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区的“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得有声有色,已成为我区新课程实施的一个亮点。在“研学后教”理念下,我对小学英语备课也进行了思考。结合我区开展的“研学后教”课改,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已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英语备课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学英语备课;课堂教学
“研学后教”理念是基于当前国内最热课堂教学改革的多种成功模式,针对我区学校的实际而提出的。我区的“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得有声有色,已成为我区新课程实施的一个亮点。
那么,“研学后教”理念下小学英语备课该如何有效实施,才能提高课堂实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呢?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备课的好坏,决定着一节课的拙劣或优质。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在“研学后教”理念下对小学英语备课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一、课前以教师“三研”为前提
“研学后教”理念下,“研学”主要是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学情、学法和课标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学生学习目标、内容、方法的“研学案”,学生在“研学案”的指引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钻研知识和方法,生生互动,提升能力。也就是说,课前教师要在“三研”(研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研制“研学问题”并编写好《研学案》,以便于学生开展学习。
(一)教师要“研教学内容”
我们在分析教材时必须学会调整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量力而行”,“力”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行”就是增、减、改编、重新组合教学内容。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材,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教材。
我们所用的英语新课程标准教材是以单元话题学习来展开的,话题广泛,内容新颖为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备课时只要我们能读透英语教材,钻研英语教材,把教材融会贯通,学会分析整合教学内容,并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方式,必能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教师要“研教学对象”
除了备好教材以外,“备学生”也很重要,精心备好学生,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段和认知差异,要按照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发展的需求,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课堂结构,改变课堂内容,改变讲课的方法。我们在备课时要考虑课堂上多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和作出判断,解决问题。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突出生本意识,坚持以生为本,英语教学之路才不会迷茫。
(三)教师要“研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方向和学生的主体活动都是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来进行的。课堂教学中所侧重的教学目标不同由此产生的教学活动也不同。在备英语课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我们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和能力的培养。我们要侧重于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情感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克服旧的知识观,强调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之间的联系,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启发学生去思考、去发现。教学不是纯粹的传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让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二、将备课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是上好一堂英语课的关键
备课重要,备课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更重要,只有衔接得好,课堂效率才能更好地提高。如何将备课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是上好一堂英语课的关键,因为它关系到是否能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加精彩、取得更大成效。
在“研学后教”理念下,我想,小学英语备课与课堂教学的衔接是否成功,除了重视课前教师的“三研”外,还应充分考虑几个关键点。接下来我想结合我曾经上过的一节英语汇报课来阐述。我上的是六年级下册Unit2 Waiting for another hare。我首先进行课前“三研”。在钻研教材,掌握学情,设定目标后,还有一个问题一直深深地徘徊在我的脑海里:怎样才能把我的精心备课与课堂教学有效地衔接起来呢?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我们科组一次又一次地进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我在学中做,做中学,一步一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得到了成长!受益匪浅!
我想,我的备课与课堂教学的衔接是否成功,第一个关键是要结合我区开展的“研学后教”课改,在英语课堂上也实施“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先研后教”,课堂教学才能按我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运行,我的“教”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中心,使过程走向成功。
设计“研学问题”是第二个关键!“研学问题”和“后教策略”是“研学后教”的重点。“研学问题”是根据学科核心知识和难点内容设计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问题。在这一节汇报课中,我把“如何正确运用一般过去时态来讲故事”设计为本课的“研学问题”。结合我的教学设计中的预设(本课的研学问题),我的备课与课堂衔接得很自然。这节课我们围绕本“研学问题”开展小组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学生都围绕“研学问题”开展“研学”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学生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和探究。
第三个关键是课堂上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追问”策略,后教要到位,也就是要采取“后教策略”。“后教策略”是指基于学生展示学习后的“疑惑问题、生成问题”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追问策略”,通过“追问”达成“讲明是什么、讲清为什么、讲透怎么样”后教目标。例如,课堂上我提问学生如下问题:How did the hare die? Did the farmer work any more after he picked up the hare?等等。通过采用“后教策略”,学生们在我的“追问”下一一解惑,逐渐从“迷茫”转向“明白”,同学们顿感“豁然开朗”!“后教策略”的运用得当恰好是本节课的精彩所在。
我把以上三个关键点作为突破口,很好地解决了我的本次英语备课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如我想象中的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彰显,真正体现了“研学后教”课堂的教学理念:把时间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中心,使过程走向成功!
当然,备课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也是具有随机性的。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我的教学设计留有“弹性区间”,我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尤其是教学进入质疑环节时,学生会提出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此时,不能围绕死的教案转,要在调整中获得新的发展,在超越预定目标中获得创新。
以上是我在“研学后教”理念下对小学英语备课进行的思考。
通过英语备课,教师还可能发现和弥补自己业务上的缺陷,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以达到“教学相长”。“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我会对“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小学英语备课继续进行探究,希望在接下来的“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摸索中能总结出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赵国忠.备课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林立.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英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学英语备课;课堂教学
“研学后教”理念是基于当前国内最热课堂教学改革的多种成功模式,针对我区学校的实际而提出的。我区的“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得有声有色,已成为我区新课程实施的一个亮点。
那么,“研学后教”理念下小学英语备课该如何有效实施,才能提高课堂实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呢?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备课的好坏,决定着一节课的拙劣或优质。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在“研学后教”理念下对小学英语备课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一、课前以教师“三研”为前提
“研学后教”理念下,“研学”主要是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学情、学法和课标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学生学习目标、内容、方法的“研学案”,学生在“研学案”的指引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钻研知识和方法,生生互动,提升能力。也就是说,课前教师要在“三研”(研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研制“研学问题”并编写好《研学案》,以便于学生开展学习。
(一)教师要“研教学内容”
我们在分析教材时必须学会调整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量力而行”,“力”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行”就是增、减、改编、重新组合教学内容。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材,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教材。
我们所用的英语新课程标准教材是以单元话题学习来展开的,话题广泛,内容新颖为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备课时只要我们能读透英语教材,钻研英语教材,把教材融会贯通,学会分析整合教学内容,并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方式,必能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教师要“研教学对象”
除了备好教材以外,“备学生”也很重要,精心备好学生,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段和认知差异,要按照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发展的需求,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课堂结构,改变课堂内容,改变讲课的方法。我们在备课时要考虑课堂上多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和作出判断,解决问题。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突出生本意识,坚持以生为本,英语教学之路才不会迷茫。
(三)教师要“研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方向和学生的主体活动都是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来进行的。课堂教学中所侧重的教学目标不同由此产生的教学活动也不同。在备英语课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我们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和能力的培养。我们要侧重于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情感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克服旧的知识观,强调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之间的联系,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启发学生去思考、去发现。教学不是纯粹的传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让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二、将备课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是上好一堂英语课的关键
备课重要,备课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更重要,只有衔接得好,课堂效率才能更好地提高。如何将备课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是上好一堂英语课的关键,因为它关系到是否能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加精彩、取得更大成效。
在“研学后教”理念下,我想,小学英语备课与课堂教学的衔接是否成功,除了重视课前教师的“三研”外,还应充分考虑几个关键点。接下来我想结合我曾经上过的一节英语汇报课来阐述。我上的是六年级下册Unit2 Waiting for another hare。我首先进行课前“三研”。在钻研教材,掌握学情,设定目标后,还有一个问题一直深深地徘徊在我的脑海里:怎样才能把我的精心备课与课堂教学有效地衔接起来呢?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我们科组一次又一次地进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我在学中做,做中学,一步一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得到了成长!受益匪浅!
我想,我的备课与课堂教学的衔接是否成功,第一个关键是要结合我区开展的“研学后教”课改,在英语课堂上也实施“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先研后教”,课堂教学才能按我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运行,我的“教”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中心,使过程走向成功。
设计“研学问题”是第二个关键!“研学问题”和“后教策略”是“研学后教”的重点。“研学问题”是根据学科核心知识和难点内容设计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问题。在这一节汇报课中,我把“如何正确运用一般过去时态来讲故事”设计为本课的“研学问题”。结合我的教学设计中的预设(本课的研学问题),我的备课与课堂衔接得很自然。这节课我们围绕本“研学问题”开展小组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学生都围绕“研学问题”开展“研学”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学生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和探究。
第三个关键是课堂上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追问”策略,后教要到位,也就是要采取“后教策略”。“后教策略”是指基于学生展示学习后的“疑惑问题、生成问题”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追问策略”,通过“追问”达成“讲明是什么、讲清为什么、讲透怎么样”后教目标。例如,课堂上我提问学生如下问题:How did the hare die? Did the farmer work any more after he picked up the hare?等等。通过采用“后教策略”,学生们在我的“追问”下一一解惑,逐渐从“迷茫”转向“明白”,同学们顿感“豁然开朗”!“后教策略”的运用得当恰好是本节课的精彩所在。
我把以上三个关键点作为突破口,很好地解决了我的本次英语备课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如我想象中的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彰显,真正体现了“研学后教”课堂的教学理念:把时间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中心,使过程走向成功!
当然,备课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也是具有随机性的。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我的教学设计留有“弹性区间”,我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尤其是教学进入质疑环节时,学生会提出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此时,不能围绕死的教案转,要在调整中获得新的发展,在超越预定目标中获得创新。
以上是我在“研学后教”理念下对小学英语备课进行的思考。
通过英语备课,教师还可能发现和弥补自己业务上的缺陷,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以达到“教学相长”。“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我会对“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小学英语备课继续进行探究,希望在接下来的“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摸索中能总结出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赵国忠.备课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林立.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英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