容的提高题;在B班布置作业时,则掌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兴趣、夯实基础的原则;对于C层次的学生,老师布置的作业数量就较少而且难度是较低的。
5.考试分层。将一张试卷中试题从易到难排列,要求A层学生全部做完,B层学生做到某一题,同时教师积极鼓励他们继续往下做,做对的加分,为C层学生准备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与课本中练习题的难度相当,B班试题适当增加有一定难度的分析理解型和综合型试题,考查学生解决与课本复习题同等难度的问题的能力,A班试题以课本内容为中心,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分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要注重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方面我们探索了如下教学模式: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巧妙恰当地提出问题,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能够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這是上好数学思维训练课的首要环节。问题的提出,首先要从教材入手,寻找思维素材。
2.研究问题,展示新课。人的理性认识过程是由表象的具体到思维的抽象,再由思维的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的过程。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首先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此环节中,将数学问题转化加工为例题形式,使被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再回到实践中去验证,这一阶段是学生的思维定向阶段,是运用思维探索规律学会抽象的过程。
3.解决问题,思维扩展。学生接受新知识要借助于旧知识,而旧知识的思维形式往往会成为新知识思维形式的障碍,因此,教师首先要抓好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数学知识的质变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思维活动的转折,排除思维活动的障碍,渡过思维操作的“关卡”,以实现思维发展。教师要切忌用自己的思维取代学生思维,要正确处理知识与思维的关系。
4.拓展问题,思维训练。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不断设计一些探索型、开放型、判断改错型、归纳与综合型等题目,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思维训练素材,这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不可缺少的。这要求教师注重挖掘课本典型题例的潜在功能,充分发挥它的导向、典型、发展和教育作用,反复渗透与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把数学知识溶入活的思维训练中去,并在不断的“问题获解”过程中深化、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分层教学的发展方向
首先是课堂教学上要以精彩的内容来吸引人。而具体到每节课怎样安排,怎样组织则是关键,要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五个精心,即精心备课、精心设问、精心设计练习、精心研究教学语言、精心设计检测题目。
其次是以给学生学习成功的回报来正向激励学生。要改变过去那种以一份教案,一张试卷,一种训练方式,一个标准面对全体学生的做法,这样老师们非得动一番脑筋不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各层次的学生只要按相应要求去做,努力完成各自的练习,都能在“各自的发展区”中拿A。
第三是教师要优化。要真正做到变教书为育人,教育目的不是选“好人”来教,而是应该想方设法去教“好人”。分层教学要求教师的说理、动员的能力更强,要真心关爱他们的成长,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花费更多的心血。
虽然分层教学的教学起点、教学进度以及各阶段的教学要求不同,但最终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相同。所以我们认为成功的教学不在于教师的授予和学生的接受,而在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教其自学,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一句话,教师做主导,学生做主体,训练做主线。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职数学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由于高职扩招原因,招入的学生生源复杂,数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今年我院数学高考生最高分为122分,最低分为12分,及格率约55%;三校生和单招生数学基础更差。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整体的数学水平,有必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在新生入学时就依据升学的数学成绩分成三个层次:A110以上,B90以上,C90以下、三校生及单招生。教师根据自己的层次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考试方法。
二、分层教学的方法
1.教学目标分层。A、B、C类班的教学目标不同:(1)A班学生应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B班学生能理解课本例题,做一些简单的新题,C班学生能模仿课本例题,做好课本配置的练习题。(2)对A班学生着重提高其思维品质,对B班学生着眼于使用知识的培养,对C班学生立足对知识掌握和记忆。(3)A班着重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B班学生应做到基础扎实,有一定的学习热情;C班学生应对数学学习减少恐惧,肯记肯做,做到记忆好定义、公理、公式和它们的使用方法
2.教学内容分层:A、B、C班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相同。在此基础上,A班着重于提高,B班着重于理解,C班着重于模仿。A班学生由于能较快地掌握基础知识,所以能有较多的时间用于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拓宽知识面;B班的教学则以教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重点;C班的教学则以教授基础知识为主,此外,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补缺、补差。
3.教学方法分层:根据A、B、C班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A班以“启发——研究——讨论——自学”为主要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班则采用“启发——研究——讨论——讲解”为主要方法,目的是教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的原则应该是:教育学生,不到他苦思苦想而仍然领悟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C班则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反馈,段段清”的方法,使学生能学得进,跟得上,感兴趣。
4.作业分层:我们老师从一开始就清楚作业不能一刀切,对于A层次的学生应该加大训练量,争取每日都有相应教学内容的提高题;在B班布置作业时,则掌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兴趣、夯实基础的原则;对于C层次的学生,老师布置的作业数量就较少而且难度是较低的。
5.考试分层。将一张试卷中试题从易到难排列,要求A层学生全部做完,B层学生做到某一题,同时教师积极鼓励他们继续往下做,做对的加分,为C层学生准备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与课本中练习题的难度相当,B班试题适当增加有一定难度的分析理解型和综合型试题,考查学生解决与课本复习题同等难度的问题的能力,A班试题以课本内容为中心,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分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要注重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方面我们探索了如下教学模式: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巧妙恰当地提出问题,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能够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這是上好数学思维训练课的首要环节。问题的提出,首先要从教材入手,寻找思维素材。
2.研究问题,展示新课。人的理性认识过程是由表象的具体到思维的抽象,再由思维的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的过程。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首先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此环节中,将数学问题转化加工为例题形式,使被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再回到实践中去验证,这一阶段是学生的思维定向阶段,是运用思维探索规律学会抽象的过程。
3.解决问题,思维扩展。学生接受新知识要借助于旧知识,而旧知识的思维形式往往会成为新知识思维形式的障碍,因此,教师首先要抓好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数学知识的质变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思维活动的转折,排除思维活动的障碍,渡过思维操作的“关卡”,以实现思维发展。教师要切忌用自己的思维取代学生思维,要正确处理知识与思维的关系。
4.拓展问题,思维训练。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不断设计一些探索型、开放型、判断改错型、归纳与综合型等题目,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思维训练素材,这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不可缺少的。这要求教师注重挖掘课本典型题例的潜在功能,充分发挥它的导向、典型、发展和教育作用,反复渗透与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把数学知识溶入活的思维训练中去,并在不断的“问题获解”过程中深化、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分层教学的发展方向
首先是课堂教学上要以精彩的内容来吸引人。而具体到每节课怎样安排,怎样组织则是关键,要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五个精心,即精心备课、精心设问、精心设计练习、精心研究教学语言、精心设计检测题目。
其次是以给学生学习成功的回报来正向激励学生。要改变过去那种以一份教案,一张试卷,一种训练方式,一个标准面对全体学生的做法,这样老师们非得动一番脑筋不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各层次的学生只要按相应要求去做,努力完成各自的练习,都能在“各自的发展区”中拿A。
第三是教师要优化。要真正做到变教书为育人,教育目的不是选“好人”来教,而是应该想方设法去教“好人”。分层教学要求教师的说理、动员的能力更强,要真心关爱他们的成长,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花费更多的心血。
虽然分层教学的教学起点、教学进度以及各阶段的教学要求不同,但最终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相同。所以我们认为成功的教学不在于教师的授予和学生的接受,而在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教其自学,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一句话,教师做主导,学生做主体,训练做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