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执行"三项规定"、落实"五个严格"的背景下,政治课高考备考面临着许多矛盾:课时减少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矛盾、三门分数要求与两门选修等级匹配的矛盾、课堂教学与课外巩固的矛盾等。这种新形势、新情况对我们的备考思路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复习效率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一轮、二轮复习的效率,成为了提高高考成绩的奠基工程。下面结合本人高三政治教学的实践,就新形势下高三复习工作谈一些自己的具体做法和粗浅想法。
一、认真备课,精编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目前在高三政治复习课堂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被动"的现状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任务式教学"、"包办式教学"、"随意式教学"等。"预学·导学一体化"课堂模式是对高耗低效课堂的反思和扬弃。我们高三备课组深入分析当前的教育现状,学期初开始实施以"预学·导学案"为载体的复习策略,备课组两位老师分工协作,认真编写,把学案分成考点解读、误区点拨、体系构建、当堂巩固、高考典例和能力自测等六个部分。其中"考点解读"、"误区点拨"和"体系构建"部分,实现"把学习前置"、"把问题前置",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任务,然后学生带着难点和疑点走进课堂,交流预习中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知识点复习以学生归纳为主,教师做好一定的纠错、整合与引导工作。教师将预习交流中的共性难点归纳起来形成新的学习重点,此时的重点不是教师备课时自己以为困难的地方,而是大部分学生预学时觉得困难的地方,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
同时留足一定的时间进行达标测试,反馈提升。在"当堂巩固"和"高考典例"中抓好典型例题(尤其是主观题)的讲解,注重答案生成的过程,积极推行过程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领悟解题的规律与要求。教师针对共性问题的某一方面,进行提升拓展,提高学生整合、应用的能力。在学生暴露的思维问题的关键处给予方法的引领,和学生一起找方法,寻规律,抓特征,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善于发现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夯实基础,科学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仔细审读近几年高考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材料取之书外,答案隐其书中。学生丢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在高三的复习中,我们一方面通过编写预学案、归纳高考考点帮助学生理清基础知识,双休日的复习案和预学案也主要采用填空归纳的形式要求学生填写整理,与此同时通过课堂上的默写加以巩固。与此同时在高三的一轮复习中,注重对知识的整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在构建过程中,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引导,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尤其是自主学习过程中开动脑筋、构建知识树,学会在解答主观题中用宏观知识扫描材料和设问。
从近几年的高考看,试题的命制逐渐向能力立意方向转变,重点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各种解题能力和语言表达、答案组织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死"记的基础上学会活用。在高三复习中,政治课无非分成知识复习课和习题讲评课两种常规课型,但不管哪一类,都应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在复习中,我们根据教研员的要求和部署,做到一堂课讲好一至两道主观题,精选试题是前提,同时善于对题目进行变式,加强对主观题的审题思路、答题技巧、要点组织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重视学生的参与,在讲解过程中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投影展示、在学生讲的过程中捕捉亮点、发现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帮助学生归类和总结,在举一反三中找出答题规律性的东西。
三、研究高考动态,关注社会热点,把握高考切入点
国家督学、《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在一次学术报告中指出,方向问题是上位的问题。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都是逆风。《高考考试说明》对知识要求和能力目标做出了明确且细致的说明,同时明确了试题的题型比例、难易比例。《高考高考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与要求不仅为政治高考提供了最有权威性的命题依据,而且也为高三政治课复习指明了方向。我们高三备课组在教学中定时开展备课组研讨活动,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江苏高考试卷。对《考试说明》做好"三个关注":关注考纲的变化,关注新版教材的变化,关注重点核心考点(理解层级的考点、历年高考常考的考点、不常考甚至未考的理解层级的考点、考纲变化考点、教材新表述的考点、与重大热点对接的考点等等),把这些"关注"点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复习中。对历年高考试卷和各地大市卷等做好"四个关注":关注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命题规律、关注考试说明中例证性试题的变化、关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探究类题目、关注考查热点的典型题目等。
近几年江苏高考越来越多的试题以社会热点、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尤其是主观性试题,很多试题从题目的立意、材料的选用到答案的设计都与时政热点、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为此,我们在复习中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在一轮复习中重在以知识点带热点,在二轮复习中重在以热点扫描书本知识点,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把握重要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专题复习中既要进行书本知识的全面辐射,又要研究和找准切入点,防止专题复习中泛泛而谈的现象。
四、细化教学常规,认真分析学情,提高教学针对性
当前新形势新背景下,高三政治复习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如: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的重视度不够等。所以我们必须要细化各项教学常规,做细做实各项工作。
我们要处理好备复习内容、备复习进度与备学生学情的关系。通过检查"预学案"的完成情况、课堂提问、阶段性检测等全面、及时掌握任教班级学生的学情,以学生的学情为客观依据,来调整下一阶段的复习工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要处理好课堂内学习和课堂外预习、巩固的关系。一方面布置"预学·导学案"把学习前置,另一方面适量布置作业把学习后延,要求学生以整理课堂解题思路和主观题答案为主,同时一定量地布置复习考点、背书识记的作业。
我们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阶段检测(即知识学习与知识巩固的关系)。新形势下高三政治教学尽管在时间、课时上非常有限,但还是要做好过程中的检测与考试工作,对每一次检测、考试(包括平时的作业批改)做好答题的量化分析和反思评价工作,以正确定位教学中的不足。
五、用好规定时间,实施分层教育,密切关注临界学生
正确处理好"减少学生作业量"和"保证等级有效率"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和"兼顾学差生"的关系,为此,要做好几个转化工作:化"学生大量做题"为"教师精编精选试题、整理编写错题集",化"全面出击"为"重点倾斜",化"片面追求均分"为"实现等级资源最优化"。
认真做好教学"七认真"中的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工作,这个工作既体现在对全体学生的要求上,我觉得在新背景高考下尤其是要体现在对"达分不达级"或后者有危险的学生以及等级为D或有可能为D的学生,作为任课教师,对这部分同学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进行辅导,并给予自主学习方面的指导工作。
总而言之,新形势新背景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是我们的使命,"实现自我发展、服从整体利益"是我们高三政治教师的高考奋斗目标。
一、认真备课,精编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目前在高三政治复习课堂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被动"的现状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任务式教学"、"包办式教学"、"随意式教学"等。"预学·导学一体化"课堂模式是对高耗低效课堂的反思和扬弃。我们高三备课组深入分析当前的教育现状,学期初开始实施以"预学·导学案"为载体的复习策略,备课组两位老师分工协作,认真编写,把学案分成考点解读、误区点拨、体系构建、当堂巩固、高考典例和能力自测等六个部分。其中"考点解读"、"误区点拨"和"体系构建"部分,实现"把学习前置"、"把问题前置",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任务,然后学生带着难点和疑点走进课堂,交流预习中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知识点复习以学生归纳为主,教师做好一定的纠错、整合与引导工作。教师将预习交流中的共性难点归纳起来形成新的学习重点,此时的重点不是教师备课时自己以为困难的地方,而是大部分学生预学时觉得困难的地方,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
同时留足一定的时间进行达标测试,反馈提升。在"当堂巩固"和"高考典例"中抓好典型例题(尤其是主观题)的讲解,注重答案生成的过程,积极推行过程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领悟解题的规律与要求。教师针对共性问题的某一方面,进行提升拓展,提高学生整合、应用的能力。在学生暴露的思维问题的关键处给予方法的引领,和学生一起找方法,寻规律,抓特征,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善于发现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夯实基础,科学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仔细审读近几年高考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材料取之书外,答案隐其书中。学生丢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在高三的复习中,我们一方面通过编写预学案、归纳高考考点帮助学生理清基础知识,双休日的复习案和预学案也主要采用填空归纳的形式要求学生填写整理,与此同时通过课堂上的默写加以巩固。与此同时在高三的一轮复习中,注重对知识的整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在构建过程中,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引导,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尤其是自主学习过程中开动脑筋、构建知识树,学会在解答主观题中用宏观知识扫描材料和设问。
从近几年的高考看,试题的命制逐渐向能力立意方向转变,重点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各种解题能力和语言表达、答案组织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死"记的基础上学会活用。在高三复习中,政治课无非分成知识复习课和习题讲评课两种常规课型,但不管哪一类,都应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在复习中,我们根据教研员的要求和部署,做到一堂课讲好一至两道主观题,精选试题是前提,同时善于对题目进行变式,加强对主观题的审题思路、答题技巧、要点组织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重视学生的参与,在讲解过程中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投影展示、在学生讲的过程中捕捉亮点、发现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帮助学生归类和总结,在举一反三中找出答题规律性的东西。
三、研究高考动态,关注社会热点,把握高考切入点
国家督学、《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在一次学术报告中指出,方向问题是上位的问题。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都是逆风。《高考考试说明》对知识要求和能力目标做出了明确且细致的说明,同时明确了试题的题型比例、难易比例。《高考高考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与要求不仅为政治高考提供了最有权威性的命题依据,而且也为高三政治课复习指明了方向。我们高三备课组在教学中定时开展备课组研讨活动,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江苏高考试卷。对《考试说明》做好"三个关注":关注考纲的变化,关注新版教材的变化,关注重点核心考点(理解层级的考点、历年高考常考的考点、不常考甚至未考的理解层级的考点、考纲变化考点、教材新表述的考点、与重大热点对接的考点等等),把这些"关注"点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复习中。对历年高考试卷和各地大市卷等做好"四个关注":关注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命题规律、关注考试说明中例证性试题的变化、关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探究类题目、关注考查热点的典型题目等。
近几年江苏高考越来越多的试题以社会热点、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尤其是主观性试题,很多试题从题目的立意、材料的选用到答案的设计都与时政热点、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为此,我们在复习中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在一轮复习中重在以知识点带热点,在二轮复习中重在以热点扫描书本知识点,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把握重要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专题复习中既要进行书本知识的全面辐射,又要研究和找准切入点,防止专题复习中泛泛而谈的现象。
四、细化教学常规,认真分析学情,提高教学针对性
当前新形势新背景下,高三政治复习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如: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的重视度不够等。所以我们必须要细化各项教学常规,做细做实各项工作。
我们要处理好备复习内容、备复习进度与备学生学情的关系。通过检查"预学案"的完成情况、课堂提问、阶段性检测等全面、及时掌握任教班级学生的学情,以学生的学情为客观依据,来调整下一阶段的复习工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要处理好课堂内学习和课堂外预习、巩固的关系。一方面布置"预学·导学案"把学习前置,另一方面适量布置作业把学习后延,要求学生以整理课堂解题思路和主观题答案为主,同时一定量地布置复习考点、背书识记的作业。
我们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阶段检测(即知识学习与知识巩固的关系)。新形势下高三政治教学尽管在时间、课时上非常有限,但还是要做好过程中的检测与考试工作,对每一次检测、考试(包括平时的作业批改)做好答题的量化分析和反思评价工作,以正确定位教学中的不足。
五、用好规定时间,实施分层教育,密切关注临界学生
正确处理好"减少学生作业量"和"保证等级有效率"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和"兼顾学差生"的关系,为此,要做好几个转化工作:化"学生大量做题"为"教师精编精选试题、整理编写错题集",化"全面出击"为"重点倾斜",化"片面追求均分"为"实现等级资源最优化"。
认真做好教学"七认真"中的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工作,这个工作既体现在对全体学生的要求上,我觉得在新背景高考下尤其是要体现在对"达分不达级"或后者有危险的学生以及等级为D或有可能为D的学生,作为任课教师,对这部分同学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进行辅导,并给予自主学习方面的指导工作。
总而言之,新形势新背景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是我们的使命,"实现自我发展、服从整体利益"是我们高三政治教师的高考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