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方案非常重视经验的作用,将前一活动环节视为后一环节的经验铺垫,层层递进,从而达成目标,这种做法值得肯定。但是,如何合理安排活动环节值得仔细推敲。
原方案开始部分直接引出“有趣的积木闯关游戏”,意在激发幼儿兴趣。如果幼儿没有玩骨牌的相关经验,这样的安排容易引发两种状况:一是幼儿因接触新玩具而过度兴奋,沉浸于对新玩具的摆弄玩耍,从而难以将注意力集中于目标任务上;二是幼儿因没有经验支撑而完成不了挑战任务。建议将原方案的开始部分调整为幼儿的自由探索。教师出示骨牌,营造宽松的氛围,请幼儿说说“见过这种玩具吗?可以怎么玩”。在简单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自由探索,并相互学习。如此,既能满足玩新玩具的欲望,又能为接下来的挑战环节奠定基础。另外,假如原方案的“挑战二”选用两人合作的形式,会更利于接下来小组合作完成“挑战三”的任务。
在“挑战三”环节,设计者为了给幼儿提供经验支撑,播放了相关比赛的视频,清晰呈现了“哥哥、姐姐”排出的图形,且要求幼儿四人合作用桌上所有的骨牌排成一个图形。然而,这样的设计有效吗?细细一品就不难发现如此经验支撑的弊端:由于视频限制了幼儿的思维,“挑战三”很容易沦为模仿活动。我认为,幼儿之前已有两次挑战的经验,因此,让幼儿主动去尝试,成就幼儿多种创新的可能,更有利于幼儿学习,因为探索的过程远比结果来得重要。建议在“挑战三”之前,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骨牌排放的注意点以及小组合作的要求,这是成功应对挑战的关键。而相关比赛视频可放在最后播放,呈现难度较大的骨牌排列形式,以激发幼儿后续探索的欲望。
原方案开始部分直接引出“有趣的积木闯关游戏”,意在激发幼儿兴趣。如果幼儿没有玩骨牌的相关经验,这样的安排容易引发两种状况:一是幼儿因接触新玩具而过度兴奋,沉浸于对新玩具的摆弄玩耍,从而难以将注意力集中于目标任务上;二是幼儿因没有经验支撑而完成不了挑战任务。建议将原方案的开始部分调整为幼儿的自由探索。教师出示骨牌,营造宽松的氛围,请幼儿说说“见过这种玩具吗?可以怎么玩”。在简单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自由探索,并相互学习。如此,既能满足玩新玩具的欲望,又能为接下来的挑战环节奠定基础。另外,假如原方案的“挑战二”选用两人合作的形式,会更利于接下来小组合作完成“挑战三”的任务。
在“挑战三”环节,设计者为了给幼儿提供经验支撑,播放了相关比赛的视频,清晰呈现了“哥哥、姐姐”排出的图形,且要求幼儿四人合作用桌上所有的骨牌排成一个图形。然而,这样的设计有效吗?细细一品就不难发现如此经验支撑的弊端:由于视频限制了幼儿的思维,“挑战三”很容易沦为模仿活动。我认为,幼儿之前已有两次挑战的经验,因此,让幼儿主动去尝试,成就幼儿多种创新的可能,更有利于幼儿学习,因为探索的过程远比结果来得重要。建议在“挑战三”之前,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骨牌排放的注意点以及小组合作的要求,这是成功应对挑战的关键。而相关比赛视频可放在最后播放,呈现难度较大的骨牌排列形式,以激发幼儿后续探索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