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舞蹈是一门肢体表现艺术,能够通过肢体语言叙事、传递情感。舞蹈与音乐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艺术组成部分,只有与音乐高度契合的舞蹈,才可以让人感受到流畅之美。但是目前高校舞蹈教学中普遍缺乏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处理及理解较为薄弱。本文将对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舞蹈教学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舞蹈教学;提高;音乐素养;必要性
目前高校舞蹈教学普遍存在重视舞蹈技巧教学而轻视音乐素养培养的现象,导致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有限,缺乏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文化熏陶。在艺术类招考过程中,也以舞蹈专业课的内容为主要考察对象,一般只重视舞蹈和形体,唯一考察学生音乐素养的视唱练耳也没有被当作核心考察项目,只要学生的专业课分数高,仍然可以被录取。因此对学生的观念产生了误导,使学生只重视专业课学习,而不注重音乐素养培养。这对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有必要对舞蹈教学中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高校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缺失现象
舞蹈专业的学生与其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同样,普遍存在只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忽略了其它基础课程学习重要性的现象。但舞蹈专业与其它专业不同的是,其与音乐基础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只有在详细了解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对舞蹈有更好的理解。一直以来,舞蹈专业教学也只注重舞蹈技巧的训练,而缺乏对音乐赏析、民族音乐概论、中外音乐史等基础课程的重视。这些基础的音乐知识也正是目前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相对薄弱的环节[ 1 ]。
造成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高校艺术招生的考察项目有失偏颇,对学生音乐素养的考察只占很少的部分,而且对其考察结果的重视度不够高,只要学生专业课基础过硬,即使视唱练耳等考察项目的成绩不好,也会破格录取。因此,舞蹈专业的学生从入学就存在专业成绩高,音乐文化分低的落差现象。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的课时也远远超过音乐基础课的课时,教学资源分配比例严重失调,学生及时对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文化感兴趣,也没有充足的学习资源。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只能接触到乐理等基础课程,而且很多基础课程只开设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学生在大二到大四几乎接触不到音乐基础知识[ 2 ]。
另外在应试教育制度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学生也普遍更关注自己专业课成绩的提高,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舞蹈训练中。但是传统的打念拍子的舞蹈训练方式不利于学生舞蹈能力的提高。舞蹈是一门需要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就需要学生对舞蹈的内涵和在舞蹈中应投入的情感进行深刻认识和合理把握。这些都有赖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而目前舞蹈教学中音乐素养培养的缺失以及学生自身的缺乏重视,使舞蹈教学水平偏低,不利于学生的更高层次发展。
二、提高音乐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俄罗斯著名芭蕾舞表演艺术家乌兰诺娃曾说:“没有音乐就没有舞蹈。”这是对音樂于舞蹈的意义的最好阐述。一个真正高明的舞者,在听到音乐的时候,会在脑海中呈现出具体的形象,然后自然的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每一个动作都是对音乐的形象化处理,是音乐情感的真实表达,因此才能在舞姿中,展现出极高的感染力,并与音乐和谐统一,进行流畅的舞蹈表达。乌兰诺娃自己在排练舞蹈时,对于一个新的舞蹈作品,总是会先翻阅背景音乐的总谱,详细了解音乐旋律、管弦乐队的演奏速度,从而在舞蹈过程中与其进行更加默契的配合[ 3 ]。
由此可见音乐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只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了解音乐的文化背景,并养成在进行舞蹈训练前首先了解背景音乐的良好习惯,才能让学生的舞蹈与音乐高度契合,达到情感交融、动作流畅的表达效果。充分体现舞蹈的张力和感染力。而且,音乐素养培养也对学生的舞蹈兴趣培养和舞蹈创作能力培养有重要影响。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舞蹈训练方式偏于机械化,而且舞蹈训练十分艰苦,容易让学生丧失舞蹈学习兴趣,从而放弃坚持。音乐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音乐、解读舞蹈,从而降低舞蹈训练的难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领略音乐和舞蹈的魅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坚定自己的选择,在舞蹈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走的更好[ 4 ]。
三、舞蹈教学的改善对策
(一)提高对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
介于目前高校舞蹈教学中音乐素养培养普遍缺失的现象和音乐素养培养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必须切实提高对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应从上至下改变对音乐素养培养的态度,在招生和平时的考核中,将音乐基础知识考查和音乐文化考查作为重点考察项目,与舞蹈专业素质考查摆在同等的高度。在课程设置上加大音乐基础课的比例。通过教师引导,改变学生只重视专业课学习的观念,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二)开展分级分类指导
由于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源差异大,音乐文化水平层次不齐,所以应采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育原则,进行分级分类的音乐素养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基础课程的设置门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舞种、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有效的分级教学,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具有应有的音乐素养。比如,将视唱练耳测试分级,中国舞方向的学生,可以多选取中国著名民族音乐的片段,通过视唱练耳,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的把握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和舞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舞蹈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音乐素养的提高。高校舞蹈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切实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使学生能在舞蹈的道路上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晓佩.探析如何在社团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 尚宜佳.普通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
[3] 丁慧.音乐应该成为舞蹈的耳朵——从分级教学看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问题[J].舞蹈,2009,(10):58-59.
[4] 张韵.论舞蹈专业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新疆艺术学院舞蹈教学为例[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8,(03):104-106.
注:辽宁省社科联2017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必要性(课题编号:2017lslktqn-100)
关键词:舞蹈教学;提高;音乐素养;必要性
目前高校舞蹈教学普遍存在重视舞蹈技巧教学而轻视音乐素养培养的现象,导致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有限,缺乏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文化熏陶。在艺术类招考过程中,也以舞蹈专业课的内容为主要考察对象,一般只重视舞蹈和形体,唯一考察学生音乐素养的视唱练耳也没有被当作核心考察项目,只要学生的专业课分数高,仍然可以被录取。因此对学生的观念产生了误导,使学生只重视专业课学习,而不注重音乐素养培养。这对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有必要对舞蹈教学中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高校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缺失现象
舞蹈专业的学生与其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同样,普遍存在只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忽略了其它基础课程学习重要性的现象。但舞蹈专业与其它专业不同的是,其与音乐基础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只有在详细了解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对舞蹈有更好的理解。一直以来,舞蹈专业教学也只注重舞蹈技巧的训练,而缺乏对音乐赏析、民族音乐概论、中外音乐史等基础课程的重视。这些基础的音乐知识也正是目前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相对薄弱的环节[ 1 ]。
造成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高校艺术招生的考察项目有失偏颇,对学生音乐素养的考察只占很少的部分,而且对其考察结果的重视度不够高,只要学生专业课基础过硬,即使视唱练耳等考察项目的成绩不好,也会破格录取。因此,舞蹈专业的学生从入学就存在专业成绩高,音乐文化分低的落差现象。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的课时也远远超过音乐基础课的课时,教学资源分配比例严重失调,学生及时对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文化感兴趣,也没有充足的学习资源。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只能接触到乐理等基础课程,而且很多基础课程只开设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学生在大二到大四几乎接触不到音乐基础知识[ 2 ]。
另外在应试教育制度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学生也普遍更关注自己专业课成绩的提高,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舞蹈训练中。但是传统的打念拍子的舞蹈训练方式不利于学生舞蹈能力的提高。舞蹈是一门需要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就需要学生对舞蹈的内涵和在舞蹈中应投入的情感进行深刻认识和合理把握。这些都有赖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而目前舞蹈教学中音乐素养培养的缺失以及学生自身的缺乏重视,使舞蹈教学水平偏低,不利于学生的更高层次发展。
二、提高音乐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俄罗斯著名芭蕾舞表演艺术家乌兰诺娃曾说:“没有音乐就没有舞蹈。”这是对音樂于舞蹈的意义的最好阐述。一个真正高明的舞者,在听到音乐的时候,会在脑海中呈现出具体的形象,然后自然的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每一个动作都是对音乐的形象化处理,是音乐情感的真实表达,因此才能在舞姿中,展现出极高的感染力,并与音乐和谐统一,进行流畅的舞蹈表达。乌兰诺娃自己在排练舞蹈时,对于一个新的舞蹈作品,总是会先翻阅背景音乐的总谱,详细了解音乐旋律、管弦乐队的演奏速度,从而在舞蹈过程中与其进行更加默契的配合[ 3 ]。
由此可见音乐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只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了解音乐的文化背景,并养成在进行舞蹈训练前首先了解背景音乐的良好习惯,才能让学生的舞蹈与音乐高度契合,达到情感交融、动作流畅的表达效果。充分体现舞蹈的张力和感染力。而且,音乐素养培养也对学生的舞蹈兴趣培养和舞蹈创作能力培养有重要影响。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舞蹈训练方式偏于机械化,而且舞蹈训练十分艰苦,容易让学生丧失舞蹈学习兴趣,从而放弃坚持。音乐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音乐、解读舞蹈,从而降低舞蹈训练的难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领略音乐和舞蹈的魅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坚定自己的选择,在舞蹈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走的更好[ 4 ]。
三、舞蹈教学的改善对策
(一)提高对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
介于目前高校舞蹈教学中音乐素养培养普遍缺失的现象和音乐素养培养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必须切实提高对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应从上至下改变对音乐素养培养的态度,在招生和平时的考核中,将音乐基础知识考查和音乐文化考查作为重点考察项目,与舞蹈专业素质考查摆在同等的高度。在课程设置上加大音乐基础课的比例。通过教师引导,改变学生只重视专业课学习的观念,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二)开展分级分类指导
由于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源差异大,音乐文化水平层次不齐,所以应采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育原则,进行分级分类的音乐素养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基础课程的设置门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舞种、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有效的分级教学,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具有应有的音乐素养。比如,将视唱练耳测试分级,中国舞方向的学生,可以多选取中国著名民族音乐的片段,通过视唱练耳,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的把握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和舞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舞蹈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音乐素养的提高。高校舞蹈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切实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使学生能在舞蹈的道路上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晓佩.探析如何在社团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 尚宜佳.普通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
[3] 丁慧.音乐应该成为舞蹈的耳朵——从分级教学看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问题[J].舞蹈,2009,(10):58-59.
[4] 张韵.论舞蹈专业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新疆艺术学院舞蹈教学为例[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8,(03):104-106.
注:辽宁省社科联2017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必要性(课题编号:2017lslktqn-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