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cas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初中学习目标中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目前,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留给学生的朗读时间不足,学生没有沉静的品读和感悟,语文也被当作了一门知识性和纯理性的学科来教,削弱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感悟能力。因此,如何更加适应新《课程标准》及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成了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就是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我觉得“声”是感人心之最初者,而诵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以声传情,因声会意。因此朗读教学不但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它与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相勾连。朗读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说话能力,更深切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含蓄美和形象美。学生可以从朗读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既受到了熏陶感染,又锻炼了用语音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所以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朗读能力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激发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不变的真理,而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想读、乐读,才会用心去读,才能读得入文、入情。因而教师的任务是营造一种氛围,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激活学生朗读的欲望,让学生自读自悟,提高水平。具体作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2.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像《春》《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等美文,教学时完全可以由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中去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情感意味,让学生从教师的动作、神情中去领会朗读的种种技巧。当然,也可以播放配乐诗朗读代替教师范读,来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
  3.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快乐。
  4.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各种朗读比赛。
  二、培养朗读的基本功
  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作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严格要求学生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三、多领悟体验,以读感悟
  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朗读训练应让学生多自读、主悟、自赏,领悟文意。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土地”和“太阳”是两个主导意象,“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对民族危难和人民疾苦的深广忧愤。“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真实朴素的两句诗,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土地”情结。只有了解了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朗读才能有感染力,才能真正读出韵味。在此基础上若进行美文赏读,并在朗读技巧上作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就能让学生读出语言的韵味,读出语言的音乐美。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朗读形式
  初读可采用较宽松的自读形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读的内容、速度、方法,能读懂多少就读懂多少,发现问题可以提问;通读时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互读,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一些问题;精读训练要通过师生的活动交流,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达到流利的要求,教师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优化组合各种形式的读,如自读、指读、仿读、小组读、引读、问读、疑读、表演读、齐读等,以求得最佳效果;品读是品赏优美词句,领悟文章和作者的情感,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内容、形式、方法,运用竞争、评价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表现欲望,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自豪感、成就感。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积累语言,运用各种媒体(音乐、画面)和激励性语言,创设课文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回忆、入情记忆、美读成诵。
  五、方法要灵活多变
  各种形式的读配以新鲜有趣的训练方法,能调动学生读的欲望,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和学好语文的信心,有利于提高训练的效益。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
  六、注重“评读”,多点鼓励,少点批评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对学生尤其如此,教师应带着欣赏的态度去聆听和感受学生的每一次朗读,让他们体会到被赏识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但是对学生也不能一味地夸奖和称赞,而是应该很巧妙地找出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再委婉地提出值得改进的地方,这样既成就了学生成功的愿望,又能使学生对自己的不足心领神会。
  课堂教学中对读书的评价语要既恰如其分,又要妙语生花。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指导学生互评不能简单的一句“他读得好吗?”也不能吝啬赞美和表扬,要以肯定鼓励、积极指导为主,让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读得好就说“有水平!”“读得真感人!”“真不赖!”等;读得一般要先指出优点,然后用“如果”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继续努力;如果确实读得不怎么样,也不是无法鼓励,教师可以找出这位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进行迁移,告诉他只要多学多读,朗读也可以很好,给他信心和勇气。
  总之,有效的朗读教学,能让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教学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教师有耐心、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是可以实现的。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朱雀桥②边野草花③,乌衣巷口夕阳斜④。旧时王谢⑤堂前燕,飞入寻常⑥百姓家。注释:①乌衣巷: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岸边。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贵族居住在 Suzaku Bridge ②
一、引言一个企业只有根据由本国的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和技术选择,才能在竞争市场中具有自生能力(林毅夫,1999)。自生能力是指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一个正
在传统的教学中,作为教材的文本具有确定性的解读取向:教科书的提示预示着编者的价值判断;教参的教材分析就是文本解读的指南;教学就是教教材……这样,文本丰富的意义被单一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中改革传统教学的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读课文了。现在想想那位老教师的全情投入,摇头晃脑,音调或婉转,或铿锵,如痴如醉的朗读,还是那样记忆深刻。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多媒体走进语文课堂后,确实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过度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弱了语文的魅力——鼠标取代了粉笔,图片取代了语言文字,录音代替了教师的范读……  朗读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也是传统的行之
松陵古镇、江南水乡,面对现代化高楼的拔地而起,自持那份沉静从容,以包容的姿态接受现代化的大军。城隍庙前的黄幔和新建的高楼相互交融为水乡带来了另一种可能性。因着这悠
根据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建立了基于复合材料单胞模型的湿扩散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体积分数下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湿扩散性能。假设纤维是不可渗透的,
表达技巧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但长期以来,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本文作者均为从事教学30年的一线教师,在这方面有一些心得和体会,奉献出来,以期对同仁有点滴启发作用。  一、总览全貌,宏观把握  各省高考题在“鉴赏”题中,往往有问:“使用什么手法?”给的参考答案,常常是拟人、托物言志等。学生奇怪了,有时有些教师也嘟囔,“修辞格也是手法?”更多的情形是学生出现漏答。看到托物言志,
在美国,一个公司所留存的货币资金如果占到其营业收入的2.5%以上,这些现金资金就被认为是“过剩”的。因此,为了让现金资金能产生最大的效率,一般美国公司都将其货币资金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