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国老百姓十大“欲望”榜
1.更多的钱:72.68%
据《新周刊》报道,近日,借助网络投票的形式,一份“中国欲望榜”新鲜出炉。
多达七成的人毫不犹豫地把“更多的钱”作为他们心目中最大的欲望。不过中国人大都对自己的收入保持着神秘和低调的作风。家庭的收入和女人的年龄一样,永远是秘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一个希望更多,一个希望更年轻。
2.环游全世界:65.12%
看微缩世界之窗是十年前的国人旅游世界的心态表露,如今的中国人,更喜欢拿着护照,举起数码相机,在世界各地的标志性取景地拍下留念照。
3.中国世界第一:54.09%
这个欲望排列第三,也有不少人不认同中国可以做“老大”的说法,但绝大多数中国人愿意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而存在。
4.开名车:48.50%
中国人的名车定义是德国奔驰和宝马,在对待汽车的态度上,却与美国人相似:热衷粗暴的SUV,热切希望结束步行的出行方式。此欲望能名列第四足以对中国汽车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5.住别墅:48.27%
作为国人对豪宅的终极标准:拥有一栋超然的别墅,是中国人所能想到的“最诗意的栖居”。带有西方住宅形式沿袭的别墅是“何处是修竹,吾庐三径”的现代升级版。
6.博览群书:45.23%
相比上一代人的本本式阅读,新一代的中国年轻人更乐意在新的传播媒介下获取新知:网络、手机,甚至是游戏中。此欲望名列第六,从某种角度来看,并非中国人是如何地好读,而是资讯年代对国人生活的渗透的反映。
7.朋友遍天下:44.39%
本欲望的入选显得顺理成章,由于调查通过网络进行,更凸显出网络通信年代之下,朋友遍天下的心态,在QQ、MSN和视频通信软件的支持下,天涯若比邻。
8.做老板:37.03%
“老板”在成为服务业对待每个男性顾客的称呼时,这个国度已经纳入一个“老板社会”中。对有着做小生意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拥有支配权和控制权是他们“做老板”欲望的心灵根源。
9.中大奖:26.85%
一度火热全国的即开型福利彩票虽然因为发现黑幕而暂时休止,地下或来自海外的“六合彩”处于被禁境地,那些“中大奖”的欲望仍然能在“足彩”、“体育彩票”、“福利彩票”中得到莫大的满足。
10.桃花运:25.67%
中国人的爱情拿“桃花”作比喻,便很能说明问题:来得越多越好,越早越好,今年没有了,来年开春再去桃花处转转。
(网摘)
编辑 / 一迪
二、股市,让我欢喜让我忧
(一)探秘股市症候群
在股民大扩容的时代,股市症候群的感染范围很广;在大牛市的时代,股市症候群传染速度很快。不管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学历、长相、血型……只有不想挣钱的人可以免疫。
究竟什么是“股市症候群”?“股市症候群”有哪些症状?该怎么医治?
股市症候群泛指染上了跟股市息息相关、影响生理和心理健康诸多症状的股民或非股民。写股市症候群,写这些股民的生活百态,是想做一面镜子,让股民梳理好得失,调整好心态,健康再出发。
工作日综合征
症状:一时不看股,则生活无味;一日不谈股,便面目可憎。宁可食无肉,不可心无股。
不到9点半,办公室里大家都端坐在电脑屏幕前,像是等待洗礼般郑重而严肃地等待9点半——股市开盘。下午接近3点,空气里的烦躁因子活跃起来,像是孕育着一场疾风暴雨。3点一过,再也憋不住了——办公室的男男女女要么三五成群在一边窃窃私语,要么一个人发呆若有所思。表情只有两种:掩不住的欣喜和藏不住的苦闷。
符合以上基本表现的办公室被戏称作“93学社”,9点和3点成为其间社员们工作日重要的两个时间节点。当然,很多人可以处理好工作和炒股的关系,但这两个时间节点,他们还是难免不平静。
有这样情况的股民千万小心情绪的波动。股市行情瞬息万变,经常处在紧张、压抑、焦虑情绪之中,人体的免疫力会大大下降,极其不利于身心健康。加上交易大厅人满为患、空气流通差,会对每天去交易所“上班”的股民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处方:做长线。不用天天盯着股市曲线,不用影响工作,不用病入膏肓,也一样可以让钱生钱。买基金,让别人替你理财、替你算计,既不会影响工作,又不会影响健康,还节省时间和精力。
假日综合征
症状:对股民来说,没有起落涨跌的假日才是最难熬的。
以前只知道星期一有上班综合征:经过了双休日的调整,周一一开始上班总难免走神,工作效率降低。然而习惯了股市节奏的股民们恰恰相反,周一到周五,因为神经亢奋而神采奕奕,一旦进入假期,没有了心中那份寄托,反而浑身不自在,惘然失落。
处方:精神转移法。不让股民脑子里老想着股票似乎是很难办到的事情;但听之任之显然更不合适,建议这些股民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也可美其名曰为股市革命锻炼身体。
上涨综合征
症状:我的眼里只有“你”。
女人的消费欲望突然缩减,男人开始减少抽烟,这是一种典型的上涨综合征,省下每分钱,倾其所有投入股市,恨不得连自己都卖了,换钱进股市“钱生钱”。在这种极度亢奋的市场情绪中,过激行为开始出现,理智在这个时候显得尤其脆弱。
还有更极端的例子,媒体曾报道过这样的案例,某些股民因暴涨若干倍后欣喜若狂,精神的亢奋在极短时间内使大脑大量充血,血压急骤升高,会给机体造成难以承受的“负荷”,高血压病人易发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病人易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处方:斩仓。心痛归心痛,如果确定有不适合情绪激动的疾病,还是快刀斩乱麻。生命重要还是金钱重要,相信谁都会做出选择。
下跌综合征
症状:天天穿红衣,看见穿绿衣的人就莫名紧张。
上涨会让人情绪失控,诱发疾病,下跌就更不用说了。在如今的大牛市环境下,跌更难以接受,因此也更容易让人跌破健康底线。悔恨症、抑郁症、妄想症、癫狂症……都是下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
所谓悔恨症,就是一种强烈的自责心理,认为自己能力不济,才会让血汗钱付诸东流。研究发现,股市悔恨心理只要持续一周以上,体内免疫球蛋白便会降低。
处方:割肉。对于拿着血汗钱投资股市的股民来说,下跌无异于割他们的肉,“割肉”一词无从考究是谁发明的,但实在形象不过。
实在下不了狠心,就找准时机买进摊薄成本,说不定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
未入市综合征
症状:今天你开户了吗?
面对牛市赚钱效应,很多非股民得了比股民更严重的综合征。他们急,他们悔,为什么没有早点入市;他们犹豫,他们挣扎。于是,虽然今天的指数、今天的股价已经相当高了,他们还是迫不及待地跳进去。“我知道有风险,我知道现在的风险更大,但不炒机会是零,我不能再错过了,趁这个机会赚一笔我就收手。”一席话恐怕道出了大多数新股民的普遍心态。但恐怕没有人会在赚到钱后,挥一挥衣袖,潇洒地转身。
处方:要不就从此断了入市念头,理财途径有很多,基金、保险、国债……何必为一棵树放弃整片森林。要不就赶紧入市,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摆脱未入市综合征后,有可能感染以上四种更难医治的病症。
虽然是老生常谈,还是要再重复: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在入市前先问问自己:“准备好了吗?”
据《市场报》
编辑 / 张秀阳
(二)“炒股病”的“七情疗法”
文 苏渝
“炒股病”袭击众股民,眼下的社会已经出现了一种群体性心理疾病——“股市症候群”。成都中医药大学汪亚强教授指出,长期过度紧张,会引起失眠、焦虑、抑郁、自卑、自闭、疲劳、情绪失常等精神疾病,有些人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紧张、焦虑还易引起血流加速、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剧烈,如果血压波动过大,还有可能导致中风、偏瘫、心梗、猝死等。前不久,因股市盘中跳水,河北一位60多岁的唐姓老汉猝死在股票交易机前。
“炒股病”是股民常见多发的一种情绪病,是由暴跌暴涨的股市波动引发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于强烈刺激,过于深痛,使人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从而影响到脏腑、经络、神经,以致出现无药可救的独特病理反应。
既然股市病是由七情引发的,要医治它也只能用“七情疗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中医所云的“五行相生”、“阴平阳秘”、“以毒攻毒”的和谐境界。何谓情疗?即用一种情感去抑制另一种情感,其疗法如下:
喜疗:暂时忘掉手上套牢的股票,多看喜剧,多听相声小品。实在喜不起来,就窃喜,想象股市2008年能上8000点,套牢只是暂时的,用希望的快乐去克服忧伤、恐惧和愤怒等情绪。
怒疗:怒可抑悲制恨。感到悲伤怨恨时,设法让自己发怒起来,痛快淋漓地大吼或大骂,实在不解恨,也可去网上发一通怪论,把不敢说的龌龊话,都一股脑倒到网上去,将愤怒与同病相怜者一起分享。
忧疗:忧伤可以控制过度的快乐。有的股民老是沉浸在赚钱的快乐之中,回忆抓翻倍牛股的辉煌,没法让自己忧伤起来。丢掉幻想,告别昨日,展望明日,不也是一剂良药吗?
思疗:总结失败经验,对狗年“二八现象”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操作进行反思,找出猪年正确的操作思路,比骑上了十匹黑马都管用,思考能使你弃病除邪。
悲疗:时刻想到自己的钱是劳动得来的,是养命钱,不是偷来的抢来的圈来的,更不是贪污受贿来的。惜财爱财,让悲来掩盖哀,才能防止因想不通而走极端,走上绝路。
恐疗:恐能抑制忧悲喜怒,恐也能使你对后市绝望,及时止损离场,避免行情见顶后越套越深。对于那些问题股和做假的上市公司,应视为怪兽,有恐怖感,坚决不碰不摸,倘不幸捏上,应果断离场。
惊疗:一惊解万愁。对于突发性的利好,应感到惊讶,怎么会这样?只有惊,才能使你抓住突发利好产生的抄底和抢反弹或逢高减磅的机会。要知道,能让你吃惊的利好,已经所剩无几了。
以上七情疗法并非孤立,应综合调剂,才能补偏救弊。各位股民,赚钱事小,健康事大。愿天下股民吃好、睡好,无灾无痛,抱上健康这头金猪。
(网摘)
编辑 / 一迪
(三)炒股,别“炒”掉了健康
文 李芩
近段时间股市火爆,数年不见的红火现象,引得很多人纷纷入市。可是,股市不是一帆风顺的,霎时天堂霎时地狱的心理冲击,并不是每一颗心脏都能承受得起。据记者调查,各大医院里,因玩股票玩出病的患者也悄然增多,高血压、血糖波动、干眼症、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问题构成了对股民健康的“七宗罪”。
[门诊现象]各大医院康复科门诊的颈椎病、腰椎病患者有所增加。相关推拿康复科专家介绍,前来门诊部做理疗、按摩放松的人群中,炒股族占了一大半。泌尿科医生告诉记者,他在门诊接诊了好几位因担心一不留神错过股指变化,长时间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憋出泌尿系疾病(前列腺肥大、尿道感染等)的患者。此外,因炒股过于紧张疲劳造成的突发性耳聋、视力急剧下降、炒股炒得上瘾失眠、胃病复发的患者也不少。
1.银发股民首防心脑血管疾病
今年67岁的杨爷爷,平时身体很健康,退休在家没事干,看到不少街坊炒股赚了钱,也将多年的储蓄投入股市。上个星期二,他重仓购进的一只股票持续下跌,算起来亏了好几万元,心里很不痛快,动不动就长吁短叹,吃饭不香,连续几天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天半夜,老杨又睡不着,觉得心慌憋闷得厉害,他自己意识到不妥,赶紧叫醒家人,连夜送到医院急诊科。最后确诊他患的是“急性心肌梗死”,马上转到心血管外科做介入手术。
所幸抢救及时才脱离危险。杨爷爷告诉记者,他是去年入市的,“听说牛市好赚钱,反正也是退休在家闲着没事干。”他说近来和一帮股友聊天,感觉大家的士气都低了很多,“都这把年纪了,难免会有些老毛病,高血压、糖尿病、腰椎颈椎骨质增生什么的,这阵子很多人都抱怨自己睡不好、血压血糖波动的……没想到现在却轮到自己了,幸亏捡回条老命。”
“股市是一个风险场所,老年人的承受能力比较弱,与投资上潜在的风险相比,健康问题更为重要。”专家提醒,老年股民面临的健康危机主要来自身体疾病和心理障碍两个方面。炒股时心情随着股票的涨跌起伏波动,交感神经容易兴奋,心血管就容易收缩,对脑、肝、肾等都不好。近些时,炒股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原本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银发股民身上。
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弹性差,过度激动、过度沮丧更容易造成心脑血管意外。
温馨提示:
老年人多有基础病如高血压、血糖高、冠心病,或曾有过中风病史等,不管股价暴涨还是暴跌,都可能引起心血管意外的发生。所以老年人炒股要心态从容,不盲从,对盈利预期不宜太高。有心血管疾病史的股民,其家人或患者本人一定要小心,注意每天出门前最好量量血压,出门时也要随身携带救心丸之类的急救药,若血压出现升高现象,要及时吃降压药。
2.持续仰头颈椎病复发
在一家广告公司当设计师的王先生说,自从今年年初杀入股市后,他的生活就明显“充实”了很多:早上不再坐在公车上睡觉了,而是看报纸的财经版;上班时和老板“打游击”,一有空就上网看股市行情;中午吃饭的时候,也不敢离开电脑,因为想听听同事的指点,还加入了一个股票群,而每天中午,“高人”都会出来分析一下当天的股市情况。
前几天股市大跌,人心惶惶,王先生更是熬夜奋战,每天双眼紧盯显示屏,匆匆吃几口饭就坐到电脑前做“功课”,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半年不到,我发现体重增加了快10斤,啤酒肚也凸了出来。视力明显下降,眼睛干涩很不舒服。而且还动不动就闹肚子,脖子、腰经常感觉很僵硬。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我患了干眼症、颈椎病、胃肠功能紊乱等,要注意休息,不要长时间对着电脑。”王先生说,“入市这半年来,好像钱是赚了不少,可自己的身体却远不如从前了。真是得不偿失呀!”
在不少医院的康复科,最近前来治疗的股民特别多。专家指出,办公室一族颈腰椎的毛病本来就多,更应时时提醒自己保护好颈腰椎。不少办公族在单位看股票行情分析,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下班回家后,还要上网查行情,坐在电脑桌前的时间大大增加。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让身体处于紧张、疲惫状态,易使颈椎、腰椎受损。尤其是中年人,其肌肉、韧带的弹性不如年轻人灵活,对颈椎的支撑能力下降,颈椎腰椎就更容易劳损了。
温馨提示:
看电脑的时间超过1小时要起来活动10分钟。长时间对着电脑屏幕,要注意勤转动脖子。下班后要注意颈腰椎的休息,不可长时间看电视、电脑。睡觉时应科学合理地选用枕头,在卧床时保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性前凸,使颈部的肌肉、椎间盘、韧带等均处于自然放松的休息状态。
3.紧盯屏幕诱发干眼症
电脑显示屏与手机、微波炉一样也有辐射,人们长期盯着它对身体不利。很多股民为了看行情,每天几乎不间断地对着电脑,即使在外出差办事的路上,也利用手机小屏幕看行情。专家提醒,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各类大小不同的电子屏幕,它的亮度和色彩反差很大,易损耗视神经,短期出现视觉疲劳,长此以往可加快视力退化。同时,由于盯着电脑,眨眼次数减少,角膜不能得到充分的滋润,从而发生了眼睛干涩的症状,也就是“干眼症”。
温馨提示:
不要长时间一直死盯着显示屏,可看一会儿,然后走出去,适当地远眺,看些绿色植物;“办公室一族”每天要控制用电脑时间,即使在看电脑时,也要提高效率,不要一天8小时以上都泡在电脑前,对于有干眼症等眼疾的患者,可适当滴些人工泪液。
4.饮食不规律诱发胃肠道疾病
大部分股民像上班族一样,上午9点左右就赶到交易大厅,下午股市停盘才走,中午也不回家,在门口随便吃个盒饭、快餐就打发了。而办公室一族股民呢,可谓“一时不看股,则生活无味;宁可食无肉,不可心无股”。边吃饭边炒股,吃完了就坐着不动或者干脆来个废寝忘食,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很坏的饮食习惯。
专家指出,由于炒股时精神和心理压力过大,此时胃肠道的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抑制和兴奋功能就可能失调,从而出现胃酸分泌过多、呕吐、腹胀、便秘、胃炎或厌食等一系列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
温馨提示:
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饮食要注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等帮助消化的食物。
5.憋尿禁水易发泌尿系感染
在一家服装公司做会计的李女士说,看见周围的朋友和同事纷纷投入到股市大军,买车的买车、买房的买房,自己也禁不住诱惑入了市。自从加入了股市后,自己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股市行情,中午吃饭的时候还不忘找来报纸,一边吃饭一边看财经版,听听业内人士怎么分析的,往往一坐就是好几个钟头。因为自己是新手,属于学习阶段,所以很担心一不留神就错过每个股指波动,弄不好会倾家荡产,再加上自己常在报纸上听说炒股跳楼自杀的报道,所以就更加担心。为此,李女士就很少喝水,甚至连去小便的时间都不敢耽误太久。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时间长了,我憋尿的功夫也厉害了很多。”可是后来,李女士发现自己的情况好像有点异常,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越来越明显,每次刚解完小便就又想去,频频有尿意小便又很少。最近,股市大起大落,李女士晚上也经常睡不着觉,心里老是想着自己的股票明天是跌是涨,晚上睡不着,白天工作也没精神,老是出错,还差点丢了自己的工作。医生检查后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坐太久、喝水太少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此外,她还患有严重的失眠症、焦虑症。建议她去心理科看看来解决根本问题。
泌尿科医生告诉记者,从去年年底以来,因为排尿不好而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比以前多了10%~20%。其中不少人是股民,由于担心一不留神错过股指波动影响收益,经常不喝水或养成了憋尿的习惯。
医生解释,膀胱充盈相当于细菌培养基,长期久坐、少喝水、憋尿等,女性容易引发尿道感染、阴道炎等,而40岁左右的男性往往有前列腺增生的现象。由于炒股久坐,心情紧张,生活习惯不好,细菌容易在体内滋生,诱发尿路感染和前列腺炎的机会更多。
温馨提示:
建议股民不要长时间坐着,要多喝水、别憋尿,有利于体内毒素排出,减少泌尿系感染几率。
6.指数涨落辗转难眠
许多人对股市一窍不通,尤其是老年人、女性。只是看到或听到有人赚了钱,便盲目跟进,投入了大量甚至是全部的积蓄在里面。结果心理上没有对它的后果产生足够的认识,一旦受到挫折,便会导致心理问题,“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担心自己会倾家荡产。
医生指出,这样长期过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可引起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兴奋机能失调,从而引起失眠、焦虑、抑郁、自卑、自闭、嫉妒、疲劳、情绪失常等精神问题,有些人还可能出现自杀倾向。
温馨提示:
心理脆弱的人群和老年人不宜炒股。股民或准股民们,入市首先要有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如果发现自己心理上有焦虑的苗头,要及时去看心理医生。
7.炒股引发的其他疾病
静脉栓塞——长期久坐不动,血流自然缓慢,双下肢可引起静脉血栓。这如同经济舱综合征患者,因长时间在狭小的空间里坐着不动,导致双下肢血液回流受阻所出现的疾病。出现静脉血栓,下肢会有疼痛、肿胀感。栓塞或血栓一旦进入肺部,则可能出现肺栓塞,直接危及生命。
温馨提示:定时起身活动腿脚,促进血液流通。
呼吸系统疾病——证券交易大厅空间密闭狭窄,同时又人员密集。人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空气流动不畅的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下降,人们吸入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一方面使大脑处于相对缺氧的迟钝状态,导致人们的思维、推理能力受限,反应力下降,耐力不强。另一方面由于空气不洁净、被动吸烟等因素,可引起肺功能受损,导致易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温馨提示:多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据《今日健康》
编辑 / 王翠萍
三、向理财专家学习
(一)做乌龟别做兔子
文 十分公子
与普通人相比,富翁理财不在乎一年的回报率有多高,他们大部分注重“持续性”的增长,“年年赚最重要”。这是一个很重要及正确的理财观念。也就是说,在投资这个领域里,我们宁愿学迟缓而富有耐心的乌龟,也不要做因心急而盲目出击的兔子。
统计:只有1%股民赚钱
美国加州大学的巴伯和欧丁教授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理财专家李怡宗和刘玉珍,在2004年针对台湾股票交易所中单个股民的交易数据做了一份研究报告,内容显示,台湾股民在连续两个半年期间,只有百分之一的股民获利,而利润大概只有4000美元,还不及打工挣的辛苦钱。这与股民们的一些错误观念有关,由于老百姓一般都缺乏“理财教育”,他周边的朋友也基本不是这行业的高手,很容易一错再错,几乎一辈子都掌握不到投资应有的技巧。我在下面试举一些案例,希望投资者能从这些失败的案例中吸取别人的教训,从而改良自身的方法,来达到理财成功。
股市走势规律:盛极必调
散户们一心希望2007年股市连创新高,我感觉不切实际。事实上,从专家理财的角度,市场调整也一样能赚钱,只需要用不同的产品来部署便可以。
以我们内部的研究,根据以往15年股市的历史,股市到高峰时,便会有一次大幅度的调整(约25%),
任何人在3000点以上,购买基金及股票,都可能会亏本收场。其实,高手操盘有很多技巧,例如:“涨”市,用“攻”策略;市场下降,用“守”策略,工具可以改用债券基金,认沽权证及封闭式基金。市场徘徊时,可以离场休息。
正确的理财态度:年年赚最重要
假如潜心进行研究的话,你会发现:富翁理财不在乎一年的回报率有多高,他们大部分注重“持续性”的增长,也就是说:“年年赚最重要。”这是一个很重要及正确的理财观念。
散户们经历过2006年的市场旺季,很容易产生“追涨”的误区,去年闭着眼睛赚到50%至80%的话,2007年不断加码,也希望追求50%至80%的回报。抱着这种态度的人士,我们敢说2007年他一定亏本收场。由于他们还在加码,所以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今年会亏掉30%至40%。你可以看到,虽然2006年老百姓回报率高达80%,但两年后的结果,他的资产只是由10万元变为10.08万元而已。
富翁或专家理财方式可不大一样,2006年的回报未必有老百姓高(因为他们的组合含低风险的外币及债券基金,只有五成在股票型的工具上),但两年后的结果,是由10万元变为15.6万元。
投资提示:别把股市当赌场
老百姓买股票,很少有风险管理意识,以为股票只涨不跌。专家理财,首先要考虑风险,以不亏本为前提,第二考虑才是回报。老百姓与富翁的差异,就在老百姓是:一年偶然赚他一把,纯靠运气,没有技术,以后几年就做不到。富翁却是年年赚,能“持续性”赚下去,不靠运气,靠技术,每年回报不一定很高,但能平衡风险。
启示:人人都能成为百万富翁
举个例子:巴菲特投资平均年回报25%,三年翻番,维持了70年。
再看其他实例:美国耶鲁大学的基金,每年平均增长17.2%;哈佛大学基金,每年平均增长15.2%;普林斯顿大学基金,每年增长15.6%。这些数字代表什么?美国耶鲁大学的基金,从20年前的10亿美元,到现在是200多亿美元,也就是靠每年17.2%的增长。
其实,理财关键在于:
(1)不要冒太大的风险,年年赚10%以上;
(2)维持10年以上。
由此可以推断出:要想成为百万富翁,只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每年储蓄万元;
(2)年回报12%以上;
(3)维持10年。
10年以后,你便成为百万富翁。
据《家庭科学》
编辑 / 王翠萍
(二)退休老人买基金保本是关键
文 金锐
过去一两年中,伴随着一轮牛市中的基金热,使不少人对基金的赚钱能力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似乎只要买基金,就一定赚钱,而且赚大钱。
于是我们看到不少人倾其所有投入基金中,其中也不乏退休老人,基金投资也存在风险的事实正在被人淡忘。
应该清醒认识到的是,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平均分别高达121.4%和40%~50%的回报是在特定的大牛市背景下取得的;如此高的回报率无法长期维持,也不具有可复制性。基金的本质是众人集资买的“一篮子”股票和其他证券产品,“篮子”里的股票下跌了,基金也就会亏钱。
退休老人买多少基金,“保本”是首要的,“创收”在其次,选择基金等投资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通常来说,退休老年人购买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等风险类投资产品的比例,应该不大于100减自身的年龄,比如一位65岁的退休老年人,最多只投资35%的资金用于购买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等风险类投资产品,其他的资产则可以投资于银行活期或定期、国债和债券基金及货币基金等收益类的产品。有了这样的资产配置,基本上可以做到能攻善守,退休老人也可以安心地享受晚年生活。
据《卫生与生活报》
编辑 / 一迪
四、常让心灵“打个盹”
文 陈铮凡
一位老人,嗜好下棋,闲暇时便上街与人对弈。他心强好胜,常常想“出阵便捷”,所以,棋着略有点“闪失”,便捶胸顿足,愠色满面。一次,他与一位年轻新手对阵,竟连输三盘。老人恼羞成怒,一气之下当场诱发脑溢血,被人及时送往医院才幸免危险。
现实生活中,心欲太强的人比比皆是,可谓司空见惯。其主要表现为:贪心、过求、好胜。有的人贪心不足,欲壑难填,娶得美妻,还想生得贵子,贵子长大,又想让其出人头地;有的人做事过求,苛刻繁琐,购物买货想物美价廉,房屋装修想工精料省,上街乘车想一路绿灯;有的人心强好胜,争输争赢,常为一个门球失误而懊悔自责,为一盘棋输赢而面红耳赤,为一次钓鱼不着而怨天恨地。这些人活得自私,活得心累,愚不可及。
谢德林有句名言:“人往往异想天开,竭力追求得不到的东西,做办不到的事,结果不是后悔就是苦恼。”古人也说:“世人如何不心安,只因放纵欲望船。”可见,心欲太强是有害人身心健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块精神磐石,是一团“心理死结”,是人生路上的一道屏障。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就会成为心欲的奴隶,最终丧失自我。
心欲别太强,就是要淡泊处世,洒脱为人,顺其自然,顺应生活,顺通人情事理。一位名人说得好:“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多是负担,是另外一种失去,少非不足,而是另一种有余。”世间物华,如云易散,转眼成空,追求平常生活,淡化情欲心欲,干平常事,做平常人,这种看似“白描”般的人生观,其实是一个人的性灵和修养达到了极致的表现。
心欲别太强,就是要做到宠辱不惊,输赢不争,有敢于吃亏、吃苦和奉献的精神。《养真集·出世》说得好:“世人之不得意处,正高人之得意洒脱时也。”现实生活中,知足满足,事不过度,平常平淡是万应之理,常能识好知趣,则心安理得,五脏安适。心欲淡薄,也许不能给人以外在的辉煌和腾达,却能使人有内在的超越与升华。万事知足心常惬,人生在世,想通一些,看淡一些,常让心灵“打个盹”,则能体健身安,生活安适。
据《中医药报》
编辑 / 赵明建
1.更多的钱:72.68%
据《新周刊》报道,近日,借助网络投票的形式,一份“中国欲望榜”新鲜出炉。
多达七成的人毫不犹豫地把“更多的钱”作为他们心目中最大的欲望。不过中国人大都对自己的收入保持着神秘和低调的作风。家庭的收入和女人的年龄一样,永远是秘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一个希望更多,一个希望更年轻。
2.环游全世界:65.12%
看微缩世界之窗是十年前的国人旅游世界的心态表露,如今的中国人,更喜欢拿着护照,举起数码相机,在世界各地的标志性取景地拍下留念照。
3.中国世界第一:54.09%
这个欲望排列第三,也有不少人不认同中国可以做“老大”的说法,但绝大多数中国人愿意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而存在。
4.开名车:48.50%
中国人的名车定义是德国奔驰和宝马,在对待汽车的态度上,却与美国人相似:热衷粗暴的SUV,热切希望结束步行的出行方式。此欲望能名列第四足以对中国汽车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5.住别墅:48.27%
作为国人对豪宅的终极标准:拥有一栋超然的别墅,是中国人所能想到的“最诗意的栖居”。带有西方住宅形式沿袭的别墅是“何处是修竹,吾庐三径”的现代升级版。
6.博览群书:45.23%
相比上一代人的本本式阅读,新一代的中国年轻人更乐意在新的传播媒介下获取新知:网络、手机,甚至是游戏中。此欲望名列第六,从某种角度来看,并非中国人是如何地好读,而是资讯年代对国人生活的渗透的反映。
7.朋友遍天下:44.39%
本欲望的入选显得顺理成章,由于调查通过网络进行,更凸显出网络通信年代之下,朋友遍天下的心态,在QQ、MSN和视频通信软件的支持下,天涯若比邻。
8.做老板:37.03%
“老板”在成为服务业对待每个男性顾客的称呼时,这个国度已经纳入一个“老板社会”中。对有着做小生意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拥有支配权和控制权是他们“做老板”欲望的心灵根源。
9.中大奖:26.85%
一度火热全国的即开型福利彩票虽然因为发现黑幕而暂时休止,地下或来自海外的“六合彩”处于被禁境地,那些“中大奖”的欲望仍然能在“足彩”、“体育彩票”、“福利彩票”中得到莫大的满足。
10.桃花运:25.67%
中国人的爱情拿“桃花”作比喻,便很能说明问题:来得越多越好,越早越好,今年没有了,来年开春再去桃花处转转。
(网摘)
编辑 / 一迪
二、股市,让我欢喜让我忧
(一)探秘股市症候群
在股民大扩容的时代,股市症候群的感染范围很广;在大牛市的时代,股市症候群传染速度很快。不管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学历、长相、血型……只有不想挣钱的人可以免疫。
究竟什么是“股市症候群”?“股市症候群”有哪些症状?该怎么医治?
股市症候群泛指染上了跟股市息息相关、影响生理和心理健康诸多症状的股民或非股民。写股市症候群,写这些股民的生活百态,是想做一面镜子,让股民梳理好得失,调整好心态,健康再出发。
工作日综合征
症状:一时不看股,则生活无味;一日不谈股,便面目可憎。宁可食无肉,不可心无股。
不到9点半,办公室里大家都端坐在电脑屏幕前,像是等待洗礼般郑重而严肃地等待9点半——股市开盘。下午接近3点,空气里的烦躁因子活跃起来,像是孕育着一场疾风暴雨。3点一过,再也憋不住了——办公室的男男女女要么三五成群在一边窃窃私语,要么一个人发呆若有所思。表情只有两种:掩不住的欣喜和藏不住的苦闷。
符合以上基本表现的办公室被戏称作“93学社”,9点和3点成为其间社员们工作日重要的两个时间节点。当然,很多人可以处理好工作和炒股的关系,但这两个时间节点,他们还是难免不平静。
有这样情况的股民千万小心情绪的波动。股市行情瞬息万变,经常处在紧张、压抑、焦虑情绪之中,人体的免疫力会大大下降,极其不利于身心健康。加上交易大厅人满为患、空气流通差,会对每天去交易所“上班”的股民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处方:做长线。不用天天盯着股市曲线,不用影响工作,不用病入膏肓,也一样可以让钱生钱。买基金,让别人替你理财、替你算计,既不会影响工作,又不会影响健康,还节省时间和精力。
假日综合征
症状:对股民来说,没有起落涨跌的假日才是最难熬的。
以前只知道星期一有上班综合征:经过了双休日的调整,周一一开始上班总难免走神,工作效率降低。然而习惯了股市节奏的股民们恰恰相反,周一到周五,因为神经亢奋而神采奕奕,一旦进入假期,没有了心中那份寄托,反而浑身不自在,惘然失落。
处方:精神转移法。不让股民脑子里老想着股票似乎是很难办到的事情;但听之任之显然更不合适,建议这些股民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也可美其名曰为股市革命锻炼身体。
上涨综合征
症状:我的眼里只有“你”。
女人的消费欲望突然缩减,男人开始减少抽烟,这是一种典型的上涨综合征,省下每分钱,倾其所有投入股市,恨不得连自己都卖了,换钱进股市“钱生钱”。在这种极度亢奋的市场情绪中,过激行为开始出现,理智在这个时候显得尤其脆弱。
还有更极端的例子,媒体曾报道过这样的案例,某些股民因暴涨若干倍后欣喜若狂,精神的亢奋在极短时间内使大脑大量充血,血压急骤升高,会给机体造成难以承受的“负荷”,高血压病人易发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病人易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处方:斩仓。心痛归心痛,如果确定有不适合情绪激动的疾病,还是快刀斩乱麻。生命重要还是金钱重要,相信谁都会做出选择。
下跌综合征
症状:天天穿红衣,看见穿绿衣的人就莫名紧张。
上涨会让人情绪失控,诱发疾病,下跌就更不用说了。在如今的大牛市环境下,跌更难以接受,因此也更容易让人跌破健康底线。悔恨症、抑郁症、妄想症、癫狂症……都是下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
所谓悔恨症,就是一种强烈的自责心理,认为自己能力不济,才会让血汗钱付诸东流。研究发现,股市悔恨心理只要持续一周以上,体内免疫球蛋白便会降低。
处方:割肉。对于拿着血汗钱投资股市的股民来说,下跌无异于割他们的肉,“割肉”一词无从考究是谁发明的,但实在形象不过。
实在下不了狠心,就找准时机买进摊薄成本,说不定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
未入市综合征
症状:今天你开户了吗?
面对牛市赚钱效应,很多非股民得了比股民更严重的综合征。他们急,他们悔,为什么没有早点入市;他们犹豫,他们挣扎。于是,虽然今天的指数、今天的股价已经相当高了,他们还是迫不及待地跳进去。“我知道有风险,我知道现在的风险更大,但不炒机会是零,我不能再错过了,趁这个机会赚一笔我就收手。”一席话恐怕道出了大多数新股民的普遍心态。但恐怕没有人会在赚到钱后,挥一挥衣袖,潇洒地转身。
处方:要不就从此断了入市念头,理财途径有很多,基金、保险、国债……何必为一棵树放弃整片森林。要不就赶紧入市,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摆脱未入市综合征后,有可能感染以上四种更难医治的病症。
虽然是老生常谈,还是要再重复: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在入市前先问问自己:“准备好了吗?”
据《市场报》
编辑 / 张秀阳
(二)“炒股病”的“七情疗法”
文 苏渝
“炒股病”袭击众股民,眼下的社会已经出现了一种群体性心理疾病——“股市症候群”。成都中医药大学汪亚强教授指出,长期过度紧张,会引起失眠、焦虑、抑郁、自卑、自闭、疲劳、情绪失常等精神疾病,有些人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紧张、焦虑还易引起血流加速、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剧烈,如果血压波动过大,还有可能导致中风、偏瘫、心梗、猝死等。前不久,因股市盘中跳水,河北一位60多岁的唐姓老汉猝死在股票交易机前。
“炒股病”是股民常见多发的一种情绪病,是由暴跌暴涨的股市波动引发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于强烈刺激,过于深痛,使人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从而影响到脏腑、经络、神经,以致出现无药可救的独特病理反应。
既然股市病是由七情引发的,要医治它也只能用“七情疗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中医所云的“五行相生”、“阴平阳秘”、“以毒攻毒”的和谐境界。何谓情疗?即用一种情感去抑制另一种情感,其疗法如下:
喜疗:暂时忘掉手上套牢的股票,多看喜剧,多听相声小品。实在喜不起来,就窃喜,想象股市2008年能上8000点,套牢只是暂时的,用希望的快乐去克服忧伤、恐惧和愤怒等情绪。
怒疗:怒可抑悲制恨。感到悲伤怨恨时,设法让自己发怒起来,痛快淋漓地大吼或大骂,实在不解恨,也可去网上发一通怪论,把不敢说的龌龊话,都一股脑倒到网上去,将愤怒与同病相怜者一起分享。
忧疗:忧伤可以控制过度的快乐。有的股民老是沉浸在赚钱的快乐之中,回忆抓翻倍牛股的辉煌,没法让自己忧伤起来。丢掉幻想,告别昨日,展望明日,不也是一剂良药吗?
思疗:总结失败经验,对狗年“二八现象”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操作进行反思,找出猪年正确的操作思路,比骑上了十匹黑马都管用,思考能使你弃病除邪。
悲疗:时刻想到自己的钱是劳动得来的,是养命钱,不是偷来的抢来的圈来的,更不是贪污受贿来的。惜财爱财,让悲来掩盖哀,才能防止因想不通而走极端,走上绝路。
恐疗:恐能抑制忧悲喜怒,恐也能使你对后市绝望,及时止损离场,避免行情见顶后越套越深。对于那些问题股和做假的上市公司,应视为怪兽,有恐怖感,坚决不碰不摸,倘不幸捏上,应果断离场。
惊疗:一惊解万愁。对于突发性的利好,应感到惊讶,怎么会这样?只有惊,才能使你抓住突发利好产生的抄底和抢反弹或逢高减磅的机会。要知道,能让你吃惊的利好,已经所剩无几了。
以上七情疗法并非孤立,应综合调剂,才能补偏救弊。各位股民,赚钱事小,健康事大。愿天下股民吃好、睡好,无灾无痛,抱上健康这头金猪。
(网摘)
编辑 / 一迪
(三)炒股,别“炒”掉了健康
文 李芩
近段时间股市火爆,数年不见的红火现象,引得很多人纷纷入市。可是,股市不是一帆风顺的,霎时天堂霎时地狱的心理冲击,并不是每一颗心脏都能承受得起。据记者调查,各大医院里,因玩股票玩出病的患者也悄然增多,高血压、血糖波动、干眼症、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问题构成了对股民健康的“七宗罪”。
[门诊现象]各大医院康复科门诊的颈椎病、腰椎病患者有所增加。相关推拿康复科专家介绍,前来门诊部做理疗、按摩放松的人群中,炒股族占了一大半。泌尿科医生告诉记者,他在门诊接诊了好几位因担心一不留神错过股指变化,长时间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憋出泌尿系疾病(前列腺肥大、尿道感染等)的患者。此外,因炒股过于紧张疲劳造成的突发性耳聋、视力急剧下降、炒股炒得上瘾失眠、胃病复发的患者也不少。
1.银发股民首防心脑血管疾病
今年67岁的杨爷爷,平时身体很健康,退休在家没事干,看到不少街坊炒股赚了钱,也将多年的储蓄投入股市。上个星期二,他重仓购进的一只股票持续下跌,算起来亏了好几万元,心里很不痛快,动不动就长吁短叹,吃饭不香,连续几天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天半夜,老杨又睡不着,觉得心慌憋闷得厉害,他自己意识到不妥,赶紧叫醒家人,连夜送到医院急诊科。最后确诊他患的是“急性心肌梗死”,马上转到心血管外科做介入手术。
所幸抢救及时才脱离危险。杨爷爷告诉记者,他是去年入市的,“听说牛市好赚钱,反正也是退休在家闲着没事干。”他说近来和一帮股友聊天,感觉大家的士气都低了很多,“都这把年纪了,难免会有些老毛病,高血压、糖尿病、腰椎颈椎骨质增生什么的,这阵子很多人都抱怨自己睡不好、血压血糖波动的……没想到现在却轮到自己了,幸亏捡回条老命。”
“股市是一个风险场所,老年人的承受能力比较弱,与投资上潜在的风险相比,健康问题更为重要。”专家提醒,老年股民面临的健康危机主要来自身体疾病和心理障碍两个方面。炒股时心情随着股票的涨跌起伏波动,交感神经容易兴奋,心血管就容易收缩,对脑、肝、肾等都不好。近些时,炒股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原本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银发股民身上。
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弹性差,过度激动、过度沮丧更容易造成心脑血管意外。
温馨提示:
老年人多有基础病如高血压、血糖高、冠心病,或曾有过中风病史等,不管股价暴涨还是暴跌,都可能引起心血管意外的发生。所以老年人炒股要心态从容,不盲从,对盈利预期不宜太高。有心血管疾病史的股民,其家人或患者本人一定要小心,注意每天出门前最好量量血压,出门时也要随身携带救心丸之类的急救药,若血压出现升高现象,要及时吃降压药。
2.持续仰头颈椎病复发
在一家广告公司当设计师的王先生说,自从今年年初杀入股市后,他的生活就明显“充实”了很多:早上不再坐在公车上睡觉了,而是看报纸的财经版;上班时和老板“打游击”,一有空就上网看股市行情;中午吃饭的时候,也不敢离开电脑,因为想听听同事的指点,还加入了一个股票群,而每天中午,“高人”都会出来分析一下当天的股市情况。
前几天股市大跌,人心惶惶,王先生更是熬夜奋战,每天双眼紧盯显示屏,匆匆吃几口饭就坐到电脑前做“功课”,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半年不到,我发现体重增加了快10斤,啤酒肚也凸了出来。视力明显下降,眼睛干涩很不舒服。而且还动不动就闹肚子,脖子、腰经常感觉很僵硬。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我患了干眼症、颈椎病、胃肠功能紊乱等,要注意休息,不要长时间对着电脑。”王先生说,“入市这半年来,好像钱是赚了不少,可自己的身体却远不如从前了。真是得不偿失呀!”
在不少医院的康复科,最近前来治疗的股民特别多。专家指出,办公室一族颈腰椎的毛病本来就多,更应时时提醒自己保护好颈腰椎。不少办公族在单位看股票行情分析,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下班回家后,还要上网查行情,坐在电脑桌前的时间大大增加。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让身体处于紧张、疲惫状态,易使颈椎、腰椎受损。尤其是中年人,其肌肉、韧带的弹性不如年轻人灵活,对颈椎的支撑能力下降,颈椎腰椎就更容易劳损了。
温馨提示:
看电脑的时间超过1小时要起来活动10分钟。长时间对着电脑屏幕,要注意勤转动脖子。下班后要注意颈腰椎的休息,不可长时间看电视、电脑。睡觉时应科学合理地选用枕头,在卧床时保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性前凸,使颈部的肌肉、椎间盘、韧带等均处于自然放松的休息状态。
3.紧盯屏幕诱发干眼症
电脑显示屏与手机、微波炉一样也有辐射,人们长期盯着它对身体不利。很多股民为了看行情,每天几乎不间断地对着电脑,即使在外出差办事的路上,也利用手机小屏幕看行情。专家提醒,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各类大小不同的电子屏幕,它的亮度和色彩反差很大,易损耗视神经,短期出现视觉疲劳,长此以往可加快视力退化。同时,由于盯着电脑,眨眼次数减少,角膜不能得到充分的滋润,从而发生了眼睛干涩的症状,也就是“干眼症”。
温馨提示:
不要长时间一直死盯着显示屏,可看一会儿,然后走出去,适当地远眺,看些绿色植物;“办公室一族”每天要控制用电脑时间,即使在看电脑时,也要提高效率,不要一天8小时以上都泡在电脑前,对于有干眼症等眼疾的患者,可适当滴些人工泪液。
4.饮食不规律诱发胃肠道疾病
大部分股民像上班族一样,上午9点左右就赶到交易大厅,下午股市停盘才走,中午也不回家,在门口随便吃个盒饭、快餐就打发了。而办公室一族股民呢,可谓“一时不看股,则生活无味;宁可食无肉,不可心无股”。边吃饭边炒股,吃完了就坐着不动或者干脆来个废寝忘食,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很坏的饮食习惯。
专家指出,由于炒股时精神和心理压力过大,此时胃肠道的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抑制和兴奋功能就可能失调,从而出现胃酸分泌过多、呕吐、腹胀、便秘、胃炎或厌食等一系列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
温馨提示:
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饮食要注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等帮助消化的食物。
5.憋尿禁水易发泌尿系感染
在一家服装公司做会计的李女士说,看见周围的朋友和同事纷纷投入到股市大军,买车的买车、买房的买房,自己也禁不住诱惑入了市。自从加入了股市后,自己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股市行情,中午吃饭的时候还不忘找来报纸,一边吃饭一边看财经版,听听业内人士怎么分析的,往往一坐就是好几个钟头。因为自己是新手,属于学习阶段,所以很担心一不留神就错过每个股指波动,弄不好会倾家荡产,再加上自己常在报纸上听说炒股跳楼自杀的报道,所以就更加担心。为此,李女士就很少喝水,甚至连去小便的时间都不敢耽误太久。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时间长了,我憋尿的功夫也厉害了很多。”可是后来,李女士发现自己的情况好像有点异常,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越来越明显,每次刚解完小便就又想去,频频有尿意小便又很少。最近,股市大起大落,李女士晚上也经常睡不着觉,心里老是想着自己的股票明天是跌是涨,晚上睡不着,白天工作也没精神,老是出错,还差点丢了自己的工作。医生检查后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坐太久、喝水太少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此外,她还患有严重的失眠症、焦虑症。建议她去心理科看看来解决根本问题。
泌尿科医生告诉记者,从去年年底以来,因为排尿不好而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比以前多了10%~20%。其中不少人是股民,由于担心一不留神错过股指波动影响收益,经常不喝水或养成了憋尿的习惯。
医生解释,膀胱充盈相当于细菌培养基,长期久坐、少喝水、憋尿等,女性容易引发尿道感染、阴道炎等,而40岁左右的男性往往有前列腺增生的现象。由于炒股久坐,心情紧张,生活习惯不好,细菌容易在体内滋生,诱发尿路感染和前列腺炎的机会更多。
温馨提示:
建议股民不要长时间坐着,要多喝水、别憋尿,有利于体内毒素排出,减少泌尿系感染几率。
6.指数涨落辗转难眠
许多人对股市一窍不通,尤其是老年人、女性。只是看到或听到有人赚了钱,便盲目跟进,投入了大量甚至是全部的积蓄在里面。结果心理上没有对它的后果产生足够的认识,一旦受到挫折,便会导致心理问题,“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担心自己会倾家荡产。
医生指出,这样长期过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可引起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兴奋机能失调,从而引起失眠、焦虑、抑郁、自卑、自闭、嫉妒、疲劳、情绪失常等精神问题,有些人还可能出现自杀倾向。
温馨提示:
心理脆弱的人群和老年人不宜炒股。股民或准股民们,入市首先要有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如果发现自己心理上有焦虑的苗头,要及时去看心理医生。
7.炒股引发的其他疾病
静脉栓塞——长期久坐不动,血流自然缓慢,双下肢可引起静脉血栓。这如同经济舱综合征患者,因长时间在狭小的空间里坐着不动,导致双下肢血液回流受阻所出现的疾病。出现静脉血栓,下肢会有疼痛、肿胀感。栓塞或血栓一旦进入肺部,则可能出现肺栓塞,直接危及生命。
温馨提示:定时起身活动腿脚,促进血液流通。
呼吸系统疾病——证券交易大厅空间密闭狭窄,同时又人员密集。人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空气流动不畅的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下降,人们吸入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一方面使大脑处于相对缺氧的迟钝状态,导致人们的思维、推理能力受限,反应力下降,耐力不强。另一方面由于空气不洁净、被动吸烟等因素,可引起肺功能受损,导致易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温馨提示:多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据《今日健康》
编辑 / 王翠萍
三、向理财专家学习
(一)做乌龟别做兔子
文 十分公子
与普通人相比,富翁理财不在乎一年的回报率有多高,他们大部分注重“持续性”的增长,“年年赚最重要”。这是一个很重要及正确的理财观念。也就是说,在投资这个领域里,我们宁愿学迟缓而富有耐心的乌龟,也不要做因心急而盲目出击的兔子。
统计:只有1%股民赚钱
美国加州大学的巴伯和欧丁教授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理财专家李怡宗和刘玉珍,在2004年针对台湾股票交易所中单个股民的交易数据做了一份研究报告,内容显示,台湾股民在连续两个半年期间,只有百分之一的股民获利,而利润大概只有4000美元,还不及打工挣的辛苦钱。这与股民们的一些错误观念有关,由于老百姓一般都缺乏“理财教育”,他周边的朋友也基本不是这行业的高手,很容易一错再错,几乎一辈子都掌握不到投资应有的技巧。我在下面试举一些案例,希望投资者能从这些失败的案例中吸取别人的教训,从而改良自身的方法,来达到理财成功。
股市走势规律:盛极必调
散户们一心希望2007年股市连创新高,我感觉不切实际。事实上,从专家理财的角度,市场调整也一样能赚钱,只需要用不同的产品来部署便可以。
以我们内部的研究,根据以往15年股市的历史,股市到高峰时,便会有一次大幅度的调整(约25%),
任何人在3000点以上,购买基金及股票,都可能会亏本收场。其实,高手操盘有很多技巧,例如:“涨”市,用“攻”策略;市场下降,用“守”策略,工具可以改用债券基金,认沽权证及封闭式基金。市场徘徊时,可以离场休息。
正确的理财态度:年年赚最重要
假如潜心进行研究的话,你会发现:富翁理财不在乎一年的回报率有多高,他们大部分注重“持续性”的增长,也就是说:“年年赚最重要。”这是一个很重要及正确的理财观念。
散户们经历过2006年的市场旺季,很容易产生“追涨”的误区,去年闭着眼睛赚到50%至80%的话,2007年不断加码,也希望追求50%至80%的回报。抱着这种态度的人士,我们敢说2007年他一定亏本收场。由于他们还在加码,所以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今年会亏掉30%至40%。你可以看到,虽然2006年老百姓回报率高达80%,但两年后的结果,他的资产只是由10万元变为10.08万元而已。
富翁或专家理财方式可不大一样,2006年的回报未必有老百姓高(因为他们的组合含低风险的外币及债券基金,只有五成在股票型的工具上),但两年后的结果,是由10万元变为15.6万元。
投资提示:别把股市当赌场
老百姓买股票,很少有风险管理意识,以为股票只涨不跌。专家理财,首先要考虑风险,以不亏本为前提,第二考虑才是回报。老百姓与富翁的差异,就在老百姓是:一年偶然赚他一把,纯靠运气,没有技术,以后几年就做不到。富翁却是年年赚,能“持续性”赚下去,不靠运气,靠技术,每年回报不一定很高,但能平衡风险。
启示:人人都能成为百万富翁
举个例子:巴菲特投资平均年回报25%,三年翻番,维持了70年。
再看其他实例:美国耶鲁大学的基金,每年平均增长17.2%;哈佛大学基金,每年平均增长15.2%;普林斯顿大学基金,每年增长15.6%。这些数字代表什么?美国耶鲁大学的基金,从20年前的10亿美元,到现在是200多亿美元,也就是靠每年17.2%的增长。
其实,理财关键在于:
(1)不要冒太大的风险,年年赚10%以上;
(2)维持10年以上。
由此可以推断出:要想成为百万富翁,只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每年储蓄万元;
(2)年回报12%以上;
(3)维持10年。
10年以后,你便成为百万富翁。
据《家庭科学》
编辑 / 王翠萍
(二)退休老人买基金保本是关键
文 金锐
过去一两年中,伴随着一轮牛市中的基金热,使不少人对基金的赚钱能力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似乎只要买基金,就一定赚钱,而且赚大钱。
于是我们看到不少人倾其所有投入基金中,其中也不乏退休老人,基金投资也存在风险的事实正在被人淡忘。
应该清醒认识到的是,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平均分别高达121.4%和40%~50%的回报是在特定的大牛市背景下取得的;如此高的回报率无法长期维持,也不具有可复制性。基金的本质是众人集资买的“一篮子”股票和其他证券产品,“篮子”里的股票下跌了,基金也就会亏钱。
退休老人买多少基金,“保本”是首要的,“创收”在其次,选择基金等投资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通常来说,退休老年人购买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等风险类投资产品的比例,应该不大于100减自身的年龄,比如一位65岁的退休老年人,最多只投资35%的资金用于购买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等风险类投资产品,其他的资产则可以投资于银行活期或定期、国债和债券基金及货币基金等收益类的产品。有了这样的资产配置,基本上可以做到能攻善守,退休老人也可以安心地享受晚年生活。
据《卫生与生活报》
编辑 / 一迪
四、常让心灵“打个盹”
文 陈铮凡
一位老人,嗜好下棋,闲暇时便上街与人对弈。他心强好胜,常常想“出阵便捷”,所以,棋着略有点“闪失”,便捶胸顿足,愠色满面。一次,他与一位年轻新手对阵,竟连输三盘。老人恼羞成怒,一气之下当场诱发脑溢血,被人及时送往医院才幸免危险。
现实生活中,心欲太强的人比比皆是,可谓司空见惯。其主要表现为:贪心、过求、好胜。有的人贪心不足,欲壑难填,娶得美妻,还想生得贵子,贵子长大,又想让其出人头地;有的人做事过求,苛刻繁琐,购物买货想物美价廉,房屋装修想工精料省,上街乘车想一路绿灯;有的人心强好胜,争输争赢,常为一个门球失误而懊悔自责,为一盘棋输赢而面红耳赤,为一次钓鱼不着而怨天恨地。这些人活得自私,活得心累,愚不可及。
谢德林有句名言:“人往往异想天开,竭力追求得不到的东西,做办不到的事,结果不是后悔就是苦恼。”古人也说:“世人如何不心安,只因放纵欲望船。”可见,心欲太强是有害人身心健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块精神磐石,是一团“心理死结”,是人生路上的一道屏障。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就会成为心欲的奴隶,最终丧失自我。
心欲别太强,就是要淡泊处世,洒脱为人,顺其自然,顺应生活,顺通人情事理。一位名人说得好:“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多是负担,是另外一种失去,少非不足,而是另一种有余。”世间物华,如云易散,转眼成空,追求平常生活,淡化情欲心欲,干平常事,做平常人,这种看似“白描”般的人生观,其实是一个人的性灵和修养达到了极致的表现。
心欲别太强,就是要做到宠辱不惊,输赢不争,有敢于吃亏、吃苦和奉献的精神。《养真集·出世》说得好:“世人之不得意处,正高人之得意洒脱时也。”现实生活中,知足满足,事不过度,平常平淡是万应之理,常能识好知趣,则心安理得,五脏安适。心欲淡薄,也许不能给人以外在的辉煌和腾达,却能使人有内在的超越与升华。万事知足心常惬,人生在世,想通一些,看淡一些,常让心灵“打个盹”,则能体健身安,生活安适。
据《中医药报》
编辑 / 赵明建