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力图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找准作文训练的切入点,将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大量材料作为范例,作文迁移训练方式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的定式。借助语文教材的示范性、可仿性的特点,从语文教材的范文中对学生进行启示和培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 迁移训练
多年来,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使得无数语文教育工作者从各个方面做了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从整体来说,写作教学的现状还是不那么乐观的。在小学语文作文教育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写作的兴趣不浓,内容干涩、实在不行就虚假写作,作文时无话可写,不知如何去写。长此以往的这样下去,没有正确的的方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作文就成了老师和学生心中的痛。
一 利用语文教材的范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中提出:让学生的作文达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培养动口读、动手写的能力,可是这也是学生习作普遍感到困难的地方。那么有没有一条省时、快捷、易行的训练渠道,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的呢?叶圣陶老先生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习作的技巧”的论述,给了我们灵感。将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大量材料作为范例,在课堂上迁移出去,即时乃至即刻的讲解与训练,不是一件轻松而又方便的方法吗?这一方法需要我们注意到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的培养。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素材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写作,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材料和中心思想。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习惯,遇到好的语句时,教师也可以主动要求学生背诵和在课堂现场即兴运用。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可以在写作中“下笔如有神”,使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蜜蜂》这课后,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课文中对蜜蜂的生动描写,试写出自己喜爱的动植物。这样,还可以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动植物的观察和兴趣。
2、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仿写的能力
模仿是自创的老师。作家秦牧所说:“在学习的开头,模仿未来是任何人都难免经过的阶段,‘彼此彼此’,正如我们大家小时候都穿过开裆裤一样,并没有什么可笑,当然,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穿开裆裤就未免可笑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在读写中坚持由仿到创的原则,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一步一步的从模仿写作到自主写作,借助语文教材的示范性、可仿性的特点,尽力挖掘教材的多种功能,着眼于解决小学生习作难点。逐步从模仿中找出自己的特色,最后达到“百花齐放”的目的。
二 以作文迁移训练的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迁移训练方式是探寻改革小学写作教学的新思路,这种训练方式打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定式,以课文为凭借,借助师生对文章情感、内容、思想等薄发处去积极发掘课文中的能说能写的因素,进而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说写的训练,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提升情感,学会阅读,主动表达,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1、对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揣摩、推敲和积累的训练
每一篇课文乃至每一处好段、每一个佳句、每一组词串都是教师引导学生习作训练的范例、素材和着力点,为习作提供有效地借鉴对象和创造依据,使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课文中的中心词语、精美语句反复斟酌、推敲,通过换字、加词、少词等方法让学生反复体验语句的不同,使学生在推敲字词中积累经验。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积累词语的同时也锤炼了思想。
2、抓住课文的情节进行补写和改写的训练
对课文的情节进行补写和改写,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能够发挥学生的个体特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它才能是有效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各种各样的阅读课文教学中,进行多角度、多形式的解读,在感悟文本内化情感的基础上,从可写的角度寻找着眼点,进行新的说话点、写话点的训练。
3、抓住课文插图描写
课文插图是最好的观察对象。如在鲁迅的《少年闰土》这文中,通过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插图的观察,可以让学生看图阐述对这两个时期的闰土的改变和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 使教材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联系教材实际,首先可以指导学生从静物描写入手,掌握初步观察方法。比如观察一盆花、一株树,进而过度到动态的观察描写,如写一个小动物,写一个活动场面等来培养学生自由观察的能力。其次,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定一定的观察情境,调动学生的集体积极性。如教完《山雨》之后,我便引导学生观察下雨时的天气变化,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的空气和环境的变化,这样学生在真实面对观察景物时,便学会了对课本中的语句融会贯通。
结语
一篇好文章,可以让学生从中领略到文章精美的语言和作者匠心的构思,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训练学生获得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注意自己教学方法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扎实实的训练中下功夫,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世国,小学作文迁移训练与作文主体性开发教学策略初探。《首都师范大学》
2 邱华国,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语文教育与研究
3 胡蔚著,作文基础能力台阶训练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 迁移训练
多年来,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使得无数语文教育工作者从各个方面做了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从整体来说,写作教学的现状还是不那么乐观的。在小学语文作文教育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写作的兴趣不浓,内容干涩、实在不行就虚假写作,作文时无话可写,不知如何去写。长此以往的这样下去,没有正确的的方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作文就成了老师和学生心中的痛。
一 利用语文教材的范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中提出:让学生的作文达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培养动口读、动手写的能力,可是这也是学生习作普遍感到困难的地方。那么有没有一条省时、快捷、易行的训练渠道,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的呢?叶圣陶老先生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习作的技巧”的论述,给了我们灵感。将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大量材料作为范例,在课堂上迁移出去,即时乃至即刻的讲解与训练,不是一件轻松而又方便的方法吗?这一方法需要我们注意到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的培养。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素材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写作,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材料和中心思想。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习惯,遇到好的语句时,教师也可以主动要求学生背诵和在课堂现场即兴运用。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可以在写作中“下笔如有神”,使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蜜蜂》这课后,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课文中对蜜蜂的生动描写,试写出自己喜爱的动植物。这样,还可以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动植物的观察和兴趣。
2、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仿写的能力
模仿是自创的老师。作家秦牧所说:“在学习的开头,模仿未来是任何人都难免经过的阶段,‘彼此彼此’,正如我们大家小时候都穿过开裆裤一样,并没有什么可笑,当然,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穿开裆裤就未免可笑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在读写中坚持由仿到创的原则,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一步一步的从模仿写作到自主写作,借助语文教材的示范性、可仿性的特点,尽力挖掘教材的多种功能,着眼于解决小学生习作难点。逐步从模仿中找出自己的特色,最后达到“百花齐放”的目的。
二 以作文迁移训练的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迁移训练方式是探寻改革小学写作教学的新思路,这种训练方式打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定式,以课文为凭借,借助师生对文章情感、内容、思想等薄发处去积极发掘课文中的能说能写的因素,进而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说写的训练,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提升情感,学会阅读,主动表达,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1、对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揣摩、推敲和积累的训练
每一篇课文乃至每一处好段、每一个佳句、每一组词串都是教师引导学生习作训练的范例、素材和着力点,为习作提供有效地借鉴对象和创造依据,使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课文中的中心词语、精美语句反复斟酌、推敲,通过换字、加词、少词等方法让学生反复体验语句的不同,使学生在推敲字词中积累经验。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积累词语的同时也锤炼了思想。
2、抓住课文的情节进行补写和改写的训练
对课文的情节进行补写和改写,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能够发挥学生的个体特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它才能是有效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各种各样的阅读课文教学中,进行多角度、多形式的解读,在感悟文本内化情感的基础上,从可写的角度寻找着眼点,进行新的说话点、写话点的训练。
3、抓住课文插图描写
课文插图是最好的观察对象。如在鲁迅的《少年闰土》这文中,通过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插图的观察,可以让学生看图阐述对这两个时期的闰土的改变和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 使教材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联系教材实际,首先可以指导学生从静物描写入手,掌握初步观察方法。比如观察一盆花、一株树,进而过度到动态的观察描写,如写一个小动物,写一个活动场面等来培养学生自由观察的能力。其次,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定一定的观察情境,调动学生的集体积极性。如教完《山雨》之后,我便引导学生观察下雨时的天气变化,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的空气和环境的变化,这样学生在真实面对观察景物时,便学会了对课本中的语句融会贯通。
结语
一篇好文章,可以让学生从中领略到文章精美的语言和作者匠心的构思,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训练学生获得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注意自己教学方法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扎实实的训练中下功夫,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世国,小学作文迁移训练与作文主体性开发教学策略初探。《首都师范大学》
2 邱华国,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语文教育与研究
3 胡蔚著,作文基础能力台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