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新增考点的理解与对策(一)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高考考纲对论述类文本的考点有了新的表述。相对于2016年高考有调整,如新出现“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考点或这一表述,这一表述或被视为考点的调整,预示着待选文章必须具有鲜明的论证性。换句话说,选文应该是标准的议论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在全国新课标卷中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是备考者对其误解一直普遍存在,即将其和其前身自然科技文或社会科学文等同看待,忽视论点论据的考查,忽视语言逻辑性的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考点的明晰是对备考者行为的纠偏,是对高考命题思路的再明确。
  首先,2016年及其之前的全国新课标高考试题,实际上都在有意无意地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能力点。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明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这道试题在侧重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能力点。A项呈现出来的论证方法是“驳论”,是对“《尚书·盘庚》能证明商王朝的存在”的否定,否定的依据是“《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B项中“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是论点,“地下出土的新材料”是论据,选项整句话强调的是“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一论据出现的必要性。C项是因果推论,提示语为“是因为”,让理据关系呈现更加清晰。D项中“學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是对“殷墟甲骨文被发现”意义的高度评价,侧重于“论述”中的“述”。这些关系是否成立,需要从文本寻找文字支撑。如D项,原文是说《说文解字》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所凭依的是“小篆”,而甲骨文的发现,又为文字学家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提供了新的凭依,这一凭依更有利于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所以说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样看,“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则完全误解了文意。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被明确写入考纲,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类似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试题将会成为稳定的常规试题。
  为此,我们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深刻感受文本,有意识探查议论三要素的存在与关系。这里我们以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为例示范如下。
  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每逢这类人讲到中国文艺或思想的特色等等,我们不可轻信,好比我们不上“本店十大特色”那种商业广告的当一样。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这样的一段文字,其内在“肌理”却相当复杂微妙,当须深究。
  1.“中国诗只是诗……更重要”是理,“好比一个人……总是人”是据,这里是比喻论证,通俗易懂,整合起来:谈中国诗,诗是主体,是本质;而“中国”是外部特征。
  2.“有种卷毛凹鼻子……哈巴狗儿”是据,“这……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是理,整合起来: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夸大了它的外部特征,漠视它的主体性,所以应该被咬。
  3.“每逢……不可轻信”是理,“我们不上……当一样”是据,也是类比论证,整合起来:商业广告说“本店十大特色”,我们若不上当,也就不要上中国文艺或思想有西方没有的特色的当。
  4.“中国诗里有……反过来也是一样”是据,“读外国诗……回到本国诗”是理,因果论证,整合起来:中国诗和西洋诗具有重叠交叉关系,所以读外国诗有种回归感。
  5.“这事了不足奇”是理,“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回家”是据,是引证,整合起来: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所以说读外国诗有种回归感“了不足奇”。
  6.“人生不过是……回家”是据,“我们一切情感……浪荡子回到家”是理,或者说是前因后果,整合起来: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所以我们一切追求或企图都是在寻求归宿感。
  7.“我们一切……有个安顿归宿”是理,“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是据,比喻论证,整合起来:人们寻找归宿感是其行为的基本动机。
  8.“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是理,“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是据,这里是反证法,整合起来:人们出门总在牢记着旅途的印象,可见其目的还是要回家。
  9.“研究我们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是理,“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是据,这是比喻论证,通俗但耐人寻味。
  这一新增考点,可谓是考试说明对新课程标准的积极理解与落实,因为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着重思考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但是论述类文本教学和备考的实践与此还有很大距离。这一考点的增加将对论述类文本教学和备考产生积极的驱动作用。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推断题”,属于语言表达应用中的创新考题,该题型首次现身是在2017年高考新课标三套试卷中。题目提供一个百余字的文段,文段中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命题者指出了其中的第一处问题,要求考生参照命题人指出问题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该题型综合考查了两种能力。其一是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题目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要求考生对题中给出的各种结论(推断)进行评判,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判断错误、推理偏颇以及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原文呈现】  绿水青山图  北京一考生  “满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四朋的318国道边,有热烈的格桑花,有艳俏的美人蕉,点缀在银杏和桂树之间,一辆又一辆汽车呼啸而过,
命题角度大盘点之:聆听十九大(1)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报告热概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
我在初中阶段的努力,最开始完全只是因为小家子气,说得好听一点是为了争一口气。因为那个时候,在我爷爷的带领下,我们家里先后建了两个鞭炮场,而我爸爸,有七个兄弟姐妹,因此围绕财产分配、管理职位方面的问题,出现过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而我又是整个家族里第一个进城上初中的孩子,所以多多少少有些风凉话传到我耳朵里。  我就是因为听不惯这些风言风语,才开始发奋学习,完全是一种赌气的行为,并不是说知识给我带来了多大
佛经云:“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不起一念。”当岁月静好、万物和谐之时,我们往往能保持内心的和谐与安定,而一旦环境变化,内心的和谐与宁静立即会被打破。此时,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会令自己坚不可摧,笑着与这个纷繁万变的世界周旋下去。  身逢太平盛世,生于小康之家,内心之静固然易得,然而若是不幸遭遇黑暗的时代,仿佛革命才是主流。梁实秋在动荡的时代中,顶着被写为“资本主义的走狗”的帽子和一身病
【2018年高考备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习近平说:“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40年来,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推动了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改革开放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标志着一
名作简介:  《娱乐至死》由尼尔·波兹曼所著,他指出,现实社会(书中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人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人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这本书已经被翻译为8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大约卖出了20万册。2005年,时隔20年后,波兹曼的儿子安德森再版了这本书,它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媒介生态学专
从散文中初识朱自清,是刚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印了四十多张朱自清的《春》,人手一份。那时的我还未完全从童话世界中走出来,乍一拿到这篇文章,自然感到索然无味,意兴阑珊。  到了初中,课本中收录了一篇朱自清的《背影》,我才惊喜地发现朱自清散文的魅力所在。他用极平淡朴实的语言,述说着一个不舍的离别,描绘着一个“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读后泪流满面的我哑然了……于是我又迫不及待地回去读《春》,从字里行间竟
文学到底有什么用?这是很多人的疑问。我记得莫言在诺奖典礼上这样说道:“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秋天,霜落,朔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  动情时,你会明白什么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绝望时,你会知道什么是“断肠声里忆平生”。  愁
如果说人的生死就像隔着一扇门,那么迈过这道门槛时的际遇,谁能预设?  也能预设。有报道说,美国加州通过了“安乐死法案”,一位四十岁的女子通过邮件邀请亲友,来参加一场为期两天的派对,唯一要求是,谁都不许哭泣。  三十多位亲友从各地赶来,带来女子最爱吃的食物,播放着她最钟爱的音乐,大家饮酒跳舞,彻夜狂欢,直到迎来告别时刻,她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平静离去。  女子是一名渐冻症患者,她选择了在欢乐簇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